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急诊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2)

时间:2021-02-12 20:16:11 自考医学专业论文 我要投稿

急诊科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

  在医疗市场竞争的今天,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已成为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我们不仅要解决和处理好医疗投诉,更重要的是必须重视医疗投诉的防范。

  3.2.1 认清形势,强化优质服务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医疗服务市场,医务人员的思想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理念。

  为此,我院采取请医疗法律顾问、外院专家讲授法律知识、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等课程的学习,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评选爱心天使活动,让全体护理人员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自觉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多元化服务。

  3.2.2 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应变能力。

  过硬的技术是架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故应强化急诊理论和急救技能的培训,以重点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为原则,定期组织学习,有计划地进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呼吸机、监护仪、大型灾害救护等急救模拟训练,培养急诊护理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敏锐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的应急能力,在各项抢救中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娴熟性和严谨性,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3.2.3 加强弹性排班,合理应用人力资源。

  护士长根据现有的编制进行弹性排班,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各个时段的护理力量,按需流动变超负荷为满负荷工作,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适当增加中、夜班护士人数,并安排护士备班,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灵活启动备班人员。

  3.2.4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率。

  急诊工作急、忙、快,特别是中、夜班,值班护士少而患者多,护士常常疏忽与患者的沟通而造成患者的不满。

  急诊护士所熟悉的工作,对患者及家属来说都是陌生的,甚至一无所知,因此,作为急诊科护士必须要有与患者沟通的意识,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为此,我们每月不定期对急诊科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成绩在全院护士长会议上公报。

  3.2.5 增加便民措施,方便患者就诊。

  1)24小时提供开水及饮水杯;2)设急诊导医台,及时接诊及分流急诊病人;3)增加导医护士,护送病人检查及护送病人入院;4)开放抢救绿色通道。

  总之,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人流量大,病情复杂多变,患者及家属期望值高,是医疗护理纠纷的易发地,在市场经济与医疗改革的进程中,只有充分认识急诊护理投诉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对策,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急诊护理管理机制,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护理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兰萍.急诊科患者投诉护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7):83

  [2]席淑华.协调急诊护患关系的重要性[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5):176

  急诊科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

  [摘要] 目的 通过预先分析急诊科常见的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以更好地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方法 根据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环节,预先分析其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结果 全科护理人员能够加强工作责任心,有效地执行各项规章及操作规程,能够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病人做到有效控制,避免或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结论 加强细节控制、环节控制、重点控制,提高护士对护理缺陷预见性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地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

  [关键词] 护士; 护理缺陷; 原因分析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症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也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急诊科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水平。

  加强急诊科护理缺陷的防范和管理,对于确保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急诊科可能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预见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使护理缺陷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或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1 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要环节

  1.1急救药品器械管理环节:急救药品器械未做到完备状态,不能保证抢救病人时正常使用,如抢救患者吸氧时氧气瓶无氧,气管插管时电池无电,吸痰时吸引器不能使用,除颤时蓄电池无电等,未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未做到每日核对、班班交接、交接流于形式。

  1.2操作环节:操作技术不熟练,对各种操作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如操作不考虑禁忌症、注意事项,洗胃前不排除禁忌症洗胃,洗胃时不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等,对各种操作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