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残疾人调研报告

时间:2024-03-10 14:03:49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残疾人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残疾人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残疾人调研报告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1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为更准确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让普通民众更加关心爱护残疾人,因此进行一个关于残疾人现状的社会调研报告。我将会在武城县残联的帮助下对武城县的残疾人情况进行调研,大致了解残疾人的普遍状况和个别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体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呼吁广大民众关注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和谐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残疾人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对全县残疾人生活及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摸底,普及了残疾人知识,为更好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最大限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的,整合社会资源,挖掘就业岗位,20xx年共推荐5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开展了奖励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活动,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5名学生进行了资助。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为22户贫困农村残疾人新建或维修了房屋,残疾人危房改造后均达到当地一般农户住房标准,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二是培养树立典型,对残疾人进行文化知识普及,让残疾人给残疾人做榜样,培养树立典型,残疾人榜样增强大家的信心,让大家积极面对生活。

  二、乡镇残疾人概况

  根据以上数据,四个乡镇的残疾人数为7608人,占全部总人口的比例为6.39%,全县残疾人的数量为xx人,残疾人在全县人口中是一个相对数量较多。

  三、调查情况及分析

  此次调查统一设计了《残疾人生活情况调查表》,调查中,每个乡镇先介绍镇内残疾人大体情况,然后由村委会有关人员陪同,深入到残疾人家庭中,面对面同残疾人本人及亲属进行直接交谈,按照调查表内容,逐项询问,据实填写调查表,调查组联合汇总材料,形成调查报告。本次调研活动,共入户调查182户195名残疾人,其中13户为一户多残。

  对此次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残疾人家庭收入情况,残疾人年龄等方面展开。残疾人总体年龄偏大,调查的所有残疾人中,年龄50周岁上的有118人,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为60.5%,其中七八十岁的残疾人人数占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年龄偏大。在调查村庄中,仅有1名5岁残疾儿童,残疾儿童数量较少。从年龄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先天性残疾已经较少。大多为后天不确定因素造成。调查中发现,致残原因主要有:(1)生产事故。(2)交通事故。(3)疾病。及生活中其它一些不确定的意外事故。残疾人家庭收入情况,普遍收入较低、负担沉重。一家有残,全家困难。调查的182户残疾人家庭,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仅有14家,占残疾户总数的7.7%。年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有151户,占残疾人户数的82.9%。残疾人人均收入则更少。(注:数据说明,残疾人家庭收入来源在于对乡镇残联,村委委员、残疾人本人及亲人询问及调查人员亲眼目睹,无专业人员统计,与实际情况有部分出入。但调查总体情况,残疾人家庭收入明显少于普通家庭。)收入低的原因,一是残疾人受自身条件所限,有的有部分劳动能力,有的基本没有劳动能力,劳动收入较少。二是重度残疾人需要专人照顾,家庭中能创造劳动收入的人减少。三是治病。多数残疾人治病是家庭的主要开支。有的原来比较富裕的'家庭,一个后天残疾,就使整个家庭陷入贫困。一户多残疾家庭和单身残疾家庭尤为困难。调查中发现,有13户是一户多残,占残疾人户的比例为7.1%,单身残疾人生活更困难,泉林镇卞一村的秦庆然、杜希兰夫妇,年龄分别为66岁、69岁,一个是视力残疾,一个是肢体残疾,没有享受低保。生活困难。

  四、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

  1、扩大残疾人参加低保覆盖面

  近年来,农村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残疾人所占的比例也应由目前占农村贫困人口加入低保总数的16%左右,逐步扩大至占贫困人口加入低保总数的30%以上,由目前的占残疾人总数的40%左右扩大至50%左右,以保证贫困残疾人有基本的生活来源。(从县残联了解到数据全县残疾人享受低保的比例大约为40%)

  2、鼓励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

  大力支持有劳动能力或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府要在土地调剂、信贷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他们自食其力。对自谋职业的残疾人,工商部门免费办理登记手续,或只收工本费,税务部门在个别税种上给予优惠,有关部门优先提供场所,信贷部门优先给予资金扶持等。对于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农村残疾人,有关部门要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和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大力促进农村残疾人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和多种经营。鼓励县内企业,招用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合一定岗位的残疾人就业。大力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扶持残疾人就业基地建设,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

  3、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各界,关心扶持残疾人事业

  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发挥慈善协会的作用,宣传扶残助残的先进典型,在社会上营造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献爱心的良好社会氛围。开展为残疾人捐助活动,鼓励社会人士及企业积极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捐款捐物,资助残疾人,让广大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五、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主题调查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谐形象。本文以创建文明城市,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为视角,通过对绍兴市越城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综合阐述了在城市的发展和创建过程中,无障碍设施建设实施的现状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在我们的实地调查及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就整个越城区关于残疾人公共设施的配备上,其整体情况较好。行进盲道、提示盲道、缘石坡道、轮椅坡道等的建设都较为完善,不论是在街道社区还是在景点广场,这些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残疾人出行的需要。当然,在走访中,我们还发现了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在一些商场、超市和银行内,基本没有任何无障碍通道,这使得肢体残疾的人出入更加困难,因为在其入口处,基本都是层层台阶,轮椅在无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顺利进入。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盲道被占不容忽视。

  在我们的走访中,不难发现,盲道被占用这个“老生常谈”的情况,依旧存在。一路上,我们都看到有机动车停放在盲道上,有的车头侵占盲道,有的车尾侵占盲道,还有的甚至车身横跨盲道。而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商场和小餐馆前,盲道被侵占的现象尤其严重。在我们走访的三八路那条街道上,短短几十米的路程,就有多处盲道被车辆侵占,其大部分都是前来用餐的食客随意地将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在餐馆门口,使盲道基本被这些机动车占用,根本无法通行。在解放路的一些商场前的人行道上,盲道位置被圈入自行车停放带内。有的虽然停放的自行车并未直接摆放到盲道上,但摆放得不太整齐的自行车、摩托车,也让盲道变得狭窄无比。调研活动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希望广大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呵护身边的残疾人,因为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一件大事,是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的高尚之举;是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的需要,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2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日在全市由各县、区残联组织,以乡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研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xx县xxxx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xxxx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xx县、xx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

  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xxxx年xx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xx月xx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xx市残疾人联合会

  xxxx年xx月xx日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3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新的突破,寻找与发现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近期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新形势下xx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并根据“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及残疾人事业主体活动的逻辑总结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一)xx县残疾人基本情况。我县各类持证残疾人1794人,平均每5户中就有一个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视力残疾321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18%;听力残疾160人,占9 %;言语残疾71人,占4 %;智力残疾102人,占6 %;肢体残疾1076人,占60 %;精神残疾55人,占3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20 %;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26%;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4 %。

  (二)xx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县残联拥有13名专职工作人员,分管康复科、教就科及办公室事务,各尽其职。对我县残疾人职业专业化、康复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县残联下分设14个乡镇残联,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配有专职理事长、干事,17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共同协调工作。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今年来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复明”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字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2008年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将100多辆轮椅、手摇三轮车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对14乡镇的3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实施“医保工程”,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人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与扶残助残的形式单一、救助资金不足之间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200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中央开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强调人权、人民的利益,残联的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数也很大。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迫切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

  三、打动我县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所帮助。六项建议可以根据三大主体分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

  (一)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思想理论水平学习工作,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以人道主义、正常化及增能等理论为基础才能做好工作,残疾人弱势群体不仅需要正常化的生存环境、生活及工作能力上的增强以及人道主义关怀,残联工作更应该保障他们缺失的权利,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有这个觉悟与意识帮助残疾人补偿他们应有的权利,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是社会对残疾人缺陷负有的责任,应该具有使残疾人群体恢复的功能,使其融入与适应社会生活。经常性开展理论思想学习培训班,提高工作者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思维能力。

  (二)抓好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培养大批专业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决策。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2008年6月全国第一次组织了社会工作师专业考试,对于残疾人事业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和科学方法。基层残疾人队伍特别是残疾人专职委员应该作为社会工作者走上职业化道路。目前,王思斌教授把中国社会工作分为三类,即中国社会中所说的普通社会工作,由政府部门承担、服务于困难人群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和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士进行的社会工作。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工作属于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而当前这种社会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残障康复”服务机构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属于《规定》适用范围。很多地方残联已经开展了有益的探索,xx市残联建立了称之为“量体裁衣”的完整工作机制,培养一批专业化服务队伍。xx市出台了《xx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社区残疾人工作社会化。通过公开考试,175名残疾人成为xx市第一批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走上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职业化岗位。根据社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县的残联工作应该考虑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学习成功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展关于残疾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思考。

  (三)抓好残疾人工作人员的反思能力训练,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工程的长效机制工作。残疾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反思能力,做好项目开展的各项工作,同时注意环节的连接与程序的连续性,做好档案管理,积极开展工程讨论与思考活动,不断锻炼他们的反思、思考能力。

  (四)加大宣传文体工作力度,扩大残联工作透明度。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创业致富、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本地区、本单位有关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的优秀新闻作品参加评选。继续积极开办残疾人专题栏目,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结合残疾人重大节日,进行多角度、大规模宣传。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培养,适应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为我县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加强对残疾人特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组织选拔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利用网站倾听残疾人心声,及时了解残疾人困苦,回答残疾人提出的疑问,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宣传措施:

  1、及时宣传与实施项目紧密结合。把握好残疾人实施项目的进程,制作具体规划,做好宣传文体工作。

  2、发展多样化宣传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传残疾人服务项目,发挥宣传画、宣传单、知识手册、宣传栏、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宣传手段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3、设立专人宣传服务,明确责任。实行宣传问责制,设立专人负责,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扩大残疾人福利服务覆盖面。残联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县残疾人工作众多项目与工程的实施都需要资金流通运转,物质投入是必要的,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是我县残联的重要工作,残疾人工作者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想法设法达成残疾人群体的愿望,真诚为他们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老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支持残疾人工作,维护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妇女、残疾儿童和残疾老人的合法权益。红十字会、慈善协会慈善团体要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开展爱心捐助活动。企事业单位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按照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重点做好残疾老人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服务。做好社会捐赠,支持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六)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好农村残疾人服务。中央、省市已经相继制定了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们残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把农村残疾人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做好农村调查工作,认真汇总信息,分析调查资料,发现寻找与科学发展观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与体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把残疾人群体看做特殊群体,充分尊重他们的生活、教育、就业权利,发挥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总之,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及时的调研与分析是必要的,全面贯彻十七大以来中央关于重视民生工程的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查与分析,及时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机制。为以后的残疾人工作指明方向,残疾人事业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全面落实“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速度,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结合**县实际,我认为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在技能培训,着力点在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发展。

  一、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就业观念

  **县有各类残疾人3.8万多人,在具备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当中,他们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就业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就业就是到机关工作,去工厂上班,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谈不上就业,只是挣钱混饭吃;

  二是部分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他们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

  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择业意识,在他们看来,国家有法律和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等待政府来安排,缺乏主动性;

  四是广大农村残疾人文化素质过低,就业空间狭小,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理解,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属于就业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就业追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就业心理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的三个转变。通过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残疾人大胆创业。

