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混凝土回弹报告

时间:2025-06-18 15:11:09 小英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混凝土回弹报告(精选5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混凝土回弹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混凝土回弹报告(精选5篇)

  混凝土回弹报告 1

  我国南海岛礁众多,珊瑚资源丰富。在岛礁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就地取材,即利用珊瑚骨料代替传统砂石作为混凝土骨料并采用海水拌养,不仅能够大大节省工程造价,而且可以摆脱远距离海上运输的制约。我国早于1988年就有学者开始就珊瑚混凝土应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年就在西沙某岛护岸、防波堤、防沙堤等水工工程以及一些道路工程中使用了海水拌养珊瑚礁砂混凝土;近年来,广西大学对珊瑚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所用珊瑚集料多采自近海岛屿(广西北海涠洲岛开挖的珊瑚礁)。为了研究利用珊瑚砂作细骨料、采用海水拌养的珊瑚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不同原材料对珊瑚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本文采用全因子试验的方法,设计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试件所用水泥分别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细骨料分别为天然珊瑚砂和普通河砂,分别采用淡水和海水拌养,对采用不同原材料制作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试验所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唐山市大安水泥厂生产的风神牌水泥,所用42.5级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为淄博中昌水泥厂生产的中昌牌水泥。

  试验所用淡水为普通自来水。海水为参照南海海水指标人工配制的海水。

  2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1试验总体情况。

  针对三变量二因素,共制作了24组试件,其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试块在受压前期表现为延性破坏,在达到强度峰值后出现明显的竖向裂纹,继续施加压力则试件侧面迅速隆起剥落,试件整体破碎。

  以下对不同品种水泥、不同细骨料,分别采用淡水和海水拌养试块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2.2不同品种水泥的试验结果比较。

  试验涉及珊瑚砂和海水,二者都含有较多的氯盐和硫酸盐离子,卢博提出[7,8],使用抗硫酸盐水泥可以提高珊瑚混凝土抗压强度。本文分别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制作了混凝土试件,对比其抗压强度。

  可以看出,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制作的试块强度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强度高约10%。尤其在采用珊瑚砂制作的试件中更明显。

  在混凝土中,硫酸盐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再与铝酸三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该物质含有31个结晶水,体积膨胀为原体积的1.5倍,使结构内部出现许多空隙,对于已经固化的水泥石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在抗硫酸盐水泥中,铝酸三钙的含量得到了限制,小于总量的3%,使得结构内部微观空隙减少,强度提高。而珊瑚砂中含有较多盐分,所以抗硫酸盐水泥的强度提高效果更明显。

  2.3不同细骨料的试验结果比较。

  珊瑚砂代替普通河砂可以节约工程成本,但是不能确定其工作性能和强度能否满足实际需要,所以按照相同的配合比,制作了珊瑚砂混凝土和普通河砂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对比。可以看出,河砂混凝土的强度明显低于珊瑚砂混凝土,而在拌和过程中也发现河砂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黏聚性差。这是因为珊瑚砂具有丰富的内部孔隙,一小时吸水率为2.97%,较河砂高出很多,所以应对河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按照河砂和珊瑚砂一小时吸水率之差减少河砂混凝土用水量,得到河砂混凝土相对于相同净用水量珊瑚砂混凝土的等效配合比。

  调整配合比后,河砂混凝土与珊瑚砂混凝土的等效配合比相当。河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提高,坍落度均值为4.7cm,黏聚性良好。但珊瑚砂混凝土的强度仍比河砂混凝土高出5%左右,因为珊瑚砂内部孔隙丰富,在拌和时吸收了大量水分,而在养护过程中又将水分释放,使水泥石水化反应更彻底,减少了水泥石与骨料接触面因水化反应而形成的空隙,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碳酸钙作为珊瑚砂的主要成分,自身强度并不低,而珊瑚砂强度较低是由孔隙较多导致的,在混凝土试件中水泥凝胶体填充了珊瑚砂的部分孔隙,使得其强度得到提高。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受机械作用和粗骨料磨碾,部分珊瑚砂结构破碎,使得粒径减小,也进一步提高了水泥石性能。所以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珊瑚砂代替普通河砂完全满足强度要求,而采用珊瑚砂的.混凝土中,考虑到珊瑚砂较高的吸水率,应适当增加用水量,否则会造成混凝土拌和物干硬、黏聚性差等问题。

