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项目报告(通用12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扶贫资金项目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1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全省民政救灾、城乡低保、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市扶贫办财政局组织专班人员,深入各项目实施镇处和村组,围绕20xx年度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20xx年度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执行及落实情况
20xx年,省下达我市财政扶贫、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资金151万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7个,项目资金99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5个,项目资金43万元;科技培训类项目2个,项目资金9万元。截止到20xx年底所有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资金已全部下拔到各镇处和项目建设单位,资金到位率达到100%。
二、20xx年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做法
一是强化项目监管。省扶贫资金及项目一经省扶贫办备案审批下达,我们始终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 、“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省办《关于进一步改进扶贫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下达的项目资金额度和建设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同时,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多次深入项目施工现场调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划实施方案施工,确保工程按规定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完工,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责成施工单位返工。在项目建设验收合格后,将项目建设内容、资金额度等内容及时录入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使全市扶贫项目资金做到无任意调整挪项、无擅自分散使用,无“半拉子”工程现象发生。
二是坚持阳光作业。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各镇、村、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充分利用镇、村公开栏、宣传单、新闻媒体等,对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和效益、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责任人、资金来源、资金总额等内容在公开栏进行至少为期半个月的公示公告,确保了扶贫项目和资金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提高了扶贫项目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严格实行竣工审计验收制,项目完工后,市扶贫办会同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镇分管负责人、村委会负责人、施工单位按照规划实施方案组织验收。严格项目建设质量监督评审制,各村成立了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小组,在项目验收上,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小组不签字不得评为合格项目。同时,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建设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市扶贫办联合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班,深入到各镇处和重点村,对20xx年的老区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把检查审计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扶贫资金和项目分配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三是严格资金使用。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湖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在市财政局设立了扶贫项目资金专户,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严格把握所有项目资金必须进入项目资金账户,然后履行审批手续后使用的规定。在项目申报、审批到资金下拨、使用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审计、财政、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审计和监督,始终做到了专款专用,足额到位,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发生。
四是注意发挥效益。对推进实施的项目,力求效益最大化,坚持做到建设一个,达到促进一片发展的目的。20xx年,维修村级主干渠5000米,改善了1000多亩的农田灌溉难问题;硬化和改造老区村特别是重点老区村村级道路20公里,解决了5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开展我市贫困地区贫困农民技术培训3000人。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改善了老区部分群众的通行条件,使农产品卖难和农资运输难问题得到缓解,提高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加了老区农民的收入,促进项目实施区的农民年人平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总之,我们通过自查,认为我市20xx年度扶贫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省、宜昌市相关规定,资金拨付及时,项目管理规范,发挥效益明显。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2
根据xx区扶贫办隆扶发〔20xx〕34号文件及隆扶联发〔20xx〕27号文件精神,结合xx乡实际,xx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xx乡国家和各级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为进一步管理好和使用好扶贫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意义
国家和各级投入农村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主要是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对于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扶贫资金事关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管好用好财政扶贫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真正把财政扶贫资金用在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上,使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共享公共财政的阳光。为此xx乡扶贫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切实明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重要作用,确保专款专用,把每一分钱都按规定花在刀刃上,力求发挥最大效益。
