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眩晕的论文

时间:2021-01-16 08:49:55 中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医学有关眩晕的论文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学有关眩晕的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学有关眩晕的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眩晕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xx年8月至20xx年7月期间收治的24例急诊眩晕病患者。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辨证治疗,针对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瘀血内阻型等不同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方案。所有中药均用水进行煎服,每天两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本组大部分患者均有了明显的好转。其中,显效患者达14例,有效患者达8例,无效患者只有2例,总有效达到了91.7%。结论 采取中医辨证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急诊眩晕病;中医;辨证治疗

  近几年,急诊眩晕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且患者年龄也表现出年轻化趋势。该病经常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中风或者是厥症,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xx年8月至20xx年7月期间收治的24例急诊眩晕病患者,着重探讨急诊眩晕病的中医辨证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并选择我院从20xx年8月至20xx年7月期间收治的24例急诊眩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病程最短1个半月,最长达5年之久。

  1.2 诊断标准 急诊眩晕病的诊断标准如下描述:

  有典型的眩晕症状,如突然发作时,旋转性头晕如坐车船,旋转难停,不能站立,姿势改变则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时有耳鸣,渐进听力减退,反复发作,舌苔白腻,脉弦滑;其他检查:脑电图,CT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内科其它疾病。

  1.3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对于气血亏虚型的患者,给予的中药有:人参15g、当归12g、白术12g、黄芪25g、茯苓10g、川芎12g、地黄12g、肉桂6g、白芍12g、牛膝12g以及炙甘草10g等;

  对于肾精不足型的患者,给予的中药有:熟地12g、茯苓12g、党参15g、天冬12g、麦冬12g、柴河车10g、龟板15g、杜仲12g、牛膝12g、黄柏6g、枸杞10g、女贞子10g以及早莲草10g等;

  对于瘀血内阻型的患者,给予的中药有:枳壳10g、当归15g、桃仁6g、生地15g、红花6g、赤芍6g、桔梗6g、牛膝10g以及天麻12等。所有中药均用水进行煎服,每天两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2 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本组大部分患者均有了明显的好转。其中,显效患者达14例,有效患者达8例,无效患者只有2例,总有效达到了91.7%。

  3 讨论

  急诊眩晕病的病位主要在脑部,与肝、脾以及肾等部位也密切相关,尤其是肝部。中医认为:脑位于颅内,主要是通过髓汇聚形成的,生理功能体现为与神志相关的活动、听觉以及视觉等。所以急诊眩晕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脑部。而肝是风木之脏,若阳亢于上或者气火暴升的.话就会造成上扰头目,继而发生眩晕;脾乃气血生化之源,若痰浊中阻或者风阳夹痰的话就会造成上扰清空,从而导致眩晕;肾主骨生髓,若肾精亏虚的话,也会形成眩晕。可见,急诊眩晕病可能是由多种因素而造成的,大部分都是与机体正气亏虚有关。故中医临床辩证多虚实并见,以虚为主,兼挟风、痰以及瘀等,形成了急诊眩晕病的中医病因机理。

  对于急诊眩晕病的中医治疗,除了中药外,还可以选择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具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针灸就是通过针刺几条经脉穴位,达到调节气血阴阳的效果,临床上主要取:风池、风府、脊穴、肩井、后溪以及悬钟等,可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此外,穴位注射可以起到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能够充分调整并改善患者机体机能以及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眩晕病在临床上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静脉点滴天麻素、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及加入维生素C、维生素B6的葡萄糖注射液。如果患者症状严重也可以给予加入葡萄糖的利多卡因进行静脉点滴;如呕吐严重可直接进行灭吐灵的肌肉注射。在静脉点滴的同时,医务人员再根据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即可。类似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此外,急诊眩晕患者在预防和调摄上应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心态要保持平和、乐观, 防止七情内伤;平时尽可能地避免突然、强力的主动或被动的头部运动,从而减少某些眩晕症的发生,并应特别注意生活起居上的调理和适当的辅助锻炼。这些措施对患者早日康复,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总之,笔者根据临床治疗实践发现,急诊眩晕病应该注重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对于急诊眩晕病的治疗不能够执一法而应万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立足于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拓宽治疗思路,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并注重防重于治,尽可能消除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夏农.名老中医夏森柏教授治眩晕六法介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18(3):11-12.

  [2]李广浩, 张再良.中医药治疗眩晕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急症,20xx,13(3):17-22.

  [3]杨烈文, 田爱玲. 眩晕症中医辨证体会[J]. 光明中医, 20xx,20(2):20-21.

【中医学有关眩晕的论文】相关文章:

中医学的论文11-23

耳科眩晕者防跌倒护理论文04-01

中医学护理的论文03-09

中医学的科研论文11-21

中医学内科论文11-23

中医学毕业论文的选题论文03-11

中医学的动态思维论文03-09

中医学生论文11-30

中医学毕业论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