  2.4淡水和海水拌养的试验结果对比。

  此前有部分学者对海水拌养混凝土进行了研究,认为海水拌养的素混凝土与淡水相比,强度相差不大,在安定性和标准稠度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别。虽然试件出现泛霜现象,并且后期结构耐久性有一定降低,但只要控制施工质量就可以满足工程耐久性要求。并且在施工时应注意海水的清洁。

  可以看出在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制作混凝土时,海水拌养比淡水拌养强度高约5%,而抗硫酸盐水泥制作的试件中,是否为海水拌养则对强度影响相对较小。

  海水的早强作用,主要是受海水中氯盐的影响,使得前期水泥水化反应加快,强度增长迅速,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所以海水拌养的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施工时应注意海水清洁,避免海洋污物影响混凝土内部结构,降低强度。

  3结论。

  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采用抗硫酸盐水泥较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制作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采用珊瑚砂制作的混凝土,不仅工作性能满足要求,强度也明显高于相同配合比的河砂混凝土,也高于使用等效配合比配制的河砂混凝土;海水拌养较之淡水拌养,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的特点,28天强度则差异不大。采用海水拌养的珊瑚砂混凝土,当水泥为抗硫酸盐水泥时,较之普通硅酸盐水泥,不仅具早强、黏聚性好等优点,而且满足中等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可以认为其满足实际工程需要,可用于素混凝土或其他可以有效避免氯离子对钢材侵蚀的特殊结构型式。

  混凝土回弹报告 2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工程名称],位于 [具体地点],结构类型为 [框架 / 框剪等] 结构,建筑层数为 [X] 层,建筑面积 [X] 平方米。本次检测针对 [具体部位,如某层梁、板、柱] 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该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 [X],浇筑时间为 [具体日期],龄期满足检测要求。

  二、检测依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 2011)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施工资料

  现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

  三、检测设备与方法

  本次检测采用 [仪器型号] 混凝土回弹仪,该仪器已通过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测前,对回弹仪进行率定,率定值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在检测部位布置测区,每个测区面积不小于 0.04㎡,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 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 0.5m,且不宜小于 0.2m。每个测区布置 16 个测点,测点距构件边缘不宜小于 20mm,测点间距不宜小于 2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弹击一次。记录各测点的.回弹值,剔除 3 个最大值和 3 个最小值,将余下的 10 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的平均回弹值。同时,测量测区的碳化深度,每个测区布置 3 个测点,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四、检测数据

  本次共检测 [X] 个测区,各测区平均回弹值、碳化深度值及计算所得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如下表所示:

  测区编号

  平均回弹值

  碳化深度值(mm)

  强度换算值(MPa)

  五、结果分析与评定

  根据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该检测部位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当该检测部位测区数小于 10 个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取最小值;当测区数不少于 10 个或按批量检测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按公式计算:\(f_{cu,e}=m_{f_{cu}} - 1.645s_{f_{cu}}\),其中\(m_{f_{cu}}\)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s_{f_{cu}}\)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

  经计算,该检测部位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 [X] MPa,设计强度等级为 C [X]([X] MPa)。由于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大于 / 小于] 设计强度等级,[符合 / 不符合] 设计要求。

  六、结论与建议

  结论:本次检测的 [具体部位] 混凝土强度 [符合 / 不符合] 设计要求。

  建议:若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建议采用钻芯法等其他检测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检测单位(盖章):[单位名称]

  检测人员(签字):[姓名]

  报告日期:[具体日期]

  混凝土回弹报告 3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位于 [详细地址],是一座 [建筑功能,如商业综合体],建筑高度 [X] 米。本项目主体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多样,本次对 [具体楼层及构件,如 3 层柱、5 层梁] 进行混凝土回弹检测,这些构件浇筑时间为 [具体时间段],混凝土龄期达到检测标准。

  二、检测依据

  JGJ/T 23 - 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 2015)

  三、检测设备与方法

  使用经校准合格的' [回弹仪品牌及型号] 进行检测。在检测现场,首先清理构件表面,确保表面平整、干燥、清洁,无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等。

  测区布置严格遵循规范,在每个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对每个测区进行回弹值测量后,采用酚酞酒精溶液测量碳化深度。测量碳化深度时,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 15mm 的孔洞,深度略大于碳化深度,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后,喷洒酚酞酒精溶液,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测量两者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精确至 0.5mm。