二、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在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的管理上,xx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和项目监管人员,每个项目的申报和实施,都是按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序进行,在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上都是按专项资金的要求管理,即按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要求进行管理,扶贫资金严格用于财政扶贫项目,及时拨付财政扶贫资金和进行项目报账,没有因为滞留资金而导致项目实施进度延缓和效益低下的情况发生,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没有发现xx乡违反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和扶贫项目立项、审批的程序,也没有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骗取扶贫资金的现象。20xx年至20xx年间,国家和各级投入xx乡重点扶持项目共有26个,资金3,900,000万元,共涉及12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xx乡财政扶贫资金由于管理完善、监控得力,确保了财政扶贫资金运行安全有效。
三、强化服务意识、建廉政高效队伍
各级财政扶贫资金,是中央和地方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解决和巩固温饱成果,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财政扶贫的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温暖,xx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管理上,都相应地建立了廉政制度,并结合云南省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的有关规定,扶贫领导小组成员自觉接受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执行政策的水平,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让上级放心。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3
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和抗旱救灾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办就20xx年以来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xx年以来共完成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9个革命老区项目)。其中:20xx年完成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65个(含2个革命老区项目)、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59个(含5个革命老区项目)。20xx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100户、20xx年完成任务安居工程60户。
二、项目的立项审批情况
项目的立项按照省、州的要求,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规划,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最贫困的村优先扶持的原则;二是先难后易的原则;三是适度集中连片开发的原则。立项采取的方法是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基层的意见,公告、公示初步名单,逐级上报审批。项目的立项审批严格执行立项审批程序,紧紧围绕规划的范围,逐年调整充实完善,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而改变扶贫重点方向,切实地保证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扶贫项目真正惠及广大贫困山区人民群众。
三、项目及资金完成情况
(一)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按照“六位一体”的整村推进思路,坚持“群众自主,政府引导,瞄准穷人,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整合扶贫开发、农业项目及社会事业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村的投入力度,做到推进一片脱贫一片。xx-xx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83个(含革命老区项目9个)。项目覆盖12个乡镇183个自然村,完成总投资15125.7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5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085万元、州级财政资金41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815万,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6065.5万元、其它资金(整合资金)6233.78万元,社会帮扶17万元,信贷资金44.5万元。xx年以来整村推进项目共完成进村公路硬化23条54.4公里,村内道路硬化213条179.136公里,人蓄饮水工程13件53.25公里,通电工程2件8公里,沟渠14条16.982公里,水窖、水池、水坝1080件228931立方米,墙体排白170户,新建烤棚群1座,坡改梯1660亩、低产田改造6672亩,种植蔬菜、芦笋、优质烟、水稻等14144亩,种植核桃、葡萄、梨、石榴等15346亩,大牲畜养殖19488头,新建沼气池1658口,节能灶184台,新建学校3所982平方米,卫生厕所155间3554平方米,文化活动室337间20854.2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11块7740.2平方米,完成科技培训506期60291人。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使贫困村行路难、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难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卫生意识得到提高。
(二)抓好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工作
弥勒县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因地制宜进行品种布局、拓宽新品种引进渠道、鼓励群众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省州扶贫贴息款,解决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充分发挥扶贫贴息贷款一两拔千斤的作用。20xx-20xx年共投放信贷扶贫资金1.46亿元,其中:到户贷款1.23亿元,项目贷款23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到户贷款615万元,含xx年下转75万元),项目贴息资金6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8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4万元。贷款资金覆盖12个乡镇129个村委会7096户28394人,涉及种植业7222万元、养殖业5078万元。扶持种植粮食作物4.4万亩、烤烟3万亩、蔬菜13500亩、甘蔗19500亩、林果5.8万亩;扶持养猪示范户240户15900头、养牛示范户140户7000头、养羊14000只、饲养家禽45000只、奶牛养殖600头。