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治疗研究(2)

时间:2022-10-05 23:31:59 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治疗研究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使用此项技术,但高危患者的死亡率未见明显下降,仍高达10%~25%[10]。

  3.5 取栓术加内膜切除术

  有资料表明取栓同时加做其他必要的手术,并不增加截肢率和死亡率[11]。

  当动脉栓塞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部位时,单作取栓术常难以充分矫正动脉狭窄。

  此时需将增厚的动脉内膜切除,此法只适用病变较局限时,尤其适用于股深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硬化性狭窄。

  3.6 截肢术或取栓术加截肢术

  当患者来院时肢体已经坏疽,需预防感染的扩散和改善患肢血液循环。

  待坏疽与健康组织间的界限明确后行截肢或趾术,但当病人已有湿性坏疽,或虽尚无坏疽平面形成,但肢体缺血已导致周身情况恶化而威胁生命时,也应立即截肢。

  有时即或已为病人即或以为病人做了较高位的截肢,但因残端仍缺血而不能愈合。

  手术时若先行动脉取栓术,使血流尽可能地恢复后,紧接着行截肢术有两个优点:1)常可有效地降低截肢平面;2)有助于增加残端血供,从而促进残端的愈合。

  4 术后处理

  4.1 预防再次栓塞

  近年来,临床多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其与肝素相似,但引发出血的几率较肝素小[12]。

  4.2 重视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

  发生率7%~37%[13],高血钾、酸中毒、肌红蛋白尿以及少尿、无尿,是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将出现不可逆性肾功能损害。

  4.3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手术及药物溶栓、抗凝治疗同时结合中医中药的应用,疗效确切,夏庆梅等报道术后给予静点化淤通脉液及口服化淤通脉汤剂,总有效率达94.14%[14]。

  4.4 对于阻塞平面高,缺血时间长的病人,以前采用在恢复动脉血流的同时静脉穿刺放血数百毫升的方法,减少有害物质的回吸收,现在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可采取术中循环复通后应用血球清洗器(cellsaver),缓慢释放并回收部分下肢静脉血液,去除红细胞以外的其他物质,再将红细胞回输体内,达到去除血液代谢性毒物而不见少血细胞的目的。

  4.5 对于远端肢体已有坏疽或者肢体的缺血平面不能再降低的患者,如栓塞平面以远肢体已出现青紫、肿胀,且合并远端指(趾)及关节感觉。

  运动功能丧失者,即使取栓手术成功,截肢也难以避免,此时须视患者全身情况,必要时应取栓和截肢同期进行,而不要一味争取降低截肢平面,避免单纯取栓术后代谢产物回吸收对患者生命的威胁,在有些情况下,单纯的截肢术也未必不是一种正确的治疗方法,这既能减少坏死组织的回吸收,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各重要脏器功能和全身状况的恢复。

  4.6 及时的筋膜切开也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有效的方法,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和静脉内血栓形成使患肢肿胀,张力增高,是截肢的主要因素,对于栓塞时间太长和已有肢体组织坏死时,筋膜切开是降低截肢率有效的方法。

  5 结论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仍然是一种与高龄病人和多系统疾病有关的疾病,治疗原则是首先挽救生命,其次是保全肢体[15]。

  一般地说,治疗干预应首先是无创的、可预言的和方便的,然而肝素化和球囊动脉切开取栓术仍然是急性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32

  [2]崔公让,吴建萍.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5):427-429

  [3]谭最,谢友利.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肢体动脉栓塞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173-174

  [4]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9

  [5]王爱林,刘丽.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1999,7(19):424

  [6]黄丽华,高毅,温兆杰.肢体急性动脉栓塞血管内超声溶栓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11

  [7]胡琼华,张红,郭晖.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2):119

  [8]刘胜利,蒋鹏,等.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及其并发症的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 2006,9(13):1110-1111

  [9]李光新,张曙光,于振海,等.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1(6):391

  [10]吴庆华.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手术治疗和注意事项[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5):430-433

  [11]杜筠,孙立中.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4,23(2):95-96

  [12]吴建萍,崔炎.肢体急性动脉栓塞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6,12(5):509-511

  [13]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