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

时间:2022-12-28 10:17:03 报告 我要投稿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认为是受命运青睐的天之骄子,具备了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是优秀的代名词。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潜伏着心理危机。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与众多大学生一样,我在这过去的一年里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刚刚考上大学,每一个大一新生都会有一种自豪感,我也一样。兴致勃勃的来到了自己考上的大学,对一切都感觉那么新奇,看着偌大的校园,不时发出“好大啊”的感叹,让那些路过的学长学姐们都笑了起来。可现实却与理想完全是两回事,来到学校后,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有那么多,让自己感觉有点受挫。等到军训过后开始正式上课时,打击更大了,大学的教学方式与高中完全不同,在高中的优越感完全消失殆尽,加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与学习时间的分配不合理,第一次考试就让我几近绝望,那一段时间实在非常痛苦。幸好,我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这和我的性格有关吧,高中也都是自己面对挫折,有什么事情不喜欢与人分享,也不会告诉家人,这不但没让我产生心理问题,却让我有了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

  说到性格,高中的老师都会在我的评语中写上“不善言谈”,这一点让我的父母十分担心,担心我将来自己在大学,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其实,这一点我并不担心,因为不并不是想他们想的那样,我只是不喜欢和自己不熟悉的在一起交流。在高中时这还不算什么,因为高中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也没什么。但来到大学后,接触的都是四面八方来到学生,生活习惯有许多差异,不知道与人交往就成为我最大的障碍,因此,我朋友特别少,但是,我有好朋友。我不需要那种见一次面就和你称兄道弟,当有困难时见不到人的“朋友”也不需要这边电话听着你的秘密,那边挂了电话就当笑话讲给别人听的“朋友”。也许我交朋友的要求太苛刻了吧,但是只要是我认定的朋友,我就会一心一意的对他们好。

  感情方面,只遇到一次挫折,在我良好的自我调节下也没有影响我正常的生活,只有学习上的压力让我一直很苦恼,虽说压力可以成为动力,但是,我是一个不喜压力的'人,只有自由的空间下才能让我很好的发挥,也许是我还没有调节好。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这些心理问题,我应该只有缺乏自信这条还需改进。

  遇到挫折与问题一要学会改变,性格有时很难改变,但不是不可以改变,要学会尝试,学会自我调适。有时也可以通过改变情境来调节自己心情。设定确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努力实现,寻找成功的感觉,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失败,要不断告知自己,经历就是财富。也可以尝试适当表达情绪,合理宣泄情绪。在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前,不但要能理解别人,也要正确认识自己,能给自己合理定位。

  二是学会学习。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不同。在学习目标上,已从“为升入大学而奋斗”转变为“如何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学习要求上,再也不是局限在“所有课程得高分”上,考虑更多的是掌握专门知识与能力,培养高级全面素质;在学习的自主性上,中学生主要依靠教师安排学习活动,自主性很少,大学生则主要靠自己安排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范围大;从所学内容来看,中学少而浅,大学多而深;从学习方法来看,中学生自学时间少,大学生自学时间多;从思维方法来看,中学生多表现为模仿、记忆以及对知识的一般理解,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多,深层次理解多。新生学习应做到: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此外,要有计划、有系统地阅读课外专业书,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学会撰写论文,甚至在高年级形成一定的研究方向。

  三是学会交往。良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完善自我意识、心理保健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应学会与人交往。大学生在交往中应坚持真诚待人、宽容待人、平等待人等原则,并掌握交往的技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时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交往中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别人,而应真诚地赞扬和欣赏别人。如果一定要批评人,也应先表扬后批评或者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与人交谈时,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讲话,因为倾听本身就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种对他人的尊重,无形中就会满足对方自尊心的需求,赢得对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大学生还应把握交往的度。人际交往上的“度”是指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所需要把握的方向、深度、广度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交友一定要有原则,谁该深交,谁该浅交,谁该拒交,要做到心中有数。大学生交友的广度也应适当。圈子太窄,疏远了可交的益友,有碍正常交往;范围太大,必将分散自己的精力,影响学习。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2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余x,女,22岁,大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牙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制造企业做销售主管。在早期生活无忧无虑,家境相对优越,家教严格,自我要求甚高。性格内向,行为谨慎,个性敏感多疑,自我保护和心理防御意识较强,阅读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刊。

  二、个人主述与症状表现

  当事人的母亲从小经常教育她养成爱清洁,爱卫生的良好习惯,要求放学回家后洗手要一洗二清三消毒,还要求每周对学习用笔消毒。受到母亲的影响,当事人对“细菌”概念非常敏感,并且总是把细菌与“生病”“肮脏”等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特别害怕“脏”的东西,怀疑有细菌存在,平时洗脸要花很长时间,总觉得洗脸池里有细菌,必须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洗,每次洗手要求自己洗20下以上,少了就得重洗。晚上放衣服时,总要小心谨慎,有时要反复放好几次,不然就觉得有细菌在上面,非常难受。早晨穿衣服也是如此,有时穿上了,觉得不符合自己要求,就得脱下来再穿一次,甚至多次。在与人交往方面,不敢接触别人,怀疑别人身上细菌会传染给她,甚至连上学时为避免在公共汽车与他人接触而弄脏自己,每天竟花去1个小时走路。室内哪怕有一点不洁之处都会让她心里十分地不舒服。她总是强迫自己做一些清洁工作,否则内心就感到烦躁空虚,以至最后这种清洁工作成了其生活的一个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诊断与心理分析

  根据当事人的症状表现,她的心理障碍问题被诊断为“不洁恐怖症”或者叫“清洁洁癖症”,该病症是高焦虑类恐怖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症状特征是:患者对与不洁净有关的一切物体或情景,都会产生持续的紧张、毫无理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并出现回避反应;患者明知该物体或情景并无威胁,该反应不合理,但不能自控,常伴有强迫行为、仪式动作发生。患者的完美主义人格,胆小羞怯、谨慎内向、依赖性强等个性特点,是该病症发病的重要内在条件。不洁恐怖症患者的强迫行为、仪式动作是患者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条件作用的结果,是在x种应激情景下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由于这种反应能在客观上减轻当事人的焦虑感受,因而也就起着负强化的作用,并最终发展成为自身习得性行为中的一部分。

  四、病源条件分析

  (一)病源信息

  小余小时候母亲对她十分严厉,一切与小余相关的东西,不论是她的身体和衣服,还是她的床与桌子,只要有一点脏和乱,马上就会遭到爱净如命的母亲的一番没完没了的训斥,并非要勒令小余马上收拾干净。天长日久,小余对脏与乱产生了一种病态的恐怖。一旦看到哪个地方有点凌乱,她马上会联想到母亲那严厉的面孔和刻薄的语言,进而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感。于是渐渐地,她同母亲一样,不能容忍自己及其周围有那么一点点不干净的地方,哪怕那“不干净”在别人眼里并算不了什么。

  小余的父亲是医生,家里常有病人看病,有一个病人来家里找小余父亲,父亲不在家,她找到小余的房间里,并坐到了床上。后来,虽然父亲告诉她,这个病人得的不是传染病,但是小余对她摸过的门把手、她坐过的椅子之类的东西还是非常敏感、恐惧,从此就非常惧怕与生病有关的一切东西了。大学一年级时的暑假,在校外租房子与一朋友合住做家教。朋友的女友来玩,在小余的床上躺了一会,但她觉得这个女孩身上不干净,会有性病之类的东西。第2天就把床单洗了,并且反复洗了好几遍。从此尽量不与这个朋友交往,并且开始对别人身上是否洁净就特别关注。

  (二)认知领悟

  引导当事人分析病源条件,特别是症状首次出现的条件,是促进当事人产生认知领悟的基础。当事人明知大多数细菌不会传染,也不会对自己真正构成威胁,但仍然产生恐怖情绪和回避反应,这说明当事人恐惧的不是病菌,逃避的也不是病菌,那么,当事人真正恐惧的是什么?她又在逃避什么?帮助当事人寻找和领悟恐怖情结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事人克服心理障碍的关键。

  (三)分析

  首先,当事人的不洁恐怖症可能是由生活经历,即出身和家庭环境而产生引起的,小余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就是一个洁癖者,她们对子女的洁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要求。

  其次,当事人表现出的强迫清洁行为可能是一种代偿行为。所谓代偿行为,就是人在x种心理欲望得不到满足时,通过它来获得替代满足的一种方式。小余的父母因为工作关系,不能经常性在家照顾小余的生活起居和关心她生长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小余常常一个人在家无所事事。于是,她把在家的时间花在反复地梳洗打扮上,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又闻闻手,总觉得还不够洁净,于是又擦又洗。显然,小余的强迫性清洁行为背后隐藏着一种不能得到满足的心理欲求,她企图借外在洁净来增强自己的被关注程度,满足自己被爱的强烈心理需求。

  另外,小余对世界确认感的丧失和自我自主感的扭曲往往会导致其对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强求,产生绝对确定的需要、完美主义的需要、绝对安全的需要等,当这种不合理的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自我就会感到焦虑、恐慌,非要做些什么来安慰自己不可,从而成为当事人不洁恐怖症发病的重要内因条件。由此可见,当事人的强迫行为、仪式动作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逃避,是满足其病态的心理需要,这种病态心理需要主要与其强迫型人格产生的不良适应有关。

