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近视大学生购买眼镜的报告背景资料

时间:2022-10-07 14:14:10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近视大学生购买眼镜的报告背景资料

  一副眼镜,多少隐忧?视力缺陷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公众认识、行业监管、专业服务等都存在严重不足,为视觉健康埋下了巨大隐忧。下面是关于近视大学生购买眼镜的报告背景资料,欢迎阅读了解。

关于近视大学生购买眼镜的报告背景资料

  网上下单 自测瞳距

  公众配镜太随意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5岁以上屈光不正患者有4.8亿人~5.31亿人,其中超过90%是近视,高度近视人口有近3000万。在5岁以上近视人群中,已配镜人数约为2.5亿,配镜人群每年配镜超过1亿架次,配镜年成本在400亿元~500亿元。

  除了去眼镜店配镜外,电商时代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上网购买眼镜了。输入“近视眼镜”,某购物网站上专业配镜、百元包邮、日韩新款的标示语和图片琳琅满目,在售商铺超过100页。来自江苏省的徐女士已细细浏览多日,她选定的是一款粉色镜片的无框眼镜。“其实,我在实体眼镜店看过这款,但一副配下来要六七百元;网上不超过200元就能搞定,而且快递到家。”徐女士点开店铺的对话框询问配镜流程,“卖家让我把近视的度数直接报给他,还教我如何测量瞳距:目视前方,让另一个人用小尺子比着测量两个瞳孔中心位置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就行”。

  下单4天后,徐女士就收到了眼镜。不过,新眼镜的鼻托处少了一个螺丝。与卖家交流后,对方很快就寄来了补充螺丝和小工具。“我可以自己修理,也就不打算退货了,感觉没什么影响,还算正常。”小新君发现,多数网店的配镜流程都是直接上报数据、上传验光单据或者邮寄旧眼镜检测。第一次在网上配镜的网友谭小毛留言吐槽:“把我的旧眼镜发过去配度数,第一次给我发个左眼正常,但右眼0度的镜片。第二次发过来,度数才正确。”

  便宜、快捷、款式多样,成为通过网络购买眼镜最吸引人的地方。小新君随机打开一家月售538件的“半框纯钛商务眼镜”网店,在2023个评价中,买家最关心的是外观、价格、服务态度、包装、邮费等问题,并没有人关注眼镜度数是否准确等关乎视觉健康的问题。小新君注意到,在第一页的20个评价中,有3位买家留言说,眼镜刚戴的时候头有点晕,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估计刚开始还不适应吧。

  “一副合适的眼镜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质量合格且适合个体屈光度、瞳距的镜架,质量合格的光学镜片,符合国家标准的眼镜配装加工,合适的验光度数,符合脸部情况的眼镜位置调整。这些不光有物品的质量问题,更存在人的专业行为。”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专业事务部主任吴敏对小新君说,从专业质控的角度来说,大部分验光加工设备每年都需要检测,业内称为强检设备;加工设备的关键零件在加工一定数量镜片后就需要更换,否则会影响加工质量与精度;检验工序除人工初检和复检外,终检还需要电脑系统按国标客观检验判断是否合格,不符合国标的配装眼镜不可能流出;所有的专业人员(验光师、加工师等)需要取得国家级证书,且通过每年的内部理论实操考核才能上岗;执行ISO9001全程管控验光配镜质量。

  吴敏认为,网上购买眼镜确实便宜,但质量与人员的专业性很难保证。眼镜质量、加工合格情况等,消费者很难自行判断。长期配戴不合格的眼镜无疑会加重视疲劳,影响生活、学习、工作质量,更严重的会损害视觉健康甚至引起全身健康问题。隐形眼镜更是如此,消费者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终生的视力损害。

  流程不规范 质量难保证

  行业监管力量薄弱

  北京市朝阳区的潘家园眼镜城是该市最大的眼镜批发零售集散地,也是很多北京人验光配镜的首选。这里有几座成栋的眼镜卖场大楼,其中一栋大楼的招商经理说,大楼只负责租售店铺,具体的监管则由工商管理部门负责,主要监管形式是不定期抽检。