  二、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素质

  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生活自信心,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发挥一技之长。近年来,**县残联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种植和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残疾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深,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还不很明显等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搞好调查分析,对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明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和目标,并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组织他们进行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当中,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对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联合创业的残疾人,政府及残疾人工作部门要积极地向他们提供开展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并给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开好头,起好步。

  第二,政府各有关部门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要将残疾人纳入培训计划随班培训,还可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单独开设培训班,残联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对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中学习且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应酌情给予补贴。

  第三,区分层次因人施训。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要切实抓好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在岗与转岗残疾职工的职业培训,并为其在培训或进修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保证。农村残疾人职业培训应以乡镇为单位,在县残联和县劳动和人社部门的指导下,依托当地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活动,对残疾人进行随班培训或单独设班培训。

  第四,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检验培训质量,展示残疾人实际工作成果,并以此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

  三、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关键是把对残疾人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救助性安置中解脱出来,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市场的轨道。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在认真做好集中和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多元化市场就业模式。在城区方面,要积极挖潜,多形式、多渠道推进残疾人就业。一是要通过建设庇护工场,集中安置轻度智力、精神残疾或中度以下肢体残疾人从事劳动,实现就业;二是鼓励兴办、依法监管福利企业,稳定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三是建立落实政府购买岗位、对个体经营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政策,推动就业;四是鼓励和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经营,实现自主就业;五是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推动高校毕业残疾学生到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就业;六是依托街道、社区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的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面。在乡、镇、村方面,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集中安置与个别扶持相结合的就业格局。在有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乡村,全力做好残疾人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型工作。一方面由劳动服机构组织他们进企业或就近劳务输出,使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食其力,另一方面要在项目和资金上扶持他们个体就业,通过实施小种植、小养殖、小商店、小加工厂、小个体等工程,促进和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并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技术给予指导,在经营销售上给予帮助。另外,还应通过建设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帮扶或带动贫困残疾人就业或从业,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

  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就目前我县情况看,做好以上工作,对于残疾人就业将会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对于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群岛中部,由404个岛屿组成,其中住人岛屿16个。区域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本岛面积119.3平方公里,为××市第二大岛。全县辖6镇1乡,39个渔农村新型社区,7个城镇社区,94个行政村,总人口19.7万。20xx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亿,三次产业比为26.4:32.1:4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2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59元,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县残联成立于1990年,于1995年升格为正科级单位,20xx年2月实行机构单设。执行理事会现有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中层及中层以下工作人员6名。残联机关内设办公室(含县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康复办(××县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乡镇残联组织健全,7个乡镇有5个乡镇配备了专职残联理事长或残联干部;39个渔农村新型社区、7个城镇社区分别成立了社区残疾人协会。

  目前,××县共有残疾人1万名,占全县总人口的5,涉及到五分之一的家庭,其中持证残疾人3718人,分别为肢体残疾2156人,占总数的60,精神残疾389人,占总数的13.4,听力言语残疾454人,占总数的12.1,视力残疾381人,占总数的10.2,智力残疾338人,占总数的9.1。我县残疾人分布大至如下:××镇有持证残疾人1048人,占持证残疾人总数的28.1,××镇有持证残疾人974人,占持证残疾人总数的26.2,其他五个乡镇约占45.7。

  二、业务工作概况:

  (一)康复工作。

  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于1995年挂牌成立。之后,各乡镇陆续建立了乡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和服务站,使我县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基层有了落脚点。目前全县共有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服务站18个,逐步形成社区康复工作网络。此外,我县还于1999年成立了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为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用具。

  “十五”期间,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我县残联认真开展各项康复工作。五年来,共组织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50例;低视力配用助视器25例;聋儿康复语训17人次;安装普及型假肢42名;安装矫形器26例;系统训练肢残人30名,脑瘫儿童6名;精神病集中康复治疗21人,并对以上康复对象进行了康复补助,累计补助金额达100余万元。

  (二)教育培训工作

  我县历来重视残疾人的教育培训工作,20xx年,县残联就残疾人教育培训补助制定了《关于对××县残疾人培训教育实行补助的规定》。20xx年,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政发[20xx]139号《××县扶持残疾人若干意见》,明确了各类就学、培训的补助标准,使更多的残疾人家庭得到了扶助。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县通过助学结对共为86名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对8名获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的残疾学生进行了补助;共举办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残疾人1000余人,投入培训经费15余万元。此外,还输送了20余名聋儿就读市聋哑学校,2名盲童就读省盲童学校,4名弱智残疾儿童入学市语训中心弱智班,11名残疾人到省、市有关职业学校学习培训。20xx学年度共有270名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全县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8.18。

  (三)就业工作

  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并逐步致富,是残疾人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县残联劳服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以集中就业、分散就业、个体就业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

  1、集中就业。目前,我县共有福利企业20家,共安置残疾

  人就业602人,残疾职工人均月收入达1000元,残疾职工参保率达到100。此外,前几年,我县还组织了30余名残疾人到镇海福利企业就业,进一步拓宽了我县残疾人就业的路子。

  2、分散就业。为加大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力度,20xx年,根据××省人民政府令第155号《××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我县制定出台了《××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按照办法中“安置为主,收取保障金为辅”的精神,近几年来,我县共按比例安置残疾人75名,结对5人。此外,近几年我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基本做到了足额扩面。

  3、个体就业。近几年,全县有648名残疾人陆续走上了种植、养殖、个体经营的就业道路,并涌现出了一批种养殖大户与企业业主。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的残疾人就业基本形成了分散按比例就业、集中安置就业和残疾人自谋职业同步发展的就业格局,全县1950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中,已就业的达1790名,就业率达91.8。

  (四)扶贫工作。

  我县是沿海欠发达地区之一,残疾人扶贫工作相对比较艰巨。为解决这部分残疾人的困难,我们对全县困难残疾人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掌握了困难残疾户的基本情况。据统计,全县共有残疾人家庭3581户,其中特困残疾人家庭78户144人,低保残疾人家庭540户,低保边缘50余户,县残联结合本县实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措施给予扶助。

  1、利用政策扶贫。通过贯彻实施《××市扶持残疾人暂行规定》、《××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等扶持政策,对残疾人在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康复医疗、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实行政策优惠和倾斜,为残疾人脱贫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我县的社保补助政策,20__年,我县制定出台了《××县对残疾人实行照顾扶助规定》,该规定第七条:对城镇残疾人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县残联结予适当补助,补助金额一般为社保机构规定的`最低年缴费额的三分之一,并对其缴费率优惠五个百分点。20__年10月,县政府《关于印发××县扶持残疾人事业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出台,我县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险补助金额从三分之一调整为15,但补助面进一步扩大到农村残疾人,所有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种养业户、自由职业均可享受以上补助政策。自上述政策实施以来,全县累计有74人次享受补助,补助金额共计5.3万余元;有807名残疾人享受了交费率的优惠。这一扶持政策在全市乃至全省一直处于领先,为我县残疾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更为残疾人的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

  2、通过社会扶贫。利用社会力量与残疾人结对是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在我县开展的“千名机关干部帮扶结对贫困户活动”中,全县共有35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受到帮扶。通过社会扶贫,使我县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学习、生产困难有了一定的缓解。

  3、其它形式扶贫。如低保救助、就业扶贫,建立扶贫基地,节日慰问扶贫、因病因灾等临时救济扶贫、助居等扶贫方式,都已成为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救助方式。

  (五)宣传文体工作

  近几年来,我县残联以“全国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拍摄先进残疾人电视专题片、设立残联网站、在城区悬挂横幅、加强信息报道,大力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此外,还积极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举办残疾人卡拉OK比赛、录制了题为“平等、参与、共享”的快乐超市电视专题,举办了多次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在此基础上输送了若干名优秀残疾人参加了省、市乃至全国的文体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xx年省首届聋人运动会上,我县输送的4名运动员取得了4金1银的好成绩,为全市争得了荣誉。在20xx年的××省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及省残疾人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我县输送的运动员又取得了3金4银的好成绩。我县残联也多年被市残联评为文体工作。

  (六)抽样调查工作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以残联系统为主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社会调查。我县有幸被列为全省25个样本县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抽样调查工作会议和文件有关精神,我县残联从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下进行了抽样调查工作的筹备、培训、摸底等工作,为4月1日抽样调查的入户调查奠定了基础。为了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今年3月份制定了《××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调查目的、对象、范围、时间、阶段等内容;于3月14日,召开了××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动员大会,并相继制定了《××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现场调查方案》、《××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宣传方案》、《××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安全预案》,明确了各部门、调查队人员的任务及工作,为现场调查乃至整个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筹备、摸底阶段后,我县抽样调查队工作人员从4月1日至5月3日,对××镇兰亭、石马岙,××镇的万北、塘岙,××镇龙头、凤凰,××镇的茶前山、后岸八个调查小区进行了现场入户调查,共调查户数1448户,调查人数3813人,见面2977人,健康检查825人,入户率100,见面率78.08,检查率100,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我县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及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县调查队按照全国及省统一要求,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标准,扎实工作,控制进度,注重总结,摸底、入户登记、残疾筛选、残疾鉴定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向各级政府及省、市残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现场调查结束后,县抽调办从调查队中挑选了10名骨干,组成了新的精干团体,开展调查后期的各项工作:一是做好调查质量自查工作。从5月7日至6月10日,县抽调办组织调查员对所有调查表进行审核,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仔细的计算,核对和逻辑审查,发现有漏填、漏圈和不明之处采取及时补写和电话询问等重新调查或再次入户的方式进行确认,以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好报表质量关。二是做好快速过录汇总、县级编码、县级质量验收、县级交叉验收。三是认真做好全面总结,文件资料的归档等其他工作。目前,由于我县报表质量高,装订规范合理,因此已以良好的质量通过了省级质量验收。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6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州政府哈副州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88县残疾人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88县共辖9镇8乡,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人,残疾人103万人,其中:肢残疾4964人,视力残疾1514人,听力言语残疾2552人,智力残疾1042人,精神残疾289人。全县共有重度残疾人954人,其中肢体残疾356人,智力残疾100人,听力残疾201人,视力残疾198人,言语残疾53人,精神残疾46人,他们中84的人没有劳动能力,70的人没有自理能力,靠亲属和家属供养占80,靠社会救助和国家低保救济20,享受城镇低保的占14.88县是一个残疾人比例高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由过去的一般性慈善福利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将残疾人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综合协调,狠抓基础工作。20xx年建成25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现已开展残疾人康复培训就业盲人按摩和用品用具供应等服务项目,积极创造有利于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和改善生活状况的环境。通过努力,我县20xx年获00工作目标考核第二名,20xx年获自治区残疾人康复先进县00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残疾人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残疾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得到维护,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二残疾人工作所采取的措施

  (一)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一是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领导。每年政府专门召开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1 大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工作力度。二是强化残疾人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档案,对各乡镇单位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摸底调查,随时掌握全县残疾人就业情况。三是抓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采取集中依托社会机构和科技之冬等三种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我县共培训残疾人635人,其中通过科技之冬培训496人,依托社会机构培训118人,集中培训21人安排残疾人就业106名,其中个体就业54人,集体就业13人,按比例就业39人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19万元,通过培训和就业有效改善了残疾人就业状况。

