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临床思维

时间:2021-02-01 13:17:52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临床思维【1】

  摘要: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

  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

  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

  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

  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中医思维 临床思维

  1 关于中医思维的概念?

  中医学思维是中国医学体系构建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医疗活动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心里等科学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养生治则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1]?

  2 中医思维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思想?

  辩证法思维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医诊疗决策的基本方法。

  它包含着三大内容:①阴阳五行学说;②取类比象的形象思维;③多端思维[2]?

  2.1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的抽象思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受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是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基本指导思想。

  历代的中医名家无一例外地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一哲学层次的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医疗实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2 以取类比象的直觉认识和推演为特征的形象思维;

  “比类取象”是中医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以相似的现象进行简单明洁的援比,常能突破常规的概念抽象。

  在中医古籍的记载中运用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获得了比逻辑思维更多的认识。

  在说明中药作用机理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时,都其重要作用。

  历代医家都大量借助比类取象的方法,或借以求得新知,或借以论证说理。

  类比思维是中医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不仅用于一些未知现象的解释与推演来进行理论的阐述,而且还用于临床的辨证论治。

  古代医案中用类比思维进行辨证者甚多,此类医案,巧取比喻,深入浅出,形象明了,发人深思,易于让后学体会领悟。

  当然类比思维于临床,不仅要启示于自然社会现象之理,更要与中医基本原则不相违背,所以只有善于将二者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地应用类比思维于临床。

  因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尽管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思维方法在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仍不能被完全取代。

  况且,目前仍有一些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无法解释,因此类比思维仍有其存在的意义。

  2.3 在实践基础上厚积薄发而形成的多端思维。

  多端思维法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分析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得到启发或结论。

  因为疾病本身就如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一样,是由相关联的多个因素并错综复杂促交织在一起而形成,而多端思维的方法使我们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复杂的因素,从而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中医以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中的六淫、七情等来认识人体、认识疾病,无不体现多端思维的方法。

  由于多端思维常常从一个方面展开,而向多个方向延伸,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种思路,使医生在临床中思路广阔,有助于明确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提出。

  3 关于临床思维的探讨?

  3.1 目前对临床思维的认识。

  对临床思维这个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

  在国内,多数人是从局限的角度来看待的:第一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即认为临床思维是认识疾病和判断疾病过程中的推理和思维方法,也就是临床医生将疾病的一般规律应用到判定个体所患疾病的思维过程。[3]第二种理解为临床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是利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过程。[4]?

  3.2 目前对临床思维认识的局限性。

  虽然以上对临床思维的理解第二种较第一种要进步,但是从临床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一是只考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考虑较少。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疾病的复杂化,医学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利用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知识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二是局限于诊断与治疗。

  对疾病的预防、康复等考虑不多。

  使一些临床医生在实践中预防医学思维缺乏。

  对群体健康问题,尚未纳入考虑之中。

  而医学的目的不是在于治愈疾病,而是促进、保护和维持健康。

  当健康受到损害时,将疾病的痛苦最小化。

  三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病人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就关系到从医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医德高尚的的医生是以病人和社会的利益为追求目的。

  而不良的职业道德则易引起错位的临床思维,使思维浅表化、狭窄化、金钱化,导致诊治失败。

  另外,以病人为中心加强易患的沟通与理解,提高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良药”。

  四是重经验,对以证据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方法注意不够,要么“夜郎自大”,要么“固步自封”。

  五是过分依赖仪器及化验指标。

  在当代医学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虽然日趋形象化、客观化、数量化、精密化,促进医学诊断和治疗。

  但过分地依赖先进仪器检测,而忽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传统的诊断和常规检查方法,思维就容易局限化、简单化、偏激化甚至思维逆转现象,造成误诊误治。[5]?

  3.3 对临床思维的探讨。

  临床思维应是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中医思维是从病人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结合生理与病理现象,对病人所患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诊断,的临床思维,形成有利于病人的综合诊断、治疗、康复、预防方案,提高医学处理的效果与效率。

  可见,中医思维在临床当中更符合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绪论[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61?

  [2] 颜德馨.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诊疗决策之优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5?

  [3] 赵书云,姚有为,刘豫安等.医学生临床思维欠缺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6(42-43)?