到户贷款扶持的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750元,人均有粮增加120公斤,为农户增收300万元。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1个(弥勒县新健亚麻有限责任公司扩建年加工1.5万吨亚麻原茎及3万亩亚麻基地建设项目),申请项目贴息资金500万元。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亚麻种植农户1xx户,xx0多人从事亚麻种植,种植亚麻面积3000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0元,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人数400多人。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1个(云南金粒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申请项目贴息资金900万元。该项目计划总投资xx万元,自筹建设资金1500万元。每年可带动本县1.5万户以上制种农户脱贫致富,带动制种面积2万亩以上,生产种子500万公斤以上,创造农业产值3500万元以上。经调查测算,制种与水稻相比平均亩增产值450元,每年可新增产值900万元。按一户两个劳动力计算,每年可解决3万人就业,社会效益显著。
20xx年申报扶贫贴息项目为20xx年申报项目——云南金粒种子有限公司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改扩建建设,申请项目贴息资金900万元,该项目已建设完成,已发挥其扶贫效益。
(三)实施安居房改造
20xx-20xx年实施安居房160户,安居工程完成总投资66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0万元,群众自筹(劳折)496万元、其它资金(整合资金)5万元。实施160户安居房建设,每户财政补助1万元,实施建筑总面积17372平方米,436人革命老区群众受益。通过安居温饱工程建设,使特困农户做到有房住,有产业,能稳定增加收入,达到基本解决安居温饱问题。
(四)做好易地搬迁项目
新哨镇西梭白村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于20xx年开工,xx年完工。项目完成投资3841.6万元,其中:省级地方债券资金150万元,群众自筹3691.6万元。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建安居房75套/120㎡合计9000㎡,架设引水主管4000米,入户分管5000米,水龙头75个,接通75户主线接入户闭路线,硬化村内道路4000米6400立方米,举办农村实用科技培训10期800人次。
(五)产业扶贫初见成效
20xx年争取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发展五山乡核桃产业种植1xx亩,其中,连片种植xx亩。xx年春季发生冰冻灾害,对五山乡内的核桃种苗造成严重损坏,给农户造成了重大损失。为减少农户冰冻灾害损失,恢复核桃种植生产,重点在五山乡连乡公路两侧开展核桃种植工作,建设优质核桃示范基地。
(六)20xx年项目计划情况
截止3月底,省州项目尚未下达到我县,按照去年的实施情况,20xx年共做50个整村推进项目的计划。计划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75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1100万元、其它资金(整合资金)650万元。初步项目计划情况如下:村卫生路硬化50条65公里;人饮工程10件18公里;沟渠15条10公里;水窖500口1xx立方米;水池、水坝10个xx0立方米;安居房150户;绿肥种植2500亩、低产田改造1000亩;种植烤烟、芦笋、甘蔗、葡萄、玉米制种等5500亩;种植核桃、桉树、板栗6500亩;养猪6500头、养羊2500只、养鸡1900只、养牛800头;科技培训100期9800人;建沼气650口、节能灶650台;新建卫生厕所50间1000平方米;新建文化活动室150间4500平方米;硬化活动场地10块5500平方米。xx年小额信贷计划投放3000万元。截止3月底,小额信贷完成投放500万元。
四、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
一是制定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结合省州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弥勒县整村推进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并结合各成员单位的职能细化了相应职责。
二是建立了资金管理使用公告及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制度,使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更加公开公正透明。
三是建立了扶贫专户。县、乡设立扶贫支农资金专户,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报帐制管理。项目启动前预拨50%的启动金,其余资金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实行报账制回补。通过严把资金使用管,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转。通过自检自查,xx年以来财政扶贫资金已全部报账回补完毕。
四是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项目选择符合规定要求,资金安排做到立项依据充分,确保财政资金全部用到项目上。
五、下一步的打算及意见建议
(一)加强领导,注重落实。扶贫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缓解和消除贫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领导是关键,落实是重点。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强大的扶贫合力,真抓实干,重在落实,把党和国家的扶贫惠民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到广大的贫困山区。
(二)瞄准贫困对象,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紧紧围绕“xx”扶贫开发规划的目标任务,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大稳定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扶贫措施,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而改变扶贫方向,确保扶贫政策的连续性,较好的完成“xx”扶贫开发提出的目标任务。
(三)加强项目及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扶贫开发项目及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要求来规范行为,项目规划一旦批复下达,原则上不能随意更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确保资金与对应的项目相互匹配,保证项目工程质量,按时进行报账回补,尽快地、充分地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
(四)建议扶贫支农资金多向贫困山区倾斜。几年来,弥勒的经济社会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山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坝区,如果不加大山区的投入力度,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最终将延缓全县的经济的发展进程。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4
xx月xx日接临财农xx号文件《关于开展xxx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业务站、所人员,对近几年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xx区境内东部,毗邻金、临、东三县区交界处,属丘陵地区,易旱易涝,全镇总人口21536人,辖11个村委会,耕地面积18060亩,
二、自查情况自查
我镇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程序全部乡镇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自查报告纳入了“一卡通”发放。其中:
1、良种补贴资金:上级拨付22.98万元,22.56万元,32.80万元。共计人民币78.34万元;
2、油菜补贴资金上级下拨0.03万元,1.xx万元,共计1.xx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0.25万元,其中专项结余0.88万元,已于3月31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88万元;
3、能繁母猪补贴资金:上级下拨1.6万元,8.76万元,共计xx.36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9.85万元,其中结余0.51万元,已于5月20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5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鉴于上述
油菜补贴结余0.88万元,能繁母猪补贴结余0.51万元,造成按政策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时村级在统计油菜面积,统计能繁母猪数量上报看,因种植油菜遭受旱灾和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发放补贴资金时,
四、几点建议
1.良种补贴资金。能否由政府统一采购优质品种,由农业技术部门按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将良种直接发给种植户,做到了良种优质化。
2.油菜补贴资金。
3.能繁母猪存栏动态变化,当年新增母猪难以核实,应确定母猪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档案,二至三年补贴一次。以上汇报当否,请批评指正。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5
根据县政府20xx年9月8日会议安排,以及县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重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
镇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并研究成立“范桥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负责人担任,镇纪委、财政、民政、农经、人社所等镇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自查自纠工作。
二、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20xx-20xx年,上级共扶持我镇项目17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16个,扶持资金238万元;到户补贴类项目8项,享受人数201人,补贴资金248968元,其中:雨露计划87人,补贴资金130500元;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40人,补贴资金2万元,到户贴息贷款补息27户,补贴资金60542元;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行动受助5人,受助资金4416元,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42人,补贴资金33600元。
三、明确责任,强化管理
在财政扶贫项目的管理上,我镇扶贫工作领导组都有明确分工,有具体的财务管理和监管人员,每个项目的申报和实施,都是按县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有序进行,在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上都是按专项资金的要求管理,即按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的要求进行管理,严格用于财政扶贫项目,及时拨付和报账,没有发现滞留资金等现象。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没有发现我镇违反分配、拨付和立项、审批的`程序,也没有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和骗取扶贫资金的现象。
四、强化服务,建立队伍
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管理上,都相应地建立了廉政制度,并结合有关规定,自觉接受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和执政的水平,力求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让党放心。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6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局涉农资金管理工作,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关于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的通知》(六府办〔20xx〕33号)文件精神,我局及时对全局范围内涉农资金来源、用途、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文件要求,检查的年度范围为20xx年度;我局接到文件后,迅速组织学习并予以落实。涉农专项资金名称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类别为劳动预备制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截止20xx年3月19日,对涉农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整理汇总后,将自查自纠资料整理归档。
二、自查情况
20xx年共举办培训班31期822人,拨付补贴302.2万元。其中创业培训14期252人,拨付补贴25.2万元;职业技能培训9期220人,拨付补贴49.5万元;劳动预备制培训8期350人,拨付补贴227.5万元。
三、工作流程
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培训机构广泛宣传培训政策→培训机构组织生源并进行初审→制作开班资料报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经办机构对开班资料进行审核批准并公示→报特区财政部门审批→培训机构开班培训→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监察等部门对培训情况进行每月2次的.实地现场检查→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上报资料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经办机构初审并公示→财政部门复审结束将补贴款项拨付给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拨付给培训机构。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涉农资金使用自查情况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㈠资金拨付不够及时。由于上级资金下拨晚、培训周期长、资料审核时间长等原因,培训资金拨付到培训机构不及时,对培训机构正常开展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㈡建议监察部门积极参与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增加培训涉农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资金使用安全。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7
为贯彻落实利财[xx]102号关于印发《全县涉农资金检查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确保涉农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切实保障财政涉农资金的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涉农资金自查自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向乡党委政府领导作了汇报,乡党委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陆珂为组长、财政所工作人员、农口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
