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敦煌医学灸法

时间:2022-10-02 20:06:18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敦煌医学灸法

  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敦煌医学灸法的论文,欢迎各位中医学专业的同学阅读哦!

  [摘 要] 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藏经洞所出我国中世纪文书,有唐宋医学写卷,与针灸有关的有20个卷号。其中《灸经图》是重灸派专著。灸壮多至1千壮,保存52个古穴及髓孔、五舟、天门、聂俞、手阳明、扳眉、足阳明古穴名。《新集备急灸经》为唐代针灸图,为急症施灸所集。《杂疗病药方》有耳孔灸方法。"不知名医方"中有隔豉饼灸、隔硫黄粉灸、隔雄黄灸等法,发展葛洪隔物灸法,为珍贵针灸医籍。

  [主题词] 敦煌医学;灸法/历史

  1900年6月,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第17号藏经洞发现5万多卷号中世纪文书。这些手写文书涉及中国唐宋以前各学科领域的内容,以唐代为多,也有更早期的史料,其中不乏早期珍贵的医学内容。敦煌遗书出土后,大部被英、法、俄、日盗购,流散国外。以敦煌文献、莫高窟壁画等为主体,形成了一门国际性学科,称敦煌学。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一分支,针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敦煌医学写卷与针灸有关的约有廿个卷号[1],如《明堂五脏论》(P.3655编号,下同),有明堂论、649穴、背俞穴,为唐初所作。《新集备急灸经》(P.2676),为唐咸通二年抄,残明堂图,存17穴、15种病,《灸经图》(S.6168与S.6262),存5图完整,残13图,有古穴名,专以灸治病,并有古病名。《人神流注》(P.3247),唐同光4年抄本,残卷存每日人神等内容。《灸经明堂》(S.5737)存误刺,人神禁忌。《脉经》(P.3287)有五输穴命名、针药灸熨并用内容。不知名医方多种,吐蕃藏文灸法残卷及针灸图有4个卷号。敦煌百年纪念会议提及俄藏敦煌本《太素》1卷号。都与针灸密切相关。

  在针灸流派中,重灸派是偏重灸法治病,是古代针灸流派中较大的一个流派,导源于《阴阳十一脉灸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敦煌文书中有关针灸的写卷,大都属于重灸派较早专著[2]。这一流派的先驱者,有葛洪、鲍姑、陈延之等人。至唐代,王焘有《外台秘要方》"唯取灸法",后世多有追随者。此时灸疗采用的灸壮数,如一七壮,三七壮至七的倍数壮数。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各穴灸壮为1~9壮;环跳穴最多灸至50壮。敦煌本《灸经图》[3]所载灸方中,最多灸至1千壮,这个数目多于目前已知重灸派采用的灸壮数,是众多重灸专著中最早最多的实例。

  《灸经图》原件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院,由英人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劫获,编号以S为标记。经笔者辨识,《灸经图》残卷尚存52穴,灸方8则,病症29种。每穴灸壮从10壮,50壮,百壮不等,最多达1千壮。经考证的古穴有天门,髓孔,颊车髓孔,手髓孔,足五舟,慈宫,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阳,手小指头,手十指头,聂俞,扳眉,曲眉等穴点。其中手、足阳明穴已作专文述及[4]。《灸经图》中所见病名症候有诸癫狂呆、杂癫,面上浮风,风劳,头痛,腰脊疼痛,食不消化,不能食饮,呕吐,大便难,泄利,腹中雷鸣,小肠绞痛,痞气,虚�胀,羸瘦少气,伤寒,颈项强,胸支满,心腹满,目瞑,失精,尿血,大小便不利,膀胱急,足胫肿冷,带下,五劳七伤,咽喉痛,眼睛痛。笔者艾灸用于消渴口干患者,采用卷子所示定穴法取古穴聂俞,发现对尿糖有显著消退作用。通过对《灸经图》灸方分析,认定治疗脑系病组方合理,目前已用于脑外伤后遗症治疗,已在脑外伤昏迷期作针灸早期预测,获得理想效果。敦煌《灸经图》属一种古代重灸派专著,部分研究结果已在1999年江西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文献委员会大会上作了汇报。

