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报告

时间:2020-09-16 13:25:08 报告 我要投稿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报告

  残疾人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她)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现在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应享受的一项基本权利。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重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权利,被视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可行的、能够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生活状况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报告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

  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目前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概念界定。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解释,我国理论界对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讨论,还在进行中。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残疾人的研究中,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概念是等同的。所谓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定义是指国家保证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以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原则

  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而不能与其他公民一样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国家和社会要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使残疾人在事实上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因此,残疾人社会保障应遵偱以下原则:一是机会均等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法上的平等、就业机会的平等、平等地享有环境、教育和培训机会的平等、平等地履行义务;二是特别扶助原则。基于制定多层次、有步骤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战略,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保障基本生活与满足特殊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共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原则;互助互济的原则。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内容,按照残疾人福利的领域划分为残疾人生活保障、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文化和社会环境。有关专家认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有康复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文化生活保障、福利保障和环境保障六个方面。另外一部分人士认为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保障和特别扶助等五个方面。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价值

  救助弱势群体,保障其基本生活是政府的责任。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又是发展社会主义残疾人事业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实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二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有利于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三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除了满足残疾人基本的物质需要外,还给他们以安全感和尊重感,有利于实现残疾人的自身价值;四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残疾人生活和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

  随着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保障和服务的功能日益弱化,而残疾人人口数量的增加,残疾人社会保障权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总体而言,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还不充分,现实状况仍然令人堪忧!

  1、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在城镇残疾人中,只有275万人享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仅占城镇残疾人总数的13.28%,城镇16岁及以上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社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27.87%、36.83%、1.11%、1.35%.在农村6225万残疾人,只有319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仅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5.12%,农村16岁及以上残疾人参加养老、合作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95%、29.39%、0.10%和0.07%.这种现状与残疾人对社会保障的普遍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

  2、政府责任缺失,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少,筹资渠道不畅。对残疾人来说,政府支持、群体支持和个体支持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这一特殊困难的社会阶层提供基本的生存环境,帮助他们减轻来自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现有制度对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未曾做出明确的规定,未能体现国家对于残疾人社会保障应尽的责任,致使公共财政投入很少,保障资金严重短缺。另外,残疾人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狭隘,一靠政府投入;二靠保障金收缴;三靠福彩、福利基金会、社会捐赠极其有限的支持,而这三条渠道都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残疾人社保资金筹集渠道不甚畅通,融资困难,资金运行机制不完善。

  3、救济色彩太浓,过分强调家庭自我保障,保障面窄,未能起到“安全网”的作用,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整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客观要。

  4、对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总体规划,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缺乏合理定位。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选择了试点先行、单项突破的方式,这种改革路径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设计,从而也不可能单独实现对残疾人保障的合理定位。在缺乏社会保障总体规划及缺乏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合理定位的条件下,要满足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求,显然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5、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滞后,实施机制不健全实际成效不彰。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制定,初步奠定了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律基础。但是,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与道德推动实施,法制体系不够完善,而且《残疾人保障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没有充分显示出来,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随机性仍不可避免。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个人与家庭负责的传统观念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残疾是个人与家庭的不幸,照顾残疾人是家庭的当然责任,从而往往忽略残疾致因中的社会因素,单纯地强调照顾残疾人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忽略了政府的公共责任与现代社会的社会责任。

  2、指导思想的矛盾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本质,应是最大限度的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质保障、安全保障和求发展保障,促进社会相对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以极小的投入产出最佳的效率,这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所要注重的经济效益。只有以经济效益(效率)来拓展社会效益(公平),以社会效益(公平)来促进经济效益(效率)才能使残疾人社会保障获得长远发展。

  3、残疾人自身的障碍

  残疾人缺乏自我保障意识,没有形成正确明晰的权利义务观念,等、靠、要思想浓厚。许多残疾人文化素质低,不懂国家的一些社会保障政策。

  4、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宏观背景下,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当然很难获得优先发展。