  五、咨询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几种主要心理干预措施

  1、运用精神分析疗法的认知领悟疗法

  通过解释来使当事人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使当事人领悟到自己对不洁的恐怖反应是其强迫型人格对现实不良适应的结果,是对焦虑的一种自我防御反应。当事人对不洁概念的恐怖回避反应以及强迫行为、仪式动作是一种幼稚的逃避行为,进而促使当事人勇敢地面对和积极解决自我和自我面临的问题,不再逃避。

  2、运用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技术和思维阻断技术

  首先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行为训练计划,并取得了患者的认同。该计划主要包括3项内容:4周的暴露训练;4周的反应阻止训练;家庭作业和自我管理内容要求。在实施暴露治疗的操作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系统脱敏技术:让患者接受一个“手脏”了的现实,把一块带有“细菌”的纱布放进患者手里,要求暴露1小时,在患者体验焦虑期间不允许洗手,并要求患者每10分钟报告1次焦虑感受,直到患者不再有明显焦虑时,才允许患者洗手。在进行暴露训练的同时还配合使用了思维阻断技术。当事人在接受1小时的暴露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因关系联想而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这时配合使用思维阻断技术,主要作用是阻断

  当事人的关系联想,减缓焦虑感受,延长暴露时间,具体操作是:在当事人出现关系联想后,引导当事人运用计算机键盘的“回车”原理,进行“回车”训练,要求当事人停止当前的关系联想,并对刺激变量重新赋意,进而产生新的选择行为,建立新的反应模式,改变自己的经验感受。同时还鼓励当事人把这种“暴露”训练、“回车”训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

  3、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的“情绪认知ABC模式”技术

  首先,帮助当事人消除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建立合理的`、理性观念。如下:意识不能决定物质,与其庸人自扰倒不如勇敢面对;态度影响行为,与其自我强求倒不如顺其自然,坦然地承担“灾难”;行动改变感受,与其关注症状倒不如为所当为,主动采取积极行动。

  其次,为便于当事人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更好地贯彻“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的“情绪认知ABC模式”技术,使当事人进一步认识到,恐怖事件并不必然产生恐怖反应,当事人对恐怖事件的态度会影响当事人的主观体验;当事人不是因为焦虑、恐怖而产生回避反应,而是当事人的逃避行为(态度)加重了自己的恐怖、焦虑感受。如果当事人改变对恐怖事件的态度,不再逃避,那么,结果就会发现:没什么可怕的事情出现,虽然有些不舒服,但自己还是能战胜自己的,多次实践之后,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了。

  六、咨询效果评估

  面接治疗1个月后,当事人的焦虑、恐怖情绪有明显减缓。从第2个月开始,面接改为每周1次,咨询内容以人格辅导和家庭作业、自我管理指导为主。3个月后,当事人对不洁恐怖和强迫行为、仪式动作基本消失。一个学期后追踪调查,当事人已完全恢复正常,情况良好。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3

  第一部分

  我的成长经历

  时光的沙漏不停的行进,来不及告别叹息,昨日便已卷入时间的长流中旋转着成为回忆,然后一点点透明,最终消失。

  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为一名大二的学生,在这漫长亦短暂的时间内,我们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中一步步成熟,走向成长的彼岸。

  在我看来,我的人生路应该算是比较顺利,无论是小学,初中或是高中,似乎学习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一门心思的把学习搞好,就在我充满自信的参加高考的时候,我遇到了我迄今的最大挫折:高考落榜,一时间我无法承担这样的打击,但是我的性格告诉了我,如果我屈身去上三本或者专科的话,无非是对自己的看不起和对家人的不负责任。因为我的成绩一向是很好的,就连我的老师也没有想到我会考不上,然而高考的竞争就是如此的激烈,我也没有办法,所以最终选择复读。

  在复读的日子里,我的思想逐渐有了转变。不再去幻想明天是多么的美好,不再去可以的和别人相处,不再去钻研哪些深不见底的难题,一心想着的就是高考那道坎。曾今有人和我说复读就不是人过的日子,可是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理解其中滋味。当一个人变的很现实的时候,一切的梦想或者是幻想都将不复存在,人或者自然就不会太累。

  当我看到同一届的人都在享受大学生活的时候,我就会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这只是上天觉得我不够成熟,所以让我在锻炼一年,仅仅一年而已。

  现在回想这个,“寒窗苦读十二载,一心只问今朝”这已不算什么,重要的设平静的看待生活,平静的看待未来,活在当下,因为今天是为明天准备的,把握好今天才能过拥有美好的明天。

  如果说曾经的我们时在父母伞下胆怯的雏鸟,那么现在的我们便是渐渐高

  翔的鹰。我们奋斗,我们拼搏,我们自豪!我们将点燃种子的希望,召唤候鸟的飞翔,像飞扬的蒲公英一样,沿着梦想的轨道,勇敢地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

  第二部分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 摘 要] 近年来,受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恋爱态度轻率,恋爱观念开放化 、恋爱行为公开化等特点,体现 出重功利价值、重物质享受、 重生理需求的本质。为此,应从加强性道德性识教育,自主性教育,健全学校管理机制等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

  正处在青春时期的大学生对恋爱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憧憬,他们认为,恋爱是大学的“ 必修课” 而不是“ 选修课” ,不经历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完美、 不全面的。随着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已渗透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个方面,与此同时恋爱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一、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新特点

  1 . 恋爱态度轻率化。当代大学生只注重恋爱的过程, 而不注重恋爱的结果。多数学把恋爱描述为“ 体验幸福” 和 “ 充实大学生活” 。有些学生以选择理想对象为由, 见异思迁, 频繁更换对象; 少数学生出现“ 三角恋” 和“ 多角恋” , 以至在同学之间造成感情纠纷, 甚至发生冲突, 酿成悲剧。他们在恋爱过程中,只一味追求爱情的浪漫,而忽视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认为恋爱与婚姻无关。未婚先孕就是当代大学生恋爱轻率化的最好见证。

  2 . 恋爱观念开放化。当代大学生受西方思潮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传统道德意识逐渐淡化,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据 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的一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 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少年中, 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的比例为54.08%, 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这一比例为 75.3%…由此可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也日益开放。大学生多角恋爱、在外同居的现象时有出现。

  3 .恋爱行为公开化。尽管社会各界对于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态度持“ 不赞成、不反对” ,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校大学生的各种行为不受任何纪律的约束。然而在高校大学生中都存在这样的想法:不谈恋爱的人被视为弱者, 不谈恋爱被 视为不正常行为。他们把谈恋爱作为一种荣耀, 每天出入成 双成对, 携手漫步于校园,上课 、吃饭、自习形影不离,行为上一点也不遮掩,甚至臵校纪校规于不顾。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愿意对周围的人公开恋情的大学生比例为87.6%,愿意在校园里各种环境下有亲呢行为的:教室23.7%、 图书馆 37.5%、 食堂68.6%、校园绿地86.2% 。

  二、 当代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

  综合各因素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注重功利价值。他们在择偶标准上,趋于功利化,更注重对方的实际价值。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及求职中的“ 不正之风” 对大学生恋爱观产生了一定影响,交往对象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往往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具体表现为,有些学生把自己今后的前途寄托在恋人及恋人家长身上而急于谈恋爱。

  2 . 注重物质享受。部分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压力大或者爱慕虚荣、沉迷于高消费等原因而选择恋爱。他们企图通过恋爱来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或者在经济上赚取利益,有的甚至不惜名誉,采取欺骗的方式同时进行几段“恋情”。

  为追求享乐和地位而恋爱,是一种畸形的恋爱观。

  3 . 注重生理需求。大学生的年龄界限已跨过青春期并进入成年期,这一时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有了追求异性的欲望,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 ,产生了性亲近的要求。据相关调查显示,有83%的大学生有和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渴望拥有爱情。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性冲动是促使青年投入恋爱活动的重要诱因。在这一原因的驱使下,青年开始脱离群体化的两性活动而单独约会。现今高校普遍存在的同居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 新型恋爱观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恋爱观受个人生理、心理成长和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发生着变化,但他们在诸多方面相对不够成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具体从四方面阐述 :

  1 . 受社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网络、影视已经走人人们的生活,也带大学生进入恋爱的世界。由于社会上一些文艺作品中对 爱情的过分渲染,更有大量关于两性及恋爱问题的讨论, 使 大学生难辨是非。同时受西方的“ 性自由” 、“ 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们相信网上爱情更胜于现实爱情。年轻人特有的好奇心及网络色情的影响,驱使他们渴望揭开两性之间神秘的面纱。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恋爱起了一定诱发作用, 使一些大学生对爱和性的观念发生扭曲,缺失了应有的责任与道德。此外,面对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前景的不乐观, 竞争的激烈化, 为逃避现实及外界的压力, 他们亦然选择了恋爱。

  2 . 受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出生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 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家庭的过分宠爱, 使他们产生了极其强烈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望而却步,为逃避现实从依赖父母转向对新的关爱的渴求, 过起了所谓的“ 二人世界”。第二,有些家长对子女的婚恋观念缺乏正确的指导,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致使他们的好奇心不断累积。到了大学,远离了家庭束缚,最终触发了体验恋爱的动机,进而诱