  四、检测数据

  本次检测构件数量为 [X] 个,共布置 [X] 个测区,详细检测数据整理如下:

  构件编号

  测区编号

  平均回弹值

  碳化深度值(mm)

  强度换算值(MPa)

  五、结果分析与评定

  通过计算,该批次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为 [X] MPa,标准差为 [X] MPa,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 [X] MPa。与设计强度等级 C [X]([X] MPa)对比,[具体说明强度符合或不符合情况]。

  依据规范要求,当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需分析原因,可能涉及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养护条件等因素。

  六、结论与建议

  结论:本次检测的 [具体构件] 混凝土强度 [达到 / 未达到] 设计强度要求。

  建议:若强度不达标,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同时,加强后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混凝土回弹报告 4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为 [工程性质,如住宅工程],由 [建设单位] 建设,[施工单位] 施工。本次检测针对 [具体区域,如地下室墙、柱] 混凝土进行,该部分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 [X],浇筑时间为 [具体日期],为了解混凝土实际强度,开展本次回弹检测工作。

  二、检测依据

  国家现行《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相关标准

  工程设计文件及变更资料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 2019)

  三、检测设备与方法

  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 [回弹仪型号] 进行检测,检测前对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性能良好。

  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对于不同类型的`构件,合理确定测区数量和位置。对于长度较长的构件,适当增加测区数量;对于尺寸较小的构件,保证测区能反映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真实情况。测量回弹值后,认真测量碳化深度,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四、检测数据

  本次共检测 [X] 个构件,布置 [X] 个测区,各测区检测数据如下:

  构件名称

  测区编号

  平均回弹值

  碳化深度值(mm)

  强度换算值(MPa)

  五、结果分析与评定

  经计算,该检测区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 [X] MPa,设计强度等级对应的标准值为 [X] MPa。对比分析可知,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高于 / 低于] 设计强度要求,[说明是否满足工程结构安全需求]。

  若强度不满足要求,需进一步核查施工记录、原材料检验报告等资料,排查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六、结论与建议

  结论:[具体检测区域] 混凝土强度 [符合 / 不符合] 设计标准。

  建议:若强度符合要求,可按原设计和施工方案继续后续工作;若不符合要求,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进一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混凝土回弹报告 5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位于 [项目地址],是 [建筑类型,如工业厂房],结构形式为 [具体结构形式]。本次检测针对 [具体施工段,如二层梁板] 混凝土强度,该部分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 [X],浇筑时间距今 [X] 天,具备检测条件。

  二、检测依据

  JGJ/T 23 - 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工程建设相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要求

  相关行业标准及地方规范

  三、检测设备与方法

  选用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的 [回弹仪品牌型号],在现场检测前,在钢砧上进行率定,率定值符合规范规定的 80±2。

  在构件表面选择合适的.测区,避开钢筋、预埋件等位置。使用回弹仪垂直于测试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保证回弹数据的准确性。测量碳化深度时,每个测区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碳化深度值。

  四、检测数据

  本次检测共涉及 [X] 个构件,设置 [X] 个测区,具体检测数据如下表:

  构件编号

  测区编号

  平均回弹值

  碳化深度值(mm)

  强度换算值(MPa)

  五、结果分析与评定

  根据检测数据计算,该施工段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 [X] MPa,与设计强度等级 C [X]([X] MPa)相比,[阐述强度对比结果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依据规范规定,对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需进行详细分析,判断是否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六、结论与建议

  结论:[二层梁板] 混凝土强度 [达到 / 未达到] 设计强度等级要求。

  建议:若强度达标,可正常进行后续工序施工;若不达标,需组织专家论证,制定补强加固等处理措施,并对处理后的构件重新进行检测。

【混凝土回弹报告】相关文章:

2017混凝土开题报告07-17

混凝土市场调研报告07-27

混凝土搅拌站实习报告06-08

混凝土销售述职报告(精选10篇)01-27

关于城建混凝土的调查报告07-01

混凝土企业环保自查报告11-22

混凝土销售经理述职报告(通用10篇)06-25

混凝土销售经理述职报告范文(精选13篇)07-29

混凝土结构设计开题报告范例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