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基础教学

时间:2021-01-21 09:23:01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医学基础教学

  中医学基础教学学,下面带来中医学基础教学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中医学基础教学

  中医学基础教学【1】

  摘 要:中医学领域的发展对中等卫校的中医学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中医学基础教学中采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效果。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教学方法

  中医学基础课程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

  由于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这让基础较差的中等卫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

  如何改变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升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中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下面笔者介绍自己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了解学生特点和中医学习现状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

  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

  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

  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

  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

  二是思维差异。

  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

  三是内容容易混淆。

  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

  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

  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

  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

  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

  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

  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

  中医知识抽象难懂,教师讲授时可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使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如讲望、闻、问、切时,多媒体所展现的大量图片、声音、查体手法,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医学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课打基础,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特点。

  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学与气功【2】

  【摘 要】 中医学的气的概念和气机的变化,对气功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大力整理和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气功和学术非常必要。

  中医学对于气功的指导地位的提升有助于规范中医气功学的术语和临床技术规范。

  【关键词】 气功;中医学;内养功

  中医学中对气的论述是权威的、实用的。

  千百年来在临床运用中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对中医的气的理解有助于气功练习和指导病人有效地习练功法健身祛病。

  历来气功的解释多趋于使用佛家和道家术语,而使用中医术语进行是对气功诠释有助于加深对气功术语和气功医疗操作的规范,而且易于接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了主观精神因素的平静恬淡,会使气机畅达回归到原来的自然状态,精神内守对于防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关于气:何为气?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特性。

  气的生成来自于:

  1.1 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

  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之精气的生理功能;

  1.2 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1.3 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其中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奠定了总体的根基,后天之气补充和滋养先天之气使之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循环不止。

  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大自然之清新之气汇聚于胸中形成宗气,走息道司呼吸、贯心脉辅心行血。

  呼吸和心血的运行直接影响气血之运行,在气功中呼吸调节能很好的调节气血的运行可见一斑。

  2 气的分布与分类

  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三类。

  2.1 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主要由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养。

  元气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在。

  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因此说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机体的元气充沛,则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反之就会因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在气功练习中,动功能使气机调达,推动元气敷布三焦。

  静功意守丹田则有温补元气的功效,在练习中动静结合达到完美的练功效果。

  2.2 宗气: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

  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之运化功能的强弱,直接与宗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走息道以司呼吸。

  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凡气血的运行、肢体的温度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若宗气不足,临床可见语声低微、呼吸微弱、脉软无力等症。

  呼吸的停闭调节有助于宗气的生成和运行,改善气血的运行,加强心肺的功能,心主神明、主血脉、为一身之大主,肺主气,为脏腑之华盖,为相辅之官,心肺功能的提高对于防病治病是非常重要的,习练气功不能不行呼吸之功以改善一身之气血状态,气功一词由兹而生不足为奇。

  2.3 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

  因其富有营养,于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为营气。

  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血关系密切,可分不可离,故常常将“营血”并称。

  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2.4 卫气:卫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调节脾胃功能的气功练习方法内养功是首选,早期时候的科研和临床都已证实。

  3 气的功能

  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3.1 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气是功能极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经气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3.2 温煦作用:是指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驱除寒冷。

  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保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而不致凝滞、停聚。

  3.3 防御作用:正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指气具有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一方面,“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素问·评热病论》),气又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3.4 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可以保持胃、肾、子宫、大肠等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3.5 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具体表现在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如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为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等。

  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相反相成,一方面,气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控制和调节着血液和津液的分泌、运行和排泄。

  推动和固摄的相互协调,使正常的功能活动得以维持。

  4 气机:气的运动形式

  气机,即是气的运动。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

  人体之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在,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而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

  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

  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

  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是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

  五脏中,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连上下,为升降出入的枢纽。

  如肺呼气为出,吸气为入,宣发为升,肃降为降。

  六腑则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气机的升降出入应当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是气的运动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

  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引起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紊乱,导致体内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气机失常是人体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出现紊乱的概括,也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内在表现。

  4.1 气滞

  “滞”是指阻塞,不畅之意。

  气滞,是指气机郁滞而阻塞不畅的病理状态。

  气滞的发生多与情志不畅、痰饮、水湿、食积、瘀血、结石等阻滞有关。

  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到局部或全身气的运行,形成气机郁滞不畅,可出现胀满、疼痛。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气滞可导致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

  若气滞导致水湿停滞,则可形成痰饮。

  气滞还可以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脏腑气滞,常见的肺气、肝气和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则舒,以及完谷不化等症。

  4.2 气逆

  “逆”是违背,不顺从之意。

  气逆,是指体内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升之太过,或当降者不降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气逆的发生,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寒温不适、痰浊壅阻及外邪侵袭等所致,与肝、肺、胃等脏腑关系密切。

  因肝主疏泄,升泄太过,肝气上逆,可见头痛而胀、目赤面红、烦躁易怒等症状,甚则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咳血、吐血、中风、昏厥等症。

  因肺主肃降,肺失肃降而致肺气上逆,则见咳嗽、气喘、痰鸣等症。

  胃主降,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而见呕吐、嗳气、呢逆、腹胀等症状。

  4.3 气陷

  “陷”是升举无力,不足之意。

  气陷,是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气陷的发生常因素体虚弱,久病耗伤或思虑劳倦等所致。

