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

时间:2022-10-09 01:11:56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1】

  【摘要】 中医立足于中医学自身的思维规律,探讨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与思路,指出中医学发展必须在保持传统思维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现有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现代中医思维方式。

  【关键词】 中医医学 思维 发展

  1现在中医思维

  现在中医与西医所走的道路是一样的,都在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

  1.1中医教育根据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设想如下。

  第一点,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

  遵从中医学理论体系,改变现有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

  中医学体系是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

  第二点,调整中西医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比重。

  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中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为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翻跟头可能更加深入化。

  第三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积极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中医教师授课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于始终。

  第四点,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

  第五点,提高学生中医临床实践技能。

  1.2科研方面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

  无论是中医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现代医学思维方式,主要从微观角度寻找中医理论的客观依据,验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最终导致中医研究西医化,研究成果西医化,不能真正应用于中医临床.其次,应着重采用具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地校正相关的理论和认识思路。

  中医实践思维应贯穿于中医科学研究的始终。

  中医学自古就重视人体实验, 临床医学是中医学的核心, 理论升华来源于临床, 新药开发来源于临床, 所以人体实验应当是未来中医研究的重要手段。

  再次,从哲学方法角度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其影响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整体观为其主线。

  它不同于西方医学,不具备西方还原论的基础,因此不适合用还原法对其进行研究,只能考虑运用中医自身的方法来研究,这就离不开对中医方法论的研究。

  现代的人们大多致力于中医生命现象的研究,如组织、结构、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物质结构,却忽略了中医思想方法的研究。

  2革新中医思维

  2.1建立现代中医系统一思维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现代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甚至有人提出现代的医学模式应当是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

  医学的性质已不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种科学。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的医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现代化是中医发展的趋势,如何使中医学既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又不背离中医学自身的轨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发扬自身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勇于创新,建立现代中医系统论思维。

  2.2发展系统分析方法把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统一起来,全面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

  现代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这种发展。

  中医学由于其自身思维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更应建立中医系统分析方法。

  所谓系统分析,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按照系统观点,立足于整体,在不分解整体的前提下,对系统的环境、结构、功能及其各个部分、方面、要素、关系进行分析,全面揭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找到有效地调节整体和整体内各部分的机制和规律。

  它的特点是:不分解系统整体,保持系统整体的完整性;对系统整体及其各部分的属性、功能、特征、关系等进行分析,认清细节;获得的是透视式的全面认识,整体是完整的,细节是清楚的。

  3实践中发展中医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其理论的每一次发展与飞跃,都是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动力而引发的。

  历代医著都是医理和临床紧密结合的产物,中医学的理论大家也必然是临床大师。

  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学科也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它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割裂开来,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依据。

  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实践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中医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中医学作为一门经验医学,是几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学习和继承这一传统医学,就是要遵循中医实践思维的特点。

  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设定的教学环节。

  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因此,研究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除了课堂上学好理论课之外,还应走进中医临床,及早接触中医的诊疗过程。

  总结: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该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要发展的。

  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性,在此基础之上。

  学习、研究中医理论,必须以实践作为切入点,将其中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相关理论,也能将中医理论的研究落到实处,这样的研究最终会将中医学事业发展壮大。

  “中医思维方式”一词的解读【2】

  摘要:从中医思维方式的产生谈起,介绍了中医思维方式的特征,旨在将“中医思维方式”一词的内涵解释清楚,使读者了解到,中医思维方式的建构深受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药理论是在中国哲学指导下的独特思维方式的阐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思维方式具有情感思维的升华、经验思维的总结以及形象思维的智慧。

  对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从来都不应仅仅局限在医学的范畴之内,而应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思维方式的演变共同纳入研究范围。

  关键词:中医思维方式,中国哲学,传统文化?

  医疗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体系,成为深入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针对中医与现代医学之间的比较研究呈现出更深入、更理性、更追本溯源的发展趋势,很多研究者开始从其产生的社会物质基础和哲学思想方面来考虑中西医学的差异。

  于是便出现了“中医思维方式”“西医思维方式”等在意识思维层面体现二者对比特点的新词。

  笔者从中医思维方式的产生谈起,详细介绍中医思维方式的特征,旨在将“中医思维方式”一词的内涵解释清楚,从而方便行业内外的研究者了解到,一种医学的思维方式并非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存在,其产生与发展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物质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

  试以此文抛砖引玉,与其他同人共同探讨研究,为中西方医学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一中医药理论具有典型的?东方式思维模式

