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4-11-18 21:50:19 志华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范文(精选1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范文(精选10篇)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1

  这次“7.5”特大洪灾,给全市人民群众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灾情发生后,万源市委、市政府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狠抓工作落实。目前,我市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正常。现将我市抗灾救灾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7.5”特大洪灾损失情况

  7月2日至8日,我市境内各地连续普降大暴雨,部分地方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造成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房屋垮塌,公路损坏,河堤垮塌,农作物被淹,全市交通瘫痪,部分乡镇电力、通讯中断。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多次报道万源的严重灾情,这次洪灾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直接经济损失1.63亿元(其中:群众财产损失2062万元,人畜饮水设施损失645万元,农业生产损失3520万元,工业企业损失1600万元,基础设施损失7873万元、旅游业损失300万元、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损失300万元)。这次洪灾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暴雨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过程降雨量分别为:草坝326.2毫米、竹峪347.8毫米、曹家322.4毫米、永宁321.4毫米、长坝311.4毫米、沙滩348.2毫米,城区后河水位最高达到638.8米,超警戒水位0.2米。这次降雨时间集中,雨量急,强度大,破坏力非常巨大。

  二是洪水涨幅大,受灾范围广。全市52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受灾,受灾特别严重的有玉带、草坝、河口、黄钟、竹峪、钟亭、大竹、官渡、皮窝、庙子、曹家、沙滩、白沙等38个乡镇155个村745个社18.5万人。

  三是受灾程度深,灾害损失大。由于长时间强降雨,土地水量饱和,地质灾害特别突出,农民住房、公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通讯、农业生产、厂矿企业、教育卫生等损失严重。黄钟、石塘、玉带等10个乡镇全部停电;城区到各乡镇的公路中断,乡村道路全部瘫痪;玉带、庙垭、曹家等5个乡镇通讯中断;玉带、草坝、钟亭、沙滩、曹家等17个乡镇场镇人饮工程供水中断。一是群众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62万元。因洪灾形成危房屋2030户、9120间,其中垮塌房屋475户、1425间,倒塌圈舍786间,“三无户”168户588人。二是人畜饮水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45万元。损毁村集中供水工程26处,场镇集中供水工程17处,微水池500口,微水窖3000口。三是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520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9万亩,成灾7.62万亩,绝收2.54万亩。冲毁农田3500亩。四是洪灾造成全市15家工业企业和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直接经济损失1600万元。五是基础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873万元。国道210线中断达6小时,垮塌15处2.6万立方米;损毁公路路面53万平方米,路基垮塌288公里,冲毁桥涵102座、垮塌495处43万立方米,中断公路180条,城区到各乡镇的公路全部中断;冲毁河堤94处8.5千米、堰渠203千米,新增病险山坪塘52口;损毁输电线路48千米,倒伏电杆165根;六是鱼泉山风景旅游区、大竹河旅游区、白果乡长洞湖旅游区、龙潭河渡假村遭受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损失300万元;七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二、抗灾救灾的初步成效及主要措施

  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和达州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关注万源的灾情。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先后对我市抗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多次电话调度,并致电慰问灾民,指导抗灾救灾工作。7月9日,达州市政府副市长杨钢率领达州市交通局、国土资源局等市级部门深入我市察看灾情,慰问灾民,帮助我市抗灾救灾。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市人民抗击特大洪灾的斗志和信心。面对灾情,全市上下紧急行动,不等不靠,奋力投入抗洪抢险,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初步成效。目前,全市无一人因这次洪灾、地质灾害而死亡,无一人因灾害而挨饿受冻。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安定。一是灾民得到临时安置,确保灾区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全市紧急安置转移1350户4351人,因地质灾害紧急避让580户1750人。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市迅速筹集救灾资金150万元,相关市级部门紧急调度救灾资金200万元,目前基本保证了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二是基础设施得到初步恢复。交通上,临时抢通了国道210线、万白路、八石路、通小路、魏罗路、官大路。目前,万双路、坪竹路等主干道正全力抢修,确保救灾物资及时运往灾区。电力上,全市除皮窝、曹家尚未恢复供电外,其余损毁输电线路已全部恢复。通讯上,目前各乡镇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正逐步得到恢复。三是灾后重建迅速启动。7月9日,达州市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市委、市政府庚即召开紧急会议,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积极动员干部职工捐款捐物,7月10日前务必深入联系乡镇,切实开展帮扶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7月11日,再次召开抗洪救灾工作会,听取各组抗灾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重建家园的具体工作。