  《新集备急灸经》(P.2675),原件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为法人伯希和从敦煌获取,编号为P标志。书首记有书名,为"京中李家于东市印"。卷末记有"咸通二年(861A.D.)……写讫",是唐代刻印的针灸专著。该书为残卷,可贵的是残卷存正面人形上半身之图形,保留一部分古穴名及定位、主治。在面首之上方,标着比其他注文更大的"明堂"二字,这就是本图成为针灸明堂图的可信例证。穴位存入中穴、承浆穴、百会穴、住神穴、光明穴、阴会穴。其后之穴不同于传世针籍所载的穴位名称。阴会穴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耳穴,现称耳尖穴。还有膊肩井穴、手腕节、两脚及手心等穴的具体部位,但没有穴位名称。这是因为本写经为方便偏远山乡急症施灸,为百姓应急之用,不详写穴名。这种做法,与东晋葛洪拯急用灸的思想一脉相承。葛氏认为"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此外,《新集备急灸经》灸疗使用7的倍数为灸壮数,与葛洪灸以补的思想相同。本残卷保存的病症有肩痛重,肚胀如板,腰冷痹,疰病,风痫,手麻,卒不语,头痛,头眩风,急黄欲死,大风病,目疾等。阴会穴用于治疗外眼红肿痒痛,效果显著,与古代记载一致。

  《杂疗病药方》(P.3378)记载耳孔灸法,用于治疗口角歪斜,口嗅,牙痛,狂言鬼语,睡中魇死,错吞钱铁。方法是:取芦苇作筒长2寸,选与耳孔大小相近者。一头探入耳孔内,另一头留耳外。在苇筒外端放置艾绒,只灸此处艾绒,选侧卧位,施灸二七壮。中病即止,不然恐伤过。我们筛选中药制为粉剂,绵裹定,徐徐送入耳道内,并施以耳孔灸,治疗脑鸣不寐、外伤头痛、耳鸣暴聋、耳痛奇痒、盆腔肿瘤、少腹坠痛、均有理想疗效。

  在唐人医方(P.2662)中,有治热病六七日,气急、口渴、大便干、小便赤热,宜用瓜蒂、赤小豆催吐,又可纳入鼻孔中,以出黄液为度。有将中药极细粉入目内眦去病的记载,也有火烙法救治急黄欲死的。方法变幻,不拘一格。隔物灸则有隔椒粉馊面团灸,此方法在葛洪《备急方》有载,唯字句疑有脱失,不能卒读。有隔豉饼灸,隔硫黄粉灸,隔雄黄灸,隔莨菪根灸,隔麝香灸,还有以刀尖破疮后再灸等,都是集隋唐民间巧治的记录,比之葛洪隔蒜、盐、椒、面灸,又有了更多发挥。

  敦煌医学卷子的灸法,仔细看来,各种隔物灸所取之物源于民间,方便易得,并取得较好疗效,值得回顾。做法有:隔豉饼灸。取豆豉打为细烂,团做饼状,如铜钱厚,置于疮痛之上,灼艾灸于豉饼,使疮面泛白,令痛之不痛,不痛之痛,外贴黄丹膏(配方不详)。卷子称对诸般跌打损伤、创伤肿块有立竿见影之效。

  隔椒粉饼灸。以蜀椒打细粉制为药饼,治疗恶疮,疼不可忍。灸时用馊面发酵两日者,置于疮疼四环,上置椒粉饼,灸令面焦黄。灸后恶疮彻痛立止。

  隔硫黄粉灸。疮痛难忍时,以白朴硝烧取细末。以针刺疮肿四边,在疮居中作孔,将硫黄置孔中。经宿,以针拨疮根,不觉自出。大验。或以针刺疮肿四边,硫黄粉敷疮上,施以艾灸,以痛为候。经一宿,连疮根自出,愈。

  治疗漏(瘘)疮。用雄黄、莨菪根、麝香作灸。灸后十五日,漏疮未破溃,以针微刺破表面,再置前药,以面粉做成碗状,扣盖于药粉上施灸,神验。诸凡阴疮,日久难愈者,均可用此法。唯此段卷子残脱多,难详全貌,若与葛洪灸法细参,实有渊源,更有新意。

  敦煌卷子中的灸疗方法多出于市井民间,为或居偏远,或隔山河,或村坊药饵难求,有性命之忧,用济不愈。如馊面即是发酵时间延长后的面团,取其消肿护肤作用。另有用古代铁锁之锁鼻子烧烙黄疸之症,也是民间信手拈来,权作急救,与葛洪"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相合。《脉经》(P.328)中,有针药灸熨并用的实例,表明已有综合治疗方案,这是对单方单穴的进一步发展,显示唐宋时医学发展的侧面。

  参考文献

  1 马继兴,等.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31~4582

  2 魏稼.各家针灸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5~183

  3 张侬.敦煌石窟秘方与灸经图.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56~2714

  4 张侬.《灸经图》之手阳明穴足阳明穴.中国针灸,1996;16(7):46

  相关阅读:
  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

  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研究

  针灸实验教学初探

  药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敦煌医学灸法】相关文章:

敦煌医学灸法特色10-26

敦煌行10-08

敦煌莫高窟报告12-31

敦煌莫高窟游览心得11-13

敦煌阳关导游词09-04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02-28

敦煌发展城市旅游的对策10-05

敦煌小记散文随笔10-07

西夏统治时期的敦煌研究10-05

介绍敦煌莫高窟导游词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