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时间:2022-10-15 10:04:46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通用10篇)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1

  1医学堂心思灵变、志坚才敏的中医人才观

  历代医家在中医学教育实践中对人才的选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黄帝内经》就指出不同水平的中医人定位“圣人”、“上工”、“粗工”等;至南朝阳泉《物理论》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历代医家对于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观点,大多集中在医德和医术两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医人才,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其次是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清代云南医学堂对中医人才的选拔上就认为“则医也者,明天道,达人事,关人祸福,司人性命,本其灵明之天授,极其心志之艰苦,而后能为之。岂愚鲁之质,薄弱之材,贪诈之夫之可尝试期间乎?……反以稚鲁而有妄想,以鄙诈而有希冀,以浮泛而治学力,以矜夸而见孟浪,以刻薄而少体恤,以计巧而取财物,有是六者,决不可以入斯门。……苟无聪明之资,勤苦之力,影响者多,心悟者少,不茫然自欺,必悍然不观矣。……果有聪明之姿,诚实之诣,仁慈之德,勤苦之志,活泼之机,充满之学,备此六者而后可也。”这些均显示出医学堂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极高要求。第一,自医圣仲景就提出中医乃“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专业,“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遍览我国传统中医教育不难看出,中医学不是寻常人所能从事的职业,没有足够的悟性,达不到精深的水平,便不能委以救死扶伤的重任。第二,对名利物欲不可贪求,殚精竭虑研究医术,对身患疾病的大众均应一视同仁,达到淡泊的境界。第三,身怀一颗仁爱之心。《黄帝内经》云“圣念慈悯,欲济群生。”南朝阳泉也曾说过“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这也是中医执业者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第四,勤勉不倦的毅力,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身为中医人,理应有着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对中医学的热情及严谨的工作态度。第五,对于中医习医者要求心思灵变,不仅要遵循法度,更要富有创造力,不拘泥于古。“医之为术,全赖心思转变,刻舟求剑,终无一验也。”注重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临症时做到胆大心细,心圆志方。第六,具备丰富的文化修养,全面的临床知识。《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完整的学习中医知识理论,切忌追求片面,做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2医学堂立志有恒、以德统医的中医德育观

  医学堂专用教材中没有单列出关于医德品行教育的专卷,而是将医德品行教育贯穿于各门课程之中,书写于诸多卷教材序言之中。据笔者统计,在20个序言中(其中卷九序已佚)就有14个序论述了从医者所应具备的医学品德。例如:卷八序中“为之医者,其将淡以寡欲,静以和神,智以养机,仁以处物,庶几不干天地之和,而能立万物之命也乎!”卷十七序又云“故凡学者必以正心术,济民命为重。”卷十八序“近世术士,铁骨石心,无恻隐羞恶动于中,玉屑金箔,胜布锦菽粟之致其用,无补饥寒,生人奇病。其贻害于人也,虽不觉其获罪于天也,其可幸免乎。”卷十九序中“古之学者内欲不出,外欲不入,勤力苦心,周知百物,是以精神蕴蓄,智慧清明,体含巨细用该本末。”

  卷二十序中的“勤苦则五行备……清俭则五事适……合顺则五性调……学者自信而信天,信天而活人,此方为仁术也。”以上诸多序中显示出医学堂立志有恒、以德统医的中医德育教育思想不仅与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融合一体,同时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主张淡泊名利,不做“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之士,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关注民众疾苦,探究实用的医学知识。社会在高速发展,只是一味照搬国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却没有与自身国情相融合,曾为国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中医就出现发展凝滞、遭受质疑等尴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更应充分的挖掘古代相关医学史料,做到以史为鉴、以史启智,找寻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走出中医自己的特色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2

  1对教授医学的教师须进行一定考核

  当今中医教育主要侧重对学生的考核,教师的考察较为忽略,医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教师自己都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那教学质量将无法保证,因而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建立和管理应有更为严格的规定。在人才选择上除特殊需要外应严格要求医学专业毕业,并对其中医专业理论水平、教学技能及临床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后,择优录用。学校应和相关医院做好协调工作,使双方人员流动更加灵活、快捷,医院带教医生可定期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技能甚至专业基础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并以模拟带教等方式进行教学考核。学校教师也应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医院学习、实践,使得其真正具有医学教学的资质和能力,对学校教师除考核教学效果外,还应考察其在临床中诊治疾病的实际能力,甚至可以制定具体的考核目标(如每年接诊人数、病案书写、病人随访疗效等),有针对性的对教师的临床能力进行定期检验。

  2对掌管医学教育的官员实行考核来进行选拔及实施奖惩

  古代医学教育一般从属于“太医院”之下,其相关职位上官员的推选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其一,从在职官员中提拔表现优异者,擢升其官职;其二,从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中选择,考生大都是在“太医局”中学习的学生,择优晋级。当时选拔官员在考察范围上是较为狭窄的,使很多有识之士失去了机会,但其选拔官员体现出了一大突出特点即重视备选者的医学专业背景,出众的医学技艺往往是被提拔的重要条件。如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的时候,一般一次取30名,分三甲,一甲可充任太医,二甲可充任副提举,三甲可任教授。可以看到元代对医学管理者“副提举”的专业技艺要求比教授医学的教师还要高一等,这有利于其今后医事管理工作。

  当今中医教育选拔管理者时,也应适度向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倾斜,并且在供职期间对管理者进行的考核,应注重其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来实施管理的能力(如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专业教师的选用与管理、学生培养模式的规划及学校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等),都能体现管理者医学专业背景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古代医学考核制度对象的辐射面是较为广泛的,为医学教育和医事制度的健全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中医教育既应汲取当今国内外的教育管理方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应以古鉴今将历史上医学教育模式中的精髓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使中医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3

  辅料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除处方主药以外,制剂处方设计时,为解决制剂成型性、稳定性、安全性、均质性等问题而加入的一切辅助物料。为适应制剂特性和使用方法,辅料既能发挥赋形、载体、提高稳定性等作用,又具有增溶、助溶、缓释、控释等重要功能。辅料不仅是中药制剂成型的物质基础,且与制剂工艺过程的难易、药品质量、给药途径、作用方式、释药速度、临床疗效等密切相关。随着新剂型的日渐增多,药用辅料的安全问题日渐凸显,临床上由辅料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日益增多,如香丹清事件、中药注射剂中吐温80引发的过敏性事件等。虽然,中国医药行业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但药用辅料的发展仍显滞后,难以满足制药行业整体需求。2010年,国家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首次把新型药用辅料开发关键技术列入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以改善药物性能、保障用药安全。2016年,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将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纳入其中。

