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毕业论文

浅谈从我国传统哲学看待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优秀论文

时间:2021-03-16 17:00:39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从我国传统哲学看待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优秀论文

  我国哲学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部分是关于人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本质上就是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学科。两者之间殊途同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是极有价值的。

浅谈从我国传统哲学看待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优秀论文

  《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老子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抽象的,是无形的,是指客观存在都有着规律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任何事物都脱离不了“道”,《管子》中提到过“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就是真理具有稳定性。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也有着“道”,无论是人的偏好、效用、选择、需求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

  一、微观经济学的哲学视角

  (一)经济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

  我国哲学的二元论认为“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即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西方经济学中假设经济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指经济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环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做出判断,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经济人假设”体现出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从而反映了西方哲学观念中的人对物质的追求。这种假设是有作用的:在研究问题时,使矛盾的次要方面先排除,主要方面得以体现,以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比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研究消费者选择商品达到效用最大化时,无论是基数效用论,还是序数效用论,就只考虑了消费者理性自利的一面,从而得出“边际替代率MRS=两种商品边际效用的比MU1/MU2=两种商品价格的比P1/P2”,最终会得出消费者会使每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相同。这种结论是有意义的,它使我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达到最大的满足。不过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是种假设下的结论。

  佛理中认为人性有着贪、嗔、痴,从而执著与世俗欲望,形成了对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现实生活中,人不可或缺的有着非理性的成分。经济人应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生活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比如消费者把其有限的收入用来购买商品时,不排除至少有1种商品受到广告、包装或者是推销员等非理性成分的影响,等使用了商品之后,才会对商品做出评价,理性成分使自己知道这种商品给自己带来的效用,随着消费者认识能力的提高,欲望驱使下消费者会考虑同等价格自己更满意的商品,等下次购买时就会关注更多的商品,所以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共同作用的过程概念。

  (二)“盈不可久”思想的经济学应用

  《易经》中乾卦第六爻“上九:亢龙有悔”,意思就是太高亢激昂了就必定会后悔,指的是事物达到某种程度后必然出现某种新特征以阻碍这种程度的延续。我国学者通过对《易经》各个卦单独变化以及卦与卦之间变化的'研究,得出了“物极必反”,从而生出了中庸之道。乾之极为坤,泰之极为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否极泰来,泰极否来。为了维持某种特征,就不能达到最大饱和的状态,即“盈不可久也”。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有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边际效用=0时,也就是效用最大化的状态了,如果继续消费,就会出现效用递减。这其实就是说明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不是无止境的,多多益善是在达到极点之前的限度内成立。用马克思主义说就是凡事都有个“度”,这个度在经济学也很常用,比如学校食堂管理员必须考虑其他食堂的价格,以及周边餐馆的影响,把价格放在合理的位置。如果价格太便宜,可能会面临亏本,如果价格太贵,可能到最后连1个人都没有去光顾的。

  比如某些垄断性产业,如提供网络服务的全国性公司。对于有些人来说,上网是生活必需品,在这个用户的“保留价格”内网络价格上涨,这些人上网的时间至少都会维持在生活必需的时长,从而不会出现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现象,同时网络公司为了经营不会把价格提高超过用户的“保留价格”,也不会使其设计的价格最终盈利低于成本。再比如对学校食堂的米饭价格来说,假设学生主食为大米,且没有替代品,而且学生购买米饭只用在自己一次用餐的用途上。食堂米饭价格再怎么涨,学生对米饭的消费量都是一定的,这就是学生对米饭的需求底线;然而食堂米饭价格再怎么跌,学生的消费量都不会超过其吃饱的状态,这就是学生对米饭的需求饱和。

  (三)经济模型本质是主次抽象思维

  微观经济学中都有各种假设和各种模型,比如经济人假设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内生性,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经济学家运用数学工具建立了各种模型来抽象地描述经济现象,然而这些模型都是把经济行为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来研究。不少学者批评过这种研究方法,还举出不少社会中的反例来证明其局限性。其实假设和模型都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对社会现象中的局部或者阶段性的描述,以及对人的行为限定性,来研究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一个可以描述社会所有现象或者人类所有行为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假设与模型的运用就是在于先抽象的表述经济现象中主要因素,如果理论符合了经济现象,就是说主要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如果理论不符合了经济现象,就是说在次要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如博弈论理论囚徒困境模型中,单次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双方选择(坦白,坦白),无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抵赖,抵赖),有限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如果现实中出现单次博弈双方选择不是(坦白,坦白),重复博弈又出现了其他情况,这就说明是模型外因素影响了博弈的结果,比如双方没有被隔离或者两个囚徒是一家人,都相互关心对方。那么此时如果再考虑双方的博弈,模型外因素就会变成主要因素,成为模型内因素,从而对结果产生影响。此时可以看出其思维方式是主次分明的考虑问题,如果次要矛盾产生大的影响,则次要矛盾就会加入主要矛盾来考虑,这恰恰证明假设和模型的价值。

  二、对待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态度

  《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坤卦“用六,利永贞”。龙象征着有能耐,有很大作用的东西,比如知识、财富、权利等等。用九,就是把这些东西当成工具,“用其道而不为其所用”,这样“见群龙无首”,而是以你为首,才是“吉”。用六,就是在运用这些知识财富的时候,也要让自己成为配角,去学习发现当中的客观规律性,以找到有价值的地方,这样才能“利永贞”。

  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是把观察到的行为限定在某个模式内,它所追求的是阶段性与局部性的适用,而不是对微观经济主体所有行为的解释。所以我们就应当辩证地看待它,既要学习它有价值的地方,也要把它当成工具,且不能机械式的按照它的模式来比较微观经济体的所有行为。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消费者的研究,归根到底,是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出版社,2006

  [3]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易经导读[M].九州出版社,2009

  [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浅谈从我国传统哲学看待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优秀论文】相关文章:

从西方哲学中思考西方哲学问题论文03-22

浅谈我国当代信息安全危机及其措施的优秀论文07-26

浅谈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理论的优秀论文07-29

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逻辑03-22

浅谈哲学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优秀论文07-29

浅谈从传统素描教学走向现代素描教学02-25

西方语言哲学的必由之路论文03-19

论古希腊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特点09-13

我国哲学人的自由理由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