  实践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基础与源泉,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依赖于实践方式。

  系统化的中医理论是古代医家在当时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当时哲学、地理、天文等诸多学科的先进成果,对当时临床实践的一次大的理论总结,它归根结底是实践的产物,同时又经过了几千年实践的检验。

  中医药理论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特有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中国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

  中国传统哲学几千年来是一脉相承的,先秦文化的异常繁荣基本确立了中华文化的基调。

  后来的独尊儒术,道家和道教的兴起,印传佛教的中国本土化改造,以及宋明理学的兴盛……凡此种种,俱不离经。

  可以发现,秦汉之后的哲学发展,只是对先秦哲学的交融整合,即使作为外来的佛教也不可避免地被本土哲学改造为中国特色的“禅”。

  但正是这些漫不经心的融合交织,产生了哲学上的重大创新。

  中医学的发展也是这样,理论的诞生推进了临床的发展,而每一次重大理论的创新都是在同哲学思想的整合中带动的。

  中医学的生物医学属性是在天人合一观念、整体辨证理念、自然中和思想、自稳自律和机转规律、混沌思维、意象思维的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结合了对人体病理生理的生物学认识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思维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上的。

  天人合一、整体辩证观念、意象思维、混沌思维……这些中国哲学思想的观点都能在中医药理论中得到体现。

  中医学每一个理论的产生大都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如藏象理论、肾命理论、枢机理论、四气五味理论、君臣佐使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形神理论、五运六气理论、灵龟八法理论、针灸补泻理论,以及治则治法理论、预防养生理论等,难怪乎先人径直把《黄帝内经》当作先秦哲学著作1。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还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几乎所有中医理论的根源。

  也就是说,在哲学中,我们总能够在后者身上觅到前者的影子,而在中医理论的每一次突破中,我们也总能寻到一脉相承的东西。

  这实际上就是中医学发展的轨迹。

  二中医思维方式特点

  1.中医思维方式具有情感思维的升华?

  情感思维是在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

  在思维的过程方面,情感思维并不具有逻辑思维那样明确的思维规则、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在思维的结果方面也不具有逻辑思维那样的清晰性、准确性和可传达性,而是体悟式的、隐晦的,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在情感思维中,主体与客体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交融,彼此渗透的。

  主体从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出发,将自己的体验、情感不自觉地赋予并加在客体上。

  由于中医理论形成初期所在的社会环境没有发达的科技水平和文明,先人所感知到的现象、形式也就是事物的全部。

  “由于现象或形式就是事物的全部,任何符号、标记与那一实在的事物相等同”,所以“任何画像、任何再现都是与其原型的本性、属性、生命‘互渗’。……由于原型和肖像之间的神秘结合,由于那种用互渗来表现的结合,肖像就是原型。”2?

  中医药理论产生于生产力并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古人通过自身与环境间的沟通体悟,产生了粗疏的哲学理论和世界观,并将此推演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朴素的阴阳五行哲学将古人的生活环境归纳为几个方面,同时古人将对自身的认识与朴素的哲学相结合,如在掌握了简单知识的基础上,将脏腑器官、季节气候、昼夜晨昏、时间方位等与五行相对应,从而出现五脏六腑、五时、五方、五运六气等等。

  这类知识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特点,如果缺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中医药理论中的相当部分内容都会给人晦涩、神秘甚至难以理解的感觉。

  2.中医思维方式体现经验思维的总结?

  经验思维始于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并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的人类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等一切人类的活动中仍然起着别的思维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人的生活是不断从“历史”出发而前行的,而“经验思维”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人们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坚强的经验事实参照,从而为人建构、规划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经验保证,使得人类每前进一步的生活都与历史具有可感的联系性。

  但是,由于经验思维依赖于经验知识,以经验知识为基础,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验知识本身的特点的限制。

  所以,经验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面向过去的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后馈思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古代医家对人体生理、病理、中药性味、诊疗方法的认识都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

  与现代医学的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道路截然不同,中医先人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实验的条件,所有诊疗经验均是建立在探索的基础上的,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取得了相当宝贵的临床资料,其中不乏经典,沿用千年而历久弥新。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论文】相关文章: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10-08

中医学的动态思维论文10-08

中医学中的类比思维论文10-08

关于传统中医学思维的论文10-08

浅谈传统中医学的思维论文10-09

中医学思维模式的相关探讨论文10-08

高二物理学的思维方式的论文10-08

培养中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10-08

歌唱思维方式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