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治疗研究(3)

时间:2021-02-12 19:45:47 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我要投稿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治疗研究

  [14]夏庆梅,张学勇.化瘀通脉液(汤剂)在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术后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4,25(1):27

  [15]吴庆华,吴章敏,陈忠,等.反复肢体动脉栓塞35例的治疗经验[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1):12-13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2】

  摘要:Fogarty导管取栓术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取栓,可减少肢体坏死的风险。

  同时要注重对全身疾病的积极有效治疗,才能达到保存肢体,避免生命危险的目的。

  关键词: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 动脉切开术 取栓术

  急性动脉栓塞所引起的肢体缺血危象,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发展快,可导致肢体甚至生命的丧失,及时诊断和正确的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仍是动脉切开后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急性肢体动脉栓塞21例。

  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

  年龄21~90岁,平均年龄61.5岁。

  其中下肢动脉栓塞19例,上肢动脉栓塞2例。

  发病距入院时间6―26h,平均18.6h。

  发病原因:风湿性心瓣膜病及冠心病房颤1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狭窄4例,腹主动脉腹壁血栓3例,下肢动脉挫伤1例,原因不明1例。

  栓塞部位:左髂动脉5例,右髂动脉3例,左股动脉2例,右股动脉1例,左�动脉8例,左肱动脉2例。

  2、临床表现与诊断

  患肢突然出现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即5P症状。

  是急性肢体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

  本组21例患者均行彩超检查,6例行CTA检查。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全部确诊。

  3、手术方法

  股动脉切开取栓术:患者取仰卧位,腰硬联合麻醉。

  在股三角沿股动脉作纵行切口,游离股动脉长5~8cm,依次暴露股总、股浅和股深动脉,分别绕以硅胶带控制血流,防止损伤血管内皮。

  全身肝素化后硅胶带阻断股总、股浅和股深动脉。

  在股总动脉前壁纵行切开血管,以4F的Fogarty导管插入股浅动脉远端,注入肝素盐水充盈导管球囊,缓慢持续拉出导管,在切口处用血管钳取出血栓,重复2至3次,直至远端动脉回血活跃,喷射有力。

  同样,用5F的Fogarty导管向上插入约40cm,注入肝素充盈球囊取出近端血栓。

  取栓完成后以肝素盐水灌注冲洗远端血管,然后用冲洗导管向远端动脉灌注尿激酶10万U,5-0 Prolene无损伤缝线连续外翻缝合股动脉壁。

  逐层关闭切口。

  肱动脉切开取栓术:患者仰卧位,臂丛麻醉。

  取上臂内侧中下1/3纵切口。

  近端取栓时用4F的Fogarty导管,远端用3F的Fogarty导管。

  取栓完成后以肝素盐水灌注冲洗远端血管,然后用冲洗导管向远端动脉灌注尿激酶10万U,6-0 Prolene无损伤缝线连续外翻缝合肱动脉壁。

  4、术后处理

  密切观察动脉血气、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压和尿量。

  积极治疗原发性心脏病,保持全身情况稳定。

  监测及纠正酸中毒、高钾血症、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

  并酌情给予5%碳酸氢钠及20%甘露醇静脉点滴。

  术后先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华法林抗凝7天后改为华法林钠继续抗凝。

  华法林钠抗凝治疗半年,跟据国际标准化值(INR)调节华法林的用量,保持INR在2.0~2.5之间。

  二、结果

  本组病例患者取栓术后动脉再通,18例肢体血供良好,治愈率85.7%。

  3例(14.2%)症状明显好转,肢体循环改善,但足背及胫后动脉无搏动。

  全部病例无肌筋膜室综合征、截肢和死亡。

  三、讨论

  1、病因与诊断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多发生于50―70岁,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人群,下肢发病率高于上肢[1]。

  栓子可以来自心源性、血管源性、医源性及少数不明的栓子。

  该病起病急骤、症状严重、进展迅速,直接危及肢体安全和患者生命。

  近年来,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逐年增高,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急性动脉栓塞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依据典型5P症状不难作出初步诊断。

  常规体检有助于初步确定栓塞部位。

  彩超可显示血管壁、管腔和周围动脉结构,了解血管阻塞性病变性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2、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治疗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一经确诊,有手术适应症者,应争分夺秒立即手术。

  以保全患者的肢体,甚至生命。

  本组病例中,经Fogarty导管取栓,18条肢体再通,远端动脉搏动可触及,治愈率85.7%,3例肢体缺血症状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