  (一)强化领导,靠前指挥,有序推进抗洪救灾工作。一是未雨绸缪抓防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先后三次召开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和防灾减灾工作会议,分项完善抗灾减灾预案。7月2日接到市气象局重要天气信息后,市委、市政府庚即召开全市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四大家”在家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防汛抢险救灾紧急会议,分析雨情、水情和汛情,及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救灾办、市防汛办迅速通过电话、传真等多种形式通知各部门和乡镇,要求紧急行动,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二是靠前指挥抓抢险。灾情发生后,迅速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10个抗灾救灾工作组,分片明确落实市级责任领导,对重点乡镇实行市级领导蹲点督办。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陈中华同志7月6日冒着倾盆大雨,深入一线察看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在国道210线四合村附近,山洪夹着滚石砸碎了他乘坐汽车的挡风玻璃,陈中华同志始终坚持深入抗洪救灾的第一线,翻山越岭察看灾情,慰问转移安置群众,每天指挥调度直到深夜。市长王善平也多次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按照防洪抢险工作预案,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三是严格坚持值班制度。各地各部门严格坚持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信息,始终坚守在抗灾救灾第一线,遇有重大情况立即处理报告。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救灾办、市防汛办等部门坚守岗位,加强灾情收集和汛情监测;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离开单位必须按程序请假报批。由于全市各级各部门快速反应,行动有力,以最快速度形成了抗洪抢险的强大动力,确保整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二)紧急行动,各司其职,万众一心投入抗洪救灾。从7月5日起,我市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市防汛、气象、水利、国土、安监、交通、民政、救灾办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预测预报,并深入防洪抢险一线,加强河道、滑坡地段、煤矿、学校危房、公路、病险水库、山坪塘等重点地段的监测监控,有效地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一是市气象局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台等形式及时发布重要天气信息,市防汛办根据气象信息及时转发到重点乡镇,加强防洪抢险工作,降低灾害损失。二是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督促落实专人对重点滑坡地段进行昼夜观测,一旦出现险情,立即组织疏散群众。三是市水利局周密制定工作预案,对中小型水库、大型塘堰实行分组定人进行有效防范,确保安全渡汛。四是市交通局根据暴雨天气及我市山区道路的实际情况,及时停发到各乡镇的客运车辆,主要路段由交警、运管和相关乡镇设卡守护,消除道路交通事故隐患。同时,调集铲车、挖掘机及时清除公路垮塌方,打通抗灾救灾通道。在210国道等主要通道多次被垮方中断的严峻形势下,由于昼夜坚持疏通排险,没有出现长时间滞留问题。五是市民政局积极组织救灾物资,深入各受灾乡镇,慰问灾民,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六是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加大对整个灾情的宣传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市上下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抗灾救灾的浓厚工作氛围。