二、自查内容。
主要对我乡xx年-xx年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三农”的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重点检查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是否通过“一卡通”及时打卡发放到户,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专户,是否存在多头申报、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抵扣资金的问题,是否存在滞留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其他问题。
三、自查的方式和方法。
根据市、县文件精神及涉农资金检查的工作要求,对我乡共计11个行政村,xx-xx年粮食直补资金199.58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154万元,一事一议31个项目资金488万元进行了账面梳理,统计制表,到村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全面核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享受直补、综补超过20亩的农户进行了重点核查,并走村入户,直接询问农户,并现场记录农户对粮补及一事一议情况的反映。
四、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经对全乡农户补贴信息进行排查发现,大于20亩的农户有25户计555.49亩,其中涉及村干部两名,经调查情况属实,本户承包其兄弟的地亩。因其兄弟长年外出,在南方跑大车,自愿把承包地交给自家兄弟耕种。已经要求这两名干部把详细情况作一个书面说明,报到财政所备案。
通过这次的自查,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的长效机制,今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自查自纠,坚决做到查出一例纠正一例,真正把党和国家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8
根据《xx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关于对20xx年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开展行业检查的通知》要求,对我乡xx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扶贫资金230万元,根据《xx乡20xx年新增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其中: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4.7公里,新建泥碎石路6公里,联户路建设400米,补助资金178.5万元;茶叶种植200亩,补助资金16.8万元;新建农房3户、改建农房32户,补助资金34.7万元。
一、项目变更情况
1、产业扶贫项目。由原规划的200亩茶叶16.8万元产业项目调整为100亩乌头雷竹项目,其中雷竹种苗7500株6万元;产业道1公里3万元;机耕道600米3万元;蓄水池2口100立方米,Ф20mm PE材质引水管道1500米,4.8万元。
2、公路建设项目。由原规划的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4.7公里,新建泥碎石路6公里,联户路建设0.4公里,补助资金178.5万元调整为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3.71公里,新建泥碎石路1.035公里,联户路0.4公里,补助资金178.5万元。由于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共3.71公里项目原设计有效路面由3.5米变更为4.5米,增加资金共需12.1万元;增加安保设施,增加资金共需36万元;增加浆砌卵石水沟,增加资金共需29.7万元。导致资金尚有缺口,正在多方争取和整合资金,设计变更函已上交xx县交通运输管理局。
二、项目执行情况
1、产业扶贫项目。100亩乌头雷竹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土地整理工作。
2、公路建设项目。通过竞争性谈判,经过公示公告,确定了3.71公里硬化全村村组道路和新建泥碎石路1.035公里的施工单位。公路建设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开工,现已经完成公路路基调平工作。
3、农房新建、改建项目。现已完成农房新建1户,农房改建18户。
三、存在问题
1、项目进度滞后。由于进行了项目变更,项目建设还处于实施阶段,下一步工作中,将根据规划,进一步抓紧建设、抓紧验收、及时报账。
2、资料完善不足。对相关项目的资料整理、归档不完善,下一步将抓紧完善,及时归档。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9
一、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20xx年到20xx我乡扶贫项目共两个:以工代赈项目一个,财政安排资金20万元,扶贫互助项目一个,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
(一)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由xxx村实施,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使用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户投工投劳30万元。项目现已实施完毕,正在组织报账。
(二)扶贫互助资金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在xxx村实施,于20xx年2月成立官地坪村扶贫互助会,现有入会会员184户,农户入社率达78%,其中入社贫困户130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2%,入社社员共交纳入社互助金4.85万元,财政补助互助资金15万元,已到位9万元,目前互助资金总额13.85万元,组建扶贫互助小组28个,于20xx年6月28日开始发放借款,现累计发放借款71笔,共17.8万元,借款农户累计归还款80466.5元。该项目到目前为止共惠及农户71户,通过发放小额贷款的方式,该项目正在有效的解决全村贫困弱势群体贷款难和产业发展难的问题。
二、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情况
(一)领导机构健全我乡自实施扶贫资金项目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纪委书记、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乡长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扶贫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我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及时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职责分明、人员精干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宣传措施得力
我乡紧紧围绕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主线,突出扶贫政策宣传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召开乡村社干部大会、村民大会、社员会议全面宣传项目政策,由于宣传到位,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澄清了许多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模糊认识,革除了抱残守缺的小农意识,破除了保守、落后的旧思想,树立了自立自强、开放进步的新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彻底丢掉了那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从而奠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扶贫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敢为人先、大干扶贫的氛围,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有力地推动。