  (二)大力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增强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争取自治区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和低视力康复门诊设在88县人民医院,极大的方便了我县白内障和低视力患者。同时建起县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盲人按摩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和马王庙社区康复站,使385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309名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重见光明,35名低视力配上助视器,7名聋人配上助听器,34名肢残人聋儿脑瘫儿智残儿得到训练和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轮椅209辆,安装假肢29例,拐杖盲杖287件,康复补助共计216万元。通过康复治疗和训练使一部分残疾人改善了功能,增强了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狠抓残疾人扶贫工作,改善残疾人生活现状。一是县乡都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二是发动全社会力量为残疾人献爱心。县乡村各级单位领导职工和贫困残疾人结对子包扶,助残志愿者纷纷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三年来,全县共为残疾人协调贷款34万元赠送物资146万元,为123户残疾人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修建维修房屋420平方米。三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62户贫困残疾人发放13万元有偿扶持资金,为125户残疾人提供6万元的定期补助和困难救济。四是落实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减免义务工54万多元,减免各种税费19万元学杂费25万元治安费和卫生费1万多元。五是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近三年,全县共有286名城镇特困残疾人先后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累计发放保障金596万元,有29名孤寡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有580人得到民政部门临时救济,18人得到定期救济,累计发放救济金达25万元。各项扶贫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贫困户的生活现况。

  (四)营造扶残助残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氛围,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一是2 以助残日和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宣传活动。近年来,残联与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播放了身残志坚走出自己的天地真情回报社会关爱等专题片,开辟了残疾人保障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老年性白内障防治知识等专题讲座栏目。加强外宣工作,三年累计在各大媒体刊稿136篇,其中州级以上刊稿32篇走访慰问残疾人726户,发放慰问物资折合人民币88万元。二是举办了两届残疾人运动会,有71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包括轮椅中国象棋套圈飞镖四个项目的比赛筛选12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0020xx年的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获0010金3银2铜,羽毛球团体总分第一名乒乓球团体总分第二名田径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组织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自治区第三届运动会,获自治区1金2银3铜的好成绩20xx年举办了88县首届残疾人工艺美术作品展,展出了46名残疾人的88件精选作品,这些展品包括石材雕塑刺绣编制剪纸和书法等组织2名残疾人参加00首届残疾人文艺汇演,分别取得声乐器乐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5月,我县还举办了88县首届残疾人卡拉OK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充分展示。

  (五)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一是全面启动农牧区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根据区州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我县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对残疾人危房改造提出总体要求。制定任务目标为每年完成3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5年完成100150户危房改造改造标准为每户5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并符合国家安居防震工程要求。20xx年我县安排了10个乡镇的28户残疾人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州财政残联投资145万元,县财政残联出资10万元,平均每户补助8000元。工程5月8日动工,目前已有17户竣工,11户正在修建中,预计9月中旬全部完工。二是积极启动农牧区残疾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根据自治区自治州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管理办法的精神,我县于今年5月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机构,制定88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草案)。实施办法规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对象及权利义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医疗卫生服务及费用补偿等,自治区00县财政给每人每年补助20元,农牧民个人每人每年交纳30元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被纳入试点范围,并规定乡镇的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困难户个人交纳部分由民政部门残联负责协调解决。目前试点时间待自治区批准,工作尚在准备之中。

  (六)加强残疾人教育工作,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教育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之中,特殊照顾,同步实施,使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率达到90以上,轻度弱智弱视和肢体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75。二是大力实施春雨行动扶残助学和彩票公益金助学工程,有32名残疾学生每人每年可得到300元的救助,给予8名大中专及特教学校的残疾学生共1万元资助,帮助指导15名残疾考生填报中高考志愿,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改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环境。

  (七)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县乡人民政府相继出台残疾人优惠政策,成立了88县法律援助中心,已为32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减免费用28万元,帮助残疾人追回案款4万元,并与司法部门联合组织3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残疾人保障法知识问答,同时组队参加了州残联举办的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近年来,全县共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825人,帮助解决就业就学,婚姻生活等方面问题45件,办理残疾人证731本。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残疾人就业难度大,困难多,就业形式日趋严峻,加之我县财政困难,行政事业单位的残疾人保障金收取有难度。

  (二)我县重度残疾人口多,群体大,生活极度贫困,只靠零星救济帮助已无法维持生活。建议上级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每年提供1200元的生活补助并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按月按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三)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残疾人享受的优惠政策项目单一,数额很小。建议重新制定符合现状统一的残疾人优惠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扶助。

  (四)残疾人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就医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将残疾人个人交纳部分按残疾等级由县财政残联民政共同分担。

  (五)部分没有劳动力没有收入的特困残疾人按先行的危房改造补贴政策无法进行危房改造。建议州财政残联继续加大对东三县扶持力度,增大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特困户危房改造投资比例。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7

  根据XX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市残联组织开展了“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活动分成领导干部小组,各处室、中心分别为1个小组,共计7个小组,采取从主要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每人负责1个社区(村)等方法在全市对30个社区(村)进行调查。此次调研,我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对XX区新孔社区、浦北村和XX县瓜安村等283名残疾人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得到如下结论:

  (1)调查的283名残疾人中197名残疾人有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占调查的残疾人总数70%。

  (2)选择需求的残疾人依次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生活服务、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较大,对残疾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和问题。

  (3)本调研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大政方针政策、省、市惠残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经济支持等对策建议。

  “两个体系”建设是中央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逐渐完善,而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还刚刚开始。为了更好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全市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调查研究月活动和市残联开展的“走进社区(村),走近残疾人”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活动,我此次主要对“XX市残疾人需求问题”进行调查。目前,该项调研已完成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以及调查研究报告的初稿。限于时间的要求,本报告仅围绕调查数据谈几个问题。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

  本次调研活动以XX市各类残疾人为核心,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切实增强投身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了解残疾人基本状况,掌握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宣传党和政府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各项惠残政策的落实,促进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为推动全面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本报告将回答四个问题:

  (1)残疾人有哪些需求?

  (2)分别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辅助器具、法律援助与服务、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职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安置与扶持、无障碍设施与信息无障碍等需求的残疾人有哪些主要特征?

  (3)选择需求存在原因,提供的保障和服务等是否已满足需要,还存在什么问题?

  (4)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召开座谈会。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通过简单随机、等距抽样等方法共抽出283名被调查残疾人。

  1、性别结构:男性150名,女性133名,男女比例大致为8:7。

  2、年龄结构: 0-18岁占15.5%,18-60岁占64.4%。按60岁划分,非老年人占79.9%,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0.1%,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年龄结构相似。

  3、户口性质:农业户口占88.1%;非农业户口占11.9%;农业与非农业比例大致为7:1,与XX市人口的整体构成一致。

  4、婚姻状况:初婚有配偶63.8%,未婚占23.8%,再婚有配偶占0.7%,离婚占0.8%,丧偶占10.1%。

  5、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27. 2%,初中文化程度12.5%,高中文化程度占2.2%,大专及以上程度0.8%,未上学的占到了56.5%。

  6、残疾状况:(1)残疾类型:视力残疾占25.8%,肢体残疾占35.1%,智力残疾占5.5%,精神残疾占4. 3%。(2)残疾等级:一级占19.2%,二级占31.9%,三级占29.9%,四级占18.8%,与我市领证的残疾人残疾状况大约一致。

  7、生活自理状况:生活能自理63.4%,不能自理36.6%。

  8、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

  (1)18—50岁130名残疾人中(除一级残疾人)未工作的近1/2,因丧失工作能力未工作的1/4。

  (2)个人生活主要来源:靠离退休金25人,靠家庭成员供养的近1/2,靠领取基本生活费的16人,靠保险收入和财产险收入的不足4人。

  (3)社会保险状况:城镇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不足4/5,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足1/2。

  (4)职业技能培训状况:有就业能力残疾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不足1/3。

  (5)享受定期生活救助状况:近1/4的享受民政部门的最低生活保障或城市重残人生活补助。

  9、康复服务状况: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近2/3没有得到康复服务,得到治疗与康复训练服务的残疾人1/10以上,心理疏导服务不足1/10,康复知识普及服务不足1/5,辅助器具配置不足3%,日间照料与托养不足2%

  三、被调查者需求分析

  本分析主要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

  本部分的分析集中在:通过对被调查者对需求选择分析,了解需求的原因和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1、需求选择分析

  按照问卷调查的要求,被调查的残疾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需求,对选择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具体分析:48%需求者选择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1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医疗服务与救助, 8.3%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7.9%需求者选择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7.8%需求者选择残疾人辅助器具,5.9%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残疾人文化服务、残疾人生活服务,4.4%需求者选择残疾人教育费用补助与减免、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残疾人就业安置与扶持。

  2、需求原因分析和存在问题

  (1)残疾人社会保障观念落后,救济色彩太重。传统观念认为残疾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事情,与社会无关,过分强调家庭自我保障与残疾人自立,使得残疾人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施舍和救济的浓重色彩。在调查中,近1/2的残疾人要求政府给予经济救助,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对残疾人的服务需求很少,认为政府给点钱,家人给吃给穿就满足了。家人承担了家庭中残疾成员由生到死的“无限责任”以及巨大的精神负担。这种残疾观及受此影响下的社会保障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整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在 “普惠”加“特惠”的政策环境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特惠”。而作为欠发达地区,残疾人除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普惠”政策外,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惠”保障很少,标准也较低。无固定收入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按月领取低保金或低保标准的生活补贴,只有市区、XX县和XX县已全部落实,其他县正在落实中;肢体三级以及三级四级的.智障和精神病人等更多残疾人还享受不到这一“特惠”。享受这一“特惠”的标准也很低。现行低保标准是城区230元/月,农村155元/月,只是勉强“饿不死”的水平。除此以外的就业、康复等其他方面的“特惠”则更少,同样也是标准低,覆盖面窄。

  (3)保障服务的层次低。现行的保障措施几乎只能考虑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资料方面的温、饱需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则很少顾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残疾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或即将解决)。起码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广大残疾人要求精神层面生活享受将成为必然。目前,现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残疾人多种类、多层次需求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经费投入实现逐年增长,但由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制约,投入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经费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于经费不足的制约,只能是低覆盖率的、低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其他方面的保障多为空白,或是刚刚起步。当前,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制度化、多渠道的资金供给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从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来看,渠道还比较狭隘,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为主,福利彩票、福利基金会为辅,社会捐赠有限支持的模式。特别是社会捐赠方面,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捐赠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自社会的资金投入很少。

  (5)服务体系不完善,不能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服务。残疾人保障需求的增长和转型,增加了社会保障的难度。目前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突出生存性需求保障,重点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以及扶贫就业等方面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还没有建立起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需求的服务体系,相关专业机构、社区之间没有形成畅通的服务网络,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管理措施还没有出台,导致不能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服务。我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少,设备不上规模,人才缺乏等,不能很好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已建成的乡镇及部分村残疾人康复室,由于残疾人居住分散,加之缺少专业康复指导人员和合理的运行机制,普遍存在利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去年启动建设的市、县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尚处在规划设计,建设、装修等阶段,建成后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等的有待摸索探讨。

