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毕业论文

电力系统职称论文

时间:2023-04-01 03:01:29 职称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电力系统职称论文

  电力通信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在我国电力通信网是以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为主要构成,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电力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职称论文

  【一】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论文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与居民用电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对电力的需求猛增,能源消耗巨大,经常发生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以目前传统的供用电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而现代社会对电网技术有着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发展新的电网技术是必然趋势。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缓解电力应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规划管理、负荷管理、节电管理,利用经济、技术等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对完善我国的能源的使用与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实际过程中通过各种优化手段改变电力系统中的供需模式,在保持电能综合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分配、调控方式降低电能的总消费量及负荷水平,从而达到合理分配电能、改善负荷曲线、提高供电效率和水平、推进可持续经济、能源、环境等因素协调发展的目的。

  我国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不能完好体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功能,制约了电网发展等不足。

  本文就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对现代电网发展的作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 电网技术,电力供应,电力需求侧管理

  目 录

  摘 要 ………………………………………………………………….…..….........

  Ⅱ 绪 论 ……………………………………………………………………………….1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与现状………….……………………..………………2 1、电力需求侧管理简介…………..………………….……………………...…….2 2、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与现状….………….………...…………………..2

  二、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及作用…………………………………….……..3

  三、我国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四、我国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5

  1、技术手段…….…………………...……………………………………...………5

  2、经济手段…………………………………………………………………………5

  3、引导手段…………………………………………………………………………6

  4、行政手段…………………………………………………………………………6

  结 论………………….……………………………………………………………..7

  参考文献……………….……………………………………………………………..8

  绪 论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电网负荷特性的不同使我国电力消费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同时受煤炭、运输、环境排放及资金等相关因数的制约,如果只增加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我国电力发展的要求。

  所以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来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改变用户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从而有效的减少资源、环境和资金的代价实现供需资源的协同优化整合,对改善我国能源使用和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论文 第-2-页

  -2-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1、电力需求侧管理简介 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是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通过发电公司、电网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社会中介组织、产品供应商、电力用户等共同协力,

  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在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效益最好、各方受益、最低成本能源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其管理目标主要集中在电力和电量的改变上,一方面采取降低电网的峰荷时段的电力需求或增加电网的低谷时段电力要求;另一方面采取措施节省电力系统的发电量,将有限的电力资源最有效的加以利用,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自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和推广了电力需求侧管理(DSM)后在减少电力投资、改善电网运行的经济型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在2004年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自石油危机以来,通过实施DSM等措施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约50%。

  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L)估计,今后30年若能致力于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发展中国家可削减40%的能源总投资,至少可节省1.5万亿美元;工业化国家可削减50%的能源总投资,节省7000亿美元。

  所以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我国应对未来的能源危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2、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综合资源规划(IRP),一起被引进到中国的,比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这项工作晚了10多年。

  由于DSM能够把节能节电引人潜力巨大的能效市场,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群体效益,给节能节电灌注新的活力,并且它的应用前景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非常关注,国家原

  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论文 第-3-页

  -3- 经贸委和国家计委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以法规的形式纳入了相关规定。

  所以我国从1998年国家电力成立DSM指导中心,到2000年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到2002年的《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04年的《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到2011年关于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的通知,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我国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需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能源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态势。

  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tce,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4.4%,年增长率达到6.8%。

  能源消费系数从2007年的0.59增长到2011年的0.76,能源供需关系又趋于紧张。

  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带动着电力需求的高速增长。

  2010年全社会的用电量达到41936亿KW.H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68%,年平均增长13.6%,电力消费系数从2005年的1.19下降到2008年的0.58后又增长到2011年的1.3,说明电力缺口在逐年增大,因而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70%左右的煤炭供应将趋于紧张。

  面对日趋紧张的能源需求,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势在必行。

  DSM作为一种科学的节电方式,能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提高电力使用效率,是国家实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主要内容包括:1、电力负荷管理,在电力供应短缺时,引导用户错峰、避峰,降低电力需求,在电力供应富裕时,引导用户移峰填谷,提高发电机组使用效率;2、电力能效管理,通过提高用户电力使用效率,达到减少电力投入目的。

  据预测,如果我国有效的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而实现节电5%及降低高峰负荷5%,到2020年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KW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

  今后15年可累计节电28000亿Kwh,节煤14.3亿吨,减排二氧化硫2000万吨,二氧化碳7亿吨,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亿元左右的电力投资。

  这将大大化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带来巨大的节电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对我国改善能源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不同,所以在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认识不足。

  电力需求侧管理主要包括电力负荷调荷的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节约能源,提高能效、能源替代和新能源应用3方面的内容,但其最终目的是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我国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兴起是源于电力的紧张形式,这就造成许多电力部门对需求侧管理的认识只停留在解决短期缺电问题,而缺乏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角度出发,真正认识到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关键和重要性。