  小新君来到其中的北京眼镜城二期大楼。大楼经理告诉小新君,这栋大楼里有近400家商户,1楼、2楼做批发,没有验配服务;3楼、4楼做零售,每家店铺自己招聘视光师和配镜师。在4楼转角处的一家店铺,一位自称在大明眼镜工作40年,退休后来这里打工的配镜师许女士说,大楼里能不能遇到靠谱的验光师只能碰运气。

  在1楼的店铺里,小新君选了标价100元的镜框和标价400元、折射率为1.56的德国进口镜片。商家表示,整副眼镜可以180元成交。说到验配,商家表示这层有统一的“验配中心”,并带小新君来到大楼外面的一排小平房里。平房里,三四个人正忙着磨片加工,两个人负责验光。同样在这里等待配镜的文女士说:“这里验光很快,但不像在医院还有散瞳等程序,我担心不准。几年前我在大医院验过光,直接按这个度数配。”

  小新君注意到,来这里的不少人都是直接报数据配眼镜。“最好不要这样做。”吴敏表示,存在屈光不正问题的青少年一般建议6个月~12个月进行一次视光检查,中青年一般建议两三年进行一次视光检查,老年人由于眼病增多,建议一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中青年虽然屈光度比较稳定,但由于现代社会电子产品盛行,屈光度仍有可能改变,配镜时重新验光检查非常有必要;另外,验光检查也是眼病的初筛项目,因此定期检查也是对自身健康的维护。

  《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指出,由于产权保护与监管力量薄弱,我国现阶段镜片生产创新不足、抄袭和偷工减料现象普遍存在,造成镜片质量低下,大量不合格的镜片流向市场。“目前,我国的镜片被视为普通工业品进行监管,镜片的生产和眼镜的验配与一般商品无异。而发达国家对眼镜生产、配镜流程都有严格规定,并纳入医疗行为监管。”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呼吁,应参照国内外医疗器械管理相关办法制定镜片镜架等生产准入与验光配镜监管标准,将其与一般轻工业产品区分开来,实行由卫生部门指导、食药监管部门落实的监管制度。

  吴敏表示,眼镜如果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将会使眼睛得到更好的保护。眼镜不仅是光学镜片,它更关乎着眼睛健康、视觉质量和舒适度。在人类感知世界的功能中,视觉占到了80%甚至更多,眼睛健康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眼镜在我国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只是时间问题,但有可能这个时间会很久。因为目前我国经济水平有限,且地区差距巨大,有专业医疗背景的视光师寥寥无几,而存在屈光问题的人群数以亿计,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眼镜归属于医疗器械管理的步伐。

  学科起步晚 培养规模小

  视光师缺口巨

  国际眼科学院院士、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王宁利为小新君列出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眼科医生和相关保健人员有35420人,已提前完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20年每5万人中有1位眼科医生的要求。但是,我国视光师缺口大,仅有4000名。实际上,视光师数量应与眼科医生数量相同。这就意味着,我国视光师缺口至少达3万名。

  “视光师的工作是提供完整的视觉问题解决方案。比如视疲劳、功能性眼病、双眼屈光参差、斜视弱视的视觉功能训练等。”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主任吕燕云告诉小新君,“清晰、持久、舒适的视觉感受,需要眼科医生、视光师、配镜师三者密切合作,提供全面的诊疗方案。”世界视光学会对于视光师的10项技能要求包括:眼镜的应用与矫正、老视视力矫正、儿童视力保健、低视力的康复、运动性视力评估、职业相关视力问题的矫正、角膜接触镜的规范验配、眼部疾病的筛查及正确转诊、异常双眼视的诊断和视觉训练、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前术后视觉护理。

  吕燕云说,视光学在美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对较晚。目前国内视光学教育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南方“流派”是指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代表培养出的眼视光医师和眼科医生,北方“流派”是指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代表培养的工科背景的视光师。吕燕云作为国内培养的第一批“北派”视光师之一,亲身经历了我国视光学专业的发展。“那时候老师翻译日本的教材,手写印刷发给我们学习。除了学习基础的医学专业课外,还要学习眼镜光学、几何学、双眼视觉、视功能训练等科目。这几年我国视光学学科设置已相对完善,但应加大培养规模。”