  目前,包括新型药用辅料在内的辅料数量约为2000-2500余种,按作用和用途分类有增溶剂、防腐剂、着色剂、矫味剂、增稠剂、抗氧剂、助悬剂、润湿剂等。中药制剂药用辅料可以是为实现制剂成型等目的而额外添加的辅助性物质,也可以是制剂原处方中所含的某种药物,后者具有药辅合一、引药归经两大特点。其中,“药辅合一”系指处方中部分中药不仅发挥药效,而且担任辅料的角色。“药辅合一”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量中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处方中屡见不鲜,既充当着辅药(保证临床有效),又作为辅料赋形,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减少中药的使用剂量、一定程度上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肠胃负担等,在传统中药制剂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现代研究发现传统中药复方配伍使用常常发挥减毒增效、促进溶出与吸收等药理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辅料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指除处方主药以外,制剂处方设计时,为解决制剂成型性、稳定性、安全性、均质性等问题而加入的一切辅助物料。为适应制剂特性和使用方法,辅料既能发挥赋形、载体、提高稳定性等作用,又具有增溶、助溶、缓释、控释等重要功能。辅料不仅是中药制剂成型的物质基础,且与制剂工艺过程的难易、药品质量、给药途径、作用方式、释药速度、临床疗效等密切相关。随着新剂型的日渐增多,药用辅料的安全问题日渐凸显,临床上由辅料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日益增多,如香丹清事件、中药注射剂中吐温80引发的过敏性事件等。虽然,中国医药行业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但药用辅料的发展仍显滞后,难以满足制药行业整体需求。2010年,国家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首次把新型药用辅料开发关键技术列入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以改善药物性能、保障用药安全。2016年,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将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纳入其中。

  目前,包括新型药用辅料在内的辅料数量约为2000-2500余种,按作用和用途分类有增溶剂、防腐剂、着色剂、矫味剂、增稠剂、抗氧剂、助悬剂、润湿剂等。中药制剂药用辅料可以是为实现制剂成型等目的而额外添加的辅助性物质,也可以是制剂原处方中所含的某种药物,后者具有药辅合一、引药归经两大特点。其中,“药辅合一”系指处方中部分中药不仅发挥药效,而且担任辅料的角色。“药辅合一”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量中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处方中屡见不鲜,既充当着辅药(保证临床有效),又作为辅料赋形,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上,减少中药的使用剂量、一定程度上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肠胃负担等,在传统中药制剂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现代研究发现传统中药复方配伍使用常常发挥减毒增效、促进溶出与吸收等药理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目前,对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相关典籍的挖掘和梳理,系统性不强,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本文以传统中医药古籍为工具,从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对传统中医药古籍中常用“药辅合一”的辅药种类、性质及其作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药辅合一”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开发前景,以期为现代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深入开发及传统中医药宝库的古籍挖掘提供参考。

  1“药辅合一”传统辅料类型及应用

  传统药用辅料按形态可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均具备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用量小、作用强,不与主药发生化学反应,不降低主药药效,能与多种药物配伍等优点。液体辅料类型主要有酒、米醋、胆汁、药汁、蜂蜜等。固体辅料类型主要有麦麸、豆腐、稻米、白矾等。古代最早应用液体辅料多为煎煮或浸泡中药,最早为酒和米醋,通过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轻不良反应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1.1药汁

  1.1.1甘草汁

  甘草汁是一种由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煎汁去渣而得的一种黄褐色至棕褐色液体,略有甘草香味,味微苦,有补脾润肺、缓急止痛、解毒和协调诸药的作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用甘草汁炮制中药吴茱萸、远志、半夏等来降低中药毒性,缓和其烈性。

  甘草汁在明代陈嘉谟编著的《本草蒙筌》中提到“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表明甘草汤不仅可以缓急止痛、解毒,而且协调诸药以增加药效。元代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记载治疗阴囊肿痛用“生甘草汁调地龙粪,轻轻敷之”,其中以甘草汁做粘合剂将不同的中药饮片连接在一起便于制剂,且起缓急止痛、解毒的作用。清代王翃在《握灵本草》中也提到用甘草汁煮乌头的方法,以解毒致令平和。

  1.1.2吴茱萸汁

  吴茱萸汁是由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干燥近成熟果实煎汁而来的有苦味的液体,呈棕色或褐色并略有吴茱萸清香。在传统应用中,吴茱萸汁常与性味苦寒的药物共制,可缓和药性,多用于调胃厚肠、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止大痛。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吴茱萸汁炙黄连,用药性辛热的吴茱萸汁抑制黄连的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的同时又增强黄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呕吐吞酸等。

  明代医学家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提到治疗太守朱阳山“怒腹痛作泻,或两胁作胀,或胸乳作痛,或寒热往来,或小便不利,或饮食不入,呕吐痰涎,神思不清”时,用小柴胡加山栀、炮姜、茯苓、陈皮、制黄连,一剂即愈,其中黄连的制法为“黄连、吴茱萸等分,用熟水湿二、三日,同炒焦,取黄连后仿此”,即吴茱萸与黄连共水浸后,只取黄连炒制,既抑制黄连的苦寒之性,又增加黄连的药效。清代医家林佩琴编著的《类证治裁》中治疗左胁痛,时呕胀腹痛时用到的仿栀萸汤,处方中用到“山栀(姜汁炒)、黄连(吴茱萸汁炒)、白芍、牡蛎(生杵)、丹皮、金橘皮”中黄连的制法也是用到吴茱萸汁炒制以增效减毒。

  1.1.3姜汁

  姜汁由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加水压榨取汁或者干燥根茎加水煎煮浓缩所得的汁液,为浅黄色悬浊液,具有浓重的姜的辛辣气味,常用于缓和药性、解毒等。在传统工艺中,姜汁均有解毒作用,古籍中大多数记载均以生姜汁炮制半夏减轻毒性。

  汉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里治疗小儿吐泻胃虚的“梓朴散”中“半夏1钱(汤洗7次,姜汁浸半日,晒干),梓州厚朴1两(细锉)”,对于半夏的处理为用姜汁浸泡半日后晒干,其中生姜既能温中止呕、杀半夏之毒,又能与半夏的化痰降逆功效起协同作用,以达去涎去风,化痰通气的功效。《临证指南医案》由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所著,其中记载治疗中风所用方子“人参(二两)、熟半夏(二两)、茯苓(四两,生)、广皮肉(二两)、川连(姜汁炒,一两)、枳实(麸炒,二两)、明天麻(二两,煨)、钩藤(三两)、白蒺藜(鸡子黄拌煮,洗净炒,去刺,三两)、地栗粉(二两)”中以姜汁处理黄连也体现的“药辅合一”的思想。

  1.2枣肉

  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枣肉为去核红枣,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丰富的营养成份,枣肉作为“药辅合一”常见表现形式之一,不只发挥药效,更有缓和药性的功能。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所著的《中藏经》用以治气漏疮的麝香圆中,用到射香、乳香、巴豆碾为末,“入枣肉和成剂,圆作铤子,看疮远近任药,以乳香膏贴之”中枣肉也是取其“辛散”作用,且加在药方中发挥赋形剂作用,使其具有一定形状便于制剂。民国吴克潜在所著的《儿科要略》中介绍“先煮大枣去滓,后纳芫花、甘遂、大戟药末服,以枣肉和丸,名十枣丸”就是既以枣肉作为赋形剂满足制剂的需要,又取枣肉的“辛散”的作用,用以治疗水肿喘急,大小便不利。

