哲学毕业论文

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

时间:2021-02-02 17:24:51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

  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

  摘要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思想。

  依据著作本身本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

  这一思想究竟是如何被提出来的,提出的依据又是什么,又是怎样得以实现的,对于我们又有哪些启示。

  本文试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与解答。

  关键词柏拉图 哲学家 哲学 政治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一书中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思想,可以说这一思想贯穿了整个著作,是《理想国》的核心与精华所在。

  全面解读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柏拉图,理解《理想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哲学家统治思想的提出

  《理想国》一书以探讨什么是正义开始,敢说真话、欠债还债就是正义?助友害敌就是正义?强者的利益就是正义?选择正义是因为没有力量去干不正义,或仅仅是为了得到正义的好名声?各种说法莫衷一是。

  那么正义与不正义本身到底又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采取了由大见小的方法,即首先探讨城邦的正义,然后再考察个人的正义。

  城邦的建立是为了满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因为每一个人都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给自足。

  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每个人在适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这样就会为城邦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在不同天性的人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城邦里有必要进一步维护和加强这种专业上的分工,在论证分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时,柏拉图这样写道“人性好象铸成的许多很小的钱币,它们不可能成功地模仿许多东西,也不可能做许多事情本身。

  所谓各种模仿只不过是事物本身的摹本而已”,“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最后成为习惯,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城邦里因此有了统治者、护卫者、农民以及其他技工的划分。

  这样建立起来的城邦就是一个善的城邦,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美德。

  城邦因是有很好的谋划的所以是智慧的,因护卫者是勇敢的所以是勇敢的,因是天性优秀的部分统治着天性恶劣的部分所以是节制的,因“能够使节制、勇敢、智慧在这个城邦产生,并在它们产生之后一直保护着它们的这个品质了”,所以是正义的。

  归根结底,城邦的正义就是指“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对应着国家里的三种人,个人也是由欲望、激情和理性三部分组成,这三种品质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就达到了个人的正义。

  理想国中女子可以和男子一起进行训练,妇女、儿童、财产实行公有,婚姻、儿童抚养由国家统一安排,整个城邦化多为团结一致。

  但“有一项变动可以引起所要求的改革。

  这个变动并非轻而易举,但却是可能实现的”。

  这就是“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

  至此柏拉图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思想。

  二、哲学家统治思想的依据

  为什么主张让哲学家进行统治呢?“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不是仅爱智慧的一部分,而是爱它的全部”,真正的哲学家是“眼睛盯着真理的人”,不仅能够认识许多美的东西,还“能够理解美本身,就美本身领会到美本身”,其他人仅“把相似的东西当成了事物本身”,一生等于在梦中,不清醒。

  哲学家具有“知识”,其他人只是具有“意见”。

  意见“既非无知,亦非知识,比知识阴暗,比无知明朗”。

  知识与意见二者的对象不同,知识的对象是“有”,意见的对象则在存在、不存在二者之间。

  哲学家天性方面的`东西是“即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且“他们爱关于实体的知识是爱其全部”。

  哲学家“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肯定是有节制的,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贪财的”,“追求完整和完全”,不惧死。

  “一个性格和谐的人,既不贪财又不偏窄,既不自夸又不胆怯”,因此也不会“待人刻薄处事不正”。

  “从小就公正温良”,“学习起来聪敏”,“不健忘”。

  哲学家能够见识到善的理念。

  而善的理念“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哲学家能够见识到最高实在,即善的理念,柏拉图又举出了“洞穴说”的例子。

  “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正义和美怎样才是善,他就没有足够的资格做正义和美的护卫者”,“没有一个人在知道善之前能足够地知道正义和美”。

  因此,和神圣的秩序有着亲密交往的哲学家,在人力许可的范围内在使自己变得有秩序和神圣的同时也会更好地治理着充满秩序与正义的城邦。

  三、哲学家统治思想的实现

  要实现哲学家的统治首先要破除哲学家在大众心中的偏见,不再认为哲学家是对城邦无用的人,要改变真正的哲学家在城邦之中的处境,因为“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

  再加上一些自称搞哲学的人――哲学家中的败类也使哲学蒙受最为巨大最为严重的毁谤。

  由于受到坏的教育或坏的环境的影响,天赋极高的大多数哲学家也的确会不可避免地变坏。

  因为“恶对善比对不善而言是一更大的反对力量”,“如果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须知一个天赋贫弱的人是永远不会作出任何大事(无论好事还是坏事的)”。

  哲学家“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而现行的政治制度,“其中没有一种是适合哲学本性的。

  哲学的本性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而堕落变质的”,剩下的极少数的真哲学家“尝到了拥有哲学的甜头和幸福,已经充分地看到了群众的疯狂,知道在当前的城邦事务中没有什么可以说是健康的,也没有一个人可以作正义战士的盟友,援助他们,使他们免于毁灭”,“所以哲学家都保持沉默,只注意自己的事情。

