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酒店菜品考察报告

时间:2025-05-28 10:11:06 蔼媚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酒店菜品考察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酒店菜品考察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酒店菜品考察报告范文

  酒店菜品考察报告 1

  一、深圳桃源居吃的第一餐,是此次旅行感觉最好的一餐,原因无它,就是因为那一张张甜美的笑脸,一句句贴心的问候,让你感受到你不仅仅是一个只路过一次的途人,而是一名贵客,虽然不吃山珍海味,但也在保证吃饱的前题下用语言温暖你的心田。

  二、所有房间均配备电热水杯,极其方便住店客人且避免客人感觉开水不开的心理想法。

  三、员工少,效率高:总台只有2人,收银接待合二为一,大堂经理在总台顶岗工作。客人需求均由总台处理,从房间打出的电话都是总台接听,然后安排服务人员满足客人需求。大堂门前侍应生一人,负责门前车辆停放及安全。工程部夜间工作人员两人。

  四、工作主动性强:各种设备设施古典而雅致,且在一拔一拔来去匆匆的宾客行走之中,pa老大妈把所有物品清洁的一尘不染,到处都是清爽、整洁、完好、明亮。大堂沙发“方枕型”坐垫,每次客人离开时,均有pa员立即上前将其重新松软,整齐摆放。

  五、古典文化气息极其浓厚。东方文华如同一个中国文化博物馆一样,让所有宾客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迷人气息。室内陈设了中国画、中国摆件,如青铜器冰桶、国画、铜制雕塑马、木刻等。站在文华,就连我们这些从国内去的正宗的龙的传人都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更别说是文化背景迥异的外国宾客了,当然是吸引到心坎里去了,这就是一个酒店的特色和生命。

  六、浴衣均挂在浴盆上的横梁上,让洗浴的客人极方便的.手到衣来。

  七、细节之处用心。如把卫生间的一次性用品摆成造型、餐厅的餐具、水果、鲜花等均摆成优美的造型等,使客人赏心悦目、处处感受文华人的细致和用心。

  八、商务宽带及传真机,电源、电线连接在写字桌抽屉内,vod点播系统,可致欢迎函。会议室隔音效果好。

  九、英语水平高:每一个文华人,不管是什么国籍,英语听说均极其流利,使我感慨至深,感觉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语言是最重要的沟通工具,我们做为星级酒店的员工,一定要掌握它。

  十、文华东方人服务到位,想尽办法帮助客人,经理始终以微笑与我们沟通,即使其他员工在对客服务中,顾不上与我们语言招呼,都能以微笑点头示意。提供给客人参观的房间,在客人到达前均打开灯、电视等,便于客人参观。酒店还将客人遗忘在洗水间的物品挂在明显的位置,以便客人认领。

  十一、文华酒店营销侧重点分明,16名营销人员,有负责商务散客的,有负责团队(旅行)的,有负责相关协议单位的。

  十二、粤华酒店工作效率高,人员精减,20多席的餐厅只有6名服务人员和两名管理人员。由于上菜时间客人大量集中,在我们两席等了10分钟没有人理会上菜时,餐厅经理、主管人员马上脱下制服参加到“救场”中,并先给我们上了一道免费的“萝卜干”以解燃眉之急。但早上7点及中午1点客人休息时段播放走廊音乐,其噪音让人反感,酒店应在操作中尽可能减少噪音扰客。

  十三、香港嘉湖海逸大酒店为长住的商务客人提供饮食上的便利,房间配置了电冰箱、操作台、电磁炉等设备,并充分利用房间纵深大的优势,在房间的2/3处加装一推拉隔断,将房间可分离成会客厅和起居室两部分。

  酒店菜品考察报告 2

  一、考察基本信息

  考察时间:2025 年xx月xx日

  考察对象:xx酒店(定位:高端 /中端 /商务 /度假型)

  考察人员:餐饮部经理、厨师长、采购主管

  考察目的:

  了解竞品酒店菜品特色、定价策略及市场反馈;

  分析菜品结构合理性,为优化本店菜单提供参考;

  调研食材选用、烹饪工艺及摆盘设计趋势。

  二、酒店概况与定位

  1. 酒店背景

  地理位置:位于市中心商务区 /景区周边 /交通枢纽,目标客群为商务人士 /旅游家庭 /本地宴请客群。

  餐饮板块:设中餐厅、西餐厅、宴会厅,日均客流量 xx人次,周末及节假日需提前预订。

  2. 菜品定位

  菜系特色:以新派粤菜 /川湘融合菜 /本地特色菜为主,搭配部分创意菜。

  价格区间:人均消费 xx元(中餐厅)、xx元(西餐厅),宴席套餐 xx元 /桌起。

  三、菜品考察分析

  (一)热菜类

  略

  (二)凉菜与小吃

  特色菜例:

  冰镇咕咾肉:创新做法,将传统热菜改为冰镇,外脆里嫩,搭配蓝莓酱解腻,售价 48 元,摆盘用干冰营造烟雾效果,视觉冲击力强。

  手工红糖糍粑:现炸糍粑配红糖浆和黄豆粉,外酥内软,甜度适中,售价 28 元,适合家庭客群。

  不足:凉菜品类较少(仅 8 款),季节性食材应用不足(如春季未推春笋、槐花等新品)。

  (三)主食与甜品

  推荐菜品:

  海鲜菠萝饭:虾仁、鱿鱼、菠萝粒炒饭,用完整菠萝壳盛装,售价 58 元,造型吸睛,酸甜口味受女性和儿童喜爱。

  杨枝甘露:芒果、西柚、西米搭配,口感层次丰富,售价 32 元,分量足,适合餐后解腻。

  改进点: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缺乏地域特色(如未提供本地杂粮主食)。

  (四)酒水与饮品

  亮点:推出 “季节特调饮品”(如春季樱花特饮、夏季柠檬薄荷冰沙),售价 28-38 元,颜值高且贴合时令。

  建议:酒水单可增加低度酒或无酒精饮品,满足商务宴请和家庭客群需求。

  四、运营与服务观察

  上菜速度:午市高峰期部分菜品上菜耗时超 40 分钟,影响体验(如佛跳墙需提前预订)。

  服务细节:服务员主动介绍菜品典故(如 “东坡肉” 的历史渊源),提升用餐文化氛围。

  食材展示:在餐厅入口设 “食材展示台”,陈列当日新鲜海鲜、有机蔬菜,增强顾客信任感。

  五、竞品优劣势总结

  1. 优势

  产品创新:融合菜和创意摆盘吸引年轻客群,如 “冰镇咕咾肉”“烟雾特效菜品”。

  场景营销:宴会厅推出 “主题宴席”(如中式复古婚宴、西式草坪冷餐会),配套定制菜单。

  食材品质:高端菜品(如佛跳墙)选用深海海鲜,标注 “产地直供”,溢价能力强。

  2. 劣势

  性价比失衡:部分家常菜定价偏高(如清炒时蔬 38 元 /份),导致家庭客群流失。

  菜品稳定性:同一菜品两次品尝口味差异明显(如藤椒鸡辣度忽高忽低),品控需加强。

  六、对本店的'建议

  1. 菜品优化

  结构调整:

  增加凉菜品类至 12-15 款,推出 “季节限定凉菜”(如夏季冰镇秋葵、秋季桂花糯米藕);

  主食融入本地特色(如推出 “xx地三鲜焖子”“杂粮窝窝头配小炒肉”)。

  创新方向:

  开发 “一人食套餐”(如小份佛跳墙、单人份红烧肉),满足商务简餐需求;

  借鉴 “冰镇咕咾肉” 思路,尝试传统菜品年轻化改造(如冰镇海派红烧肉)。

  2. 运营与营销

  供应链升级:与本地农场合作,标注 “当日鲜采” 食材,提升性价比(如降低时蔬售价至 28 元 /份)。

  体验升级:

  培训服务员掌握菜品故事,增强用餐互动性;

  在包厢设置 “菜品制作直播”(如现场炒制扬州炒饭),提升仪式感。

  3. 定价策略

  高端菜品维持溢价(如佛跳墙),家常菜实行 “平民价”(如番茄炒蛋 22 元 /份),吸引大众客群。

  推出 “季度套餐”(如春季养生套餐、夏季清凉套餐),搭配酒水优惠,提高复购率。

  七、总结

  本次考察发现,竞品酒店在创意菜品设计和场景营销方面具有较强借鉴意义,但其性价比和品控问题也为我店提供了差异化机会。后续需重点优化菜品结构,强化食材性价比与本地化特色,同时通过服务细节和营销活动提升顾客体验,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

  酒店菜品考察报告 3

  一、考察概况

  考察时间:20xx年 x月 x日

  考察对象:xx国际酒店(五星级,餐饮包含中餐厅、全日制餐厅、行政酒廊)

  考察目的:分析头部酒店菜品研发趋势、供应链管理及客群适配策略

  二、酒店餐饮定位与客群分析

  1. 定位与场景

  高端商务宴请:中餐厅主打 “新派官府菜”,人均消费 800 + 元,以鲍参翅肚为主材,搭配定制化服务(如主厨桌边服务);

  家庭度假客群:全日制餐厅推出 “亲子主题自助餐”,设儿童取餐区、卡通造型甜点,周末客座率超 90%;

  行政酒廊:针对住店高端客群,提供 “轻食简餐 + 商务茶歇”,主打健康低卡菜品(如分子料理沙拉、低温慢煮海鲜)。

  2. 客群反馈

  通过用餐观察与问卷调研发现:

  商务客群注重菜品仪式感(如摆盘艺术性、食材稀有度);

