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

时间:2020-12-10 08:59:05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人文精神论文

  你知道所谓的人文精神是什么吗?关于人文精神的论文怎么写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人文精神论文,欢迎阅读!

人文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论文【1】

  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摘 要】

  以儒学为主、儒释道互相渗透、互为补充为基本格局的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兴衰更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特有的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群体意识、倡导刚健有为、力求平和发展的文化内质,其中对人文精神的高扬,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全球化的人文精神失落和道德价值迷失的背景下,“返本开新”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通过探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以期对我国现在的人文精神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天人合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问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

  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学术界的观点不一。

  有少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人文精神。

  如王蒙就认为,中国从来就没有人文精神。

  在他看来,以“内仁”、“外义”为基本构架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无感性生命的勃发,又无个体独创的高扬,不是走向整体主义,就是走向禁欲主义,是最缺乏人文向度的。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文精神。

  在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精神的学者中,对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又很不一样。

  张汝伦先生把儒家的“仁义”观念与人文精神等同起来,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仁义”。

  张斌峰先生认为,博爱即广泛平等地爱一切人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核与规定,其中墨家的“兼爱”思想就是它的突出表现。

  李继凯先生则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集体主义,其主要表现为家族本位主义、皇权本位主义、国家本位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则提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

  本文在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的看法,以期对我国现在的人文精神建设有所启发。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1.“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过程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最早反映在《周易》中。

  《周易?/span>乾文》提出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里讲的“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指的就是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类相近,合为一体的思想。

  这是中国历史上“天人合一”观念的最初源头。

  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孟子则第一次从心性论的角度阐发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span>尽心上》)在这里孟子把心、性、天连为一体,表达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

  汉代大儒董仲舒第一个把“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哲学用语或命题提出来,事实上,“天人合一”一词最早见于《春秋繁露?/span>深察名号》篇中:“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道德。” 在中国哲学史上,董仲舒还从天人感应的角度第一次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证。

  宋明时期的理学家们摈弃了董仲舒粗陋的天人同类说,从心性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天人合一”,把“天人合一”思想往前推进了一步。

  张载则公开提出了“天人合一”命题,“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正蒙?/span>乾称》)在这里,

  张载主要从道德角度来论证“天人合一”思想,对此,程颢、程颐非常赞同,但他们比张载走得更远。

  在论证天人关系时,二程曾说过:“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遗书》卷六),“天有是理,圣人循而行之,所谓道也”。

  在二程看来,天道与人道本是一个道,这里的道就是人的道德属性,即仁义礼智信。

  显然,二程通过将人的道德属性客观化,并上升为宇宙本体的方法,来论证“天人合一”的可能性。

  至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趋于成熟。

  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

  论文:人文精神内涵

  2.“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含义相当复杂,其思想在儒、释、道等各家中都有所包含,但就其主导地位和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则是儒道两家的“天人合一”

  逐渐增强了世俗色彩,最终外来佛教在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熏陶下日益获得了现实性的品格而由出世转向了入世,更多地面向了社会人生。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也是对现实的人及人生给予最多关注的一个宗派。

  禅宗一方面破除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每个人的自性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入到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

  把修道求佛的修行贯穿在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主张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强调凡圣平等、人佛无异和自然任运、自在解脱。

  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现实社会人生的氛围中,逐渐增强了世俗色彩,最终外来佛教在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熏陶下日益获

  得了现实性的品格而由出世转向了入世,更多地面向了社会

  人生。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也是对现实的人及人生给予最多关注的一个宗派。

  禅宗一方面破除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每个人的自性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入到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把修道求佛的修行贯穿在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主张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强调凡圣平等、人佛无异和自然任运、自在解脱。

  因此,中国佛教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特色。

  三、重视并实践道德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又一科学内涵

  中国传统上是个伦理本位的国家,道德伦理上的完善是中国人做人的最高标准,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重视并实践道德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又一科学内涵,这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儒学自孔子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换其形式,如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当代新儒学等等,但有三点是不变的。

  第一,以孔子为宗师,为圣人;第二,研讨、学习儒家经典,并以其为立身处事的行为准则;第三,承认道德优先,视道德为解决一切人生、社会问题的出发点,为维系家庭、国家、社会存在的根本原则。

  道德优先是儒学的本质所在,是儒学之所以为儒学的根本点。

  儒学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从孔子即已经开始。

  当时周朝统治者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制度,开创了伦理关系政治化的先河,使得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儒家总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考察。

  从孔子强调恢复周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到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无不是把人固定、限制在特定的伦常政治关系中,

  以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维系血缘人伦关系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所以,儒学的核心问题在于道德问题,儒家要造就的是“仁人君子”、“圣人”,即道德完善的人。

  那么,儒家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夫孝,始于事亲,忠 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span>开宗明义》)忠、孝就是其一切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核心。

  忠、孝两全被看作是人的最美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