  发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产生。

  3 . 受学校的影响。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恋爱问题所持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 没有相关、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给予指导。同时,在课程设臵上关于恋爱、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各类辅导讲座欠缺, 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加以科学引导和教育。

  4 .受个人自身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按照青年心理学的划分,属于青年的中期,其生殖系统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但由于在校大学生刚从父母的翅膀下挣脱出来, 没有经过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锻炼,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任何问题的处理缺乏思考和理智,理性判断力较差。再加上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容易把问题简单化、理想化,对问题的考虑欠周全,使其恋爱过程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引起恋爱道德上的种种缺失。

  四、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恋爱观

  1 . 加强大学生的性知识教育,提高恋爱的道德观。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通过课程教学、专题讲座、订阅报刊、定期辅导等形式,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 和性健康咨询服务, 为建立 良好的性意识和性道德观念打下牢固的基础;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婚姻的态度,调节学生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培养健全的人格,以引导他们在恋爱问题上做出理智的选择,形成健康 、正确 的恋爱心理,使学生理解并懂得“ 两性区别,男女平等; 异性 交往,互尊互敬;自重自爱,自立自强”这些基本的性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性刺激的影响, 防止不良性行为的发生; 同时引导大学生用成熟的人格、成功的事业去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让爱情真正成为人类文明行为的高尚部分。

  2 . 加强大学生的自主性教育,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新型恋爱观, 学校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 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恋爱观、就业观、成才观;要让学生认清现实,让学生知道恋爱问题和学生的理想、事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促使大学生把学业放在首位, 摆正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要让大学生认清学业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明白学业是大学生价值的主要支柱;要让大学生懂得恋爱是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它是建立在牢固地学业、事业基础上的。

  3 . 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恋爱的管理。加强对大学生恋爱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管理, 促使学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另一方面要加学生宿舍、公寓和校园环境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 围,杜绝大学生在外住宿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学校对大学生谈恋爱问题要实行引导、教育、管理三位一体模式,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对于那些沉迷于恋爱而荒废学业的同学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使其迷途知返;对于那些在恋爱中违反校纪校规,违背社会公德的同学,要及时批评教育,必要时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总之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短暂而宝贵的,当代大学生不 要把黄金时间消磨在花前月下,而应立志奋发成才。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智慧与才华发展最快的黄金季节,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形成健康的恋爱心理,把爱情融进成才目标中,才能使爱情成为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成为我们学有所成、有所作为的动力。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4

  一、调查结果

  83%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

  当问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时,处事乐观、热情诚恳排第一位(83%),其他依次是: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56%),心平气和、与世无争(51%),吃的下、睡的香(38%)。

  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

  调查结果显示: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另有3%的大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

  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67%)、就业压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51%)、情感问题(48%)、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48%)、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45%)、学习压力(44%)、经济困难(26%)、不适应大学生活(16%)。

  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在本次调查中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欠缺、对未来就业的担心与自身素质的严厉要求。

  人际交往:人际问题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学生自卑、孤僻、害羞等无法和别人较好的沟通或者不同性格气质的同学处理问题的`方式的差异也会引起人际交往的不融洽。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就业压力: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推行,大学生人数大幅增长,高校教育与企业的需要脱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问题。

  情感问题:大学生情感问题主要是友情、爱情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情感困扰主要集中在恋爱困扰。爱情是校园里一个敏感的话题,部分同学通过爱情排解心理压力,有的女同学或者男同学过于腼腆,和异性在一起会觉得不自在,甚至是害怕。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38%的大学生遇到烦心事或感到压抑时不向任何人诉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选择倾诉的对象依次是知心朋友(65%)、家人(26%)、男/女朋友(14%)、老师(9%)、学长、学姐(6%)、心理咨询员(5%),而有38%的大学生选择不找任何人。

  调查结果从积极的方面可知,大部分同学遇到心理困扰会他人倾诉,从反面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淡漠。受传统心理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讳疾忌医,极力掩饰和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理烦恼,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排解,久而久之,负面情绪的淤积将可能导致危机心理的出现,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学生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极端事件。

  为什么选择向朋友倾诉而向父母倾诉的人少呢?大学生认为,朋友和自己的共同语言较多,父母和自己有些代沟,自己的一些事他们根本不了解,也不认同。而且大学生已经成年了,能够独立生活、独立解决一些困难与问题。如果碰到一点点问题就向父母倾诉,父母不了解情况,往往干着急,也难以解决问题。

  87%的大学生会开导身边存在心理问题的朋友。调查结果显示:当周围朋友存在心理问题时,87%的大学生会开导他、8%的大学生认为事不关己,无所谓、对外宣传他有问题的占2%、仅有1%的大学生认为为了自身安全,能躲多远躲多远。表现了大学生热心、乐于助人的一面。

  85%大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去过心理咨询室。

  在问及多长时间去一次心理咨询室时,1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一个学期或更久才去一次,而选择自己从来没去过心理咨询室的大学生达85%。

  3、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发挥作用不大,前来咨询的学生人数不多。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

  但是,由于学生对心理咨询人员信任度低、咨询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学校经费不足等原因,前来高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学生并不多。

  95%的大学生表示会认真对待心理问题。

  在问及你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应引起重视时,95%的大学生表示要认真对待,根本不用在意的占2%,仅有1%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

  68%的大学生认为最需要辅导的项目是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为最需要辅导的项目依次是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提供参考意见(68%)、解答一些思想问题(56%)、介绍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50%)、介绍和开放校内外资源(30%)、在我难以自己控制时给予警醒(39%)。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时期,在不同的年级、性别需要辅导的内容不同,当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时,渴求专业心理辅导员能对自己提供一些帮助。

  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最应该加强的工作是深入学生中多沟通。

  调查中:57%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深入同学中多与同学沟通, 23%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举行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12%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仅有7%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二、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为同学们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

  (二)高校咨询机构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要讲究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深入同学中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苗头及时给予沟通与辅导。

  (三)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提高认识,掌握技巧、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肯定对方、真诚热情。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四)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一方面政府要继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财政支持,为大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大学生自己要转变学习方式和就业观念,降低自身期望值,实现多形式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下基层、到西部去、到中小企业就业。

  (五)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调适策略:引导大学生制定个人的发展计划、用积极的态度来衡量与评价自己、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及时疏导大学生情感问题。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5

  前言: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我们不能辜负他人的期望,我们要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调查背景与目的:

  大学生是社会上最为活跃、最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群体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来适应这个社会,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稳定,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调查的基本方式:

  我们主要通过会议和访谈等形式来了解我系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共分为三部分:

  1、资料收集:整理原有的相关材料,查看文献,收集相关信息。

  2、调查走访,开展会议。

  3、问卷调查

  4、资料整理:问卷分析研究,并且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成文。

  各年级的调查情况及解决方案:

  一、xx级新生

  1、关于学校初进大学后,一些学生不适应教学方式的改变,面对宽松的学习方式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打断的空余时间。解决方案:校方应开展一些讲座,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自己怎样规划人生,使他们更加了解大学生活。

  2、学习方面存在调剂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不是很感兴趣,总觉得上课无趣,没有用处,且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学习压力大。解决方案:班委应积极主动营造学习气氛,引导同学主动学习,建议制定学习计划,尽快投入到大学课程中。

  3、人际关系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发觉与周围的同学无法沟通交流,无法投其所好;与舍友相处不和睦,对于一些小问题无法合理解决。解决方案:多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增添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会宽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4、性格问题相对自闭,自卑,不敢表现自己,否定自己,无法自信、快乐地面对生活、面对大学——这个小社会,不知如何做到取舍。解决方案:多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加入到集体中;而班委对于这些同学应多加关注,多与其沟通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大学里基本是学生自主管理,班委担负的责任就更重大,工作与学习时常发生冲突。解决方案:学会信任他人,将一些工作分与其他班委,但要在不涉及一些隐私及重要性大的情况,明白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协作,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6、环境适应进入大学后,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认识新的人、事、物等,会感到迷惘、失落、甚至想回到曾经的冲动。解决方案:学会适应,慢慢调整心态,激励自己。

  总的来说,新生们已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但仍存在小部分孩子有着不适。

  二、xx级学生

  经过大一的适应,生活和学习都比较平淡了。很多大二的学生会面临一个相对艰难的缓和期,有些同学会对周围的事物提不起兴趣,时常感到无趣,有压迫感,爱瞎想等问题。这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同学进行积极正确地引导,鼓舞他们在不影响课业的情况下,积极参加一些团体互动活动。例如,可以与同学三五结伴,外出散散心,逛逛街,爬爬山等,多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心情。

  通过对我系大二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大二学生有些存在“三慌”,即“年龄恐慌”,“学业恐慌”,“爱情恐慌”。

  1、“年龄恐慌”很多学生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迈去入二头,已经开始奔三了”,觉得自己的青春正在快速地悄然流逝,且当有新生称呼“学长”“学姐”时,表示会有压力,所以不禁对自己的年龄产生恐慌。其实,只要我们以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年龄这个问题,认清事物总在发展的原则,不必太过在意,这个恐慌是能得到合理地解决。

  2、“学业恐慌”一进入大二,每个人都觉得学业压力加大了,看到大家都如此努力,我也要去努力才行,不甘落后,从而对学习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慌。其实,做好自己,给自己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并落到实处,你也能做一个很棒且不一样的自己。