  气陷多发生于脾脏,故又称“中气下陷”。

  脾主升清,一方面上输水谷精微于头目清窍,另一方面托举维系人体内脏器官位置的相对恒定。

  因此,在气虚升举无力的情况下,既可导致清气不能上养头目清窍,而见头晕、眼花、耳鸣等症;又可出现脏腑器官的维系乏力,而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还可兼见脘腹或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此外,因气陷是因气虚发展而来的,故临床中常见疲乏无力、气短声低、少气懒言、面色不华、脉弱无力等气虚征象。

  4.4 气闭

  “闭”为闭塞,不能外达之意。

  气闭,是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的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

  气闭多于情志刺激而气郁之极,或痰饮、外邪、秽浊之气阻阔气机所致。

  其发生,可因外感寒邪,束于肌表,阳郁而不达而无汗,感受秽浊之气而致闭厥、外感热病过程中的热盛内厥、突然遭受巨大的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等。

  临床上,还可因气机闭郁,壅于心胸,闭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见四肢逆冷,拘挛、两拳握固、牙关紧闭;肺气闭郁,气道阻滞,则见呼吸困难、气急鼻煽、面青唇紫;气闭于腑,则见二便不通。

  4.5 气脱

  “脱”即脱落、不内守之意。

  气脱,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气脱多由正不敌邪、正气骤伤,或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出、大吐泻等,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所致。

  临床上,因气大量外散脱失,脏腑功能突然衰竭,常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等危象。

  5 病因中七情对于气机的影响

  七情的致病特性 过度的情志活动可以直接干扰气机运动,造成气机的.紊乱,如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功的练习可以干预气机运动,气机平和则机体有机会得到修复,阻断了致病因素。

  内养功初级静功中松静筑基法,在自然呼吸同时配合松静的练习,使大脑和身体同时放松和入静,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内环境,使身体处于较舒适的状态,而得到将息温养。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其相应内脏,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5.1 直接伤及内脏

  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相应的脏腑。

  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心是五脏六腑的统帅,它主宰着人的心理、情志活动。

  为此,七情致病均可损及心,并影响到其他脏腑,在七情致病中心起主导作用。

  另外,心主血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故情志致病,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

  如过喜、惊吓、思虑劳神均可伤心,致心神不宁,症见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

  郁怒伤肝,肝气郁结,证见两胁胀痛、善太息或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肝气上逆,出现呕血、面红耳赤、晕厥。

  思虑忧愁伤脾,脾失健运,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

  若思虑劳神,不仅损伤心脾,而且可导致心脾两虚,同时会出现上述心神不宁及脾失健运的兼症。

  5.2 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对内脏的直接损伤主要为影响脏腑气机,气血运行紊乱。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见头胀痛、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缓和精神紧张,营卫通利;二是暴喜过度,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见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悲则气消,过度悲忧损伤肺气,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见气短声低、倦怠乏力、精神萎靡不振。

  恐则气下,恐惧过度,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见溺频、溲多或二便失禁,甚则面白、昏厥、遗精。

  惊则气乱,突受惊吓,损伤心气,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心悸、惊惶失措。

  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脾运无力,见食欲减退、脘腹胀满、便溏等。

  5.3 七情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

  情绪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肝阳上亢证,情绪的波动可诱发中风偏瘫,此时对于情绪的调摄,运用气功调神之法使患者能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则可以避免和阻断,能处于安静愉悦。

  6 气功对于气机的干预

  气功练习中,调神运用合理的良性意念替代和阻断不良情绪的侵扰,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动功的练习可以使身体的气机得到调整,动功的练习在中医里也与中医肝藏血,主筋,主疏泄行气。

  气功通过三调的合理练习,对身心有序的调节,可以安神定志、养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动功如内养功动功、五禽戏、八段锦等。

  吐纳如内养功的停闭呼吸法、六字诀等功法,辨证选功、辨证练功,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规律,合理的使用三调为宗技术,指导患者通过调神、调息、调身高效而安全的练功、养生祛病,练养结合来调达气机。

  在气功的练习中,随着功夫的提高会逐渐形成自然的深长的腹式呼吸,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自然提高了水谷精气的形成。

  使宗气生成和气血的生成有了生化之源。

  深长呼吸更能获得充足的自然清新之气,使宗气更加充足,气血的运行动力更强劲。

  在气功练习中,由于是自我调控的功夫和技能,故在很多急重的情况下是很难完成这一技术操作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气功的练习需要在缓则治本的阶段来使用,对于气功自我练习的适应症上亦以慢性病或疾病的恢复期为主,总之,是以病人自身能够完成操作为前提。

  总 结

  通过上述的这些内容从生理到病因病机,中医学对于气的论述和实践运用都是完善而成熟的,用于临床亦行之有效。

  气功学,尤其是中医气功学或医学气功、医疗气功如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合理指导病患者辨证的习练气功,是我们中医气功学研究的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中医学基础教学】相关文章:

中医学基础教学优化12-20

《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06-12

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愉快教学方式的探讨01-31

护理专业《中医学基础》教学方法论文12-26

《中医学基础》中职学校教法12-20

讨论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科学应用论文03-13

任务驱动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探究论文03-13

中医学基础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教学模式探讨论文03-14

关于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论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