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语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几种主要形式

时间:2022-10-08 18:16:37 作文评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几种主要形式

  大家知道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几种主要形式吗?看看下面的范文吧!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几种主要形式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几种主要形式1

  目前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树立新理念,走向新课程”,这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追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那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体现这一要求,让学生作文插上快乐的翅膀,呼唤人生价值回归,重视人格养成,个性发展,弘扬创造精神,从而达到既教学作文,又引导学生做人的目的?近年来,我在学生作文评语上下功夫。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

  “做人--作文”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必须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求得师生心理上的沟通。

  我在实践中运用情感式作文评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为学生写出贴近生活的作文,起一定的催化作用。

  并在评语中渗透做人原则,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品位等诸多因素,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人”和“文”统一,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鼓励式作文评语

  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学生教愚笨,关键在于学生的灵性是呵护、培养、尊重写作个性,鼓励多元表达;还是漠视扼杀。

  实际上学生在写作体裁、题材、语言、内容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和好恶,正是他个性精神、品格、气质学问的必然选择,教师只有积极引导扶持、培育的权利。

  杜甫有诗云:“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那么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呵护,培育学生灵性的“嫩蕊”呢?我采用鼓励式作文评语,在快乐中激活感悟,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1)惊奇、赞叹学生新奇美妙的创意。

  有一位学生放学后在校园内骑车,被老师抓住后缴了自行车牌。

  事后他在周记中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校内骑车应从老师做好》,他写到放学后有许多教师为了省时,不管人多不多,就骑车出校门。

  师生应一视同仁,又生动指出了老师的不良行为将在学生中引起不良影响,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真是让人一见惊艳的创意。

  这种大胆、敏锐、新鲜的创意,映现出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

  我热情鼓励,充分肯定,并对他自己骑车的行为进行了分析,使他心服口服,以后他写作文更加用心,更加认真。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鼓励能给学生以希望和力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基础。

  (2)呵护学生作文中锃亮的“闪光点”。

  写作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要写好一篇较高质量的作文,是要动很多脑筋的。

  对于班里能独立写作,并对写作抱以热情的学生,不要再把评语写成干巴巴的几条,而是通过评语与学生对话,进行心灵的交流。

  好的评语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大朋友,能与学生心灵沟通,更能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满怀敬佩,又深觉知心,要细心呵护他们灵性的表达。

  如:“这样的开头很好,吸引人。”“想象力极强,结尾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对学生作文中的任何进步或点滴成绩,都要慷慨、及时、得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觉到欢欣,看到希望,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激发起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作文就不会是“苦事”,而是“乐事”。

  本班有一位女同学,写的文章让人摸不着头绪,东一句,西一句,写得长且绕圈子,抓不住中心。

  我每次改作文就尽量抓住闪光点来鼓励她。

  如:“开头精彩,与众不同,叙事详细,结尾令人回味;微妙的动作描写,巧妙的语句,证明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坚持吧,胜利就在眼前”等。

  正如她的母亲对其班主任说:“孩子说,学习语文很愉快。

  这学期,我私下观察,觉得她比以前用功了。”我听了以后,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实践正如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二、谈心式作文评语

  为了弘扬“我”在作文中的主体性,我经常让学生自由作文,全凭自己的意愿、爱好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某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是《我渴望有个温暖的家》,文中写道:“我家里很富有,有厂房,有轿车、有别墅……别人非常羡慕我;可我内心非常痛苦,我没有一个温暖的家;父母经常吵架、赌博,弄得我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我多么渴望一家人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语言感人肺腑,这就反映出学生情感方面需要老师引导。

  作文评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谈心入手,以朋友的身份,用平等和谐的语言进行交流。

  我对这篇作文的评语是“老师非常理解你的痛苦,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篇佳作,富有真情实感,你的父母看了一定会很感动的。

  请相信,明天一定会美好的!”我在班上无指名地表扬了这位同学,使她很感动。

  后来在家长会上告诉了她的母亲,她的母亲也受到感染,禁不住流下了眼泪,使母女心灵得到沟通,家庭趋于和谐。

  同时这也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作文创作提高兴趣,她的佳作《难忘的一幕》等先后在《中学语文报》上发表,使她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委婉式作文评语

  呵护亮点并不等于迁就缺点,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作文评改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如果试图某一次作文评改活动中让学生把许多缺点都改正过来,其结果极可能导致学生心灰意懒,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便会产生畏惧、甚至厌恶心理。

  所以在谈缺点时不宜面面俱到,而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既要让学生知道他的作文存在什么缺点,又要利用激发他今后习作的兴趣,切忌让缺点的迷雾淹没了亮点的光辉,应采用委婉式作文评语。