  3、“爱情恐慌”爱情是校园里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大二的学生来说,已度过了一个懵懵懂懂的大一时光,因而便会开始担心自己这四年里没有机会去体验爱情,对待校园爱情便产生了恐慌。针对这一类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一份个人的发展计划,用积极的态度来衡量与评价自我,相信能得到一定的疏导。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并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积极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要求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的给予沟通与辅导,为在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出一种更友爱,更和谐的氛围。

  三、xx级学生

  1、学习压力大三学生面临更大的学习,各种考试考证接踵而来,深入学习难懂复杂的.专业知识,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解决方案:身为班委,应主动学习,平常与同学多沟通讨论学习上的`问题,为班级营造学习氛围,有人请教时,应耐心解答。

  2、恋爱问题恋爱在校园里司空见惯,告别了大一大二的轻松日子,随着学生的年龄渐长,许多同学有了依恋。解决方案:校方应对学生恋爱进行积极引导;而自身要把握尺度,保护好自己。

  3、人际困难有的同学较孤僻,喜欢单独行动,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解决方案:班级有活动应多鼓动同学们参加,让其感受到班级的氛围,融入班集体中。

  4、学业加重,班委的工作与学习容易发生冲突,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解决方案:若工作不涉及隐私问题,班委应懂得信任他人,适当将工作分配给他人帮忙,同时也能让其他人了解班级内务,提升班级凝聚力。

  5、更换季节,天气变化也带来了心情改变。解决方案:不要把时间排得太满当,节假日应多与同学出去放松放松,懂得认真工作,轻松玩。

  四、xx级学生

  1、本学期大四学生已在紧张准备着毕业论文,选择导师,根据自己的课题准备着实验,查找文献,一切忙碌而有序进行中。部分学生已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如:参加考研、公务员队伍,但据说我校考研压力大,因为多数人选择报选外校,然而授课方式及资料差异,造成难度加大。

  2、据调查仍有部分学生未通过英语四级,因其与我们的学位证书密切相关,大家十分担心,正在紧张准备着即将到来的考试,但有小部分学生因自己能力有限而放弃。

  3、面临毕业,意味着即将踏进社会,即使已是足够优秀的学生也担忧着进入社会后无法适应激烈地竞争。

  4、积极应战的大队伍中仍隐藏着自我堕落的小群体,经寻访得知,当看到同学或舍友前去自习、做实验,发觉自己缺少了目标,会感到不安、失落。

  5、本学年首场毕业生招聘会已开展,据调查得知,此时,我们的简历还未准备好,或是发现简历上唯有荣誉缺少经验,或是简历上一片空白,种种问题令他们越发感到担忧和恐惧。

  总而言之,大多数学生已准备好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一份子,问题是有的,但总会解决的。我们已长大,要学会思考,学会承担,学会忍耐。

  结论: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的关键力量,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从整体上看,我系大学生群体是好的,尽管他们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学生这个随着高教改革日益壮大的青年群体仍保持着强烈的独特性,他们以出色的知识背景和极具魅力的年龄优势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们以其追求不同凡响的冲动和多梦的青春参与了社会的脉动。现代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日益激烈,事业的艰辛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希望获得知识、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大学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一切都会从大学开始,大学虽然是人生中不长的几年,但因其汇聚了人们青春最炽热的年华而影响深远,是我们人生的黄金岁月,有人在这里立下了一生的宏愿,也有人在这里走向了永远的迷失。大学生活包含了青春的骄傲和沮丧,也充满了青春的美好与苦恼。大学风景线,永远是最动人的篇章。而大学生群体,永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体之一。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6

  序言:时间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携裹着沙子一样渺小的众生匆匆远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人留下,只留下无数人在岸边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弹指之间,在时光的洪荒里已经沉浮了二十余载。 正文:奋斗的高中,努力着,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时间匆匆,大一已经过去,大

  二也已经接近尾声了,时间是如此之快。大二下学期,开始选修,我选修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听老师讲课感触颇深,老师认真负责,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获益匪浅,从此开始摆正正确的心理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心理健康讲述了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面对挫折与压力、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处理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等等,非常的详细、全面。我认为此次的成长分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以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全面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及兴趣,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正确的定位。

  从小到大, 回忆曾经走过的路,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原的目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构成了我绚丽的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我机会和力量,让我的生活充实绚丽而多彩,给了我成长最大的关怀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是非常快乐的,这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村人,他们非常重视我的学习,但从来不像其他的家长一样逼着我学这学那,反而是给了我很多自由的时间,可是我还是比较自觉,每次回家总是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才玩,我的童年比起同龄的孩子还是很快乐很自由的。

  在上学之前,我就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加减法和拼音字母,现在已经想不起来自己当初是怎么学会的。但就是因为这样,我上学后很轻松,爸妈几乎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也常常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有时候还会有点小骄傲。由于成绩始终不错,老师也很喜欢我,也就是在那时形成了我的一个性格特征:自信。每次总是很出色的完成任何任务 ,而且做完之后,更加使我信心百倍的继续走下去。

  初中阶段应该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初一的第二个学期,由于没有父母的约束,自己又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对学习就放松了,同时迷上了网路,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成绩大不如前,后来父母发现我迷恋上网,大发脾气,从这开始,原来自由的生活被约束起来了,但网络对我的吸引并没有减弱,自己还是偷偷摸摸的往网吧溜,爸爸第二次在网吧抓住了我,这一次我挨打了,虽然不疼,只是挨了两脚,从来没有被动过一根手指头,我也从来没看过父母这般的生气,也许是我天生性格的原因吧,我并没有怨恨他们,从那以后我又回到了最初的乖小孩,每天认真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第一所中学,当是还记得,接到通知书那一刻,我看见了父母脸上的微笑,当时我的心被触动了,晚上自己在被窝里流泪了,痛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从那以后,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不辜负父母。

  高中,我来到了县里读书,又是陌生的环境,在那里我开始了真正的学习,高一的第二学期我们开始文理分班,由于个人的性格和各科目的成绩,我选择了理科,也就是从这时,我才认真地对待学习这件事情,因为小时候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转眼间,我们步入了高三,到了高三,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都忙忙碌碌。做不完的习题,没完没了的考试,为的就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我们近乎安于那种枯燥的生活,因为我们憧憬大学,每次听老师给我们讲大学,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觉得大学生活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大学,是我们熬过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虽然,高考并不理想,但最终我还是如愿以偿的来到了这所学校。

  虽然我刚来到大学,但我已经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矛盾难念就会产生,但我明白,团结的重要性。无论是宿舍还是集体,都需要精诚所至,大家一条心。否则受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同时在上大学之前的那段时间和近几天在学校的了解,明白了先做人在做学问的道理。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实现一个人的价值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修养,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人,这就需要加强许多方面,第一,坚持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与伟大的灵魂对话,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确定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第二,学会取舍,宽容待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积极地去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同时用相对客观的去评价自己和他人,同自己的眼睛去细心地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积极进取,按照计划定期行动,一点一点去实现。成功,来源于前进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凭借好运一步登天,所以就要把精力放在短期目标上,相信最后一定能实现那个伟大的目标。坚持不懈,每天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不管取得的成就多么微小,也许就是成长吧!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现在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

  看一眼来路,看清了成长中深浅的脚印。成长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味,自己去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摔跟头,但需要我们不断爬起来,每一次爬起来,就证明又长大了一些。悲欢离合、生老病死,成功与失败,时刻与人相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哪一个人从不经历痛苦与悲伤,挫折与打击从来不会与人预约,它会突然降临,让人措手不及,甚至会徘徊很久,与人形影不离,所以我没有必要不切实际的幻想它与我无缘,正视它,它就会迎刃而解,而我又成长一些。

  最后,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性格及优缺点吧!我感情比较细腻,有时候总是莫名其妙地伤感,发表一些看似很忧伤的话,初次和我见面的人都会认为我是腼腆型的,不爱说话,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因为我心里深深地刻着一句话:言多必失。这并不是刻意装出来的,也许是经历了一些事自发形成的。但是如果长时间地交往,熟悉了之后,那么我会是一个热情的、有点幽默的男孩。对待身边的朋友,我一直都用心地对待,但在这之前,我会用我的眼光来了解身边的人,觉得和我合得来,不虚情假意、自高自大,我才会用心去交。因为我知道珍惜这个词有多么重要,我珍惜我身旁过往的每一个人,珍惜在一起的时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和感情。我这个人比较随和,生活上也很随意,不喜欢被约束的太紧,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会斤斤计较,遇到重大的挫折时,情绪也会低落,但最终都会迎刃而解。通常我每件事我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随波逐流。我一直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一直坚持着换位思考和自我反省,从而提升自己的品行。现在更是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所以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改变。

  我比较喜欢探险,比较喜欢野外的那些生活,其实来泰安以后,我几乎走遍了整个泰安,每到周末,总会出去溜达,喜欢野外的那些风景,喜欢拍照,每到一个地方,总是先看地形,谈后看看能否逃票进去,总是喜欢做一些很傻的事情,喜欢走路,喜欢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感受风的呼吸,感受水的清凉,感受山的雄伟。