  (三)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关于建立健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学者从宏观、微观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宏观方面的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立足国情,确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战略

  联系我国实际,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应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权益,促进残疾人的社会发展权益。就近期发展规划而言,必须正视城乡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因地制宜、多层次、有步骤地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明确保障的责任主体将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国家保障体系建设的大局统筹考虑构建国家保障、社会保障与个人保障三位一体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国家和社会应该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要以扶持残疾人就业为中心,以激发国家和社会增加投入和捐助为手段,以家庭自我保障为补充,以建立完善的残疾人保障立法体系为保障,营造良好的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按照“平等、参与、共享”的和谐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角,现阶段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政策应该构建由普惠型的残疾人福利、扶持型的社会保险、选择型社会救助以及公益型的社会互助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共同发挥作用。

  3、坚持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生活保障与其他保障相结合。

  残疾人因其身体情况特殊,仅有面向大众的一般性保障制度安排、经济保障、生活保障是不可能满足其需求的。只有在一般性保障制度安排、经济保障、生活保障的基础上,根据残疾人的条件设计相应的专项保障、服务保障及其他保障性措施,才能真正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目标。

  4、结合和谐社区建设,推进残疾人社区保障,形成“社区参与”与“融入社区”相结合的残疾人社区保障机制,夯实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

  在微观方面,学者们主要针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

  残疾人社会救助是目前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最直接办法。但残疾人社会救助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一些新矛盾和负面影响。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渠道;二是加强对社会救助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提高对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四是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建立和发展社区残疾人自治组织。

  2、残疾人康复保障

  医疗康复是残疾人最为重视的问题,也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关键,加大对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障力度,使其能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构建“资源共享型”社区康复体系;建立“可持续性”的筹资机制;推进“多部门合作”的管理协调机制;寻找“社会化、多元化”的服务提供主体;形成“多层次”的技术指导网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支付方式。这样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为社会保障其他项目的实施社会化提供借鉴。

  3、残疾人教育保障

  通过受教育可以让残疾人获得基本的社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增强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出残疾人高等教育应适应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残疾学生的需求,有计划地逐步增加适合残疾学生学习的高等职业技术专业,突出技术应用性的教育教学特点,培养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和职业技术能力。另外,改革、调整专业教学内容,科学的划分基础文化课程和职业技能方面课程所占比例。

  4、残疾人就业保障

  就业是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实现自身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于促进残疾人就业与发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政府应负担起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恢复和发展残疾人自身能力,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劳动力市场;三是加强教育与职业培训,逐步实现残疾人就业由岗位提供向能力提升的转变;四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五是鼓励残疾人积极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的不足及有待改进的方面

  1、当前国内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逐步升温,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但是,综观国内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的方法为主,而定量分析的研究较少,仅仅局限于对残疾人的规模和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调查上,对问题的分析缺乏说服力,各种对策建议则流于抽象的思路或原则,而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2、在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研究内容中,研究多集中把残疾人看作一个整体,对其社会保障进行理论分析。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可年龄段的残疾人对社会保障的要求不同,残疾程度不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需求也不同,因此,在具体的保障策略上,应实施分类施救,分类施保,区分不同需求,突出重点保障。

  3、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矛盾是残疾人日益增长的自身发展需求与过低的国家为残疾人提供的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日渐尖锐,使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尤显重要。因此,应综合运用社会保障学、福利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遵偱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构建和谐社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深入系统的研究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从而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4、我国存在二元社会结构,学者们更多的是研究城市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无论是在政策制定上还是理论研究上,忽视了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还是空白的,因此需重点研究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

  5、国外一些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议、政策制定,特别是对解决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妥善解决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并加以比较和研究。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热】中国智能家电市场研究报告01-06

中国泥塑可行性研究报告06-27

最新中国可行性研究报告07-23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05-05

中国皮衣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01-24

浅谈社会保障现状和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监管04-19

浅谈中国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及策略论文01-02

中国网络游戏可行性研究报告01-24

中国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1-07

中国肉苁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