  [4] 王凤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

  [5]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1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9-107

  中医临床思维方法【2】

  摘要:掌握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对一名中医来说至关重要,是判断医生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

  本文在对中医临床思维内涵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关键词: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特点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一门应用科学,它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医学竞争中历久不衰,在于其有内在的规律可遵循,要做一名优秀的中医,就必须首先掌握中医临床思维这样一门技术。

  1 中医临床思维的内涵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医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获取疾病的信息,探索病源、症候与病机,并确定诊治方法及如何用药等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中医临床思维过程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中医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逐渐融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成了独特的逻辑形态,中医的思维方法决定了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中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完善的临床思维方法,可以说,是否拥有高超的临床思维技术是区分高明医者和一般医者的判断标准。

  所以,对医生进行临床思维的培养和锻炼,不仅有利于他们能够更有效的治病救人,也是培养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医临床思维能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效融合在一起,能够大大提高医生的医学水平和治疗效果,因此,中医临床思维能够决定中医未来的发展前景。

  2 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

  (一)思维过程的科学性

  西医主要通过仪器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过分信奉人类的智慧,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科技来唱主角,但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者结合的方法来诊治患者,将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诊疗过程中,将人看成是形、气、神的统一体。

  因此,经常会有人质疑中医的科学性,认为中医崇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所谓的数字、影像来佐证自己的判断,因此是唯心的、不科学的,甚至是愚昧的、迷信的,由此来贬低中医的实践价值。

  笔者认为这是对中医最大的误解,科学本就是多元的,思维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客观世界要允许多样的思维方式存在。

  中医从多年临床经验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将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得出诊疗的结果,并指导患者用药,再通过跟踪临床效果进行实际效果的检验,整个思维过程严谨而科学。

  并且在思维多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就像是不同的医生面对同一个病人,开的处方不同,但效果却很相似,道理是一样的。

  况且中医向来讲究变通,注重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并且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验证至今仍然活跃在医学实践的舞台上,其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收集资料的全面性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收集资料时并不局限于患者机体本身,而是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首先,在观察患者本身异常的同时,注重患者周围的环境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分析周围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进行诊治;其次,医生也十分注重社会因素对患者机体的影响,由此来多方面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

  除此之外,中医也从生物、心理等方面全面收集资料,不会因为对细节的忽视而误诊并请,对疾病尽早诊治。

  并且通过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对患者的并请进行个体分析和治疗,做到因人而异。

  (三)思维结果的非定量性

  由于中医主要采取望、闻、问、切四诊疗法来获取患者的信息,从病人的脉象、舌象等表象来了解疾病的发展,也就是主要通过医生的感官来感知疾病信息,同时,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又是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并没有精确的检验数据或者影响资料做支撑,所以,医学界经常把中医学称为“唯象医学”,“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多变性。

  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只能通过直观的经验去感悟。

  这种直观的经验比较灵活,又缺乏实证,也就使得中医的思维结果带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非定量性。

  3 提高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

  一名优秀的中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

  渊博的知识是中医临床思维建立的基础和源泉。

  岳美中曾说,最优秀的医生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健康的心理和思维方式。

  可见,只有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其临床思维才能更广阔,在诊疗疾病时才能方显成效。

  (一)重视学习中医基本理论

  学生虽然在学校已经接受了系统的中医理论的学习,但由于当时缺乏实际的临床实践,大多数理论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淡忘,所以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要重拾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尤其要重视对经典著作的温习。

  通过对理论的再学习,使以前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和理论逐渐条理化、系统化,建立起一整套的知识体系,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经常参加临床实践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临床实践,争取及早参加实践,多临床,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才能逐步掌握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

  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再理论学习――再临床实践如此反复以至无穷,正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只有经过真正的临床实践,才能真正记住以前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理论也才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也才能真正巩固所建立起的临床思维。

  (三)重视对患者的跟踪调查

  医生的工作大都在医院直接进行,有利于完整系统地观测每一位患者的诊治过程,其诊疗效果也是非常明了的。

  但实际上患者在住医院治疗只是完成了治疗过程的一半。

  病人在出院后常会因为一些外在或者内在的原因而使病情发生一些改变,因此治疗的效果因人、因地会出现差异,因此,对患者的跟踪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其诊疗效果进行全过程观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验证临床思维的正确性,同时又有利于医生在工作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 颜乾霖.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5).

  [2] 秦克力.如何建立中医临床思维[J].中国中医药.205,(02).

【中医临床思维】相关文章:

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论文01-17

中医妇科临床止血方法02-12

临床病理诊断思维的特点02-06

中医学的动态思维论文03-09

中医学的发展思维方式12-20

中医临床大专毕业论文12-23

宝宝黄疸的中医临床护理06-01

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写法论文01-03

医学检验人员的临床思维论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