  (6)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制化进程缓慢。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的建设总体滞后,难以适应新阶段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制约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目前,我国从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残疾人的社会保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落脚点,制约和影响了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实现。另一方面,现有的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与社会保障立法比较起来,残疾人社会保障立法更为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专门的法律法规,在《宪法》、《选举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中也都有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条款,但其内容总的来说过于笼统,许多条文还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上,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作为保护劳动者就业权利的《劳动法》,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的规定也显得空泛。

  四、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一是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和残疾人“四自”精神,树立先进典型,激励残疾人积极投身“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的伟大实践。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社会参与的机会和权利,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就业,努力提高残疾人就业率。二是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教育部门切实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体系,维护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力争使残疾学生高中和大学入学率达到60%和40%。三是通过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小额贷款、提供就业岗位、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帮助更多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二)逐步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普惠政策与特惠救助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有关生活救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保障覆盖面和保障的标准。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保证残疾职工能平等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保证所有农村残疾人都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证城镇无业残疾人都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是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贫困和低收入残疾人争取更多的福利政策,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确保残疾人生活改善程度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幅度相适应,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

  (三)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硬件投入和资金投入,建立规模大、服务设置齐全,档次高,内容多,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建设。二是各职能部门,特别是残联要开展各服务机构精细化管理,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对各服务机构服务进行认定型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和工作绩效的评估奖励机制。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和一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默默无闻勤勤恳垦的专技工作者队伍。鼓励各服务机构引进、选拔、培养和使用一批一专多能的残疾人工作骨干,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解决好他们待遇问题,促进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党委、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并予以优先发展,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考核,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工委协调各部门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伸出援助之手,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在残疾人机构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

  (五)加强对残疾人的教育管理。积极引导残疾人勇敢面对现实、超越自我、自主创业,鼓励残疾人发扬乐观进取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信念,对生活充满信心。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制教育,不要让他们成为法制教育的一个盲点,使残疾人自觉遵纪守法。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8

  为全面了解当前我省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xx年7月至11月,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省x协常委、委员,由省政协副主席崔江水带队,在省残联的协同和配合下,到辛集市就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深入残疾人维权中心、就业培训基地以及残疾人家庭了解情况,召开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慰问了贫困残疾人家庭。调研组还赴江苏、安徽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当地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介绍,交流了工作经验做法,实地考察了残疾人服务机构和设施。现将调研主要情况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省常住人口总人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有残疾人520万人,残疾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23。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所占残疾人总数比例分别为:视力残疾54.4万人,10.47;听力残疾126.0万人,24.26;言语残疾7.7万人,1.49;肢体残疾167.5万人,32.24;智力残疾40.4万人,7.78;精神残疾35.4万人,6.82;多重残疾88.0万人,16.94。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147.5万人,28.40,其中:一级残疾86.3万人,16.62;二级残疾61.2万人,11.78。中度和轻度残疾372万人,71.60,其中:三级残疾140.3万人,27.00;四级残疾231.7万人,44.60。

  (一)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组织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加强。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省、市、县(市、区)政府都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省、市、县、乡全部建立了残联组织;省、市、县残联全部配备了残疾人领导干部;全省51432个村(含城市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建立了残疾人活动室。二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省人大、省政府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河北省扶助残疾人规定》、《河北省残疾人教育实施办法》、《河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河北省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办法》,形成了以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省政府规章为主体的法规规章体系。20xx年6月26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保障残疾人各项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我省为着力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相继制定了扶助残疾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狠抓有关措施的落实,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是省政府出台《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100元保费全部由财政代缴。二是将符合条件的43.3万残疾人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依靠父母或者亲属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三是建立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出台了《河北省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实施办法》,对全省一、二级重度困难残疾人按每人每月50元发放生活补贴。四是安排残疾人应急救助资金,对因病、因灾等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性困难的残疾人给予及时救助。五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六是残疾人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对424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房改造。

  (三)残疾人劳动就业情况有所好转。截止20xx年,城镇新增1.22万残疾人就业,89.1万农村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累计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200余个。把残疾人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20.6万贫困残疾人得到扶持,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到4.3万人次;3461名农村残疾人得到康复扶贫贴息贷款扶持。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编办、省残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xx年前省级政府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都要安置一名以上残疾人就业等要求。全省现有残疾人福利企业约90家,安置残疾人约2万人。成立了河北省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协会,推动残疾人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成立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服务协作区,举办了首届京津冀残疾人就业洽谈会。每年举办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推动残疾人实现充分就业。

  (四)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得到加强。到20xx年底,全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30414例,为6054名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对6005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年度新收训聋儿20xx名,在训聋儿2791名;对1.06万名肢体残疾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实施国家救助项目,资助400名脑瘫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资助515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有5678名智力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训练。对26万名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康复,有91469名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疗,57288名精神病患者接受康复训练,409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接受康复训练;245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得到康复救助。全省各类辅助器具供应2.9万件,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其他辅助器具2.2万件。

  (五)残疾人教育权利基本得到保障。到20xx年底,全省有特教学校148所,在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学生总数达到12566人。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高于普通学校的10至15倍。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考入本科的贫困残疾学生从省残保金中给予每人一次性3000元资助,20xx-20xx年共资助786人。考入大专的贫困残疾学生从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给予xx元一次性资助。河北省残疾人远程教育网正式启动,河北省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正式揭牌,20xx年春季有700多名残疾青年报名入学。

  (六)残疾人参与社会无障碍环境日趋完善。省、市、县(市、区)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并面向社会聘请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使用管理义务监督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级财政逐年加大了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各地陆续新建、改造了一批城市道路和公共建筑物附属无障碍设施。全省6个地级市、10余个县(市、区)开办了手语节目;省和地级市的公共图书馆均建有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部分县(市、区)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盲文及有声读物借阅服务。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省级财政每户补助资金1500元,设区市、县(市、区)财政每户匹配资金不低于1000元。

  二、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疾人生活水平远低于我省社会平均水平。当前,残疾人仍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的特困群体。一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口多。全省农村尚有超过100万贫困残疾人没有稳定脱贫,由于身心残障、劳动力受限、受教育程度低、发展能力低等原因,已成为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扶贫成果最难巩固的特困群体,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二是残疾人支出负担重。从目前看,残疾人家庭支出第一位的是吃饭度日费用,其次才是医疗。相当多的残疾人有病不敢治,只能拖着,以致小病转大病,轻残变重残。三是仍有15.6万户残疾人家庭需进行危房改造。

  (二)残疾人就业率低且不稳定。目前我省实际就业率很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部分残疾人受身体状况的影响,对职业有一定的选择性。二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难以适应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三是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三)残疾人受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一是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低。特别是多重障碍、自闭症及脑瘫等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存在很大困难。二是特教学校办学水平不高,师资配备、设备设施、特教津贴基本未按国家政策落实。三是大多数残疾人接受中专以上学历教育存在困难。

  (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残疾人康复需求大,资金投入不足,康复人才匮乏。二是0-6岁残疾儿童得不到及时救治。0—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期,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就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其功能障碍,使其成年后与健全人一样学习、生活。错过了最佳恢复期,造成终身残疾。三是辅助器具需求量大。目前,我省有盲杖、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超过150万,而我省辅助器具和假肢矫形器材料生产厂家数量少、规模小、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残疾人多层次的需要。

  (五)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目前,省内多数小城镇无障碍建设处于空白,一些大中城市无障碍设施被损坏或占用现象严重,甚至形同虚设。老旧居住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缺乏,残疾人难以走出家庭、参与社会。

  三、几点建议

  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为残疾人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使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各级政府及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宣传教育。大力营造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理解、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减轻或消除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各种歧视与偏见,在全社会唱响关心关爱残疾人的主旋律。一是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河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在全社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加强残疾人法规政策学习教育,增强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自觉性。二是大力营造助残扶残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对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把弘扬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引领民众崇德向善,更加自觉认同,为我省社会进步凝聚正能量。三是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创业能手、道德模范,引导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努力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切实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完善残疾人专项特惠制度,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一是在完善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基础上,重点加快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贫困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兜住底”,保住残疾人最基本需求底线。二是健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维权等事关残疾人切身生活需求作出制度性安排,补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

  (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鼓励各类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接收残疾儿童,对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保障3至5岁残疾儿童普遍接受学前教育。推行全纳教育,支持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数量较多的普通学校建设特教资源教室。积极推进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相关专业,尽快筹建河北省特殊教育学院。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残疾拒绝招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给予特殊学习用品、住宿费、交通费等的补助,并优先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按时完成学业。

  (四)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网络,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城乡残疾人提供均等化全程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能力评估、就业登记、就业介绍等系列化服务工作。政府要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要出台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严格贯彻国家和我省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安置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监察执法,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

  (五)完善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多形式、多渠道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新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住宅区,要按照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和标准建设无障碍设施。城镇已建成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和居住区,都要制定改造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逐步进行改造。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对损毁、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的予以查处,确保已建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积极推进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当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9

  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并结合残联工作实际,采取入户走访、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

  一、残疾人就业基本情况

  从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普查数据看,县共有残疾人约38246人,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2245人,其中进入量服平台1987人。目前,县16—59周岁的残疾人有983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有582人,其中:听力残疾82人,言语残疾9人,肢体488人;未就业人员有:听力残疾46人,言语残疾10人,肢体残疾166人,视力残疾98人,精神智力残疾81人。

  二、残疾人就业主要措施

  为全面贯彻《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进残疾人就业,县残联紧紧围绕地方文化特色及残疾类别来强化培训、掌握技能、促进就业、调查跟踪的总体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

  (一)强化培训支撑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掌握1—2门技术,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强有力保障。县残联紧盯实用技术不放松,结合个人特点、地方文化特色,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在全县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石刻的选料、石刻工具的选用方法、勾线等工艺流程,并且手把手实际演示了玛尼雕刻的全过程。培训覆盖率达100%。真正让残疾人学到本领,掌握技能,融入社会,提升价值。

  (二)拓宽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培训。一是集中技能培训和安置残疾人。县残联首先在尕多乡曼木达石刻传习基地创建残疾人就业石刻培训点,石刻传习基地“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扶残助残理念,集中手把手培训残疾人65名,培训期为1至2个月。二是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稳步推进。严格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制度,充分发挥年审作用,依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对于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为已就业的残疾人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签订劳动合同和用工协议,并支付不低于县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符合条件的视为安排残疾人就业。对于未安排残疾人的用人单位,积极宣传国家的按比例就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和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三是开发公益性岗位解决残疾人就业规模扩大。为全面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省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县残联积极协调人社局,在每个乡镇、街道开发一个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招聘一名残疾人专职工作者;同时,按照省残联等相关部门要求,争取财政、人社支持,全面落实村(社区)残疾人专(兼)职委员配备。四是盲人按摩定向输出持续稳定。积极输送有就业意愿的盲人,到州康复中心培训学习盲人按摩,截止目前,推荐培训人员2名。(三)优化政策保障残疾人就业。一是采取鼓励式就业模式。大力实施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大力发展种养殖,进军电商领域,对有一定规模或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残疾人进行就业直补,目前县共有582名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二是采取灌输式就业模式。为帮助部分有意愿就业,但缺技术、缺资金、缺资料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我们大力实施扶持农村发展生产项目,为他们送去资金、生产资料、劳动技术等,先行解决一批残疾人就业,今年共有32人享受扶持农村发展生产项目。