  本班有一位体育特长生,体育成绩不错,而写起文章来满是错别字,有时四个字中有三个错别字,如把“成吉思汗”写成“情急思汉”,连最熟悉的字都不会写,有时令人哭笑不得。

  对他的文章我先从他的错别字落手:“这次写的文章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希今后碰到不会写的字多查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试试看,一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这样委婉地提出,学生容易接受。

  在以后的几次作文中,我都先肯定好的方面,然后含蓄地指出不足之处。

  在一次作文课中,我把他的作文拿出来当范文来评讲,当一说出他的名字时,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哇”的感叹,使他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他觉得自己作文的价值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露了脸。

  这样不仅使作文课本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学生在失败--成功的竞争中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意识,树立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从此后,他好象变了一个人:以前上课无精打采;现在不仅语文上课认真,而且乐于作文,连其它功课也进步了。

  采用委婉式作文评语,以不伤学生自尊心为前提,使其明了写作中的不足,也有利于表达交换意见,达到下次作文改正的目的。

  曾记得有一位学生交来一篇作文,虽然写的都是她自己的话,但语句颠三倒四。

  我就用这样的评语:“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闻、所感,能写真情实感,这很好;只是表达欠通顺,今后如果能在写每句话之前想清楚,念通顺了再写,相信你写出来的句子一定会流畅一些,老师的心情也会舒畅一些。

  ”这样的评语,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成功常会导致另一个成功,多方面照顾爱护那些成功的小花,就能调动学生习作情感,逐步进入一个乐写的境界。

  事实确实如此。

  实践表明,给学生写评语从情感入手,有针对性地多送蜜少送刺,以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去激励学生,注重情感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情感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

  学生作文充满真情,整个作文教学便充满活力,充满乐趣。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几种主要形式2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

  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

  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多观察,多比较。

  二、多实践,多体验。

  三、多读书,多感悟。

  四、多练笔,多投稿。

  五、多规范,多赞赏。

  辅导小学生写作文,难道不应该是小学老师的任务吗?让家长来辅导孩子写作文,不是学校老师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吗?很多家长是这么认为。

  其实不然。

  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巧妙的手法。

  这“巧妙的手法”也就是写作方法,它只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

  而“丰富的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这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的只能是家长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方方面面的具体指导。

  一、多观察,多比较。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

  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

  茅盾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做有心人,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孩子怎样积极启动他们的耳、目、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具体表象,教孩子时时、处处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就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

  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呢?

  1、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敏感性。

  家长您可能都有体会:让孩子看蚂蚁搬家,他能够看一下午,也不会觉得蹲得腿疼。

  这就是因为他有兴趣呀!孩子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了好奇,万物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家长可以借任何一种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孩子开始观察。

  孩子喜欢吃,您就可以让他比较各种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食品,也可以让他比较哪家的好吃,怎么吃会更好吃……也就是说,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条理性。

  因为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孩子观察时,要先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

  要教给孩子要按一定的顺序,让孩子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

  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

  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

  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孩子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

  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

  所以,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

  比如,观察一个较为常见的草莓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3、启发孩子边观察边思考,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

  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

  怎么训练孩子观察事物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问题为止。

  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

  鲁迅曾经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我相信,只要家长重视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

  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文。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

  如写“第一次__”,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了,二就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

  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比较与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过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题目,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

  ”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

  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

  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

  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应该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三、多读书,多感悟。

  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

  ”高尔基也只是如痴如醉地大量读小说,再加上他的丰富阅历而已。

  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

  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

  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

  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但是也有家长向我反映,说:“我的孩子看书是真爱看,每天捧着本书,看个没完没了,可就是作文水平不见提高,写来写去就那么回事,那是怎么回事啊?”这不就跟我说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相违背吗?其实不然。

  读书的效果并不是看读了多少,读了多长时间,而是看记住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能用多少。

  所以,读书并不是“捧着书一直看”。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也要有要求:

  1、选择好书。

  这个“好”包含着内容好、思想健康、文笔优美……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理清文章思路,接着诱导孩子回忆生活所见到的美景,让他们模仿作品畅所欲言,激发创作欲望,为下面的写作做铺垫。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2、善于积累。

  好文章,一定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下来,成为自己的语言,以后要用到了,就自然会联系上的。

  巴金曾说过,他背了很多文章,虽然自己没有仔细地去研究过它们,但在背了这么多的文章之后,至少知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

  3、勤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

  优秀的作品给人的启示太多,光靠脑记不行,还要教育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可以摘抄好词好句或片段,可以记录当时读后感受……学生在欣赏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为今后写作作好充分的准备。