  1.3莱菔子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

  古籍中有关莱菔子“药辅合一”方面的应用多为将药物与莱菔子同炒的方法。其中在南宋医学家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中,羌活与莱菔子同炒,只取羌活碾为末,用以治疗妊娠浮肿。其中,莱菔子用以消除肿胀,还用以缓和羌活药性、增强羌活功效。清朝陈复正所著的《幼幼集成》中治疗伤寒伤湿肿时用“以羌活切片,莱菔子二味等分,同炒香取起,拣去莱菔不用,只以羌活为末”,其中的莱菔子作用同为缓和药性,增强羌活功效。

  1.4蜂蜜

  蜂蜜既是重要的滋养补品与饮食调味品,又是一味传统中药和中药制剂、炮制的常用辅料,具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主要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可起到改变药性、增强或协同药效的作用,并具有补益之功效。

  在古代医籍中有大量关于蜂蜜单味药用或参与复方配伍使用的记载。东晋时期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其中救卒尸厥方子的制法中提到“真丹方寸七,蜜三合服”,就是指蜜药同服,其中蜂蜜就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便于制剂。而明代胡濙撰写的《卫生易简方》中用蠡实与升麻同煎后,加入蜂蜜搅匀以治疗喉痹肿痛,其中蜂蜜参与配伍发挥滋阴润燥、补虚润肺的作用,且充当矫味剂的角色,以改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

  2现代药辅合一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药工业、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新型药用辅料层出不穷,先进分析技术、制备工艺为现代“药辅合一”的科学认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中药配伍中的药对作为现代“药辅合一”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系指药对中以一味药为辅药对另外一味药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增加溶解性,提高有效成分溶出度,减缓毒性等效用。

  2.1增加溶解性

  难溶性药效成分在中药制剂过程中较为常见,增溶性辅料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效成分难溶、制剂稳定性差等问题,但同时给制剂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在制剂中,能作为增溶性辅料配伍使用的中药成分无疑可以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杨璇等以葛根芩连汤为研究对象,研究甘草对葛根芩连汤中难溶性成分葛根素和黄芩苷溶解度的影响时发现,甘草酸具有增加溶解性的作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形成胶束,将难溶性成分葛根素和黄芩苷包裹其中,增大溶解度,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史克莉等测定了含有甘草和不含甘草的四君子汤、黄芪大枣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白芍甘草汤的水溶出物表面张力差异明显,并通过分离皂苷,证明甘草在配伍中既作为辅药,甘草皂苷还有增溶作用。ShinichiTsuzaki等在专利US7387805中公开了大豆皂苷及丙二酰基异黄酮糖苷对类黄酮化合物的增溶作用,并认为大豆皂苷与黄酮类化合物能形成混合胶团而使黄酮类增溶,而丙二酰基异黄酮糖苷与黄酮类化合物共存时,由于芳香环间的疏水作用而促进其溶解。

  2.2促进吸收

  一些极性或大分子药物较难透过生物膜,常需添加吸收促进剂加以解决。吸收促进剂在促进药物吸收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敏感用药部位,如鼻腔等产生刺激作用。因此,在考虑促进药物吸收的同时,尤其是对需要长期、频繁使用的药物,可同时作为吸收促进剂的中药配伍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祝婧云等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不同浓度黄芩苷在最佳促吸收部位的吸收特性和白芷对黄芩苷的促吸作用,研究表明:白芷提取物能促进黄芩水提液中黄芩苷的小肠吸收,尤其是十二指肠的吸收,单位面积吸收量为不加白芷提取物时的2.81倍。任静等对冰片促进绿原酸吸收的作用及其相关性评价研究发现,大鼠原位灌注模型中,合用冰片后绿原酸吸收速率常数为0.0834h-1,比单用绿原酸组的吸收速率常数增加1.58倍;整体动物实验同样表明,绿原酸合用0.04%冰片后,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116.02%。由此可见,冰片与绿原酸合用,不仅可以从促进吸收的角度提高疗效,而且冰片本身具有抗炎、止痛等多种药理作用,与绿原酸合用可能发挥协同作用,体现了“药辅合一”的思想。陈新梅等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考察人参皂苷Rg1鼻腔吸收及吸收促进剂的促吸收作用,发现0.5%冰片可安全有效地促进人参皂苷Rg1的鼻腔吸收,且冰片本身具有抗炎、止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2.3提高溶出度

  药物的溶出是药物在体内吸收和利用的限速步骤,是一种控制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很多药物因水溶性差溶出度低,难以被胃肠道吸收,无法达到一定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大约40%的药物因存在溶出度不达标的问题而影响使用。因此,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该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陈艳琰等对芫花/醋芫花-甘草不同配比合煎对其中化学物质溶出度的研究发现,芫花与甘草合煎时,随甘草比例升高,芫花溶出度明显提高,尤其当芫花/醋芫花-甘草比例达到3:4-3:20之间时,溶出度增加显著,尤其对芫花酯甲、芫花酯乙以及芫花酯己的溶出速率及溶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万琳琳等分别对大鼠灌胃给予黄连、木香药对提取物和黄连单味药材后发现,黄连、木香药对提取物的达峰时间较黄连单味药材更快,最大血药浓度也有所提高,说明木香不仅发挥了行气止痛的药效,还能增加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溶出。胡玉梅等对赤芍和黄柏单煎、单煎后合并及合煎后的药液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分析后发现,与单煎液相比,合煎液中芍药苷溶出量增多,且随黄柏用量的增加而增多,说明黄柏与赤芍配伍发挥了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且配伍黄柏后赤芍中有效成分芍药苷的溶出量有明显增加。

  2.4促进跨膜转运

  部分中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跨膜蛋白如转运蛋白的活性,从而促进跨膜转运。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改变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性质,进而影响其疗效,对制剂处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曾晓会等对黄连、吴茱萸药对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进行研究时发现,随着配比中黄连比例的增加,无论是AP-BL还是BL-AP,吴茱萸中有效成分的表观渗透系数均随时间的推移呈线性增加趋势,即黄连:吴茱萸为6:1时吸收率最大。由此可见,黄连不只发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还有利于黄连与吴茱萸的跨膜转运。尤青等用Caco-2细胞研究参附方在吸收层面的配伍规律时发现,附子水提物在Caco-2模型双向跨膜时,其中的双酯型毒性生物碱成分存在活跃的外排作用,加入人参水提物能够让外排作用增强,减少毒性成分的吸收,表明人参在发挥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作用的同时,也加大了附子中毒性成分的跨膜转运量。韩静文等以MDCK细胞跨膜转运模型研究药物的双向转运,考察时间、药物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及EDTA对栀子苷跨膜转运的影响中发现,栀子柏皮汤中栀子苷的吸收渗透能力明显大于栀子苷单体,说明该复方中其他成分(黄柏或甘草)与栀子苷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促进了栀子苷的跨膜转运,推测该复方中的黄柏或甘草既发挥药效,又促进栀子苷的跨膜转运。