  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认识了自己。个人认为经常地自我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塑造人格的魅力。在这里分析了自己,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以后会努力并坚持着使自己的品德与言行趋于完美,使自己趋于完美,做回真正的自己。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校按照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扎实推动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一、来访者情况

  xx同学,女,20岁,连续两年担任学生干部,深受老师喜爱,同学尊重。在同学们眼中是阳光开朗、热心助人的班干部,在老师心中是有想法、有个性的好帮手,在父母眼中是乖巧的女儿。但这位如此阳光的女孩有长达15年的抑郁,因为过早被家长要求独立,导致缺乏安全感,小学时开始出现幻听,初中抑郁难熬时主动向家长求助,家长不以为然,并予以斥责,后来xx同学开始伪装,成了我们心中的阳光女孩。大学期间,xx同学担任学校x中心主任时,因与x些学生干部不合,进而人际关系紧张,加之本学期11门课程的学习压力,导致xx同学病情越发严重,从而出现在上课期间上网搜索自杀方式的行为,后被网络引导前往就医。

  二、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在人际关系紧张和学习压力大的双重影响下,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而长期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产生自杀想法的心理问题事件。

  三、问题关键点

  1、如何尽快找到该生,确保该生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如何帮助该生解决当前人际关系紧张和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帮助该生营造较为舒适的环境。

  3、如何协助医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治疗,促进该生的健康成长。

  四、解决思路

  首先,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该生的人身安全;其次,跟领导和家长汇报情况,妥善安排;再次,帮其规避压力源,缓解焦虑情绪;最后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五、实施办法

  1、找到学生,确保安全

  考虑到该生病情严重,且拒绝住院治疗,当前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因此我以关心身体为由电话联系该生前往学院谈心,要求其亲戚护送到校。该生到校后,立即启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四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2、汇报情况,寻求配合

  在确保该生当前安全后,立即将初步情况汇报领导,请求指示;向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请求专业指导;联系家长,告知学生当前情况,要求家长当天赶往学校配合工作;立即联系该生所在班级的心理委员、所在寝室的朋辈心理辅导员赶往学院听候安排。

  3、用爱关心,用情沟通

  该生到校后,以关心学生为前提,了解和掌握该生抑郁症的形成过程。一是关心身体,询问病情。在得到该生的同意后,查看该生病历本以及各项检查报告,熟悉病情,做好分析。二是探究原因,分析提炼。与该生的深入谈话,让我了解到该生之所以产生自杀想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导致长期存在抑郁倾向,并日积月累无法排泄,病情越发严重;第二,担任学生干部后工作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第三,当前的学习课程过多,学习压力大。三是提出解决方案,努力帮扶。我引导该生正确看待病情,对自己要有信心,引导该生住院治疗,按时服药,接受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辅导,多向他人倾诉,学会排泄。四是安排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辅导员陪其聊天,直到其家长赶来学校。

  4、暖心陪伴,全员帮扶

  考虑到该生强烈拒绝住院治疗,家长请求学校允许孩子一边学习一边治疗的情况下,制定以医院医生治疗为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辅导为辅的治疗方案,做好以家长为首、辅导员和同学为辅的暖心陪伴,建立领导—辅导员—系主任、专业老师—同学的全员帮扶机制,全员、全方位对该生进行帮扶。一是家长的暖心陪伴,安排家长在校陪读,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提供良好家居环境;做到每天接送孩子上下课,保证孩子校外安全;带孩子定期就医,督促孩子按时服药,保证有效治疗。通过家长贴心、暖心地陪伴,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意,家庭的温暖。二是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辅导,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该生及时有效地心理辅导。

  六、经验与启示

  1、深入学生群体,掌握学生状态

  只有切实地深入到学生之中,持续地关注学生,才能洞察学生每个时期的状态,也才能发现问题,及时做到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辅导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学生方方面面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线下辅导员可通过下寝卧谈、下课堂听课、下场地参加活动等掌握学生状况;线上辅导员可通过QQ动态,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方式关注学生网上动态,全方位关注学生、关心学生。

  2、加强专业素养,提高鉴别能力

  学生心理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而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鉴别能力,是进行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辅导员、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专业素养必不可少。一方面辅导员需自我提升,经常去参加各类心理专业相关培训讲座,加强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鉴别能力和处理方法,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对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等的专业信息队伍进行专业培训。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帮助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委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其次进行理论培训,将开展心理咨询方面理论知识培训,从心理委员、朋辈心理委员的沟通和陪伴技巧、危机预防和转介以及班级心理活动辅导等方面展开。最后为实践培训,注重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倾听、共情等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帮助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加强家校联系,齐心协同解决

  大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来源于家庭,过往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一些特殊经历会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家庭力量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长的积极配合能够有效改善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在校出现任何异常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需及时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配合,必要时联系家长到校,与他们进行深入细致沟通交流,做好思想工作,合力解决问题,形成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8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问题。

  这项调查结果是6月25日发布的,调查由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完成,共访问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6所大中专院校的1200名大学生。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一个多月来,我在公司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及关爱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综合看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以下的不足之处:

  除交际困难外,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

  约有30%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他们的压力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这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内在冲突与痛苦之中。另外,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各种大小不断的考试、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即将毕业的小张,已经参加了4场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心情极度沮丧。“我今年要从医大毕业,却没有办法进入好医院工作,我甚至不敢想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是盲人,但却是择业时的盲人。”

  还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在大二时,我的前女友突然提出要和我分手。”一名姓黄的学生说,“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名女生,至今觉得无法解脱。”

  此次宣传活动我们在准备宣传材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查阅各种环保知识宣传资料。现将我此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及心得体会(针对“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调查发现,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学生心理问题分阶段各不相同,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活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出现的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三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而和城镇大学生相比,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更多一些。

  过度的.压力使大学生们在情绪上容易失落苦闷。一名接受调查的大二学生说:“我总是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和抑郁,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觉得索然无味,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现在我睡不好,经常做噩梦。”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示出来的问题,心理测评师、哲学硕士张小平分析说,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这一阶段中,会出现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冲突,强烈交往的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存在过于强烈和持久,在遭遇x种刺激时,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个体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生活来看,大学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中心”地位受到威胁,也会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此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独生子女常常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缺乏社会锻炼,心理较为脆弱,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

  务实性和功利性是当代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当代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

  当手中有余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着打扮占比重最大,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喝还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成为部分学生的副业。女生中购买化妆品衣服的比重较大,男生用在交际娱乐方面占比重偏高些。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又是一年暑假,大学生活已经匆匆过了一半,是时候该想想步入社会该作何打算.所以今年暑假便想提前体验一下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感受.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9

  迈入大学的那一刻,每一位学子都是满怀憧憬,满怀期待,想像着大学生活得自由快乐、无拘无束,并认为自己肯定能在这片天空下有一番作为。但现实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一些大学生就会遇到各种困扰的事情,譬如:想家想亲人,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身处高手如云的环境,思想压力大;太过于羞涩,不敢表现自己,与许多机会失之交臂;不能正确的处理恋爱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并能乐于帮助他人是一件积极而有意义的事。

  一、案例情况

  1、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大一新生中存在的尤为普遍。新生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与自己尚不熟悉的同学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在生活习性、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还没能完全从高中的生活中走出来,转换到大学生的角色。因此在各个方面都觉得不习惯,由此而产生心理偏差,并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对大学生活感到厌倦。

  案例一

  小郭上大学以后非常郁闷,他在开学时积极参加社团面试,一心想着大展拳脚,然而心仪社团的面试没有一个能顺利通过,最终去了一个不怎么喜欢的社团,而且一直都是做跑腿打杂的事情,与自己开始的设想相差甚远。大学的学习方式和高中的存在很大的区别,小郭一时难以适应,再加上大学里藏龙卧虎,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学习尖子优势也难以继续保持。最近和室友也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摩擦,越吵越凶。似乎各种事情都不顺利,小郭对现状越来越不满,一直心情低落,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更别说专心学习了。

  案例分析:

  小郭这是典型的对大学生活不适应,而且因为社团的不顺心,还引发了对自己的认知失调,人际关系的不融洽。大学中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因为他的消极对待,让他不仅对社团厌倦,还让他失去了自信,在学习上感到技不如人。大学本是一个收获友谊的地方,但他却因为消极的心理,和室友产生摩擦,心情也因此低落。面对这些问题,小郭应首先反思自己,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能因为这一点小风浪而倒下,他应该积极地去面对,机会失去了可以再争取。在学业上,只要自己努力了,付出了,便问心无愧,而且付出就有回报,将来成绩肯定会上去的。与自己的室友应该坦诚相待,可以将心事向他们倾诉,从他们那里得到安慰。另外,小郭也可以去寻求心理老师、辅导员以及同学的帮助。

  2、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有着上万人的校园里,人际交往是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条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一些大学生因为性格腼腆,或者不懂与人交往的方式,只能孤独一人,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久而久之,造成性格孤僻,关上了心灵的窗口,每天生活在一个没有关爱的世界里。

