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

时间:2022-10-26 04:25:11 作文素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

  现在已经是进入高考倒计时了,各个考生和家长都在全力以赴的准备着高考,为此,小编为大家呈现了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一起参考下文吧!

高考作文题目及立意

  1.阅读下面所给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求求你,表扬我……”长春一媒体接到一男子电话,在电话里,他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被报纸报道出来。

  该男子是一名烧烤店老板,从2007年开始,先后花了近20万元资助了4名学生,这些学生均已考上了大学。

  材料二:在河南郑州,一位近50岁的女士从10米左右的桥上掉下,昏迷不醒,一位途经此处的女孩看到后立即拨打120,并俯身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施救。

  对伤者施救后,不少热心市民也加入进来,救护车赶到之后,女孩悄然离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结合两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拟题】

  A.有名无名都是英雄

  B.心中有善

  C.可行之善方为大善

  D.做善事求表扬有何不可

  E.莫让善心蒙尘

  F.别让雷锋精神打了折

  G.善之大者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

  ”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

  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

  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

  ”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

  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审题立意】

  第一个层面:(是什么)

  农民工脱鞋如厕,对自己能免费上公共厕所心怀感激,体现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公共设施的爱护、对政府的感恩;他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说明他质朴、善良、谦卑。

  由此,写懂得感恩,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洁净的环境,怀着谦卑敬畏之心待人处事,赞美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品质等,都是符合题意的。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

  农民工本来有免费上公厕和穿着鞋子走进干净厕所的权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享有这些权利,他的言行说明,社会对弱势群体的长期歧视,已造成像农民工这样的“边缘人”的权利被严重边缘化,以至于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拥有某些权利。

  他的谦卑心态,一定程度上正是社会的不公正造成的。

  由此,可以批评社会对底层民众、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

  第三个层面:(怎么办)

  营造公平(平等)、自由、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公民的尊严和权利都得到充分的尊重,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拟题】

  A.平民的尊严和城市的温度

  B.小人物的尊严(卑微者的高贵)

  C.城市要关怀弱势群体(城市的良心)

  D.尊敬别人的人值得被尊敬(敬人者,人亦敬之)

  E.道德感和身份无关

  F.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平民的幸福

  G.向高贵的灵魂致敬……

  H.民工脱鞋,非小题大做

  I.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J.脱鞋的背后是对平等的迫切

  K.人啊,请不要这般卑微

  L.自尊方能自强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

  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

  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

  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

  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提纲】

  认同一元钱奖学金

  A.学习应该是树立高远的目标,不能急功近利。

  历史上未见过为了金钱去学习却能大有成就的人。

  只有淡泊金钱,才能专心做学问。

  B.此举有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C.过于强调“一切向钱看”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不好的风气。

  不认同你一元钱奖学金

  A.一元钱的奖学金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B.一元钱的奖学金不利于榜样的带动。

  C.学校把奖学金转向贫困生基金的做法有道德绑架之嫌,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D.体现不公平:多劳多得、能者居之,本是社会一条生存法则。

  E.照顾贫困生的同时,不能损害优等生的利益。

  F.产生一种不好的社会氛围:穷反而是有本事的,一个懒惰的贫困生得到丰厚的金钱奖励,而一个勤奋的优秀生却什么都得不到。

  【参考拟题】

  A.(直接点明观点)《勿为利而学》《非为钱而学》《学习与金钱》《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

  B.(委婉表达观点)《利而励》

  C.(以话题为标题)《奖学金的作用》《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学习的条件》《奖学金的价值》《关于奖学金的建议》《1元奖学金,你拼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剧中出现的“琅琊山”、“琅琊阁”等名称也受到热捧。

  近日,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引发网友热议;此外,各地跃跃欲试地想和“琅琊”攀亲戚,为争“琅琊”地名而费尽心机:安徽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而《琅琊榜》的大梁国都就在金陵,江苏也可能要过来争一争……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分析】

  内容:

  体现了作文内容考查一点四面的要求。

  尤其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依法治国的问题。

  作文的思辨性较强。

  抢琅琊地名之战,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怎么看?

  作文材料本身具有思辨性,因而要思考、探究;问题具有争议性,因而要辨析、明确。

  作文针对性较强。

  对象驱动非常具体:对这种想傍剧扬名的现象,你怎么看?讨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议论对象具有针对性,指向的现实具有针对性(这一例不是个例,多次出现了,其他不遗余力扬名的现象更是不一而足)。

  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自己怎样“扬名”。

  (扬名没有错,姚明苦练球技为国扬名,韩春雨烧脑基因编辑技术成为网红等)

  情境设置:

  材料第一段设置了一个抢“琅琊”地名混战的情境,材料来自社会生活,学生不陌生,读后会引起联想,人人有话说。

  材料是叙事性的,真实性、现场感都很强,又有争议性、对立性。

  任务设置:选择权衡类任务型作文。

  对这种想傍剧扬名的现象,你怎么看?对象驱动任务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这是要求也是任务,即抓住核心问题立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思考是回答为什么赞成这个,反对那个,理由要具体丰富。

  权衡是比较(对比与类比),这是写法驱动任务。

  选择强调思考的结果。

  关键概念:

  抢“琅琊”地名、优质文化资源、传承、傍剧扬名。

  这些关键概念要辨析,但不能离开语境。

  这是说理的开始。

  也是说理的立标衡定。

  主要是回答“是什么”。

  思考权衡:主要回答“为什么”。

  (1)论辩维度:

  两个观点,一个zan成,一个反对。

  zan成的主要理由:热门电视剧也是一种优质文化资源,引起人们跟风搭车也在情理之中。

  反对的主要理由:不该因影视剧流行而把千年传承的地名改了。

  (2)说理的维度:理性思维、理性表达。

  抢地名、混战——法制;

  古装电视剧《琅琊榜》风靡大江南北——优质文化资源;

  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南京、秦朝时设琅琊郡的山东临沂——千年传承的地名;

  傍剧扬名为的是什么?地方利益。

  作文除辨析概念、多维度比较说理,还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怎么办。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优质文化资源?

  【参考拟题】

  A.有一种改名叫买椟还珠

  B.文化须自爱,改名要谨慎

  C.改名图利,短视之举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

  ”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

  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参考拟题】

  A.“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

  B.路见不平,合理相助

  C.可怕的不文明

  D.正义不可灭,公道在人心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

  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

  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

  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