  2.5减毒增效

  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增效减毒是配伍目的之一。不同药物配伍时可能产生各种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在《神农本草经》中以“七情”概之,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部分中药在配伍中不仅发挥药效,还能起到减少与其配伍的中药的毒性或增加与其配伍的中药药效的作用。

  张鲁等对制川乌与法半夏不同比例配伍组合进行研究发现,制川乌与法半夏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显著,其中毒性最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10-羟基中乌头碱、去氧乌头碱、10-羟基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的减少趋势非常明显,这可能与法半夏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了乌头类生物碱的稳定状态,从而达到减小毒性有关。李超英等建立戊巴比妥钠致大鼠急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考察附子与人参配伍前后对急性心衰大鼠的影响中发现,附子与人参配伍后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起到增强治疗或缓解急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且随人参在配伍比例中的增加,作用强度增强。解素花等通过平行比较附子、附子和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附子毒性的影响,发现附子配伍甘草较单用附子时的LD50和TD50明显增加,且随着甘草配伍比例的增加,其减毒作用越强,当附子:甘草配伍比例为1:3时,减毒效果最明显;随着甘草比例的增加,降低附子导致的心机搏动节律加快的作用更明显,说明甘草不仅补气益脾而且能减小附子的毒性。

  3结语

  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药物制剂生产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制剂剂型和药品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药用辅料既作为辅药,在中药处方中发挥药效,且作为辅料赋予药物一定剂型,或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其安全性、多样性是保证剂型和制剂有效性、先进性的基础。

  为了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应当在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对“药辅合一”研究给予更多重视,应采用现代中医药理论,从多角度、多层面的“药辅合一”进行研究,探寻作用机制,将有利于提高中药药效,利于探寻中西医结合以治疗疾病的途径,从而更合理的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高等院校在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那么,近些年来美育教育在中医药类院校中开展得如何,在特色中医药类院校中美育教育开展有哪些途径和方法,本文试从学校教师素质、课程设置、学生接受等方面,分析美育在中医药类院校中的开展情况,并针对中医药类院校美育教育开展,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中医药类院校大学生美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学校开设美育课,学生漠视美育课

  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大学美育是完善大学生知识体系和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美育教育更是医学生医德积淀的内在要求。美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大学生审美能力的不足和审美情趣的低下,有的学生专业本领很过硬,但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2013年4月复旦医学院的投毒案,说明一些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这背后与长期以来社会上只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忽视人文素养教育有关。无论是学生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尽快亡羊补牢。在学校层面重视人文素养,尤其是要加强美育教育。此外,学生也要摈除以往人们固有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全面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从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

  (二)高素质美育教师的短缺是美育教育的瓶颈

  高素质美育人才的短缺造成美育教育教材等不能满足高校美育课的教育教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审美应该贯穿于医学,医学也应渗透着审美,在特色中医院校更需建立适合中医学生学习的美育教育教材体系,高素质的美育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丰富学习情趣,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心灵得到净化,对生命给予全面的人文关怀,“至善方能至美”,这也是积极构建“和谐医患”的基本要求。

  (三)中医药类院校学生接受美育情况分析

  中医药类院校中文理兼收,文科学生对美育课反响较好,理科学生因为对于文学艺术等课程不太重视。“阳春白雪,和者甚寡”,理科学生上课时表现得过于沉闷,多数学生关注的是专业的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交流沟通较少。文科学生相对来说在公共艺术课程上与教师互动较为积极,而且很容易与教师寻找到艺术的共鸣点,美育课程开展效果比理科班显著。这一点也凸显出美育教育在初高中阶段的匮乏,以及文理分科以后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产生的影响。其次,学生盲目学习美育课。重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影视鉴赏课程,轻视具有文化底蕴的音乐、美术、书法等鉴赏课程。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上呈现出一股浮躁之气,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在美育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喜欢上影视鉴赏课,仅仅停留在眩人耳目的影视作品上,不愿意更多地去深思艺术作品的深层次意蕴,单纯从外在的感官选择审美的对象,表现在公共艺术课程当中,学生在选课时多数会选择影视鉴赏课,在影视鉴赏课上只追求播放更多的影视作品,不愿意去深入鉴赏,深层次去分析解读作品,流于表面化。另外,高年级的多数医学生处于“满眼都是药,缺乏色彩与音乐”的状态。美育的培养和潜移默化也就逐渐成为空谈。

  二中医药类院校开展美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艺术与医术、医道与艺道的融通

  中医药大学必然与综合性大学有所区别。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曾经这样说道:“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在中医院校中开展美育教育,要切合实际情况将艺术与医术、医道与艺道巧妙地融合汇通在一起,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美育的学习中感受到医道的博大精深。学生更愿意听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博学多识的艺术家医学家,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多地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将美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在中医院校开展美育课程,要紧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主线,让学生在美育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文化自豪感。中国古典音乐、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与中医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时候曾有听音乐、观绘画治疗疾病的案例,同时又有兼具书法绘画与医术的医学艺术家,譬如傅山在医学领域里有着巨大成就,他在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都有很高的技术,尤其以妇科为最。其著名的代表作有《傅青主女科》《傅氏幼科》等。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所画的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画征录》评价道:“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可,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渗透了自己孤傲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颇具特色。医学与艺术有着相同之处,流芳千古的艺术家和医学家多数是具有深厚学养。在中医院校开展美育课,美育课教师需要寻找到与学生更多的文化认同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已势在必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艺术与医学文化的契合,来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到艺术本领。

  因此,在高等中医药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课程,加强中医传统医德教育,增强中医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中医药类院校品牌形象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堂引导为主,学生活动为辅

  美育教育的实施要以美育课程为主体渠道。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美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系统工程,有着政治思想教育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课堂教学是美育的主渠道[2]。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把美育课提到与思政课、人文素质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对待,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中医院校美育的课程建设,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选编适合目标培养的课程教材等。在教学质量控制上,把美育课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使之占一定比例的学分,同时作为人才培养评估的组成部分。加大美育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如,音乐、舞蹈、书法、绘画、京剧等艺术类课程,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多方位立体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切身感受到美育的力量。比如,书法绘画的实践练习在中医类院校当中意义颇为重要,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实践的锻炼,感悟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对于理解中医文化有着促进作用。中医本身就是中国哲学的另一种体现方式,与中国书画有着内在的联系。“美术可以表见文化,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王国维认为,“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易言以明之,必其物非实物而后可。然则作美术何是以当之乎”[3]。所以,在中医类院校开展美育教育,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相关的课程和内容,使学生在学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体悟到中医的智慧,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三)立足通识文化教育,依靠专业知识教育