  李玲建议,大力培养眼科与视光学科的各类人才,从招考规划和专业设置上予以调整,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这一个行业为视觉健康服务,并适当提高眼镜验光人员、配镜人员等视觉健康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

  职业认可度低

  配镜师 流失严重

  兰州某大型眼镜连锁店分店的负责人、配镜师薛军,2009年毕业于兰州某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工作第二年考取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眼镜验光员中级(国家四级)证书。拿证考试,我花了1周多的时间自学培训材料。”薛军说,其实真正的学习都是在工作过程中完成的。“工作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学习。很多镜片厂商,如蔡司、依视路等,每发来一批新货就会组织培训。”

  “在国外,除了眼科医师和视光师外,还有专门从事配镜,具有开眼镜店资质的配镜师。配镜师与视光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职位,视光师和医生一样,有自己独立的诊所,负责视力检查、验光处方,但无权开眼镜店。配镜师是半医半商,可以开店,但不能开验光处方。配镜师的工作包括接待、交流、观察、介绍、推荐、装配等一系列工作。配镜师至少要在高中毕业后,学习两三年的专业知识。法国的配镜师需要学习物理、光学、法律、管理、财务、设计等科目,有2000个小时以上课时。”依视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何毅直言,“中国眼镜店都在招营业员,接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却很少。我们组织培训也发现,眼镜店营业员第一年的流失率在30%以上,由于他们看不清自己的职业规划,所以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视光学知识。”

  “我国配镜验光归劳动保障部门管辖,但没有设置视光师、配镜师对应的职称。他们与一般的服务业从业人员无异,导致职业认可度和资格认证参与度很低。有时候视光专业的毕业生到了眼镜店,很可能竞争不过普通营业员。有经验的营业员单从美观的角度来推荐,就能得到不错的销售业绩。”吕燕云建议,设置配镜师、视光师相关的职称体系,给配镜和验光的专业从业者更好的保障。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视光行业与美容美发行业不相上下,但现在美容美发行业的产值已经到6000亿元,视光行业产值仅为600亿元~700亿元。我国视光行业小、乱、差,做镜架的4000多家,做镜片的几百家,全国有几万家眼镜店,真正成规模的很少,产值上亿元的零售业不会超过10家,制造业也不会超过10家。”何毅认为,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关键,还是人才瓶颈问题。

  视力损害雪球越滚越大

  早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估计,全球范围内屈光不正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4277亿美元。而中国的视力损害患病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视快速低龄化、老年性视觉缺陷患病年龄提前都将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阻止视力损害的雪球越滚越大?

  可见的损失和隐藏的伤害

  《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显示,在我国,因眼病诊疗、屈光不正与老视验光配镜等造成的直接医疗成本总计为769.44亿元~859.3亿元。“各类眼疾造成的视力缺陷,最大的危害不在于增加医疗体系的负担,而在于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在可量化的社会经济成本中,2012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在6823.63亿元~6909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1.306%~1.322%。若把视力缺陷带来的生命质量损失用货币化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来折算,我国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每年生命质量损失约为9520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1.83%。其中,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中度视力缺陷患者,年劳动收入比视觉健康的人群要低3796元,这一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1/3。视力缺陷是因病致贫、返贫的原因之一。

  “更为严重的是,近视的低龄化带来病程延长,人群中近视程度的分布会日益向高度近视演变,进而产生各类眼底病变,造成严重的永久性视功能损害。”李玲说。

  “一老一小”亟待呵护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增长有明显增长。数据显示,6岁~15岁青少年的平均近视率达到46.64%。“小升初”、中考这两个阶段,是屈光不正患病率快速上升的阶段。10岁屈光不正的患病率约为24%,13岁已高达54.7%,3年间增加了1倍;15岁孩子的患病率为54.7%,到了16岁就升高到74.2%。而纽约医学院教授、纽约眼耳鼻喉科医院组织培养研究中心主任胡诞宁的一项研究证明,课业负担过重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胡诞宁曾对一些尚无近视的学生进行了两年随访,结果发现,每天课余读写时间为1个小时~2个小时、3个小时和4个小时的正视眼学生,2年内近视发病率分别为7.9%、16.7%和25.1%。