  他们就象一个在暴风卷起尘土或雨雪时避于一堵墙下的人一样,看别人干尽不法,但求自己得能终生不沾上不正义和罪恶,最后怀着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期待而逝世,也就心满意足了”。

  “哲学如果能找到如它本身一样最善的政治制度,那时可以看得很明白,哲学确实是神物,而其他的一切,无论天赋还是学习和工作,都不过是人事”。

  破除了哲学家在大众心中的偏见之后,大众还应该主动要求有能力管治他们的哲学家来对其进行统治。

  因为“统治者如果真是有用的统治者,那么他去要求被统治者受它统治是不自然的”。

  要实现哲学家的统治还要哲学家自己乐于去统治。

  因为当哲学家“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而当他们已到达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我们不让他“逗留在上面不愿再下到囚徒中去,和他们同劳苦共荣誉,不论大小”。

  因为“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还因为哲学家是被培养出来而不是自力更生产生的,所以要报答培育之恩,应该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

  四、哲学家统治思想的启示

  对于柏拉图的哲学家统治思想,人们进行了多种不同的解读和评价,褒贬不一,波普尔曾对此进行过强烈批判。

  而有人认为,“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不能以现代人的一些既有观念去理解,而要放到古希腊哲学、政治、社会、历史的整个体系中去加以研究才有意义。”本文拟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来详细探究古老的哲学家统治思想对今天的我们可以有哪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哲学家统治以社会等级的明确划分作为存在基础,并且著作中为论证等级存在的合理性还专门写入了一个神话。

  今天的我们来理解这种等级制度,并不一定要以一种强烈指责的态度,认为这违反了平等的精神。

  如果仅是从社会分工与合作的角度去理解,我们依然能够挖掘出其所具有的合理之处。

  不同等级的存在其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的合理分工与有序合作,社会的团结合融与整合统一,个体的各在其位与各司其职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

  社会并不是完全个体独立的存在,并不是个性可以毫无顾忌地张扬,在立足于个体的基础之上,个体之间仍然要具有共性的集体合作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处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自由主义占据西方主导意识形态的今天,自由主义所立足的个人主义对社会共同意识的有效促进与整合不足值得我们反思,而理想国中的这种不同等级阶层之间的合作相融并不能说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哲学家所在的理想国内实行妇女、儿童、财产公有,婚姻、儿童抚养由国家统一安排,整个城邦化多为一团结一致,这点颇为后人所诟病。

  如有人指出,“柏拉图心中这种理想的政治伦理模式的道德本体论倾向使其为了城邦的稳定而压制个性、创设出一系列事实上不平等但符合“正义”要求的关系并期望能将城邦在‘小国寡民’的状态下运行,从而使其自身成为了社会自由、平等与进步的阻碍。”处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理想国的这种国家至上与整齐划一,并给其贴上了专制,集权与恐怖的标签,认为这样的理想国并不理想。

  因为,“柏拉图正义论的鲜明特征是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与价值观上的国家主义”。

  我们对理想国中的这些具体措施也许无法想象与接受,但是这些措施所针对的是个体的自私,是为了对治个体利益对城邦整体利益的侵蚀。

  如果社会之中,多一些互助友爱、多一些舍己为人、多一些集体意识,那么当今社会个人的极度贪婪、假公济私、盛行现象或许就不会那么泛滥。

  所以,尽管现代社会并不像古典政治哲学那样具有政治理想主义的特质,但是个体人格的升华、道德的完善依然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良性发展动力源。

  最后,哲学家统治涉及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现在人们理解,“哲学作为人类把握自身和对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超验的特点,它总是诉诸和指向一般或普遍物。而政治作为拥有正当使用强力的特权来维护、规定和管理社会秩序的行为或技术,则具有具体的和现实的特点,它总是诉诸和指向当下和特殊物。”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理想国中的哲学层次并不直接对应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哲学层次。

  在著作中,哲学家是掌握真理、智慧与知识的化身,和神圣的秩序有着亲密的交往,他们在使自己变得有秩序和神圣的同时也会更好地治理着充满秩序与正义的城邦。

  显然,这个哲学对应的层次要比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层次更加实质与根本。

  哲学家的统治要得以实现要依靠大众破除对哲学家的偏见、自觉接受哲学家的统治,还要哲学家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感激国家的培养而自觉出来统治国家。

  哲学家统治思想体现出来的真理与权力的结合,为权力合法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在倡导多元存在的今天,柏拉图心中的的哲学家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他能否承担着给民众指引方向,引导国家迈向神圣秩序的职责?这个问题,对于不断思索与勇于追求的人类来说,恐怕是一个永恒的和值得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陈伟.理念世界中哲学与政治的结合――柏拉图哲学王思想初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6).

  [3]侯才.哲学与政治.学习时报.2005年4月11日.

【柏拉图哲学家统治思想】相关文章:

柏拉图教育思想02-19

统治阶级的思想02-10

柏拉图文艺思想02-03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02-03

汉代的统治思想学说02-10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05-17

柏拉图与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区别分析论文03-17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03-24

西夏统治时期的敦煌研究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