  4、多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

  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读书就要多想想作者的心思。

  想什么?不外乎想作者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了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

  只有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去读书,书才能够读活,书中的知识才能够为己所用。

  四、多练笔,多投稿。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

  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孩子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要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不能单靠课程安排的每学期八次习作,更不能指望老师对孩子有多么多的“单独辅导”,家长应该把这种练习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

  1、用笔对话。

  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优点或缺点时,当您有什么心里话想说给孩子听时,您不妨写给孩子看,那他就会写给您一个回复。

  2、请孩子帮忙书写一些“文件”。

  例如,过节了,让孩子给朋友写张贺卡寄过去;爷爷奶奶过生日了,让孩子写一段生日贺词读给老人听;给远方的亲人联系时放弃使用电话、电脑等工具,用书信……这一系列的“文件”可是使孩子体会到学习写作是很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起书写的兴趣。

  3、投稿。

  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各种比赛或征稿,然后鼓励孩子去参与。

  这样,孩子就能够在竞争中衡量自己的水平,体会失败的痛苦或胜利的喜悦,查找不足迎头赶上或再接再厉。

  4、写日记。

  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也是最难坚持的一个习惯。

  要想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要么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日记,要么就需要老师在学校统一要求。

  这个习惯只有在大家多交流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坚持,才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多规范,多赞赏。

  这里的“规范”就是希望家长能够给自己立一些“规矩”,给孩子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例如,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而自己却经年不看一本书;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写作,而自己一到年底做总结的时候就“怨声载道”……这样的言行都会给孩子起到反作用。

  那该怎么做呢?

  1、和孩子一起读书。

  这包含着两个意思。

  一是和孩子读同一本书。

  这样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直接提高孩子的认识和写作水平。

  二是和孩子同时读书。

  在同一时间,家长和孩子读不同的书,然后互相交流读书的心得,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能广泛涉猎文章,节约读书的时间。

  2、尽量说普通话,使自己的语言文明、规范。

  说家乡话对写作文有影响吗?有一些地方语言,孩子平时就这么说,但就不知道该怎么写。

  例如,“蹲”,有的地方话说“毂堆”,“毂堆”怎么写?(我也不会写,乱写了一个词)。

  不会写就查字典,查字典了还不会写,真麻烦,干脆不写了。

  尤其是小学生,哪怕遇到一丁点儿的困难,也会阻止他往下写作的激情。

  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在描写自己时竟然用了“一张驴脸”,非常生气又失望。

  我一问,原来家里老有人这么说他,难怪孩子也这么说呢!所以,家长平时的语言更要文明、规范。

  3、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家里人,用赞赏的语言多夸奖家里人。

  在我们中国,很多人对待自己的家人是苛刻的,是“百般挑不是”,感觉毕竟我们是一家人,“敢说出你的不是”是“对你亲”。

  可孩子并不会这么想。

  在写熟悉的人时,很多孩子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可是又感觉无话可写,或者说不敢写——因为写也写不出好来。

  写妈妈吧,母爱那么无私和伟大,“她天天唠叨”;写爸爸吧,他又“一事无成”……当老师引导从琐碎的家务和繁重的工作中体现父母不忘对子女的关爱时,孩子还是一脸茫然。

  毕竟,他们耳朵听的最多的是批评的话,心中的这个“坏”印象很难“磨灭”,让他们怎么写出“好”来呢?

  4、不要对孩子的作文要求太高。

  初学写作文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错别字多,语句不通,条理不清楚等现象,当家长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或过高要求孩子,孩子始终感觉达不到要求,只好放弃。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所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不必拘泥篇章结构,无需苛求有无中心,只要孩子相信自己的眼睛,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这样的作文就是好作文。

  抱持这样的观点,对孩子的习作,我们就会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感动,少一些失落。

  孩子在这样“随心所欲”的写作环境中才能“畅所欲言”,才能找到表达的快乐。

  小学生学写作文犹如婴儿学走路,刚起步时,引导孩子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这两只手同时用力,牵着学步。

  只有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之后,才可以慢慢放开家长的这只手,然后是老师在适当的时候鼓励孩子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并放手让他自己走。

  相信,在孩子学习写作的路上,有了家长的帮助和辅导,孩子一定能够走得更快、更好!

【小学生作文评语的几种主要形式】相关文章:

想像作文训练的几种形式作文10-06

常见的家庭插花几种形式11-13

写作技巧:英文简历的几种常见形式10-26

面试的形式10-05

小学生作文中常用的几种写作手法10-07

小学生作文评语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评语10-07

对联的形式介绍09-26

abcc形式的成语10-28

小学生优秀作文评语,作文评语大全10-08

写景作文评语,小学生作文评语大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