  医学院校中从事学生教育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美育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美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公共艺术课上,其他各学科中都包含有丰富的美的意蕴。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多的从美的角度来设计课程,如课件的精美制作、板书的工整书写等,将美育教学于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春风化雨般的学习中受到美的沁染。

  加强美育建设既要依靠专业教育同时更要立足通识教育。公共通识课与美育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提升,有赖于思政课教师、公共艺术教师及大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正如蔡元培所说:“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学生在通识课学习过程中提高对美育的认识,充分发挥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美育与其他专业教育有所不同,但可以渗透到各个专业教育当中。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合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领略到人生的真、善、美。

  (四)从社团活动方面引导学生开展美育教育

  中医药类院校的社团有自身的特色和文化优势,主要以继承和弘扬中医传统为主,同时有丰富的文艺团体,大学生杏林文学社、书画社、舞蹈社、动漫社、摄影协会等。大学生要通过文艺活动的参与,来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创造天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只有亲身参与、体验,才能真正领略到美的内涵。

  美育教育不能完全依赖课堂教育,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导,学生活动为主体。目前多数高校团委都有学生社团活动,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除了美育课之外就是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加入社团基本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美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依靠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艺术特长得到发挥,与人沟通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丰富多采的审美教育活动,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完善品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G]//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2002-2007:下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95-596

  [2]范玫,孙晓安.医学院校更应重视美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4(09)92-93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5

  摘要:为建立更好满足目前大学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不良健康状况的体育课程体系模式,本文通过一学期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实践对比,从大学生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8项)和3项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与证明实验班课程体系模式较传统授课班级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生养生锻炼课程体系

  一、大学体育课程安排实际情况

  大学体育课程为每学期16周,每周1次课(2学时),即每学年共计上32次课,64学时。由于受到法定节假日、雨雪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学生实际上体育课每学年平均在24次左右,每学期平均12次课,总计24学时。

  二、目前大学生健康基本状况

  学生的体育技能、科学锻炼的知识常识非常匮乏。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与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学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学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绩分别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1]。天津市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近视和肥胖仍是主要的健康问题[2]。而针对此问题我们重新设置了课程结构和模式,由5次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作者认为仅仅靠单纯的实践课的锻炼不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育技能和锻炼习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作者还认为若要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科学锻炼的知识,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认识能力,端正体育教育目标,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启迪学生自觉,指导和支持学生自主体育,实现体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体质下降问题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科学锻炼的常识。

  三、本次研究主要内容

  (一)通过对本校一、二年级不同专业9个班级(其中女生一年级2个班)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特点。

  (二)通过(男生班)一学期试点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证明新课程体系模式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结果(纵向)分析

  1.试点班(3个班,83人)生理健康原始状况与一学期后的生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依次是精神失常、气机紊乱、脏腑失调。我们还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好转。

  2.对照班生理健康原始状况与一学期后的生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

  对照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精神失常。通过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3.试验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大学生男生身体素质成绩1000米和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均不及格,总体评价只有69.516分。通过对比明显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体向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其他身体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

  4.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照班大学生男生身体素质成绩1000米和引体向上测试成绩均不及格。通过对比数据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体向上都没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其他身体素质也无明显提高。

  (二)女生(新生2个班,不同专业)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发展特点与趋势的分析

  新生原始生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对照组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是伤精耗血,脏腑失调,精神失常较为严重。通过对比表中各项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五、总结

  为建立更好满足目前大学健康教育,提高身体素质,改善不良健康状况的体育课程体系模式。作者通过一学期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实践对比,从大学生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8项)和3项基本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本校一、二年级不同专业9个班级(其中女生一年级2个班)大学生健康状况与身体素质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健康状况特点发现:

  (一)对照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精神失常。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同时,对照组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较突出的问题是伤精耗血、脏腑失调、精神失常较为严重。通过对比得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课,对照组不论是男学生还是女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二)实验组大学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和对照组的情况相似,依次是精神失常、气机紊乱、腑失调。

  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问题特点、体质健康标准和基本身体素质得出,通过一学期时间的养生锻炼体系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各项身体状况都有好转,且变化明显。综上所述,实验结果证明实验班(养生锻炼)课程体系模式优于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实验班课程体系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汤利军,季浏.大学体育课:计步器测量学生MVPA时间标准研究[R].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

  [2]谷丽颖,马宝起,丁金富.天津市国民体质监测抽样方案的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1)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6

  摘要:老庄重身贵生的养生智慧为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和谐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对于现代人心理健康保健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老庄的养生思想,加强自己的心理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心理失衡时的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实现自我完善。

  关键词:老庄养生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是否缺失应有的生命意识教育,的确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老庄养生智慧高扬生命大旗、重视身心保健以达成心理的和谐,主张超脱名利之外、以独立逍遥的态度来面对挫折,从而实现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正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树立生命意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珍视生命,保持和谐健康的心灵世界

  受社会上各方面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成功是建立在物质功利基础上的功成名就,这使得大学生的成就感和成功观在多重文化渗透的今天失去了应有的平衡。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就成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严峻的职业压力使得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忧虑的问题。大量的失业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会对社会构成冲击。有研究认为,即使在基本生活尚有保障的情况下失业达到6个月,人们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困难或者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失业者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感。特别是对于那些积极追求成功、急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学生来说,在追求人生成功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失去宁静,失去耐心,出现空虚、孤独、痛苦、抑郁、绝望。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急于追求成功的心理让一些大学生的内心变得浮躁,压力越大,最后发泄出来的力量就越大,可能一言不和甚至一个眼神就可以成为愤怒的导火索,引发激烈的争吵,甚至造成暴力伤害。尤其对于积极营造成功人生的大学生来说,可以借鉴老庄的养生思想,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珍视自己的身体生命,在不断努力攀登的路上。能不因身外之物、一己私利丧失人的自然真性,从物欲追求中回归到自然中陶冶情操,从物欲的世俗困扰中超脱出来,在困难挫折中求得心理平衡,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从而消除忧虑、烦恼和恐惧,并使心灵得到充分的和谐,维持心理的健康与平和。