  “新加坡跟我国类似,一样也有高考。21世纪初,新加坡7岁儿童的近视率超过20%,超七成的大学生需要佩戴眼镜。新加坡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创立的国家级近视预防项目,为全体青少年开展视力普查和健康教育,并建立近视档案,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父母视觉健康知识学习、加强学校视力监测工作,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5年后,新加坡青少年近视率下降了5%,也是建国以来儿童近视率首次下降。这些减少近视发病率的经验,我国完全可以借鉴。”李玲说。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从1985年到201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一直在下滑。“去年最新统计显示,下滑趋势得到了遏制,但视力不良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要解决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最起码的一条是,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参加社会活动,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李玲指出,除了孩子的眼健康,中老年人中也普遍存在未矫正的老视眼。“我国的视光教育起步较晚,加上观念落后,屈光疾病和生理性的老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015年8月,全国眼镜标准化中心、国家眼镜玻璃搪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撰写的《中国眼镜行业质量现状》报告显示,老视镜质量状况不理想。2014年全国各省、直辖市对老视镜进行分类监督抽查,共抽查83家企业84组样品,其中72组合格,平均抽样合格率仅为85.7%。

  “一方面,我们组织眼科专业人员进校园开展讲座,以多种形式开展眼保健相关知识宣传,通过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动态管理等手段,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正确用眼的知识和方法,降低弱视及近视发生率。”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

  视觉健康政策需要更新

  事实上,视力矫正的反击战在全球已经打响。“目前,全球有近45亿人口需要视力矫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63%,而这其中有25亿人还未得到矫正。”视觉影响研究院全球总监克里斯坦·毛女士说,视力不良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议题,全球80%的视觉损伤是可以矫正的。

  《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指出,发达国家视觉预防保健已经从单一的医学预防走向了重点人群干预、社会政策与医学保健融合的新阶段。对少年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群,针对其视觉健康的主要病因,采取社会政策与医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预防、治疗、康复甚至配镜都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中。与教育部门合作增加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等政策,极大改善了青少年的视觉健康情况。李玲指出,国内现有的视觉健康政策以防盲治病为导向,关注的是个体的眼病治疗,忽视了群体的视觉健康,已经不能满足保障国民视觉健康的客观要求。

  李玲介绍,截至目前,在34个经合组织国家中,除了墨西哥、韩国、斯洛伐克等少数国家以外,绝大部分国家的视觉健康保健已经成为公共卫生服务或初级保健的基本内容。

  例如,英国成立了专门的筛查委员会在儿童体检过程中对儿童的眼睛进行检查。在儿童入学时,由专长于儿童视力的视光师对所有入学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单眼视力低于0.2的将转至专业眼科评估;在校上学期间,学校护士也会定期对孩子们进行视力筛查;对于小于16岁的少年儿童或者小于19岁的受教育者,英国政府都将提供免费的视力检查。

  日本则通过法律来积极维护青少年视觉健康。在《学校保健法》中,明确提出防治中小学生近视是学校保健安全计划、学校环境卫生、健康诊断与健康咨询、传染病预防的重要内容。从日本文部科学省到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均坚持每年度对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与对比分析,并建立政府、社区、学校与家庭四位一体的保健委员会。学校作为防治学生近视的主体,负责制订保护学生视力计划,设置养护教员,配备保健医师等,并组织学生开展视觉健康教育和降低近视患病率的体育运动。

【近视大学生购买眼镜的报告背景资料】相关文章:

大学生近视调查报告02-15

大学生近视调查报告02-15

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近视眼的调查研究报告资料整理10-30

近视模型报告01-07

近视的调研报告01-13

近视的调研报告02-14

大学生资料员实习报告11-26

近视的研究报告11-11

近视的研究报告11-13

近视研究报告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