  案例二

  小斌,知名大学一年级新生,他是x理科奥赛的金牌得主,在普通学生眼里看起来十分晦涩难懂的专业课对于小斌而言易如反掌。开学第一个月,和小斌同一个宿舍的三位室友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时常会就专业课上的问题来请教小斌,而小斌也乐此不疲地充当起了课外辅导老师的角色。但是小斌这位老师义务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那就是喜欢在给别人讲题时加上一句口头禅:“哈,这道题目简单!”对室友所犯错误的评价也是“一针见血”:“你这个地方犯的错误太低级了。”这样过了没几周,小斌发现,三位室友渐渐地不再向他请教问题了,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有点冷冰冰的。复习期中考试的那段日子,小斌主动问室友们有什么可以帮忙,结果接连碰了三个软钉子。更糟糕的是,小斌还听到关于自己的传闻,说自己“眼高于顶,好为人师”。沮丧的小斌在电话里向父母抱怨自己好人没好报,父母则告诉小斌要当心“树大招风”,平时做人要懂得低调一点。这一席话让苦恼的小斌更为摸不着头脑,自己怎么就“树大招风”了呢?不愿在宿舍受冷遇的小斌只好选择把图书馆和自习教室当作自己的“避难所”。

  案例分析:

  小斌这是典型的因交往方式不当而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不懂得交往的艺术性,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或许会打击到别人的自尊心,而造成友谊的破裂。他首先应学会的.是理解别人内心的情感,换位思考,将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上,考虑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理。然后,他应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同一种意思,以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会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应该将自己的心意以一种关心的口吻传达出来,而不是去中伤别人。再者,他应该学会以一种诚恳的态度待人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逊而不矫揉造作,在待人接物中,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诚挚之心。而且,当与室友有矛盾时,应主动去找他们沟通解决,而不是避而远之,将关系弄得越来越僵。

  3、情感问题

  大学不再像高中,以往还需遮遮掩掩、欲说还羞的爱情已然大大方方的走进了同学们的生活中。但毕竟还是稚嫩,有些大学生根本不懂得恋爱的意义,不懂得照顾对方的感受,原本美好的情感却变成了对双方的折磨,因为分手而带来痛苦,并影响学业和以后的人生。由此,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也是十分重要的。

  案例三

  张x和李x是同班同学,也是同乡。班开第一次班会,他们分在一组,从此就熟悉起来。因为都来自山西,感觉上比别的同学更亲近一些,女孩有事就喜欢找男孩帮忙。后来,两个人就开始像男女朋友一样交往了。但在交往了两个月之后,两个人开始闹别扭,争吵不断,男孩提出和女孩分手。女孩因此深受打击,再也不想和异性交往,而且心里对异性总是充斥着敌意。

  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女孩是典型的`由失恋引起的恐惧心理,女孩应正确的看待失恋。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自我调适,正确了解爱情的本质,尊重对方的选择,并祝愿对方从此幸福快乐。如果自我调适没有效果,不要将委屈闷在心里,而是寻求他人的帮助。可以去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向他们倾诉内心的苦闷,寻求心理安慰和寄托;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像投身到自然,感受新鲜的空气来释放内心的苦闷;还要学会自我反省,总结失恋的原因,让自我得到更新和升华。

  二、拨开心灵的阴霾,迎接美好的未来

  大学是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健康的心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学会自己解决遇到的一些压力挫折,保持身心的健康是重要的,而且,还要学会寻求别人的帮助,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在拥有一颗自信坚强的内心之后,在有了朋友的帮助之后,更要有自己对于学业、未来的规划,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且要为之坚持下去,实现它。如此之后,我们的大学生活才是精彩充实的,才不会荒废我们的年华和青春。

  1、学会自助,完善自身

  (1)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心境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若是有一颗积极的心态,不管你面对怎样的逆境,都能随遇而安,积极寻找事业的乐趣,发觉生活的光明面。

  (2)正视现实,适应环境。马克思曾说:“在框架的限制中寻求自由。”人不能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所以应该正视现实,勇敢的去接受挑战,不断完善自我,是自己更加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如果对现实愤懑不平,更是无益的,我们要会换位思考,要转变思路,要从实际的问题出发去寻求解决的途径,而不是以一心之所想去看待现实。

  (3)自尊自爱。一个人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要清楚地认识自己身上的优势和不足,这样才会更好的发展自我,才不会被自卑的心理掌控。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处处有合作,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合作的基础。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我心换你心”。与其抱怨人心不古,不如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学会沟通,理解别人也让别人能理解自己。

  (5)正确对待挫折。挫折在所难免,对此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斯宾诺莎说过:“不悲哀、不嘲笑、不怨天尤人、而只是理解。”这应当作为我们面对挫折的座右铭。挫折更是对我们的激励,更是对我们的提高,我们在经历失败挫折之后,会更清楚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就会为完善自身提供一个方向,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2、敞开心扉,乐于助人

  心理老师和辅导员比学生有更多的经验,因此他们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方法会更多更有效。但是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我们身边,因此有时来自同学的帮助会更及时,而且交流起来不会有羞涩。

  我们作为同龄人,对同学遇到的困扰能更好地体会,或许我们自身也曾有这样的经历,从而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向他们提出建议,给他们以安慰。换一个角度,帮助别人也会使自己的内心有一种成就感,当看到别人的烦恼褪去,又挂上昔日的笑容,我们自己的心中也会是一片爽朗。

  3、明确目标,筑梦未来

  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没有航向的帆船,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时也是因为没有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从而每天会将精力放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我们已经不再是往日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而是一个已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对未来有一个自己的规划。从现在起,就应该思考自己人生的方向,为将来做好准备。

  总之,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敞开心扉,学会自助与助人,向着自己人生的目标奋斗,让自己的大学生活积极健康而富有。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0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得出,产生这方面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艺术生的精神取向自由,他们侧重于自身自由,艺术工作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这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由于在城市长大,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xxx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1

  发展---从学会学习开始

  这学期学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这门课程,感觉从中受益匪浅。的确,从自我认知到与人交往再到融入集体,我对事物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在学习方面我得到了最大的收益。

  “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这句话在很早以前我就有所耳闻,这很鲜明的体现了一部分大学学生的学习观念。其实这种观念并没有什么错误,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大学生活,当然他也要为自己大学四年的所作所为买单。我只能说这不是我的观念,我觉得初等教育带给我们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成为了考试的奴隶,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目光短浅的学习知识是现在教育的弊病。而到了大学,我们也难以摆脱这种思想,说明这种思想已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就是因此而来。其实到了大学我们可以学习的知识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对于学习模式的转变,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而不是一再的只完成课内的内容,这种学习理念算是比较符合大学生活的了。当然,如果选择玩过四年也未尝不可,因为选择是人拥有的最基本的人权,只是四年以后,我们会激昂的回想着我们的大学生活,说一句“我爱我的青春,我从不后悔”就是最完美的结局了。上完心理课后,我不断思考,思考我和学习的`关系,所以我总结了我对大学学习生活的见解就是两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 学什么?

  这个问题萦绕了我很久,与其说是不知道学什么,不如说是选择什么。因为大学里可以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面对要花缭乱的课余生活,我们没有时间把所有的东西都尝试一遍,只能有所取舍,于是,选择什么就成了最纠结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大学有所区别,这是一所体育院校,所以有很多东西是别的学校所没有的。比如说我们有棒球社,橄榄球社,武术协会等等等等,看上去所有的社团都是那么吸引人,所以我曾经就纠结于选择哪个社团这个问题。但是结合自己课程紧而且要有自己的时间学习别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了一个社团,即使这样还是有些不甘心。

  还有一点就是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在学生会里,我不仅认识了朋友,还学会了一些书上没有的东西。比如说与人交际方面的经验,我想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生活里面到处都要与人交际,而要做到愉快的与人交流并且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并不容易,这就需要学会倾听,并且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讨论。还有一些礼貌的做法都会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怎么学?

  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后就剩下付出努力完成目标了。但是要是学习的时候不注意方法反而会耽误很多时间。上大学后因为时间比较宽裕,所以大大小小的讲座我倒是听过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学习经验交流会。一些好的经验我就会拿来借鉴。比如在学长说过要提高学习效率,集中精力放在当前做的事情上。还有英语学习方面,要多重复,比如单词,单词量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我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背的单词第二天忘记了一半,这无疑是个难点,更是对自信心的巨大打击,于是学长就教我们如何背单词,在如何复习,反复看,这些经验让我在英语学习方面少走了许多弯路。

  同时,挑选自己的擅长也是学习方面的难点。面对纷纷扰扰的大学生活,选择最适合的生活方式和学习观念也是“怎么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坚定

  的目标。有一个坚定的目标是指导大学生活的标准。但我们累了倦了,想想自己的目标,这时就会精神百倍;当我们迷茫了,想想自己的目标,这这时我们就会信心百倍。我想我的目标已经很明确,就是想出国。这样我就要保证我在成绩方面有一个好看的GPA,每科都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同时托福成绩和GRE成绩也要考得很好才能去一个好的大学。每当我抗不住的时候,我总会想想自己的目标,想到了达成目标后的喜悦和热泪盈眶的激动,总是会重整旗鼓投入到学习中去。 我想着就是学习方面最大的收获了,学习怎么学习应该也是大学四年最应该弄懂的事情了。学习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你的目标一直努力下去,而且还要在失败中不断总结教训,找到一个完全符合自己的方法来指导、鞭策自己的生活,我想,在面对一切困难时,我都不会轻易地被打败。再想想心理书上的话:发展,从学习开始。