(三)干群关系密切
我乡在扶贫开发项目中充分尊重民意、珍惜民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扶贫项目规划前认真开好社员会、党员会。一方面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听听群众急需解决哪些问题;一方面广泛宣传,宣传项目可以给群众带来更大的发展,对一些确实可以给群众带来发展但投资较大暂时不能组织实施的项目,耐心细致地给群众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加之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在项目建设中,群众不等、不靠、不望,在资金不足、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各个项目区村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自筹资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土方工程、沙、石等,使财政扶贫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依靠群众的力量建立起了农村公共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
(四)措施落实到位
为加强对全乡扶贫开发项目的管理,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一是在项目获准实施后立即将项目建设计划下达到各项目村,由村委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同时成立相应的村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第一责任人,自始至终负责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是要求每个项目村的驻村干部具体负责指挥、协调,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监督好工程质量,做到了有人全程参与管事。三是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要求所有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情况及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情况必须在项目村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并做好工程相关资料的归档。四是建立健全项目后续管理办法,并纳入村规民约,指定专人管护使用,长期发挥项目建设效益。五是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经常实地深入到项目村进行检查、督促,参与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所有项目顺利开展。
(五)资金监管给力
为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一是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扶贫资金依据项目建设和进度分期拨付,项目资金的使用由项目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专职财务人员逐级审核审批,严格遵守财经制度,全面实行报帐制,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存在问题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巩固了扶贫开发成果。三是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公示制。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数量在镇、村政务公开栏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对扶贫资金建立专帐专户,封闭运行,帐目正规、票据规范、手续齐全,防止了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扶贫投入与需求差距大,扶贫工作难度大。目前全乡贫困人口较大,贫困面大、基础差、底子薄、距离远,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加之我乡为偏远乡,项目资金争取难度大,政府项目资金投入较少。二是群众的发展意识与观念滞后。思想认识、法律意识不强,对宣传的有些政策理解有偏差,未从思想上根除落后观念,直接影响扶贫开发的效果。
三是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实施的积极性差,主观上是因为部分群众的素质低,客观上存在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没有集中、足够的劳动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统筹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统一思想,作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爱农民,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高度来提高认识的。
二是转变观念开创扶贫工作新机制。转变过去被动式扶贫的落后观念,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完善思路,按照“政府组织、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突出产业培植这一重点,着力解决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落后问题,实行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的机制推进扶贫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全力推进扶贫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行开发式扶贫,结合整村推进、贴息贷款、小额信贷、安居工程、易地扶贫、产业扶贫、劳务输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生产户互助资金等,整合项目、资金、人力、形成合力重点突破。四是进一步加大扶贫项目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按时、按质、按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实施,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的管理措施,让项目尽快发挥应有的效益,使贫困群众得到最大实惠。
我乡在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给力,到目前为止我乡没有出现项目资金使用问题,项目实施顺利,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但全乡的扶贫开发任务还很重,我们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力争使我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而不断努力奋斗。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10
按照都财发【20xx】79号文件和20xx年8月6日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会议要求,我镇认真开展了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根据相关要求,我镇及时召开了扶贫资金专项清理工作会议,研究布置了我镇专项清理工作,组建了清理工作小组,由镇长罗健勇同志任组长,副镇长郑恩昌同志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具体负责涉农资金专项清理工作。
二、政策执行、项目推进和资金管理情况
我镇认真执行扶贫资金政策,强化了公开公示工作,严格按照项目和范围使用资金;
