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范本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练习题,做习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份好的习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范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1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1、课题界定
良好:令人满意;好。
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令人满意的、好的写字习惯。
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指在小学阶段通过一定的目的长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书写,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汉字的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的汉字,逐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和美观,并具有一定的速度。
2、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现在的小学生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普遍不正确,这样就导致很多的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长此以往,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就会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一生。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很少有关这方面的训练,只是平时偶尔提醒一下,没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因此,矫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刻不容缓。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
书写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对学生的检测中,学生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绩,所以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加上现在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已经占现在的多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部分对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分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课题目的:
(1)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具体:良好的写姿:头正、身平、臂开、脚平。良好的握笔姿势:掌虚、指实;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纸面一尺、胸桌距离一拳。心意纯静、专心致志。)
(2)通过对正确书写习惯的研究,发现和总结一套有经验的方法。
课题预期目标:
(1)提高学生书写兴趣和认真书写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整体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2)参加研究的教师科研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有与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在校级以上交流或发表。
4、本课题参加的实验为1-6年级,共12个实验班,一共549人,老师25人,实验起止时间为2011年4月-2013年11月,历时3年。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重视对学
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人本教育理论。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3、在当今课改的大浪潮中有很多教师已经或正在研究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也有很多的研究报告、论著诞生,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实际教学与家庭教育中,普遍忽视、轻视写字教学,缺乏对学生写字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作业量过多,学生忙于赶作业,无暇顾及书写质量,忽视学生写字技能的训练,学生普遍都存在着写字习惯差,坐姿、执笔方法不正确,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等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方法。
(2)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途径。
(3)矫正小学生错误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课题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书写习惯的培养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
(2)层次性原则:在进行书写习惯培养时,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3)循序渐进原则:书写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激励性原则:研究中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眼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用“正强化”理论,鼓励并强化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5)一致性原则:引导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对课题研究的目的、价值形成统一的认识,使其在研究过程中保持行动的一致性。教师、家长、社会团结协作,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3、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小学写字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个案观察研究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平时没有良好书写习惯的学生数量以及研究前后的变化。
(3)调查分析法。二、四、六年级学生书写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作相应的调查结果分析。
(4)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寻求有效的训练策略,不断研究相关案例,积累丰富的经验。通过个案研究法、行为训练法、自我调控法、档案记录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依据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反思与总结。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
一、引言
在小学教育中,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还能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和审美情操。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写字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执笔姿势错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等。
三、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小学生书写习惯的现状,探索有效的培养策略,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和学生对书写教育的.认识,通过访谈和观察法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书写表现,通过实验法验证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书写习惯现状
执笔姿势错误率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执笔姿势错误率高达77.3%,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手指卷曲掌心、执笔太低、手指抓抱笔杆等。
书写不规范:许多学生在书写时缺乏规范意识,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
书写速度慢:由于执笔姿势错误和缺乏练习,部分学生的书写速度较慢。
家长对书写教育的认识
问卷调查显示,95.6%的家长认为孩子写一手好字十分必要,98.4%的家长认为小学是学生习字最重要的阶段。然而,只有24.9%的家长多次对孩子的写字姿势进行纠正。
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课堂指导与练习:在课堂上安排书写环节,观察学生的书写习惯,及时纠正错误。每周安排固定的练字时间,如每周三下午的团队课和周练时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静心写字。
激发兴趣与自信心:通过故事诱趣、展览引趣、榜样激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和练习的动力。
家校合作: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写字教育,与教师共同纠正孩子的书写姿势,监督孩子的书写练习。同时,家长自身也应树立良好的书写榜样。
研究成果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写字教学的效果显著。全班80%的孩子通过了写字的过关考核,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教师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六、结论与建议
结论
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培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同时,家校合作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关键。
建议
学校应加强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合理安排课程,提供充足的练习时间和资源。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书写水平和教学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书写教育,与教师共同纠正孩子的书写姿势,监督孩子的书写练习。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书写观念,认真对待每一次书写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3
一、引言
书写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小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不认真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方法,为提高小学生的书写水平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了xx的xx个班级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一份关于小学生书写习惯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书写习惯现状。
观察法:在课堂上和课后对研究对象的书写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他们的书写姿势、书写速度、书写质量等方面的表现。
实验法:选取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组,采用特定的书写习惯培养方法进行教学;另选取部分班级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书写水平。
三、研究结果
(一)小学生书写习惯现状
书写姿势不规范:许多小学生在书写时存在坐姿不正确、握笔姿势不规范等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写字,有的学生握笔过低或过高。
书写不认真:部分小学生在书写时态度不认真,字迹潦草、涂改较多。他们往往只注重完成作业的速度,而忽视了书写的质量。
书写习惯差:一些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注意书写卫生等。
(二)影响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因素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书写习惯有重要影响。如果家长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培养,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孩子的书写习惯往往较好。反之,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书写习惯不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可能会较差。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影响小学生书写习惯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书写规范的讲解和示范,对学生的书写进行严格要求和及时评价,学生的书写习惯往往较好。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不严格,学生的书写习惯可能会较差。
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书写习惯。例如,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力、耐心等都会影响他们的书写质量。
(三)书写习惯培养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组学生在经过特定的书写习惯培养方法教学后,书写姿势、书写速度、书写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书写习惯明显更好。
通过实验证明,采用正确的书写习惯培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书写水平。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培养,形成合力。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培养,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学校要加强书写教学,提高教师的书写教学水平;社会要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书写机会。
书写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不断地提醒和督促。
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注重个性化。每个学生的书写习惯都有所不同,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法。
(二)建议
加强书写规范的.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小学生书写规范的教育,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方法、笔画顺序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书写规范。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书法社团、书法培训班等,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加强对学生书写的评价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书写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纠正。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书写习惯培养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书写习惯,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书写环境,如准备合适的书桌、椅子、灯光等。同时,家长还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练字,提高孩子的书写兴趣。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小学生书写习惯的调查和实验,探讨了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培养,采用正确的培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书写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对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相关文章:
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随笔05-14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与研究的调查报告07-17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调查报告12-11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及研究调查报告01-23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05-15
《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阶段总结11-15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11-01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