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浅析性别建构的认知哲学观论文

时间:2022-10-08 02:45:52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性别建构的认知哲学观论文

  自女性主义者提出性别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分后,性别的社会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不过早期的性别研究主要集中于性别的生理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差异、性别不平等等方面,性别被视为个体内在的、持久稳固的、与个人的社会政治历史情境相分离的特质,本质论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后半叶,性别的动机、评价、态度等认知因素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性别的社会认知研究因而成为新的研究范式。本文拟从认知科学哲学的视角探讨性别的社会建构,旨在探究性别的社会属性的本质和建构过程,以及性别参与社会文化和伦理秩序的方式。

浅析性别建构的认知哲学观论文

  一、性别的建构主义主张

  与社会性别是个体内在的一种描述个体的人格、认知过程、道德判断方式等的特质,且社会性别植根于个体内部的本质论观点不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性别具有社会属性,其社会属性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性别的社会属性并不是女性或男性的内在特质,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由社会个体的社会地位所塑造。具体而言,性别的社会属性是社会、文化和历史过程对社会个体的经验强加和命名,性别的社会属性通过学习而获得,并非天生的行为或反应,因而具有被赋予性、非本质性特征。性别的社会建构论以认知理论作为框架基础。根据这一理论,性别的社会属性包括由信念、欲望、需要和期望所引起的一系列性别生理变化、社会变化和行为反应。男女性别差异的根源在于社会对与性别相关的事件持有不同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取向。性别由社会性别态度(即社会对男女两性社会个体的不同态度)决定,社会性别态度包括社会性别信念、社会性别判断和社会性别期待等,其内容由与社会性别密切相关的特定群体的文化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决定,或者说,社会性别态度是男女两性社会个体所在文化中的社会信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社会期望的综合体现,它要求男女两性社会个体的行为、价值取向、社会信念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规约相符合。

  二、价值的内化与规范

  性别的社会属性意义是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实现的。性别在被建构的过程中,要与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信念和价值保持一致,这就是上文所述的性别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的体现。性别的社会属性包含了内在化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相适应的性别社会属性与社会之间存在一个白动的、可靠的连接。符合社会认可的标准和规范的性别属性,被视为合理的性别规范,因为只有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才会被社会群体所接受,才可以避免来白道德的惩罚。这就使社会个体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式去努力,接受其控制或规训,建构合乎社会性别标准的性别属性。这表明,道德判断和行为评价在本体论上先于性别的社会属性。道德判断和行为评价是性别的社会属性之所以如此建构的原因和条件,反映了社会规范和话语模式对于社会个体的性别社会属性的操控。性别的社会属性包含性别态度和主体责任,正是社会规范和性别规则以及对于社会个体行为方式的评价和判断构成了性别的社会属性生成的基础。

  三、范式转换与性别的再建构

  如上所述,性别的社会建构以社会规范,性别的社会属性是社会规范对社会个体丈约束的结果,那么,社会规范又是如何得到的呢?一般而言,社会个体根据社会的需要刁望,表现出与社会文化相适合的复杂性别属牛复合性别行为模式。这是其依据社会性别丰不断进行修饰、丰富或完善,并经过长时间累积和变化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无鉴到了典范语境的作用。显然,性别的社会属牛一种获得性的反应,社会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二对社会规则进行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社会的过程。教育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告诉社会个体如何进行性别角色定位,如何飞性别反应,如何确立性别意识,以及如何在全的典范语境下做出相应的性别反应,旨在教会个体体验到某一特定性别的特性,学习感性别意义,不断增强与其生理性别相应〔会性别意识,使性别属性日趋复杂化、社会化式化,进而实现符合社会期望的、生理性别完全一致的性别角色生成模式。社会个体通过教育的系统学习和}生活的彼此互动而习得的社会性别经验,构天相同文化中性别属性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牛范式借助社会群体的常态行为也得以实现。性别属性与受社会规范制约的性别主手成熟等级密切相关,因而,社会个体在不同日的性别属性取决于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这表明,性别属性是朝着社会规范的二发展,并在其间不断进行控制、消解与转换,片更加成熟和更为理性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由社会文化造成的对男女社会个体差异的理解,以及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类型特征和行为方式。这表明,关于性别的理解以及对性别差异的社会认识,不是“白然”形成的,它是一种社会构成,是可以改变,甚至被消除的。就表达的层次而言,性别包括一个较符合社会期待、具有社会展示意味的社会性别以及另一个符合内在真实感受的隐秘性别。因此,尽管性别的种系发生基于一定的进化一遗传特质之上,但是性别的体验内容和表达方式并不是遗传性习惯的遗迹,而是社会文化系统赋予社会个体并与社会个体当时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社会角色特征,作为一种具有暂存性的社会角色表征,它体现的是社会个体在特定语境中所需遵循的行为反应方式和表达规则,包括如何根据一定的社会规则以恰当的方式对某一语境进行评价、采取行为以及解释白己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等。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对性别的社会评价形成于社会学习体系的基础之上,由社会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系统决定。

【浅析性别建构的认知哲学观论文】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哲学基础论文10-08

教师建构数学教育哲学的路径论文10-08

认知主义的哲学思想渊源论文10-08

古希腊哲学本体论浅析的论文10-09

浅析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论文10-08

浅析罗尔斯哲学理论概念论文10-08

哲学逻辑的存在模态与动态认知模式研究论文10-08

伊壁鸠鲁哲学的生死观论文10-12

语言哲学观的困境及启示论文10-08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建构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