  三、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有待更新。从残疾人群体看,大部分残疾人坐、等、靠、要思想严重,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你就应该为我“拿来”,自身毫无进取心,无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部分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他们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从社会群体来看,大部分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认识上存在歧视感,认为一个残疾人,避免不了在工作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扰,本来正常人一个人就能干好的事情,他却需要别人的协助才能完成,耽误工作的推进,导致不愿意聘用残疾人或接纳残疾人。

  (二)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提出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和格外关爱,县残联也分别借助“爱耳日”“助残日”等各种活动,广泛宣传涉及残疾人的法律法规,争取社会人士对残疾人的理解、支持、关心、关爱,但由于残疾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条件缺陷,素质普遍偏低等因素,仍存在歧视、无视、漠不关心等现象。

  (三)就业收入有待提高。很多企业给残疾人的工资相对较低,基本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各种保险也很难依法落实。有些企事业甚至不让残疾人上班,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就业的意义,对这样的企业来说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侵占了残疾人利益。

  四、残疾人就业的几点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正确树立提高残疾人就业的观念。做好残疾人工作,既是残联的工作,也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同时对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观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残疾人和对待、处理残疾人问题,充分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把关心、关爱、关注残疾人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外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使全社会更加了解残疾人,更加支持残疾人事业,更加关注残疾人切身利益和实际需求,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安全感。

  (二)高度重视,完善机制,及时出台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一是完善培训机制。建议人社局和残联建立培训常态机制,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技术,首先以需求为导向,精准为目标,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精准需求和残疾人自身精准的需要,有计划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其次以创业意识为关键点,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强化对残疾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二是出台扶持政策。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举步维艰,应根据残疾人实际,出台关于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行创业,增强自信心。三是争取部门支持。争取财政、地税等相关支持,加大对残保金的收取力度,确保应交尽交,保障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有资金。

  (三)拓宽思路,加大投入,广泛开辟挖掘残疾人就业的渠道。

  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市场建设,完善就业登记、信息服务、中介、再培训等服务,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隔离,将残疾人就业市场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当中,为残疾人广开就业渠道,保障残疾人的工资标准和岗位稳定性,不断增加残疾人的收入,使他们逐渐摆脱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10

  县辖14个镇,360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116万,共有各类残疾人7.4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4%,持证残疾人15827人。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近期,我会联根据市残联的要求,组织专门班子对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按照国务院、省、市残工委关于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组织网络健全,队伍稳定实干,为做好全县残疾人工作,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的建立,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已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网络。目前,全县14个镇都建立残联,配备了专职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全县360个行政村、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

  1.抢抓机遇,保质保量配齐全县各镇残联专职理事。20xx年下半年,县残联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多次向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和县编办汇报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中共县县委组织部于20xx年8月2日专门召开各镇党委分管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工作会议,专门安排布置镇残联专职理事长配备工作。随后县残联主要负责同志走访全县14个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就该项工作进行全面协商,赢得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并详细说明配备理事长工作的重要性和选配人员的条件、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选配工作高质量开展。根据工作要求,各镇党委在20xx年8月底上报镇残联专职理事长候选人员名单。随后,县残联配合县委组织部对上报的候选人进行了审核、考察,对不符合条件及年龄偏大的同志商请有关镇党委作了调整,确定了镇残联专职理事长人员名单。县委组织部部务会议作了认真研究,并于9月15日下发了《关于王猛等同志任职的通知》(组干〔20xx〕5号)文件,正式任命王猛等14名同志分别为县14个镇残联专职理事长。由此县各镇专职理事长全部配备到位。20xx年9月26日,聘请市残联有关科室领导进行了业务培训。之后,县残联积极协调各镇党委,努力为镇残联解决办公场地、服务场所等问题,并统一为14个镇残联制作了门牌、监督牌和上墙制度牌。目前,14个镇残联均有独立办公室、档案橱柜等必须的办公设备。

  2.选好用好专职委员,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市残联、财政、民政、人保等部门关于认真做好购买残疾人专职委员公益岗位工作要求,从20xx年12月初,我们就着手抓购买残疾人专职委员公益岗位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经过宣传发动、自愿申报、择优推荐、综合考试、媒体公示、政治审查、岗前培训、三个月试用等程序,分别为14个镇(开发区)选聘了15位同志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并按照文件规定的待遇标准,按月足额发放生活补贴,办理有关保险。

  3.全县360个行政村、8个社区都已成立了残协,全部由村主任或村书记担任残协主席、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副主席和委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组织规范化程度还需提高。对照中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开展活动和服务不够平衡。

  二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教育管理培训有待加强。新上任专职理事长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很有必要。

  三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还需加强。有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对所辖区域的残疾人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及时、全面,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活动载体不多,工作创新不够,基层残疾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工作经费与基层残联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匹配。现在,大部分镇都能满足基本工作需要经费,但开展活动、扶残助残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三、工作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建议上级残联适时对镇级残联专职理事和专职委员加强培训,全方位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2、配套专项工作经费。必要的配套经费是保证基层残联正常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建议除各级残联配套专项经费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也应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加强对镇级残联工作的督查和管理。镇残联分设、镇残联理事长专职是一项新生事物,在工作运转、制度建设、业务开展方面留有许多创新和探索,需要各级残联共同努力。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11

  一、残疾人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残疾人12188人,占总人口的4.9%,其中,肢体残疾5826人,视力残疾1862人,精神残疾1641人,听力语言残疾1428人,智力残疾870人,其他综合类残疾561人。

  二、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及国家扶残助残政策的强势推动下,我县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残疾人工作稳步推进。

  (一)康复服务网络初见成效,层基服务组织初步建立。

  近几年,县残联加大硬件、软件设施的投入,建立了3个社区康复中心,配备了相关康复训练器材,安排专业医生做康复指导,着力提高了康复训练能力。全面开展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在8个社区、9个乡镇全部配备了康复协调员,并对其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加强了从事康复服务工作力量。根据残疾人工作发展的实际和创建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的要求,xx年在9个乡镇、8个社区全部配备了乡镇、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xx年在全县200个行政村(屯)完成了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设立,并每年对专职委员组织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提高专职委员的综合素质。全面完成残疾人工作县、乡、村三级组织网络建设,完成了肢体协会的社团注册工作,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今后残疾人工作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几年来,以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为载体,按照“发现一例、复明一例”的工作原则,共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669例;为低视力患者验配助视器46件,为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32例;免费进行儿麻矫正手术3例;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治疗77名;每年为15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免费投药;为各类残疾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922件。累计为全县各类残疾人患者节省各种费用200余万元。

  (二)加大就业扶持力度,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一是全方位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就业。

  二是加大对国务院关于《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贯彻实施的力度,加大对福利企业的监管和服务水平,积极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服务政策,使我县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得到稳步发展,残疾人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三是通过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促进了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

  四是积极引导,加大扶持,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各自特点,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五年期间共安置残疾就业531人,自主创业159人,在农村创建了7个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安置200多人,带动500多人从业。为了更好地帮助残疾人早日实现就业,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大了对残疾人教育和就业培训,每年举办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2100多人次,尽可能使残疾人能够获得一技之长,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条件。同时积极选送各类人才参加省、州培训班,提高从业技能,仅盲人实现稳定就业15人。通过带传工程培训农村残疾人1800多人次,逐步引导农村残疾人摆脱依赖思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三)加大资金投入,残疾人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改善。

  积极争取,多方筹措,五年来累计为93名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争取助残奖学金24.4万元;累计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48名残疾学生申请彩票公益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大了对残疾人教育和就业培训,每年举办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2100多人次,尽可能使残疾人能够获得一技之长,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了条件。同时积极选送各类人才参加省、州培训班,提高从业技能,仅盲人实现稳定就业15人。通过带传工程培训农村残疾人1800多人次,逐步引导农村残疾人摆脱依赖思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三)加大资金投入,残疾人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改善。积极争取,多方筹措,五年来累计为93名考上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争取助残奖学金24.4万元;累计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48名残疾学生申请彩票公益金助残奖学金1.56万元。同时,经过我们推荐,先后有5名残疾学生参加成人高考,顺利考上了大中专院校。8名残疾大学生毕业生得到安置。开展阳光家园托养服务工程,建立社区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4个,依托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和民办托养机构进行残疾人托养服务,共为713人提供托养服务,发放托养补贴32.9万元。为191名拥有代步车辆的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7万余元。通过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五年来共为28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残疾人的住房条件。五年来,我县残疾人城镇低保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残疾人纳入低保人数逐年增长,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范围逐步扩大,居住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累计有34名残疾人享受廉租房政策,640名残疾人享受住房补贴政策,23户残疾人购买了廉价房。另外,通过科局包保结对子活动为残疾人捐赠衣物7000余件,送慰问金及物品达33万余元,受益残疾人达1430余人次。

  (四)加大文化宣传工作,逐步形成助残氛围。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盲人节”、“聋人节”等节日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社区板报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传单、组织社区爱心助残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的残疾人事业宣传活动,提高残疾人的“四自”精神,加大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xxx年参加首届全州残联系统运动会取得团体第二名;xx年组织残疾人参加全州第十七届运动会(残疾人组)比赛,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今年组织了全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并选选拔24名残疾人参加了省、州组织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取得较好的成绩。推荐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全省、全国等比赛,为残疾人体育事业做出努力。

  (五)做好来信来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始终恪守“人道、服务、廉洁、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热情的接待各类残疾人来信来访的事件。建立理事长接待日制度,妥善处理上访事件,努力做到想为残疾人所想,急为残疾人所急,全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从而保证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维护,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加大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几年来共建盲道2万延长米,设置和改造设置了门前坡道面积达缘石坡口3500余处,1000平方米通过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为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使残疾人切身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全社会关心爱护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三、存在的问题

  1、硬件设施缺乏。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是集残疾人康复指导、用品用具供应、就业服务、残联机关办公、残疾人文化获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满足残疾人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和设施。汪清县至今尚未建成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严重影响残疾人事业发展。就全州而言,唯有汪清县还没有综合服务设施,造成了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与全州其它兄弟县市的巨大差距。

  2、残疾人康复设施不规范。我们在县城区建立了3个社区康复中心,并投入了康复器材和安排康复服务人员。但是其中2个康复中心是分别在建筑物的二、三层上,致使阻碍了很多想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人的脚步。