  家庭客群关注菜品安全性(如标注过敏原)、亲子互动性;

  年轻客群偏好 “网红化” 呈现(如烟雾特效、可食用金箔装饰)。

  三、菜品研发与创新亮点

  1. 食材创新:地域特色与高端化结合

  案例 1:中餐厅菜品 “松露酱麻婆豆腐”

  传统川菜改良:选用黑松露酱提香,搭配 52 度五粮液调汁,豆腐升级为日本绢豆腐,售价 128 元 / 份,点击率稳居前三;

  亮点:打破川菜 “平民化” 刻板印象,通过食材跨界提升溢价空间。

  案例 2:全日制餐厅 “分子料理担担面”

  创新点:将传统担担面汤汁制成球形爆珠,搭配低温慢煮牛肉粒,佐以可食用竹炭粉染色的` “黑色面条”,视觉冲击强烈,吸引年轻客群打卡。

  2. 呈现方式:科技赋能与文化叙事

  烟雾干冰特效:如 “茅台火焰醉虾” 上桌时喷洒干冰,搭配茅台酒点燃仪式,火焰升腾时服务员同步讲解菜品典故,用餐体验升级;

  互动式摆盘:亲子餐 “熊猫造型饭团” 搭配可食用色素笔,儿童可自行绘制熊猫表情,增加用餐趣味性。

  3. 健康化趋势:功能型菜品崛起

  行政酒廊推出 “肠道养护套餐”:包含奇亚籽酸奶碗、羽衣甘蓝青汁、益生菌沙拉,标注热量值与营养成分,契合高端客群轻食需求;

  中餐厅增设 “节气养生汤”:春季推出石斛花胶炖盅,夏季提供竹荪莲子汤,结合中医食疗理念,增强菜品附加值。

  四、供应链与品质管控

  1. 供应链管理

  全球直采体系:海鲜类食材实现 “48 小时全球直达”(如挪威三文鱼、新西兰黑金鲍),肉类选用澳洲和牛、伊比利亚黑猪;

  本地合作:蔬菜与近郊有机农场签约,每日凌晨 3 点直供,确保新鲜度(如餐厅公示牌标注 “生菜采摘时间:x月 x日 5:00”)。

  2. 品控细节

  标准化流程:建立《菜品出品标准手册》,对摆盘角度(如主菜与配菜呈 45 度角)、酱汁温度(如牛排酱汁需保持 55℃)等细节量化规定;

  客诉响应:设置 “菜品体验官” 岗位,每桌菜品上桌后 10 分钟内跟进反馈,对不满意菜品无条件退换。

  五、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

  1. 问题诊断

  性价比失衡:部分家常菜定价偏高(如清炒时蔬 68 元 / 份),导致本地客群流失;

  文化表达断层:新派菜品过度追求形式创新,忽略川味文化内核(如麻婆豆腐失去传统豆瓣香);

  儿童餐单一:虽有造型创新,但营养搭配不均衡(如卡通饭团以白米饭为主,缺乏蛋白质)。

  2. 改进建议

  分层定价策略:

  高端线维持食材溢价(如燕鲍翅),推出 “商务宴请定制菜单”;

  大众线增设 “川味小馆” 子品牌,主打 28-48 元平价川味家常菜(如回锅肉、鱼香肉丝)。

  文化根脉重塑:

  设立 “传统味型实验室”,邀请川菜非遗传承人指导,保留宫保、鱼香等经典味型的核心技法;

  在菜单中增加 “菜品溯源” 二维码,扫码可观看食材产地纪录片、厨师烹饪访谈。

  儿童餐升级:

  推出 “营养均衡三件套”:卡通饭团(杂粮米饭)+ 迷你肉夹馍(瘦肉馅)+ 蔬菜星星杯(焯水西兰花、胡萝卜);

  提供 “亲子烹饪体验”:周末邀请儿童参与制作熊猫汤圆、象形包子,增强互动性与营养认知。

  六、总结与启示

  本次考察发现,头部酒店在菜品创新中呈现三大趋势:食材高端化与地域化并行、呈现方式科技化与场景化融合、健康需求功能化与精细化升级。对本土餐饮品牌而言,需在以下方向发力:

  差异化定位:避免盲目跟风高端化,可聚焦 “性价比高端”(如精选食材 + 合理定价);

  文化深根:创新需以本土饮食文化为根基,避免 “为创新而创新”;

  客群细分:针对不同年龄、消费层级设计菜单,强化精准服务(如为老年客群提供低糖少油菜品,为健身客群推出蛋白质套餐)。

【酒店菜品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酒店考察报告06-12

菜品宣传语09-19

菜品宣传语【合集】11-19

厨房菜品安全管理制度10-27

酒店传菜员辞职报告06-16

酒店传菜辞职申请书06-01

酒店传菜员辞职报告09-04

酒店传菜员辞职报告12-17

酒店传菜部工作总结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