根据都江堰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都扶贫办[20xx]5号)《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文件精神,我镇龙凤村被列入都江堰市20xx—20xx年贫困村并启动帮扶。为充分发挥农村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选准、选好龙凤村20xx年农村扶贫开发项目,该村于20xx年6月14日在村委会召开了村民议事会议,共有龙凤村议事会成员19人参会。在广泛听取该村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议事会决定:利用20xx年市级财政扶贫村专项资金对村3、4组的道路路面进行铺设、垮塌处进行浆砌保坎,以方便村民出行和车辆通行,也为下一步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资金问题,无滞留和资金使用率低等问题;没有多头申报、虚假冒领、套取资金的`问题
三、具体工作做法
1、梳理扶贫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共5万元(财政已支付2。5万元),涉及龙凤村3、4组的道路路面铺设,垮塌处浆砌保坎项目,长约1。5公里,宽4米。该项目工程现已全面完工。待市上验收合格后,划拨余下2.5万元扶贫资金。
2、对照项目进行检查:工作小组按照实施的项目到村组进行检查:一是查看公示公开和档案管理情况,二是查看项目实施进度情况,三是查看项目后期管理情况。
四、下一步工作。
通过自查,我镇扶贫专项资金严格按照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无违规使用扶贫资金。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公示和公开工作,以保障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11
根据平扶贫移民局和县财政局〔20xx〕112号文件精神的相关要求,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专题会,就我乡扶贫专项资金自查自纠工作作了重要安排,明确了职责,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扶贫项目资金按资金性质分4类,4个项目村,自查自纠小组工作人员由财政所、核算中心及项目村三职干部组成,按项目资金性质的自查情况如下。
各村在项目正式启动前,特向社会各施工单位和有资质的公司或有资金实力的.公司,请带好该公司的相关证件到村报名,从公示之日起在7日内报名,发放竞标通知书,带齐相关资料参加竞争性谈判,对中标单位进行公示,各个施工单位全部按期启动项目实施,项目工程已于20xx年6月底全面结束。白顶村、双山村、及时开展验收和决算,
1、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xx年山区连片开发项目村3个村,总投资634万元(其中:白顶村221万元、双山村128万元、长垭村285万元,产业发展188万元,白顶村种植赶黄草80亩,投资8万元,双山村种植赶黄草250亩,投资25万元,长垭村种植(赶黄草、丹参、及药材加工基地建设)投资155万元,基础建设446万元,白顶村整治联社路11公里,实施农户风貌改造24户,投资213万元,双山村整治联社路6公里,硬化联社路0.4公里,投资103万元,长垭村整治联社路1.3公里,新建文明路2公里,新建集中供水点1个,帮助5户贫困户建新居,投资130万元,),县拨付资金569万元已全额核拨到项目村。(长垭村未办理竣工决算)
2、移民后扶项目资金:20xx年项目村1个(村)7.8万元,主要用于整治观山坪公路500米,宽4.5米的泥结石路面,现已竣工决算,项目资金由县直接拨付到项目村所开设的专户,资金专款专用。
3、移民后扶应急资金:20xx年项目村1个(村)6万元,用于整治学校至3社居民点公路2000米的泥结石路面,现已竣工决算。
4、移民后扶整村推进项目:20xx年项目村1个(村)170万元,用于新建3社至7社的村道路长4500米,宽4.5米的泥结石路面,工程已竣工,现正在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待审计局审计批复后作财务核算。资金县直接拨付到村。
二、资金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平元府发〔20xx〕3号,〔20xx〕3号文件(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2、坚持在扶贫资金实施过程中做到:
①按扶贫资金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
②按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不变;③及时拨付财政扶贫资金。
3、坚持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做到:
①遵守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审批程序等制度;
②依法进行财务核算;
③资金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资金。
4、坚持在扶贫资金使用督查过程中做到:
①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公示,
②不定期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进行抽查。
三、自查自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扶贫项目实施未完全按时序进度进行,主要原因是村级监督工作没有到位,承建商存在拖延情况。
2、财务核算不规范不及时。专项资金未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支出科目列报不规范。年终为确保稳定,存在票款不同步而先划拨资金,导致财务核算不及时。
四、整改措施
严格按平元府〔20xx〕44号,〔20xx〕45号乡村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加强会计管理、核算工作。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 篇12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的通知》(国开办发〔20xx〕62号)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市级相关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我局召开了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会。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太超同志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领会上级文件精神,认真进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工作,要敢于揭短,敢于亮家底。会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20xx年-20xx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本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覆盖全面的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体系是扶贫项目实施的关键。为了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管理,我区一是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效的保障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建立了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区扶贫和移民局牵头,区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的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工作联席会议;三是建立了社会和群众监督机制,从乡镇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中聘请了11名群众监督员,充分运用监督员的工作和信息便利条件,加强了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为加强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范资金项目运行,强化资金项目监督,我区对扶贫资金实行了专户储存,专帐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完善了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扶贫资金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和使用程序,坚持了专户、专账管理扶贫资金,并积极推行扶贫资金使用公告、公示制和报账制。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在区财政局设立了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帐专人管理;扶贫资金的使用由分管区长、扶贫移民局、财政局和格里坪镇负责人共同审批,缺一不可。