  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政划转问题。汪清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额不高,一方面是因为汪清县的经济总量小,另一方面是与汪清县行政事业单位和省、州直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一直无法征收有关。这几年虽然县财政每年划转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0万元,但与应收额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4、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深层次发展问题。通过这几年对残疾人的培训,我县残疾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想“干事”的残疾人多了起来,组织起来创业就业的氛围很浓。我县残疾人以合作社的形式已建立了7个残疾人就业基地,其中天桥岭镇新华村的自强就业合作社被命名为省级扶贫就业基地,社内残疾人的人均收入已超过了1万元线。残疾人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起来创业效果非常好,但因他们受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所限,要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困难重重。需要县委、县政府对残疾人合作组织给予资金上和政策上的特别倾斜。

  5、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不系统,现有的无障碍设施缺乏管理和维护,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分相关部门对无障碍设施建设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

  四、对策及建议

  (一)机制方面。

  1、党委、政府定期听取残联组织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残联工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残工委要在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工作等方面真正发挥作用。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要将残疾人工作列入本单位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由政府督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增加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要发挥公共财政在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保持残疾人事业经费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比增长,切实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全面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二)就业方面。

  1、建立和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进一步制定出台和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2、消除就业歧视。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整改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既不安排残疾人、也不缴纳就业保障金的问题。

  3、加强对福利企业的规范管理,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对福利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察。

  4、加大残疾人培训力度,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劳动部门指定的各级培训机构,要广泛吸纳残疾人免费参加,多渠道、广角度培训残疾人。

  5、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和创业。采取保障金小额扶持和小额信用担保贷款的办法帮助解决缺乏资金及贷款难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创业的基本条件。

  6、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采取“就业一条街”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不断挖掘公益性岗位,努力扩大残疾人就业。

  7、创建残疾人就业基地,建立残疾人庇护性工场,尝试创建集残疾人培训、就业、安养为一体的安养院。

  (三)社会保障方面。

  以低保制度、就业援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为基础,以自然灾害紧急救助、社会帮扶为补充,形成救助主题多元化、救助工作制度化、覆盖城乡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帮扶主体多元化、帮扶方式多样化、帮扶工作社会化的新格局。

  (四)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

  县政府要像抓软环境建设一样抓无障碍设施建设。其实无障碍本身就应包含在软环境建设之内,要责令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共服务窗口单位,要尽快尽早完成无障碍设施建设,真正方便全社会所有公众,让我们的“绿色通道”更畅通,让我们的汪清更和谐。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12

  借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之机,围绕“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这一议主题,为进一步准确、详细掌握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市残联派出7名同志组成3个调研小组,从4月19日至5月22日,历时33天,深入赛罕区、土左旗、和林县的24个样本小区,对残疾人生活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我们本着城乡结合、数据可靠、符合实际的原则,在三个旗县区中各确定8个样本小区,赛罕区以城镇为主,土左旗全部为农区,和林县城镇与农区相结合,依其经济状况,高中低各占一定的比例。我们以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了解,与村干部座谈,实地考察,调查核实等形式初步摸清了24个样本小区内残疾人的基本状况。经过调查登记,数据汇总,整理归类,实情分析。从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残疾人教育、康复、社会保障、法律援助、宣传文体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摸清了情况,查明了原因,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残疾人状况的真实性。为我市制定“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残疾人工作创造了条件。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研,我们与赛罕区、土左旗、和林县三个旗县区残疾人抽样调查队一道,采取入户走访的方法,以面对面了解的形式,填写残疾人基本状况登记表。共调研24个样本小区,其中城镇样本小区6个,农区样本小区18个。共有残疾人户609户,(多残户54户,占残疾人户的0.85%)。各类残疾人667人,占小区总人口11.68%,其中城镇残疾人133户,155人,农区残疾人476户,512人。从男女比例看:男362人,占残疾人的54.27%,女305人,占残疾人的45.73%。从残疾分类看:视力残疾86人,占12.89%,听力残疾158人,占23.69%,言语残疾12人,占0.18%,肢体残疾237人,占35.53%,智力残疾51人,占7.65%,精神残疾75人,占11.24%,多重残疾48人,占7.2%.从年龄结构看:6岁以下儿童4人,占0.6%,7至20岁26人,占5.4%,21至60岁313人,占46.93%,60岁以上324人,占48.57%。从文化程度看:文盲345人,占51.72%,小学159人,占23.84%,初中110人,占16.49%,高中(中专)33人,占4.9%,大专以上20人,占3%。从就业情况看:有劳动能力的266人,占39.88%,其中,已就业的255人,其中城镇就业的42人;农区就业的213人(粮农185人,养殖8人,外出务工8人,其它12人)。无劳动能力的401人,占60.12%。从社会保障看:已纳入低保28人,占4.2%。从康复需求看:有康复需求的291人,占43.63%。为便于掌握全面情况,我们又设计了情况汇总表,对被调研小区残疾人进行了汇总,使他们的状况做到了一目了然。

  各小区残疾人基本情况是:

  赛罕区: 8个样本小区城镇5个,农区3个,共有残疾人户172户(多残户24户,占残疾人户的13 .95%)。各类残疾人193人,占小区总人口的5.75%,其中城镇残疾人114户,129人,农区残疾人58户,64人。从男女比例看:男92人,占残疾人的47 .67 %,女101人,占残疾人的52.33 %。从残疾分类看:视力残疾32人,占16 .58 %,听力残疾62人,占32.12%,言语残疾5人,占2.59 %,肢体残疾47人,占24.35 %,智力残疾7人,占3 .63 %,精神残疾24人,占12.45%,多重残疾16人,占8.29%.从年龄结构看:7至20岁5人,占%,21至60岁84人,占43.52%,60岁以上104人,占53.89%。从文化程度看:文盲68人,占35.23%,小学40人,占20.73 %,初中44人,占22.79%,高中(中专)22人,占11.39%,大专以上19人,占10.26%。从就业情况看:有劳动能力的85人,占44.04%(已就业的城镇35人,粮农39 1110811占11.83%。从康复需求看:有康复需求的45人,占23.32%。

  土左旗8个样本小区全部为农区,共有残疾人户194户(多残户15户,占残疾人户的8.5%)。各类残疾人212人,占小区总人口的5.75%,从男女比例看:男122人,占残疾人的57.6%,女90人,占残疾人的42.4%。从残疾分类看:视力残疾22人,占10.3%,听力残疾32人,占15.1%,言语残疾2人,占0.09%,肢体残疾95人,占44.81%,智力残疾20人,占9.43%,精神残疾27人,占12.74%,多重残疾14人,占6.6%.从年龄结构看:6岁以下儿童2人,占0.094%,7至20岁11人,占5.2%,21至60岁101人,占47.64%,60岁以上98人,占46.23%。从文化程度看:文盲128人,占60.4%,小学54人,占25.47%,初中27人,占12.74%,高中(中专1)3人,占1.42%。从就业情况看:有劳动能力的84人,占39.62%,其中,粮农61人,养殖5人,外出务工6人,其它12人。无劳动能力的128人,占60.38%。从社会保障看:已纳入低保9人,占4.25%。从康复需求看:有康复需求的37人,占17.45%。

  和林县:8个样本小区城镇1个,农区7个,共有残疾人户243户(多残户15户,占残疾人户的6.17%)。各类残疾人262人,占小区总人口的23.55%,其中城镇残疾人19户,26人,农区残疾人224户,236人。从男女比例看:男148人,占残疾人的56.5 %,女114人,占残疾人的43.5 %。从残疾分类看:视力残疾32人,占12.21 %,听力残疾64人,占24.43%,言语残疾5人,占1 .91%,肢体残疾95人,占36 .26%,智力残疾24人,占9.16 %,精神残疾24人,占9.19%,多重残疾18人,占6.78 %.从年龄结构看:6岁以下儿童2人,占0.76 %,7至20岁10人,占3.82 %,21至60岁128人,占48.7%,60岁以上122人,占46.56%。从文化程度看:文盲149人,占56.87%,小学65人,占24 .81%,初中39人,占14.9%,高中(中专)8人,占3%,大专以上1人,占0.38%。从就业情况看:有劳动能力的97人,占37%,其中,城镇已就业的7人;粮农85人,养殖3人,外出务工2人。无劳动能力的165人,占62.98%。从社会保障看:已纳入低保8人,占3.05%。从康复需求看:有康复需求的209人,占80%。

  二、调研情况

  1、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调研,乡镇(街道)残疾人组织健全,残联干部由民政助理员兼任,能够开展工作;在全市225个社区中,除去年市残联招聘的44名公岗人员担任残协专职联络员、可以正常开展工作外,其余181个社区没有专职人员。农村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全市1080个行政村中,都有残协组织,工作村委会主任和会计做,没有专职人员、办公场所和残疾人活动场所,无障碍设施没有落实。因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农村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实行免征农业税后,村干部每年仅领1000元的补助,无任何经费来源。残疾人工作仅能办理各种统计和申领低保及救济事项,无法开展其他工作。

  2、残疾人教育状况:从残疾人受教育的情况来看,残疾人文化程度很低,在667名残疾人中,文盲半文盲504人,占75.5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有162人占24.43%,其中大专以上20人,不足3%。土左旗8个调研小区212名残疾人中没有一名大学生。同时发现,残疾人家庭的儿童少年凡接受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全部落实了“两免一补”,在部分特教学校的残疾学生(特别是外地学生)尚未落实。在这次调研中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在就学,特别是高中和大学受资助面还很小。如:赛罕区西把栅乡大厂库仑村的张文彗(视力残疾人贾翠云之女、赛罕区民族中学上学)既没有享受过减免学杂费,也没有受到资助;人民路办事处灯泡厂社区统建楼1-5-13的高文静(听力残疾人高荣庆之女、内蒙古医学院上学)也未受过资助。仅赛罕区8个样本小区残疾人子女就学需救助的就高达146人(大专以上39人)。

  3、就业状况:从就业状况看,在我们调研的24个小区中,有劳动能力的266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9.88%,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基本可以得到就业。其中,已就业的255人,其中城镇就业的42人,未就业的11人;农区就业的213人(粮农185人,养殖8人,外出务工8人,其它12人)。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部分残疾人逐步提高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31年因药物中毒致残,初中文化程度,由于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靠养牛为主业,年收入1.2万元,全家4口人生活比较富裕;家住和林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的武文胜,下肢基本上没有功能,在家乡办起了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用网络查找信息和发布信息,把当地的农副产品推向山西、山东、河北等地,不但自己有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安置了5名残疾人就业,今年他将市场占地扩大100亩,吸收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一起干。土左旗三两乡前朱堡村闫福秀、男、46岁,2002年因工伤腿部致残,开始务农,后来办起了机械厂,年收入3万元,全家4口人走上了致富之路。调查证明,凡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残疾人家庭,基本没有贫困现象。有一定劳动和工作能力的城镇残疾人,街道、居委会都能给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大部分残疾人是在岗退休的,拿着一定的退休费,生活温饱。

  4、康复状况:在667名残疾人中有康复需求的291人,占残疾人总数43.63%。主要需求是:

  一是为残疾人配备助视器,如土左旗台阁牧镇栽生村王拉义,男、46岁,属低视力,行动很不方便,如果能配备助视器,情况会大为改观。

  二是为重度下肢残疾人配备拐杖或轮椅。

  三是为听力残疾人配备助听器。

  基层残疾人康复指导工作基础薄弱,尤其是农村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如:赛罕区西把栅乡东营子村抽样点1区30号的李爱梅(汉族、女、46岁、低保户、4口人),由于意外虽经治疗造成全身瘫痪,现无力医治,常年卧床,靠家人照料。我们认为,如果有经常性的康复指导、治疗和康复训练,大部分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也能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由于经济收入的制约,乡、镇医院基本关、停、并、转。看病难或无钱看病、有病看不起是农村医疗卫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残疾人遇到急病很难得到及时的治疗,再加农村医疗条件较差,除少数残疾人可以得到康复服务与训练外,绝大多数残疾人得不到康复治疗、服务与训练,其功能恢复和补偿受到严重的制约。如家住和林县三道营乡白旗窑村的候太平,76岁,和儿女一起生活,多重残,有严重的哮喘病和痨病。由于生活较为困难,没有钱到医院治疗,有病硬扛着,最终造成了残疾,该村有个乡医,自己开设了一个诊所,医疗条件和器械都非常简陋、医术一般,在方圆十几里也就是这一人。在调查过程中,乡医道出了自己的无奈,他说现在是经济社会,进药渠道有人卡着,必须是指定地方,否则查出严罚,药品价格几经周折比外面要高出很多,残疾人得病后一般都不敢去看,以致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所以,农村医疗、残疾人康复工作急待加强和提高,加强农村医疗网络建设势在必行,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残联要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及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简便易行的训练器材和康复方法,加大康复训练的指导和普及。

  5、残疾人保障状况:在调查小区内,有401名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60.12%,有324人是60岁以上的残疾人。农村低保对象没有按规定享受到低保金,仅有28人纳入了低保。大部分无动能力的残疾人靠救济和亲友接济度日,生活质量很差。个别无抚养人的残疾人如土左旗哈力拜村赵老根,男,54岁,系遗传性痴呆傻,64年因伤造成肢体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靠出租土地维持生。调研结果证明,农村残疾人享受低保较少,与每人每年720元的标准相差甚远,而且发放范围较小,一些贫困残疾人还没有被纳入低保。如赛罕区西把栅乡大厂库仑村,125名残疾人中纳入低保的只有11人,且低保金不能全额领取,有的一年领到300元左右,有的一年只领到120元。从现在开始,享受低保的条件进一步放宽,按年人均720元的低保线,残疾人基本可以享受低保。城镇低保户(家庭),在低保金的发放标准上也不尽相同,参差不齐,部分残疾人困难家庭还未纳入低保范围。如:赛罕区残疾人王峰、男、42岁、视力残疾,原市二轻局工作,妻子原内蒙纺织品公司工作,夫妻双方下岗,3口人,女儿王茜子8岁,大学路小学上学,住巧报镇双树社区土地局家属搂3-3-5东,夫妻城镇下岗失业(主要是全员买断企业)的残疾人,在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大多数负担不起每年所交纳的费用,社会保障没有着落。残疾人的就业还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残疾人优惠政策不落实,各地执行政策的尺度不统一,弹性大,有的流于形式。例如,残疾人看病和普通健全人一样照样收费。

  6、法律援助状况:经调研得知,乡镇司法所基本能够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但是,由于残疾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强。如土左旗后善岱村残疾人冯建英因患精神病,每天在外乱跑,丈夫不让进家,村残协多次调解无果,每日在外流浪。

  通过调研使我们对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除上述问题外,还有以下值得深思的问题。

  1、老年残疾预防不容忽视:在残疾人中肢体残疾数额较大占残疾人总数的35.53%,绝大部分因中老年患脑血管疾病造成偏瘫,无因小儿麻痹致残的少年儿童。听力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23.69%,多系患老年性耳聋或因病药物致残。精神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11.24%,主要是因生活压力大或夫妻感情不和及外部剌激造成残疾。视力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12.89%,老年性白内障是致残的主要原因。智力残疾占残疾人总数的7.65%,多系老年性痴呆先或天先性致残。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调查证明少年儿童残疾的很少,在24个调查小区中0---6岁的残疾儿童仅有4名,因病、因伤造成老年残疾已成为残疾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年残疾预防不容忽视。

  2、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绝大部分有能力的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在生产劳动中能力较差,因此绝大多数经济收入很低,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无力耕作,许多残疾人靠出租土地勉强糊口。如土左旗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为5218元,残疾人人均收入为900余元,仅占健全人收入的17.24%。赛罕区人均收入为9832元,残疾人人均收入为2600余元,仅占健全人收入的35.85 %。和林县人均收入为4379元,残疾人人均收入为860元,仅占健全人收入的19.64%。综上所述,调研地区2005年人均收入为6477元,残疾人人均收入为1454元,仅占健全人收入的.22.45%。同健全人相比,生活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3、文体生活馈乏

  由于地区经济条件的制约,市区残疾人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共享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但是相当一部分社区没有阅览室和体育器材,残疾人有声读物尚属空白。大部分乡镇、村没有供残疾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场所,在调研中残疾人除逢年过节能看到村里组织的活动外,适应残疾人的文体活动几乎很少,加之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家庭连最基本的电视都没有,少部分有的也是破旧不堪,无法接受外界的信息。在农村基本没有残疾人体育活动。因此,市、旗(县、区)残联有必要进行一次专题调研,加强社区、乡村残疾人的文体建设。开展文化进社区、文化进乡村活动已成为当务之急。

  4、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调研发现由于残疾人生理的缺陷,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地区条件的制约,在667名残疾人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有166人,文盲半文盲高达503人,占75%,如土左旗212名残疾人中有182名残疾人是文盲、半文盲,占残疾人的85.85%。土左旗陶思浩乡哈素村30名残疾人有26名是文盲,高达86.67%。由于残疾人缺乏文化知识,加之残疾的制约,生产能力低下,因此,缺乏脱贫致富的基本能力。造成残疾人文化程度的原因,除历史原因外,目前主要是残疾人子女由于家境贫困无力交纳学费。而大多农村残疾人孩子因家庭困难只念到初中毕业。能继续上高中的也很少,上大学更是凤毛麟角。

  5、无障碍设施空白

  市区内公共文化场所和街道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数量少、建设尚属空白,与首府地位很不适应。市区绝大多数社区为残疾人办公服务场所都没有无设施障碍设施。由于残疾人家庭普遍贫困,农村残疾人基本没有无障碍设施,重度残疾人没有活动空间,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三、对策建议

  1、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

  一是乡镇街道应尽快配备专职干部,解决他们的编制、规格、待遇,做到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办,改变现在兼职干部兼而不顾的状况;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残疾人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使残疾人工作落在实处。三是对行政村、社区残协干部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确保残协干部的生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使残疾人组织机构完善、经费落实、制度健全,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真正做到实处,使残疾人工作在基层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彻底改变残疾人组织头重脚轻、泥足巨人的状况。

  2、加大残疾人文化和劳动技能培训力度。

  提高残疾人生活素质,首先要从教育抓起,有文化才有所追求,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低,本身制约了他们思想,因此对新生代残疾人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应重视,使其尽可能地接受更多文化知识教育,对残疾人家庭的子女上学问题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资助,他们有了知识,接受了高等教育。就会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得到改善,才能摆脱贫困或走上致富之路。首先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残疾人劳动技能的培训,使他们学有所长,提高他们的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其次继续加大残疾人高中生、大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各级政府、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要科学规划、每年扩大资助范围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之一。

  3、重视和加强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

  针对目前基层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薄弱的现实,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占领基层广播、墙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法规,使残疾人成为守法公民;二是深入开展残疾人优秀典型的宣传,通过宣传,使广大残疾人提高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广泛开展文化进社区、文化进乡村活动,通过科技助残、文化助残、红领巾助残和农村家园计划,全面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参与能力;四是建立残疾人阅览室,配备必要的文化体育器材,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生活。

  4、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

  一方面增加投入扩大保障面,另一方面对有劳动能力有头脑的残疾人加强实用技术的培训,从根本上解决生存问题,残疾人只有靠自强不息去创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时要注意挖掘残疾人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如土左旗三两乡哈力拜村刘平平一家,系多残户,全家5口人。刘平平、男、38岁,先天性智力残疾;妻、郝桂英、32岁,智力残疾,儿子刘鹏飞,13岁,重度智力残,其父母年事又高,一家人为村里放羊,全家5口人,年收入8000元。实践证明,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措施,使残疾人自身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值得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办法。

  5、继续加强残疾预防工作。

  虽然近几年预防工作大见成效,但还未完全杜绝,每产生一个新的残疾人不仅给家庭造成痛苦也给社会带来负担。各级政府要加大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投入和工作力度。各社区(村)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内的医疗资源及专业人员的特长,采取资源共享,不断完善基层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尽最大努力避免新生儿残疾的产生。一是加强农村初级医疗网络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残疾人医疗扶助政策,全面落实“以家庭康复为主,社区康复为辅,简便、易行、受益广的个性化康复工作体系”。有病能得到最基本的治疗和控制,不断提高残疾人防病治病的意识,预防和减少残疾的发生。二是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力度,摸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着重开展家庭残疾人康复服务和训练,为残疾人提政府共同出资、补贴的办法将残疾人全部纳入新型合作医疗的范围,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生存条件,减少疾病,最大程度上减少残疾的发生。

  6、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

  ⑴、完善残疾人政策法规建设。从残疾人医疗、就业、教育,就业、贫困残疾人房屋

  拆迁的补偿和安置、贫困残疾人子女入学、残疾人生活保障等方面,修改、制定切实保障残疾人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同时维护其权威性,加大执行力度。

  ⑵、认真开展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和最低生活保障

  的覆盖面。解决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摸清残疾人低保底数,做到应保尽保。

  ⑶、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广泛开展扶残助残的“帮、包、带、扶”活动和青年志愿者助残活动,形成一个全民帮扶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7、大力抓好残疾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全社会都要关注农村残疾人思想观念改变的问题,等靠要的思想成了脱贫致富的无形障碍,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残联,更应把残疾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把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是残疾人脱贫的必由之路。

  群众利益无小事,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社会群体,切实解决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把残疾人的事情办好,为构建首府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13

  近年来,太平庄乡致力于推进支持帮扶残疾人就业工作,点燃了人们的就业热情,厚植了新优势,培育了新动能。但综合各方面的反馈,在推进残疾人开展新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就此,太平庄乡政府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全乡帮扶残疾人就业工作现状

  近些年,太平庄乡不断优化就业制度和文化环境,有效带动了就业主体,为全乡的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有效帮助,汇聚了新能量。

  截止11月底,太平庄乡共有残疾人451个,一级66人,二级97人,三级104人,四级184人。为帮扶残疾人就业,太平庄乡政府组织相关培训11场。目前,太平庄乡残疾人从事的领域主要有种植养殖、三轮车运营、家电维修以及盲人按摩等工作。