  2、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和需求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外发展DSM较好的国家相比还非常少,并且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美国1992年通过《全国节能政策法案》将综合资源规划和DSM成为强制执行的工作。

  所以完善的发展律法规对发展DSM是非常重要的。

  3、

  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

  DSM是一种综合资源,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资。

  电网公司作为DSM的主体,在满足销售效益和供电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如果实施分时电价就会使电网公司的均价销售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从而在执行DSM时缺乏积极性。

  同样在用户端如果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那么用户就很难自觉接受、实施DSM,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节约能源,提高能效。

  4、

  电价结构不合理。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是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 但现时执行的峰谷分时电价结构不合理, 峰电价只为谷电价的2~3 倍, 对用电客户移峰填谷的激励作用不大。

  另外, 两部制电价使用面很窄, 两部制电价的基本电价严重偏低, 电度电价偏高, 仅靠电度电价拉开差距, 对用户激励作用也不大。

  工业四、 我国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措施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如何能更加有效的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现将有限的电力资源最有效的最有效的加以利用,使社会效益最大化。

  1、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指针对具体的管理对象,以及生产工艺和生活习惯的特点,采用当前成熟的节电技术,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设备来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或改变用电方式。

  在改变用电方式上负荷管理也可称为负荷整形,是可中断电力负荷的重要技术措施,包括削峰、填谷和移峰填谷三种基本类型,通过这三种基本类型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负荷率。

  大力推广蓄能技术,包括蓄冷、蓄热等负荷转移技术措施,有效的实现移峰填谷的目的。

  在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上是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高效的设备来实现。

  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通过各种电价、直接经济激励措施和需求侧竞价的措施,改变用户的用电方式和消费行为。

  国内外实施的电价结构有容量电价、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属于控制性手段,电价由供应侧制定,用户被动响应。

  直接经济激励措施和需求侧竞价的措施属于激励性手段,用户主动相应。

  对用户来说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将会导致生产和管理成本增加,设备的更新改造引起的成本增加等,对于电网公司来说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在执行时不可避免的会因为不同电价而减少售电收益。

  所以只有通过合理的经济手段满足各方利益需求,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有效的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节约能源提高用电效率。

  3、引导手段

  引导是对用户进行消费引导的一种有效的、不可缺少的市场手段。

  通过节能知识宣传、信息发布、免费能源审计、技术推广示范及政府示范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作用,引导电力用户主动有意识的采用科学的用电方式和先进的用电技术,让节约用电的意识深入到千家万户。

  4、行政手段

  要想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

  我们要按照国家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定的相应政策,对电力公司和电力用户均提出具体的法律要求,从而保证电力需求侧管理有效的实施。

  通过制定各项具体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中介及研究机构、电力用户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发达国家在两部制电价的基础上,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 峰谷价之比可以拉大到8~10倍。

  北京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论文 第-7-页

  -7- 结 论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整个社会、每个领域, 涉及国家电价政策和各种管理体制。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法规法律、科学的价格体系、采用先进的用电技术和设备,使电力需求侧管理能够在我国真正的发挥其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方面的管理作用,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改善能源的消费结构,促进电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 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指南. 中国电力出版社. [3]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年鉴. 国家统计局网站. [4] 朱成章,徐任武.需求侧管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5] 莫杰.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的应用.广西电业务.

  【二】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与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电力技术的发展和合理规划智能电网在总体电力系统规划中的意义以及研究对智能电网的应用技术和系统,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电力技术与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工作。

  在这一基础上,讨论了电力系统规划工作对整个电力技术的促进与电力电网系统运行稳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技术;智能电网;电力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一般来讲,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的生产、电能的传输与分配、电能的使用等环节构成的生产与消费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电网的运行管理模式在不断革新,人民群众对用电量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对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需要对现代电网技术在整体电网系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清醒的认识。

  一、电力技术落后再来的负面影响

  在现今的技术条件下,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有限电路中的电力系统规划存在工作不达标、不够细致的问题,极容易引发整个电网系统的超负荷运行。

  同时个别地区的由于输电线路长期得不到发展,对相关的建设工作缺乏重视,直接影响到电网系统的顺利建设和使用,建成后的电网系统在使用上也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西北部拥有充足的电力资源,但是无法高效率地输送到需要大量使用电力资源的地区,导致我国电力行业和电网系统的发展长期滞后。

  二、电力行业规划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电能已经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资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过于注重对配电工作中的控制,但是行业技术的创新受到束缚,得不到发展,而我国供电单位基本上仍然沿用旧有的运营模式。