  老庄养生思想强调珍视生命的存在,反对心为形役,注重内在的精神生命及其境界,要求形神合一、不相分离。主张以超然物外而逍遥自得的心态,超越世俗对所谓物质名利、事业成功的追求,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达成身心的和谐统一,使生命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与自由。老子的重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重视,而是将“身”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在身与名、身与利、身与天下的价值对比中,老子的价值尺度是指向前者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老子对“生”的态度可概括为珍惜生的状态,希翼生的永恒。“老子的珍生倾向同其贵德重身意识一样,反映了他对生命存在的珍重,是其生命本位观的具体体现”,体现了老子的人生智慧中的升化方法,即否定现实目标的价值,消除失败感,并将各种欲求诉诸于对生命本身的追求,这无疑从很深的层面上消除了人们的心理压力。庄子继承了老子重身贵生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养护生命之道,认为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应该爱惜生命,不论贫贱富贵,只要顺其自然,就能达到心灵的恬静宁和。庄子视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反对轻视生命,反对一切有损生命的事情和行为,甚至认为人们不应该为追求无限的知识而损伤自己的生命,以生命追求无限之知识实不可能,且危及生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老庄主张“贵生”,认为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反对人被名或货所累,认为一个人若是过分地关注名誉、货利,就一定要付出巨大的精神和身体的耗费,即所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主张“全身”,“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所谓全身而退,以避免祸害,善于养生的人处处小心,要勇于抽身引退。庄子与老子一样贵生,他认为人要想成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的真人。首先必须善于“全生”。庄子提出“无用之用”的全生法。《庄子人世间》篇中用一个杨树“以无用求大用”的例子对此作了生动的注解:一株不材之木,而正因为它无材可用。才无人砍伐,它由此才得以全生全寿。没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就没有健全的心理状态,这符合现代的心理卫生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挖掘老庄的养生思想,就很有现实意义。老庄养生思想认为一个尊重生命的人,就应该懂得如何养护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所重,即心灵的自由。“正是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自足自恰的人生之道”。顺境里从儒学吸取进取的力量,逆境里从道家寻找安抚心灵的妙药,精神皆有所归拢和寄托,能够增强知识分子对挫折、迫害的承受能力,这大概就是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在追随孔孟的同时不愿放弃者老庄的原因。当代大学生在积极追求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征途中,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在求学、生活、感情等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不妨学习道家调治身心的养生智慧,借鉴老庄重生养生的思想,珍重生命,重视身心保健,从而在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身心平衡,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世的事业,在追求名利的路上给自己的心灵一个放松的机会,正确认识自我,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去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

  “挫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干扰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尤其现在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没受过挫折,面临压力就会选择逃避,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心态。20世纪90年代末,姜宪明等学者对江苏省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挫折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33.2%的学生认为挫折给自己造成了不良心理影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或者对成功的强烈渴望造成的挫折感使他们产生了迷茫、空虚、郁闷的心理现象,如不及时调适,使之得以排解,对人生的失望就可能使他们走上不归路。由此可见,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应对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并切实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若对挫折的消极反应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对受挫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危险,成为自杀行为的心理基础。都会遇到不同的挫折。挫折是难免的,耐挫力较强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越不会过于紧张,没有强烈的情绪困扰,能够尽快地找到适应和对付挫折的办法,从而保持心理行为的正常。而耐挫力弱的大学生对挫折过分敏感和紧张,稍遇挫折就惊慌失措,并且容易长时间陷入不良情绪中不能自拔。生活中出现一些不顺利、不愉快,学习和交往中存在一些挫折、失败本来是正常的事,但他们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不是很严重的挫折打击都容易造成心理和行为的失常。其实耐挫力是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提高的,大学生只要正确地认识挫折,冷静客观地分析挫折的原因,不断调整自己,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自身的耐挫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老庄的养生思想注重养身智谋以冲淡心理上的挫折感,实现心理的和谐健康,具有很强的心理保健功能,对于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认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其思想中含有很多养心健神的宝贵财富,历来为医家重视。老子力主‘恬淡’、‘清静’、‘素朴’、‘知足’,以此来作为养心之根本”。不仅可以培养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使人保持内心的平静,调谐自己的心态。针对社会中人丧失自我于物欲、迷失本性于世俗的现象,老子阐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提倡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抛弃物欲而保持心灵的宁静,“致虚极,守静笃”,通过“致虚”、“守静”摆脱外界因素的影响,进入超功利状态,而反朴归真,“复归于婴儿”,即恢复到无知无欲的纯朴自然的境界。“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婴儿”即“涤除玄览”之心、赤子之心、童心:“涤除玄览”就是要摈除种种主观欲念、杂念,保持内心的虚静安宁。庄子也强调虚静养生的重要性,概括并发挥了老子关于“虚静”的思想,认为:“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由老子虚静思想引申出“心斋”和“坐忘”的养生法,其共同的特征是静心。“心斋”、“坐忘”可用庄子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即:“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要言之,其核心在于彻底去除杂念、欲念,由实人虚,进人物我两忘、与物同化、虚静空明的状态。在庄子看来,最好的养生应是恬淡无为、自然而然的养神之道。“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认为初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则可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境界,‘心斋’和‘坐忘’对缓解心理压力的意义在于每天强制性地使自己在特定的时间里,暂时脱离各种社会活动,减少联想杂念,心态放松,使自己处于空灵寂静、温馨喜悦的状态,从而使身心得到很大的调整,经过持续不断的坐忘,使自己的身心结构发生变化,感到七情八难不复存在,入于物我两忘、物我同一、天人一体的境界,使身心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正是西方心身医学和行为医学希望使人们达到的心理健康境界,不仅在显意识上明显放松了精神,而且在潜意识层次上进一步消除了深层次心理压力带来的影响”。

  另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挫折,老庄以主观的强烈的自我尊重、特立独行的评价标准和绝对的逍遥行为风格来超越挫折的体验。老子说:“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在老子看来,只要保持了自己精神的独立,拥有独立的人格状态,顺从自然的本性,就可以以逍遥事外的态度来超越挫折的侵扰。庄子则进一步发展了老子遗世而独立的思想,他坚决主张:“遗物离人而立于独。”所谓“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圣人不从事琐细的事务,因而遨游于世俗之外,心灵超出物质世界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处于一种超功利精神状态。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即使面前荆棘密布。他的思想也不会有负担,还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做一番精神上的“逍遥游”。老庄的洒脱心态无疑具有非常浪漫的色彩,体现了其重身贵生的思想。人们面对无可挽回的挫折局面时,积极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安慰自己,保持心理上的稳定。老庄哲学对人们的心理调适、精神修养和达到内心世界的和谐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但是和任何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它既有精华亦有糟粕。所以我们应当认识到老庄的养生思想有消极的一面,是以退缩自保的外事之道,特别是主观超脱的精神胜利的方法来实现的,在学习老庄养生智慧的时候应该基于对生存意义的深刻领悟,而不要陷入阿Q式的自我麻醉。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7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属于非典型哮喘,常表现为慢性咳嗽,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一部分患者会演变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笔者多年从事CVA的防治工作,就其临床护理问题以及中医护理干预内容作了初步探讨,积累了部分经验,介绍如下:

  1现代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1.1一般护理:首先要注意接诊患者时的护理记录要十分认真。详细了解患者咳嗽的性质、程度、昼夜程度的不同,诱发咳嗽的因素,患者的生活习惯,起居和饮食情况,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除咳嗽以外的伴发症状如是否有咽痒、鼻痒、荨麻疹等情况,以及药物过敏史和其它过敏史等。这是因为本病咳嗽发作时多为顽固性慢性刺激性干咳,夜间或清晨时加重,可由感染、运动、油烟、异味、粉尘、油漆等诱发,部分病人有药物或其它如螨虫、花粉、海虾、香烟等过敏,部分患者同时可伴有咽痒、鼻痒、荨麻疹等,了解这方面内容并详细记录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其次,针对这样患者要求其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半卧位使上身略高以利呼吸,适当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衣被及时更换,保持清新干燥,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病房或居室注意空气消毒,尽量少放或不放花草等。

  1.2有条件的情况下都要给患者做肺功能检查FEV1、PEF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昼夜变异率的检查记录,还可做皮肤变应原试验,以帮助诊断。

  1.3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食物,忌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辛辣等食物,避免煎、炸、冷硬食物,多饮水,戒除烟酒,保持大便通畅等。

  1.4治疗用药过程的护理:在应用支气管解痉剂如茶碱类、β2受体激动剂时,要注意头痛、心悸、震颤等不良反应发生,如为注射给药要注意速度不可过快;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要随时观察药后反应,严格服药时间和剂量,防止副作用;使用超声雾化器吸入时要严格掌握治疗时间的间隔,每min耗液量和每次的治疗时间。使用气雾剂喷雾治疗时指导患者注意其用法、用量、治疗间隔时间和副作用,吸入时指导患者打开喷口盖,手拿气雾剂,喷口朝下用力摇匀药液,轻轻呼气直至不再有空气从肺内呼出,立即将喷口放于口内,并合上唇缓慢吸气后马上按下将药物挤喷出,屏息10s无不适感觉情况下,再缓慢呼气,如需再喷时应间隔1min后再重复。

  1.5其它注意事项和护理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保持乐观,避免生气和精神紧张,对患者进行本病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口罩,合理居室布局,指导患者如何识别和避免接触易过敏物品和环境,如对花、草、地毯、牛奶、鱼、虾、鸡蛋、灰尘、烟雾、炒菜油烟、油漆、化工、染料、农药、烟酒等;指导患者合理的户外运动,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2中医护理干预

  2.1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为娇脏,易感外邪”,又称“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认为属于历代记述中的“风咳”“寒咳”“干咳”“呷嗽”“暴气嗽”“风乘肺咳”等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或肺、脾、肾三脏不足为本,而外感风、寒、燥、热及致敏因子为辅,表现为肺失宣降,气道涩滞,痰气互结,气道挛急等,故临床应区别不同情况辨证施护,确立不同的护理原则,区别不同个体而施护。首先运用中医四诊知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证型。如遇冷空气则咳剧,或遇异味、油烟、粉尘则咳剧、咽痒、鼻痒,舌红苔薄,脉浮者则属“寒咳”“风咳”之范畴;如呛咳阵作、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则属“干咳”“燥咳”之范畴;如果为呛咳气逆、胸闷鼻塞、呼吸不利则属于“呷嗽”“暴气嗽”之范畴;如咳而干渴,舌苔黄,脉滑数者则属“热咳”范畴。如此分型,则有利于辨证施护的开展。

  2.2中医对饮食护理的看法:总体上中医认为对这类患者要忌食辛辣、油腻食品,不要食用粘、滑、鱼腥、虾蟹类食物,以及煎、炒、烹、炸类食物,戒除烟酒。通过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可以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采用“药食结合”的方法,辨证搭配膳食,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辨证属寒者可用生姜半两切薄片,加红糖或冰糖半两,煎水制成姜糖水为1d量,小口呷之,1d饮尽为度,连用7d。辨证属风咳者可用苏冰薄荷饮,即用上好紫苏叶10g、薄荷10g,先将冰糖一两入水化开煎煮沸腾,后入苏叶、薄荷煮一、二沸,药香味出即可,过滤饮之,以上为一日量,可连用数日。若辨证属于干咳、燥咳者可用大白梨一个,切一半去中心核糊挖空,以川贝母研粉填入中空处1-1.5g,再将两半梨相合一处,放碗内上锅蒸熟或加水隔汤兑冰糖适量炖熟,吃梨喝汤,1枚/d,连用一周;辨证为呷咳、暴气嗽者,可每天用生猪肺或羊肺切丝3两,大白萝卜一个切片,共煮后喝汤,每天服之,连用一周;辨证为热咳者每天用苦杏仁7个研碎、枇杷叶10g水煮开后入生鸡蛋清一个冲熟后过滤饮之,连用一周;若久咳不止,可每天用银杏7个、百合10g煎水代茶饮,连用一周。

  2.3针刺、拔罐和药物贴敷:对咳嗽剧烈、呛咳阵作者取肺俞、中府、孔最、曲池穴针刺,以28号毫针刺,平补平泻,留针20min,每日1次。风咳者加列缺,寒咳者加温溜穴,燥咳者加照海,呷咳、暴气嗽者加膻中,热咳者加尺泽穴,连用7d为一疗程。配合拔火罐:可于背部风门、肺俞、膏肓俞、膈俞以及肩井、天宗穴处,用闪火法拔罐,以局部皮肤呈潮红为度起罐,1次/d,连用7d为一疗程。为增强疗效,可采用白芥子50g、甘遂50g、细辛30g、冰片5g,共研细面,以生姜汁调成膏状,每用少许,敷于大椎、陶道、身柱、定喘穴处,以伤湿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固定之,敷1-2h后观察反应,如发现皮肤发红、瘙痒、微痛或起泡应立即取之,清洗局部消毒,盖普通消毒敷料保护局部,不可引起感染,隔日或1次/3d,有助于本病治疗,可起到脱敏、止咳、宣肺等作用。

  2.4中药雾化吸入:用中药射干麻黄汤加味雾化吸入,药用射干、半夏、紫苑、款冬花、五味子、地龙各10g,麻黄、全蝎各6g,细辛3g、丹参15g、加水400mL,武火煮沸,文火煎30min,冷却后取上清液50mL,滤纸过滤后装入雾化罐中,采用超声雾化器吸入治疗,雾化量每min耗水1-2mL,每次15-20min,每日2次,半个月为一疗程[1]。应用过程中药严格掌握用量及雾化吸入时间及应用过程中的反应。

  2.5指导体质锻炼以增强体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帮助患者做深呼吸锻炼,从短时间次数少逐步增加,指导患者做气功内养功法练习,采用坐式或卧式内养功法,调神调气,意守丹田,强调松静,每天坐功或卧功30-60min;也可随着病情好转指导患者从无氧运动向有氧运动方向努力,逐步深入,以提高患者体质和耐缺氧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指导患者练习八段锦、五禽戏或太极拳等。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工作者发现和重视,就其临床护理方面,现代医学的护理已有常规和措施,但对中医护理干预内容缺少全面认识,我们通过近来年的临床实践,初步总结出辨证施护、药食结合、饮食调理、针罐结合、穴位贴敷、中药雾化吸入和中医健身等方面的内容,为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作了一些探讨,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提高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有不妥之处,希广大护理同道指正。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8