  学习使人一辈子的事,不管自己的地位学识有多高,人需要的也还是不断学习。我很喜欢的学者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学识方面,他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人,通晓古今,文学造诣极其高深,但是他却是个低调的人。一生都在学习中渡过,从不炫耀自己的学识。七十五岁高龄还奋斗在文学界的一线,出版书籍。钱老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中渡过,直到八十八岁钱老去世,在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这样的文豪况且如此爱学,我们反而就应该更加努力了。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我将不断鞭策自己的学习生活。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2

  一、案例背景

  张x,女,广西人,家庭成员结构相对复杂,系离异再重组家庭。在张x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带着她改嫁到了另一个离异家庭。该生体型瘦小,性格非常的内向,在同学中朋友较少,是一个专业成绩不错,但不爱说话的同学。

  二、案例简介

  在大学入学后,同宿舍的同学反映,张x在宿舍生活中,总是不敢一个人走出宿舍阳台的现象。刚开始同学们并没有特别在意,认为张x只是不适应大学的生活。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张x身边的同学渐渐发现,张x不仅是不敢走出阳台,就是进入食堂或与同学共同参加在室内举行的众人活动这些人多的场合,她也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状态。渐渐的,同学们都觉得奇怪,也就和她越走越远。但在班上,还有班长和小菊两位热心的同学,还总能出现在她身边,和她在一起。

  有一天,张x终于和小菊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上,有这些不适的原因:因为她总是感到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特别在男生多的场合,总会感到有男生在议论她,说她笑起来很傻;自己在阳台洗漱的时候,会感觉到有人在偷看她,并安装摄像头拍摄她,上传至网上,让她出丑。

  辅导员通过同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其进行了谈话,在谈话中,辅导员并没有感觉到该生的任何异常。相反的是,感觉到张x特别的有礼貌。与此同时,张x在生活上,朋友却越来越少,小菊成了那极少中的一个。“小菊,我又听到那种声音了”,张x对小菊说。张x说的那种声音,指的就是感觉到有人在骂她了。

  又有一次,张x坐班车回家,在张x的后排,坐着一位与张x并不认识的先生,张x觉得这位先生也在骂自己,并且从上车骂到了下车。回到学校,她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小菊。小菊也感到很不理解,却没有办法与她沟通。

  三、解决方案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中张x的心理症状属于偏执性精神病症状。偏执状态以突出偏执妄想而无幻觉为特点。它既无偏执狂那样的系统性妄想,又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分散和荒诞离奇、伴有幻觉,且发生人格衰退等不同。有学者认为偏执状态似乎是介于偏执狂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之间的一种状态。

  偏执状态的患病率比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少,而比偏执狂多,目前尚没有该病的确切发病率。该病病人可照常工作,甚至可圆满完成任务,往往不去求医。

  偏执状态的病因,是在一定个性缺陷的基础上由长期持久的精神紧张所引起。急性精神创伤可作为诱发因素。偏执状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与偏执狂类似,本病的妄想虽多呈持续慢性形式,但也有短期内消失的。

  案例中的张x之所以出现偏执性精神病症状,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就辅导员所了解到的,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该生家庭系离异再重组家庭,成员构成较为复杂,其继父子女较多,据其继父称,儿女中既有副厅、正处级的干部,也有x高校的副教授。其母亲早年做生意,人生经历较为丰富,有重大交通事故史。复杂的家庭组成情况,在生活中,就难免有相对一般家庭更加容易产生口角等家庭矛盾,极易在该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一些影响,这时小孩一旦出现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极易形成一些不利于成长的复合情绪。

  第二,张x在高三的时候,曾经因为有男生向其示爱,由于示爱的方式比较猛烈,因而受到了一些惊吓。因此在男生多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对示爱场景的回想和幻想。

  第三,个性自卑,遇事较为敏感。研究表明,心理敏感的人往往害怕与别人交往,害怕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受到别人的嘲笑,此例中,张x甚至不敢在别人面前笑,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笑的样子很傻,害怕被别人拍成视频放到网上去。

  (二)解决方法

  结合该生日常生活表现及辅导员所了解的情况,辅导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把握事件发展态势,理清事件发展脉络,有条理的将事件上报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分管领导,同时安排与其关系较好的同学细心的观察她的日常行为,并做好记录,为日后辨别其心理健康状态作依据。

  第二,积极联系其家长,将该生的情况与其家长作通报,了解其以往的心理情况并告知其在校表现的具体情况,争取家长对处理此事的配合。此案中,辅导员虽然积极联系了其家长,但其家长开始矢口否认一切不利于小孩的事实,并隐瞒该生过往的一些经历,这为事情的解决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与交谈,告知了学校对该生的关心,其家长才放下包袱,来到了学校,试探性的配合了学校的工作。

  第三,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有关条款的前提下,寻求正规医疗机构的帮助与诊断。心理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患者敞开胸怀的配合治疗,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在此案中,张x在心理出现异常初期(寒假前)及寒假结束后在家人和老师的陪同下,在专业的脑科医院分别做了两次针对偏执型精神病的治疗。然而,初次治疗和第二次治疗的结果却相差甚远。初次治疗,张x就医生的提问,都能够认真的回答,从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及各项数据的综合反映来看,医生给出了疑似偏执性精神病的诊断,希望张x能去其它三甲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复查。第二次治疗是该生希望能回到学校学习时,再次做的诊断治疗,但第二次的各项数据,却均显示一切正常,整个心理咨询过程,她也回避了(下转第151页)医生的大部分提问。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二次的治疗,张x开始有意识的封闭了自己,所有的选项都选择了否定的答案,在答题时间上,也比第一次减少了很多。

  四、处理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细致而有节奏的工作,最终该生家长同意了学校的休学建议,并在一年的休学调整后,和学校协商,让该生采用在家自主学习,相关指导老师视频指导的方式,完成了余下的学业。

  在此案例的处理中,虽然因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欠缺,在处理中略显力不从心;学生家长对事情的处理也未能充分理解和配合,但在学校相关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系部的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还是取得了双方较为满意的工作效果。

  五、思考

  大多数的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学习心理学的,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上,只能做到发现与关注,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的判断及处理,还有待专业的心理临床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指导、执行。因此,大力发展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形成一定的层级机构,明确每个层级的责权及所扮演的角色,通力协作,才是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渠道。但是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队伍,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在学生心理健康出现偏差初期,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一,加强宿舍长、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的三级防控机制建设,制定适合自己所带班级的信息反馈机制,并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对心理方面的学生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骨干真正起到辅导员眼线的作用。

  第二,对出现异常行为的同学,要加强对其日常的言行的记录,找专人对其进行跟踪与反馈,了解其心理变化规律,更好的为其总结出行为规律,为日后的工作作依据。这对后期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也是颇有裨益。

  第三,一旦启动事件的处理程序,辅导员一定要有耐心,因为此类疑似病例的确认和处理,注定是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解决此类事件的关键。

  第四,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习常见心理疾病、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基本特征,能心理病症能作出初步的诊断,从而对其日常行为作初步的判断和诊断,能更及时的使疑似病例能更好的接受相应的治疗。

  第五,加强心理特殊群体的排查工作。在入学之初,利用专业心理测试软件为每一位新生做心理普查,对有心理问题趋势的同学要做深入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全面信息。全面信息包括:

  (1)学生家庭及各家庭成员的信息。

  (2)学生本人过往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经历。

  (3)除家人外,第三方对其的综合评价等。只有了解了全面的信息,我们在后期的事件处理决策中,才能尽可能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3

  一、主题简介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问题,假期我利用网络、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院及其他院校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着崭新的生活,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情感上,都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及心理障碍。而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报道也日益增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总结出大家目前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向在校大学生们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帮助身边的同学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并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二、活动日程

  1. 8月3-6日:准备阶段

  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并针对我院xx年上学期期末的《高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进行数据统计,汇总。

  2. 8月7-11日:调查阶段(一)

  校内调查:(1)网络咨询,在我院班级、同学之间进行访谈,作为初步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 (xx年上学期期末已发卷调查)

  校外调查:将问卷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其他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 8月15-21日:调查阶段(二)

  在爸妈在线心理网,对有心理困惑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4. 8月22-24日:总结汇报阶段

  整理材料,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最后以书面报告形式进行总结。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结合到大学生的实际大学生活,他们也确实面临着学习压力、严峻的就业压力还有复杂的感情问题。

  2.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从中寻找出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困难,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大学生们提出一些适当有效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建议,帮助大学生克服那些出现在学习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与信心。

  3.调查对象

  本校的学生和其他各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4.调查方法或工具

  主要是问卷调查,通过网络以及实地调查两个方面进行实施。

  5.数据分析或问题与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问题分析

  1、单选题(只选一个)