  旧的系统调度模式带来了一些强烈的负面影响,首先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成本以及收益的低下严重制约了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在新时期的不断技术变革中,日后的电力系统规划必然会越来越智能化和一体化。

  三、在电力系统的规划中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科学的系统规划离不开电力技术的指导,应该以先进的技术为出发点,确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

  在电力资源使用者不断增多的情况下,相关供电单位确立了合理的资源使用计划,科学分配地方电力资源的供应和使用。

  通过电力系统虽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调配电能的使用,但是在工作环节中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对各种问题和故障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时促进电力系统规划的顺利发展。

  四、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中的发展应用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发展空间大,潜力不可限量的新型电力技术,能够基本上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用电使用的高效率、安全度高、可操作性强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详细表述什么是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有什么关键的特点,智能电网智能在哪里以及智能电网的应用。

  (一)什么是智能电网

  从字面上看,智能电网是对电网系统和其他有关技术进行智能化使用的一种体现形式。

  通常,智能电网通过高效、双向、集成的计算机技术,依据各种科学的控制、测量和传感技术,以达到整个电网系统得以稳定可靠运行的目的。

  (二)智能电网的功能性特点

  1、坚强性。

  智能电网能够在整个电网系统遭受大规模干扰和故障影响时,保证终端用户的正常有效用电;甚至在天气情况极端恶劣或者存在外力破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保证电力信息的安全。

  1、自愈性

  智能电网拥有稳定的针对电网系统安全的评估和分析体系,同时通过有力的预防和控制体制保证了其自我的输电能力。

  2、兼容性

  区别于传统电网系统,智能电网在对清洁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上另辟蹊径,同时通过微电网系统与分布式电源的互联来满足各个终端之间互动的需求,从而使得整个电网系统衍生的相关增值服务能够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3、经济性

  智能电网在技术上完全能够支持电力资源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交易行为。

  通过智能电网所实现的电网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减少电网系统在工作中的传输损耗,同时科学提升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智能电网智能在何处

  从上述对智能电网的特征来看,智能电网之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运用中称作“智能”电网,毫无疑问,相对传统电力技术系统智能电网肯定存在一定的优越性。

  首先,智能电网内置传感器通过相应的传感和测量技术能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清晰反映电网系统内部任何部分的任何行为。

  其次,智能电网针对观测对象的功能不再简简单单是观测,而增加了对观测对象的控制和协调。

  同时,智能电网通过在其在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决策的优势以及其对环境的高适应能力,使得其有着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和前途。

  (四)智能电网中的技术应用

  智能电网成为新时代电网运行系统的一种重要形式,离不开各种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的科学应用。

  基本上目前有以下几种先进技术是需要在智能电网中使用到的。

  1、高速双向通信技术

  从本质上讲,高速双向通信技术充分体现了智能电网技术特性中的自愈性。

  它在保证智能电网的自我检测和校正得以持续进行的同时,还能对电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监控。

  在发生电网系统技术事故的情况下,该技术能够有效补偿输电线路中的传输电能,同时另外开辟新的分配线路,防止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使得智能电网系统大大提高对电力电网的服务与控制。

  2、智能固态表针

  智能电网在技术上改进了传统电网系统技术模式中的电磁表技术和读写系统,代之以一种能实现供电公司和电力用户之间双向沟通的一种智能固态表计数和相应的读写系统。

  这种表针的作用在于统计在电网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在不同时段对用电的需求量,通过在内部系统计数装置存储不同用电时间的电力价格信号和费率为用户及时了解到在不同时段所对应的的电费费率政策提供了可能,以实现整个电网系统操作的智能化应用。

  五、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智能电网的意义

  (一)对智能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规划对实现以高速双线通信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中双向的信息和数据互动,顺利推广浮动电价在全国的施行有重大意义。

  (二)智能电网可以从研究在不同地域中建设电力系统网咯时来自环境因素的影响出发,通过科学地在电网系统中接入各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并结合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特点,将工作重点放在新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并网研究上,从而达到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目标。

  结束语: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这种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用电需求也会逐渐增大,这就对电力电网系统的稳定和高效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是一个行业保持活力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将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合理运用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本文简单分析了电力系统的规划以及新形势下智能电网的优越性,并探讨了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中应用的可能性,希望对日后的研究和学习中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曹阳.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2]侯聚林.基于电力技术的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3).

  [3]晏锦涛.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

  [4]陈晓君.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Z2).

  [5]杨宁.智能电网规划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0).

【电力系统职称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电力系统职称论文10-08

职称论文09-30

小学职称论文10-08

什么是职称论文?10-09

档案职称论文10-01

机电职称论文10-01

数学职称论文10-01

职称论文写10-01

职称论文检测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