三、项目实施管理情况
(一)贫困村道路建设(金竹路)项目
贫困村村组道路建设(金竹路)项目涉及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该项目计划在20xx年6月-20xx年6月期间在以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为起点至竹林坡村为终点,新修长约7.6公里的村社道路。该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690.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资100万元,村民筹资和投工投劳1590.7万元。该项目现已完成一标段路基3.5公里的铺设和公路侧沟、横沟的建设,路面即将开始硬化施工。当一标段(金家村至苦荞村)路面硬化工程完成后,将按照工程进度拨付。
(二)农村人畜饮水(大麦地村、竹林坡村、烂坝村小水池建设)项目
农村人畜饮水(大麦地村、竹林坡村、烂坝村小水池建设)项目涉及省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小水池项目主要解决格里坪镇大麦地村、竹林坡村、烂坝村等3个村共106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计划在20xx年6月-20xx年12月期间采取分户或联户的方式新建蓄水池101口,新增蓄水量12122m3,计划总投资9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投资50万元,村民筹资和投工投劳47万元。小水池建设项目在20xx年12月底全部完工,共修建小水池108口,完成计划的107%,新增蓄水量19837立方米,完成计划的164%,20xx年1月补助农户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
(三)大麦地村种养殖业(生态鸡养殖和花椒种植)项目
1.生态鸡养殖项目。大麦地村生态鸡养殖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33万元。该项目计划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期间建设禽圈800平方米,围栏8000米,发展养殖示范户8户,购买孵化器和发电机各一台,开展技术培训4期,力争达到年出栏生态鸡20000只目标;该项目总投资53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3万元,农户自筹以及投工投劳20万元。该项目由大麦地村村民推选了8户农户作为养殖大户,鸡舍及围栏建设于20xx年12月全部完工,补助农户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2万元,发放围栏16万元,购买孵化器及发电机2万元,培训4期400余人次3万元,共计33万元。
2.花椒种植项目。大麦地村花椒种植项目涉及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7万元。该项目计划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期间种植花椒25000株,并对村民进行花椒嫁接技术培训,力争全村花椒种植面积达到500亩。该项目总投资33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7万元,农户自筹以及投工投劳16万元。该项目于20xx年12月全部完工,补助65户农户花椒栽种资金6万元,发放化肥10万元,培训4期400余人次1万元,共计17万元。
在每个项目实施前,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组织项目实施地的村社干部、村民代表商议项目的实施办法,并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扶贫项目管理责任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经常邀请上级部门、区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扶贫项目群众监督员检查监督;在项目完工后,我们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每个项目进行审计。
四、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情况
(一)经济效益
种养殖业项目建成后,全村农户在8户示范户的带领下饲养生态鸡,每5-6个月为一个饲养周期,一年出栏2批成鸡,20xx年生态土鸡出栏达到10000只以上。按优质生态土鸡均价120元/只计算,销售收入达到120万元,扣除饲养成本及损耗,项目投资利润达到20万元左右。小水池的建设为种养殖业提供了水源的保障,20xx年6月-20xx年6月大麦地村村民钟继辉家共出栏生态鸡1300多只,收益达16万元,20xx年大麦地村农户紫维友家花椒收益达4万元。随着项目滚动发展,村民收入还将逐年递增。
(二)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有效的解决农民旱季生产、生活用水及出行困难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人民服务的直接体现,也是项目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事。它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利社会的安定团结;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的改善;加快了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三)扶贫效益
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带动贫困农民对种养殖业新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林地等资源优势,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生态种养殖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从而达到使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目的。
(四)生态效益
项目的建成后,充分利用了闲置的荒坡、林地资源,加强荒坡绿化,保持土壤水分和养份,土鸡在放养过程中,又能觅食一些小虫,减少虫害对农作物和植被的影响,从而实现种养业间的的优势互补,促进种养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经过认真的自查,我区在扶贫专项资金拨付过程中从未发生下列情况:
1.贪污侵占扶贫专项资金;
2.虚假冒领扶贫专项资金;
3.挤占挪用扶贫专项资金;
4.公款消费扶贫专项资金。
5.损失浪费扶贫专项资金;
6.滞留闲置扶贫专项资金;
7.随意调整扶贫项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覆盖全面的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执行资金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争取让我区的扶贫工作做的更好。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相关文章:
扶贫资金项目报告8篇01-11
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自查报告04-02
扶贫资金自查报告03-13
扶贫资金的自查报告10-20
扶贫项目推进报告01-06
扶贫资金使用自查报告03-17
乡镇扶贫资金使用报告01-10
关于扶贫资金自查报告04-01
扶贫开发项目报告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