  1.你认为在大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a.有必要 b.无所谓 c.没必要

  2. 你目前的学习状况:( )a.很顺利 b.有困难但能克服 存在很多困难

  3. 你对自己的身形、容貌是否满意?( )a.满意 b.无所谓 c.不满意

  4. 你在学校的朋友:( )a.很多 b.比较多 c.很少

  5.你想过自己的前途吗?( )a.没有想过 b.想过 c.以后再说

  6.你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 )a.能 b.基本能 c.不能

  7.你感觉自己的学习自觉性:( )a.很高b.视情况而定 c.比较低

  8.遇到困难或压力时,你会最先向谁求助?( )a.家人 b.朋友 c 老师

  9.在大学生活里,你最经常的感觉是:( )a.比较充实 b. 无所事事 c.郁闷

  10. 你与舍友的关系:( )a.很融洽 b.有时会有小矛盾 c.经常争吵,难以相处

  11.考试前后你总会心情紧张焦虑吗?( )a.总是 b.有时会 c.不会

  12.你对所学的专业是否满意?( ) a 很满意 b 一般 c 不满意

  13.你赞同婚前性行为吗?( ) a.赞同 b、不赞同 c.不知道

  14.你对校园未来的爱情是如何看待的?( ) a.无疾而终 b. 社会太现实,毕业各自飞 c、只要双方努力,将来会在一起

  15. 你认为自己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a.很健康 b.一般 c.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a.闷在心里b.向朋友倾诉c.告诉父母d.求助老师e.自我调整f.寻求心理辅导

  2.您的心理困扰主要来自:( )

  a.学习b.家庭c.就业d.感情e.情绪f.人际关系g.环境h.自己

  3.您的情绪问题主要是:( )

  a.焦虑b.抑郁c.嫉妒d.压抑e.恐惧f.易怒g.其他

  4.你对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

  a 工作轻松 b 专业对口 c 收入高发展好 d 工作稳定 e 兴趣 f 对社会贡献大

  5.本学期学院《智力与心理健康》课程以专题教学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你喜欢的方式有:( )

  a 参与式教学 b 互动式教学 c 案例式教学 d 启发式教学 e研究式教学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1.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大学后,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在高中时代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考大学前往往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还是那么大,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2.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就业的双向选择,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凭及学历不如本科生,往往不能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有的缺乏自信,有的缺少积极进取的精神,有的处于眼高手低的情况中,形成种种矛盾心理,心理问题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但相对于城镇学生,农村学生因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对能否就业就更为敏感,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比城镇学生相对更多一些。

  3.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

  这也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般包括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情感破裂后的报复心理等。随着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生理发育、两性关系、恋爱等方面也经常出现心理困惑和障碍。

  4.自我定位出现迷惑

  大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己,探索自己,经历着种种内心自己的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6. 解决方法

  (一)开展相关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

  校方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心理问题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不够,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大家过去的错误观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走出心理阴影,沐浴阳光。

  (二)积极参加活动,保持良好心态

  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快乐,其实快乐隐藏在生活中的许多角落里。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需要相信:快乐是自己寻找的。暗示自己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时刻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能在无意中将阴霾无限缩小直至消失。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自己的不快乐与快乐都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困难时寻求朋友的帮助,失落时寻求朋友的安慰,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也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降低压力,促进良性竞争

  现代的大学生虽然还没有步入社会,但是沉重的压力却已经在他们身边蔓延开来,就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往往压得许多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一方面学生应学会调整自己,学会怎样把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多的压力压垮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为了保持学习效率、有规律的健康生活,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生活,坚持体育锻炼,讲究卫生。做到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四、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指导他们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高校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必须向更深的层次发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加以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4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4月份,对我所在大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澄西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教育价值观

  部分大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16%的大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1、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x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2、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二)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大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大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找到好工作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大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5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方式是在我的同学之间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借助腾讯QQ进行问卷发放,也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支持。这次调查一共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本科及大专的在校大学生,男70名女50名,一共收回108份具有分析价值的问卷。这次调查得到了同学的大力配合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和较高的可信度。

  二、调研分析

  (一)、人际关系问题

  根据调查可发现,有的大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自负的心态,待人处事以自己为中心,总想表现自己,经常抱怨别人不理解、不体贴、不关心。有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示自己的思想,例如调查中发现有4%的同学当自己不受到别人理解时会和别人冲突,缺乏理性,15%的同学会有不同程度的怨愤和心情压抑!不愿和同学交流、合作,一心只读圣贤书,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外,大学生之间由于个性、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也容易产生冲突,导致有些大学生相互冷漠,甚至仇视打击对方,长此以往,她们就会在内心积聚心理问题,极易产生心理疾病。

  (二)、学业问题

  调查发现1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活就是三点一线之间教室、寝室、食堂缺乏激情与热情枯燥乏味。据了解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

  (1)学习压力大;

  (2)学习动力不足;

  (3)学习目的不明确及学习成绩不理想;

  (4)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三)、恋爱与性的问题

  大学生大都处18~25岁的年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已进入了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成熟的阶段,不少大学生开始谈恋爱,但在如何处理恋爱与性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

  (四)、情绪问题

  在情绪方面调查发现,12%同学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这反映了一些情绪问。进入大学后,社会角色的换位引起了大学生许多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大学生易出现的情绪困扰主要有:

  (1)抑郁。抑郁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如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严重后果。

  (2)焦虑。一般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增加等,是由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情绪体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生活。

  (3)自卑。自卑的人大多性格内向,常常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实践,因而抑制了自己的才华和进取的时机。

  (4)冷漠。一般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从表面上看,冷漠的学生是无动于衷,实际上一些学生内心十分痛苦,有很重的压抑感,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将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五)、做法分析

  经验与启示存在问题及原因

  据了解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也有发展过程中自身主观的因素。社会因素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文明在不断的发展可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缺失使得她们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生理和心理处于不稳定阶段,心理素质还十分脆弱,容易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和情绪的起伏不定,致使她们心理复杂而动荡不安。家庭因素现在的还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她们生下来嘴里就含着金钥匙是家里的宝,从小的娇生惯养导致她们心理承受能力差。自身因素,大学生个体因素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心理个体的人格缺陷大学生的人格结构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良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导致其人格发展有缺陷。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发展缺陷,表现为孤僻、冷漠、多疑、悲伤、急躁、冲动、固执、好钻牛角尖、易偏激、骄傲、虚荣、以自己为中心等。自己的意识缺乏客观性和正确性,大学生的自己的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突出特色的方面,是个性发展的最集中的表现之一。自己的意识包括认识、体验、控制等。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自己的评价有浓厚的兴趣,但却常常缺乏客观性、正确性。有时自己的感觉太好而自负骄傲,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水平,而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又因偏离而出现逆转,走向对立面,产生自卑情绪,自己的评价过低,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最为关注也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也影响到大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说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最多、最直接的原因。生活环境变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生活环境的变迁对新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结论与建议

  对于以上调研结果发现的问题我向大家提出我个人的看法以及意见希望能对大家未来就业有所帮助。

  1、在处理与她人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应当更加积极主动,而不应该等待她人的主动。而师生关系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显得更加重要。大学中老师不再是中学时代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结合的老师了,大学中的老师自身也有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任课老师也一般在课堂上才能见到。因此,在师生交往中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当遇到心理方面或者其它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主动找老师寻求解决的方法,有可能的话尽量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对学生非常有利的。

  2、同学之间的长时间相处,特别是舍友长期生活学习都在一起。长时间的相处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矛盾。当这些矛盾出现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而不应该激化扩大矛盾,尽可能地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同时,在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时,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心理,设身处地地为她人想想,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置她人的感受不顾。

  3、在处理异性关系,男生和女生都应该主动,不必感到羞涩腼腆。在人际交往中,异性的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应该表现得落落大方。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但能够给人情感的满足感,而且能够让不同性格类型的异性互相补充,更加嫩完善自己的的'性格,培养健全的人格。

  4、当遇到不被理解、信任的时候,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压抑,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此时,自己应该尽可能地与别人增加沟通,委婉地表示自己的想法。在平时的交往中,讲究诚信,建立自己良好的的信用,让她人由衷地感到你是能够信任的人。另外我们在发现自己已经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等心理问题的时候,应当勇于正视,寻求方式解决。在解决方式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取自我调节和与她人交流沟通相结合,解决方式应避免单一化,以期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从心理问题的阴影中走出。

  5、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助推器,是个人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不竭源泉,是指引人生实现奋斗目标的灯塔。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踏入大学校园之后,就有必要对整个大学生涯进行规划,对未来的人生、职业有一个较明晰的规划,确立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但包括个人的人生规划,还应包括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6、无论是大学生活,还是人生生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挫折,这就需要大学生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一方面要接受抗挫折教育,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积累挫折经验,丰富人生阅历,让自己心理日渐成熟,为培养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7、面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如何恰当地处理学习生活是大学生必须正视的问题。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的评价。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活平淡一般甚至枯燥乏味,对大学学习生活缺乏热情与激情,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学学习生活中缺乏近期或长期的目标,使大学生缺乏奋斗方向,因而也就缺乏激情的源泉、动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主积极性不高,或许是受到中学时代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留下了些许后遗症,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父母还存在依赖性,没有完全从中走出来。因此,有必要努力培养独立自主意识,这是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进入社会前的必要准备。

  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加之社会坏境的剧烈变化,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失衡。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经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在实践收到良好效果的方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转变观念、改进管理、改进教学、拓宽社会活动领域和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教育等多方面入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相关文章:

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2-29

大学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2-29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报告12-29

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报告范文(精选17篇)12-27

心理健康成长报告(精选26篇)01-02

心理健康成长报告(精选21篇)12-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自我报告(通用10篇)12-28

心理健康成长报告范文(通用7篇)12-29

大学生健康成长报告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