  目的:初步探讨中医运气学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方法:根据两例案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中医运气学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结论:中医运气学属于时间医学的重要范畴,深入了解中医运气学有利于时间医学的进一步丰富和扩展。

  【关键词】中医运气学;时间医学;相关性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中医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其根源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间医学属于现代医学概念,然而其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研究的时间生理学与时间病理学与阴阳、五运六气,四时时令,时辰规律,人体生理,病理等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中医运气

  1.1中医运气学简介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古代医家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以定“运”;根据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黄帝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统称为运气七篇,构成了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古人云: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可见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2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的关系每年天干地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心病较多为其特点;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脾病较多为其特点;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肺病较多为其特点;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肾病、骨病较多为其特点。

  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初春;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暮春初夏;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夏季;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暮夏初秋;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秋冬之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严冬。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运气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

  2时间医学

  时间医学的概念是现代医学根据时间的规律提出来的,但是早在25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和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节律的论述。古人所谓“天人相应”等理论其实就是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1]。

  在中医学中,医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现代人把这种治疗手段称为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也有许多吻合点。研究发现某些与疼痛有关的基因以及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在某一时辰总是有较多的表达,人们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把它运用于临床。

  时间医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生理变化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病理变化的关系。人们发现,有些疾病总是集中在某些有规律的年份,集中在某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某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某日中的昼、夜或某时发生;有些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总是在某个时间段效果要好一些;有些疾病的死亡率总是在某个年份、某个季节或某个时辰较高。这就是时间病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病理学的基础则是时间生理学。时间医学的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对于去除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时间医学的目的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在生理节律处于低峰期时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扰,同时主动地维系不宜破坏的自然节律,维护自身健康[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应它的变化并及时调节自己,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才可以使自己的身体不断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健康永驻,延年益寿。

  3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的运气是密切相关的时间和医学。五运动与六气“形成了独特的时间医学模式。五和六用系统论的方法,在天文学中的人体(太阳星)、气候(风寒湿燥火)、地理环境(中国南方地区)和物候(粮食、水果、牲畜、昆虫五五五)研究自然环境、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学、生物学、医学、逻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疾病周期和天文历法相结合,以期为辅助线,用阴和杨刚规则五的传输机制,以五和六的日历,程序控制系统建立了层序形成干支,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独特的五的特点,六次医学模式德尔。因此,五行与六气是时间医学的重要范畴,是时间医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

  4案例分析

  4.1案例一王某,性别男,于1958年扭伤,1979年腰痛加重。

  分析:病者扭伤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腰痛加剧时为己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容易产生因太阴湿化太过反施于厥阴,使厥阴风化,反施于太阳而致腰痛。因此可以初步得出腰痛之所以于1979年加重很可能与1958年的扭伤有关系。

  4.2案例二白某,性别男,1950年9月20日午时出生,牙齿痛1年多,1985年加重。

  分析:齿属肾,《内经》曰:太阴湿化施于太阳。此人出生于庚午年四之气,主气与客气均为太阴湿土。而1985年为乙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故更显太阴湿土太过,造成太阴湿化太过施于太阳,使太阳寒而湿,故齿痛。

  5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时间医学在生物节律及其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没有探讨环境背景与生物节律的关系以及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在“五行六气”研究中,时间医学还不够成熟。五和六无论是在时间上丰富的内容,还是在系统中具有理论的独特的时间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代医学的研究应充分重视对中医药运气的研究,借鉴中医学的思想,探讨“五动六气”的医学模式的优势,从而逐步完善自己。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9

  【摘 要】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

  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2.1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2.2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2.4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2.5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 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3.1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3.2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3.3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3.4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 篇10

  [摘要]

  中医是我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教育教学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就过去的传统中医教育教学模式来看,我国现阶段的中医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成就,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中医教育教学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把握好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发展;教育教学

  一、中医教育教学的概念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传统的中医学也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医学主要是对人体的疾病进行诊断和预防,对促进病人的病情康复有着独特的研究方法,是我国人类在医学上取得的一项重大进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中医学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的优秀成就,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的人才也是层出不穷,为我国的中医学发展壮大了队伍,中医教育教学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中医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中医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时间悠久,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的中医教育教学是模仿前苏联的医学模式,但是由于当时主要强调学科体系中各学科单元或领域的分化,使得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障碍,缺少基础的学习也脱离了临床的教育,不利于中医学人才的培养。但在近几十年的中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中,我们取得了重大的进步,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主要以师承式教学模式和主流教学模式为主。就我国目前的中医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中医教育教学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取得重大的突破。

  三、中医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在我国过去的中医教育教学模式发展中,主要呈现出的是单一的发展模式,不能准确地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但自从赫尔巴特提出了“四段论”的教育教学模式之后,经过不断的实践和长期的发展,其他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打开了中医教育教学模式发展的新思路。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思想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医的教育教学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现象。从而使得中医学的教育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二)教育教学模式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

  随着中医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形成的发展模式也越来越多。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也是现在中医教育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归纳型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强调从以往的经验中总结和归纳,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演绎型教育教学模式与归纳型教育教学模式不同,主要强调的是以科学理论为前提,从假设出发,之后再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形成一个思维的演绎过程。就归纳型教育教学模式来说,是来源于对经验的总结,难免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很多细节方面不能证实自己的观点。而演绎型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满足自己的教育教学思维,建立自己完备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系。

  (三)以“教”为主转为重“学”为主

  中医教育教学要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角度去考虑,而在过去的传统中医教育教学模式下,往往忽略了二者何为主体的问题,一味地以老师的教学为主,而忽略了学生是如何去学习的。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才渐渐地体现出来,现代的教育教学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现代的中医教育教学模式中,能够制定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得中医的教育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转为重“学”为主。

  (四)教育教学模式日益现代化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变化,互联网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浪潮。中医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逐步地走向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教育教学中运用电脑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使得教学方法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教学条件更加人性化和现代化。在中医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注重引进新的技术和开拓创新思维,现代化的发展为中医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中医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更好地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只有不断地总结过去的经验,并且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才能使中医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重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武君颖.关于创新中医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25).

  [2]刘江亭.简析中医药人才培养中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

  [3]郑守曾.中医教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

【中医药传统精神论文】相关文章:

孔子的学习精神与传统耻感文化的论文02-03

小议传统戏曲的艺术精神论文03-29

艺术论文分析从传统艺术精神的内核出发01-14

传统文化论文12-03

雷锋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09-19

精神病法学论文01-15

人文精神论文12-10

中医药术语语义类型分析论文04-05

生态文明中医药学论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