  近年来,太平庄乡政府经过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努力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鼓舞和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残疾人就业率逐步提高,日子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从深度分析,残疾人就业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存在的障碍和问题

  目前,在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就业市场情况不容乐观

  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的缺陷,如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一技之长、择业工种受限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局面还是严重。此外,社会认识对残疾人就业重视不够,认为健全人甚至大学生就业尚且困难,何况残疾人。部分企业仍存在卑视残疾人的现象,有的同工不同酬;有的企业认为接纳了残疾人,有损企业形象,宁愿缴纳保障金也不情愿安置残疾人。

  (二)就业收入普遍偏低

  从残疾人就业的收入看,工资普遍偏低。不少企业给残疾人的工资普通在800元以下,基本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各种保险也很难依法详实。有些福利企业甚至不让残疾人上班,每月只给100元补贴,这就从全然上失去了就业的意义,对如此的企业来说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侵占了残疾人利益。

  (三)就业渠道单一

  太平庄乡的残疾人的就业帮扶工作主要是政府组织安排,缺少专业化、规范化的就业渠道。解决残疾人就业关键是把对残疾人从传统意义上的日子救助性安置中解脱出来,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市场的轨道。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在仔细做好集中和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内容外,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究具有地区特点的多元化市场就业模式。

  (四)创新意识缺乏

  太平庄乡远离市中心,第三产业匮乏,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除一些自营工作方式外,主要以养殖种植业为帮扶方式,对于一些餐饮、网络等行业涉及甚少,甚至无法涉足。禁锢了人们思想,致使创新意识缺乏。

  (五)思想高度不够

  部分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他们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尤其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择业意识,在他们看来,国家有法律和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等待政府来安排,缺乏主动性。

  三、关于帮扶残疾人就业的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广泛宣传,正确树立提高残疾人就业的观念。

  做好残疾人工作,既是残联的工作,也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同时对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观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残疾人和对待、处理残疾人问题,充分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把关心、关爱、关注残疾人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外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使全社会更加了解残疾人,更加支持残疾人事业,更加关注残疾人切身利益

  (二)高度重视,完善机制,继续出台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建议人社局和残联建立培训常态机制,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实用技术,首先以需求为导向,精准为目标,根据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精准需求和残疾人自身精准的需要,有计划的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其次以创业意识为关键点,大力加强创业培训。强化对残疾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展创业培训,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二是出台扶持政策。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举步维艰,应根据残疾人实际,出台关于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自行创业,增强自信心。三是争取部门支持。争取财政、地税等相关支持,加大对残保金的收取力度,确保应交,保障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有资金。

  (三)拓宽思路,极大投入,广泛开辟挖掘残疾人就业渠道

  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市场建设,完善就业登记、信息服务、中介、再培训等服务,打破部门之间、城区之间、城乡之间的隔离,将残疾人就业市场纳入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当中,为残疾人广开就业渠道,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标准和岗位稳定性,不断增加残疾人收入,使他们逐渐摆脱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一是完善自身基地建设,培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形成专业化培训特色;二是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三是与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培训,提高残疾人在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搞好市场调查,了解市场需求,定向培训残疾人;五是参加培训的残疾人经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技术等级证书;六是在培训中要加强对残疾人择业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要将教育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残疾人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残疾人的文化生活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这个问题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为了准确掌握我市残疾人文化生活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做好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市残联宣文部于2010年8月9日至9月10日期间,在县区残联的密切配合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七个县区的8个街道32个社区和3个乡镇25个行政村,采取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市的残疾人文化生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基本摸清了我市的残疾人文化生活状况。现将我市的残疾人文化生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促进和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的几点建议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我市有残疾人10.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88%。

  1.调查问卷情况。此次调研以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的两种形式展开,对残疾人文化生活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居住地有无适合残疾人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70份,参与答题的3570名残疾人中:18岁以下330人、19—45岁1622人、45岁以上1618人;男性占56%、女性占44%;初中(含)以下学历2416人、占总人数的68%;高中、中专学历813人、占总人数的23%;大专以上学历341人,占总人数的9%;对文化生活状况基本满意的人数2308人,占总人数的64%;对文化生活状况不满意的人数1262人,占总人数的36%;四个城区社区基本上有供残疾人活动的场所,但90%以上缺少供残疾人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三县农村基本上没有适合残疾人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文化工作。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文化工作,各级文化部门、残联都非常重视、支持残疾人文化事业,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

  近年来,城区各社区也都普遍重视残疾人文化生活的改善,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业余合唱团、秧歌队等文艺团体。在“全国助残日”、残疾人节日和节假日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文化资源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残疾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邻里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部分乡村也相继修建了文化娱乐广场,给残疾人提供了娱乐休闲场所,为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3.创编的残疾人文艺节目多次获奖。2003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文艺汇演中,我市盲人笛子演奏《辽河小曲》获得全国一等奖;2004年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市选送的歌曲《好人好梦》、舞蹈《狩猎》分获二等奖、三等奖;2005年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市选送的舞蹈《雄鹰》、《狩猎》分获一等奖、三等奖;2007年聋人舞蹈《抓鼓舞》还在全国盲聋校文艺汇演中获得银奖。2009年我市创编的小品《炒股风波》、聋人舞蹈《笊篱舞》在全国第七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得优秀奖。这些节目先后在市春节晚会、抚顺百姓雷锋等大型文艺活动中参加表演,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4.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多年来,我市及各县、区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精神生活。每年市残联在“全国助残日”期间都联合文化等部门举办“同在蓝天下”“共享阳光”等主题鲜明的大型文艺晚会。市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在残疾人自己的节日和新年到来时都举行联欢会,编演丰富的节目活跃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各县区也都利用当地的文化广场举办残健同台专场晚会。

  5.培养残疾人艺术骨干。我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建立残疾人文化基地和网络,培养了一批残疾人艺术人才,目前于紫娇、赵善瑶、张少明分别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和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录取成为专业演员。

  二、残疾人文化生活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1.无经费、无场地、无团体情况问题突出,制约了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开展

  这些情况严重制约了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开展。许多残疾人因为自身生活条件的要求,使得残疾人自发组织的文体活动团体少之又少。近年来,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的办公经费较以前有所提高,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残疾人对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也只能勉强保证最基本的活动需求。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社区每次组织文化活动时都要面临经费如何解决的问题,导致一些活动无法开展。

  “无场地”因为残疾人自身身体原因,对于活动的场所、场地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而能满足残疾人活动的场所虽然不在少数,但要么不对残疾人开放、要么要价过高,也制约了残疾人文体活动的开展。

  “无团体”对于健全人来说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文体组织供健全人选择,而残疾人的文体组织受到“无经费来源”、“无场所、场地”所限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尤其是乡镇残疾人文化生活是最薄弱的环节。

  2.残疾人主动参与文体活动积极性差,自卑感强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残疾人是“不健全的人”、“废人”甚至是“废物”,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残疾人的文体活动不屑、冷漠,甚至是嘲讽。许多残疾人的家人也不支持,甚至反对组织残疾人参与文体活动,觉得这是“丢人现眼”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产生惯性思维,觉得自己是“废人”不能在公众面前展示文艺才华,自卑感强烈,不愿参与社会活动。

  3.残疾人文体活动项目匮乏

  文化程度决定着残疾人的业余生活,没有文化约束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调查的残疾人中初中(含)以下学历占到68%;可见残疾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有文艺特长和文化底蕴的人相对较少,导致残疾人的文化活动项目单一,节目匮乏,层次较低。

  4.各地区残疾人文化建设不均衡、城乡差别大

  由于受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环境、重视程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地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情况很不均衡。城区开展的相对较好,农村最为薄弱甚至还是空白。

  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处在一个较高水平状态,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的提高更不容小视,它不仅关系到残疾人的“幸福感、归属感、自信感”的提升,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和谐发展。因此建议如下:

  1.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群体的文化水平。

  调研中发现,我市残疾人的文化程度远远低于健全人群体,3570份有效问卷中,2418人的文化程度是初中以下且大部分是文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仅有314人。目前,我市仅有三所特殊教育学校,而且清原、新宾两县特殊教育学校条件有限、学生很少。只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尽快改变残疾人目前因受教育局限而处于社会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才能为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2.创新形式、广泛宣传,改善残疾人文化生活氛围

  应立足现有的条件,充分发挥社区、村文体宣传阵地作用,不断通过板报、墙报、录像、学习园地等形式,加大对残疾人文化生活宣传,真正使残疾人“走出门、上舞台、心开怀”,通过部分残疾人的身体力行的行动,展示残疾人风采,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广泛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去,充分体现和谐社会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3.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质量

  各级政府的文化、残联等部门要注重基层社区、村残疾人文化活动体系建设,首先要促成公共文化场所,如图书馆、文化馆、活动室等,为残疾人开放,配有无障碍设施并提供特殊服务,促使文化活动吸纳残疾人参加,将残疾人文化生活融入到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其次,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适时加大对残疾人文化生活设施的投入,加强核心社区村的建设。城区每个街道建立2—3个、三县每个乡镇建立1-2功能齐全的核心社区、行政村,资源可以与周边社区共享,有条件的街道、乡镇也可以建立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一般社区、村要具备基本的文化活动场所与功能,最好在社区内设置残疾人读书角、阅报栏和免费小网吧等。再次,各级文化部门在深入开展文化助残活动中,要增加对农村残疾人的特别扶持和切实帮助。在城镇社区广泛开展“助残帮教”及“爱心赠书(报、刊、光盘)”等志愿者文化助残活动中,加强图书馆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建设,开展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服务,尽可能鼓励和吸纳残疾人参加社会公众文化生活活动。逐步增添适合残疾人特点和需要的活动内容与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

  4.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文化活动,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因地制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在参与,是搞好残疾人文化生活的基本原则。市残联联合市文电局适时举办残疾人艺术节,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等,展示残疾人的艺术风采。县区可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声乐、器乐、棋牌比赛,其目的是愉悦、康复残疾人身心,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大力倡导公共文化活动吸纳残疾人参加,如残健同台演出,作品同场展览等,鼓励、支持、帮助残疾人参与全国和地区性各种文化、艺术比赛;根据残疾人的文化需求,动员公共文化机构和文艺工作者开展“文化助残”活动,创作和推出反映残疾人生活和残疾人事业的文化艺术产品,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残疾人提高文化素质和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能力;利用和创造机会展示残疾人的才华,发动残疾人踊跃参加公共文化活动,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让残疾人不再封闭孤独。

  5.借力培训平台,培养残疾人文化活动骨干

  各级残联组织除了自身培养残疾人文艺骨干外,还要积极推荐有潜质的残疾人参加各级文化部门、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文艺类培训,借住外力壮大残疾人文化活动骨干队伍。同时各

  关心残疾人群体,帮助残疾人,提高他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在社会上形成对残疾人群体的人文关怀,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妥善地解决残疾人文化生活问题,充分地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对于我市社会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残疾人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6-24

关于残疾人就业情况调研报告5篇12-06

调研的报告02-06

调研的报告02-26

广场调研报告12-02

采购调研报告11-15

学生调研报告11-03

行业调研报告11-09

出差调研报告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