  (三)情系灾民,多措并举,全力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我们按照“有亲投亲,无亲靠友,无亲无友靠政府”的原则,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抓好灾民生活安置。洪水退后,我市坚持把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作为抗灾救灾工作的关键来抓。一是迅速解决灾民基本生活问题。对“三无户”和房屋全垮户采取搭建临时帐蓬、投亲靠友、租借外出务工农户的房屋和企业闲置厂房进行安置,紧急调拨资金100万元,以解重灾乡镇燃眉之急;向灾区紧急调运救济粮食、青油、食品及矿泉水等各类物资,切实解决眼前缺吃、缺穿、缺住的紧迫问题。二是迅速抢修灾民生活用水、照明用电和通讯。水利、电力、电信等部门加快进度,尽全力以最短的时间恢复受灾乡镇人畜饮水、供电照明和通讯。三是抓好日常生活用品市场供应,帮助受灾个体工商户调集货源,确保受灾乡镇市场的百货、副食、日用品等必备生活物资货源充足;强化市场监管,防止哄抬物价、制假售劣等违法行为。四是切实抓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在洪水消退之后,组织防疫人员和干部群众对淹没区搞好清淤和防疫,做到边清淤、边消毒,防止重大疫情发生。五是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增派警力,强化治安巡逻,严惩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迅速启动灾后重建工作。一是农业上,迅速派出乡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灾区,组织发动群众,恢复水毁农田,抓紧抢修水毁工程;加强对玉米、红苕、蔬菜等农作物的清淤、扶苗、追肥等大春田间管理;及早准备晚秋种子,扩大晚秋种植面积,努力降低灾害损失。二是工业上,支持帮助企业解决紧迫困难,抓紧抢修设备,加强对电力、原材料、运输调度,尽快投入生产运行。三是交通上,按照“先国省道、后县乡道,先重点、后一般,先保通,后保畅”的原则,加快主干道的`抢修和维护,为整个抗灾救灾工作提供交通保障。市交通局已组织人力2350人次,调集铲车、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具35台,消除公路垮塌方450处8.5万立方米。目前已抢通国道210线和城区至旧院镇等大部分主干道,其余通往中心镇的主干道正组织人力全力抢修。四是电力上,抓紧电力设备抢修和高压输电线路整治,投入电力抢险车11台,出动人力850人次,现正全力恢复皮窝、曹家两乡供电问题。五是通讯上,按照“先易后难”和尽快恢复重灾区通讯的原则,电信、移动等部门迅速组织人力抢修机器设备,为整个抗灾救灾工作提供快捷的通讯保障。六是商贸旅游上,充分发挥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和市场网点的作用,保证各地充裕的物资供应。加快大竹河旅游设施的修复,支持龙潭河天封苑、龙潭河渡假村业主尽快恢复营业,增加旅游业收入。七是房屋恢复上,根据受灾情况,对居民住房分为危房拆除、观察使用和加固维修后使用三大类分别实施排危,确保住户居住安全。同时采取组织乡镇、村社群众捐建筑材料和市级有关部门在建房手续办理上给予优惠的办法,帮助灾民尽快建房。八是积极向上争取。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配合市级相关部门根据本系统受灾情况,迅速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灾情,争取上级支持。

  目前,虽然我市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抗灾救灾工作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将按照达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灾民,为了灾民一切”的思想,把抗灾救灾工作重点全面转向灾后重建工作上来。一是继续安排好灾民生活。我们将进一步摸清受灾情况,制定救济计划,动员全社会力量继续支援灾区,确保每户灾民都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疗。二是继续加快灾民房屋重建。为确保元旦前无房灾民全部搬进新居,采取异地迁建与就近安插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灾民意愿相结合、建设新房与购买旧房、全面启动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办法,全力以赴抓好毁损农房重建。三是继续加快基础设施恢复。采取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灾区的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并对已临时恢复的设施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规范和完善;广泛发动群众,抢修水毁村道、农田、堰渠、山坪塘、提灌站等设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恢复力度;大力开展水毁校舍的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危房校舍在秋季开学前得到恢复。四是继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继续组织人力,抽调经验丰富的防疫人员深入重灾区,做好医疗救助和防疫工作。五是继续抓好生产自救工作。农业上,对绝收田块,因地制宜改种红薯、蔬菜等作物;对成灾田块,及时抢墒追肥,促使作物尽快恢复正常生长。工业上,切实抓好煤、电、油、运的协调,为企业恢复生产搞好服务,力争早日复产。商贸上,充分发挥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和市场网点的作用,保证各地充裕的物资供应。六是继续加大地质灾害监控力度。我们将落实专人对重点滑坡地段进行昼夜观测,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预测预防、应急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因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导致人员伤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七是继续搞好宣传和向上争取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增强全市人民夺取抗灾救灾最后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多途径、全方位地争取上级的支援。

  三、恳请帮助解决的问题

  这次特大洪灾给我市人民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给全市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抗灾救灾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由于我市经济基础薄弱,财力十分有限,灾后重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恳请达州市政府及达州市级有关部门帮助我市协调解决部分抗灾救灾资金,以解我市燃眉之急。

  (一)请求帮助解决灾民安置和重新建房上的困难。这次洪灾造成危房2030户、9120间,其中垮塌房屋475户、1425间,倒塌圈舍786间,全市安置转移1350户4351人,因地质灾害紧急避让580户1750人,“三无户”168户588人。这些房屋损毁户大多数是贫困户,灾民自救能力较差,请求解决灾民安置、重新建房及临时救济资金2000万元。

  (二)请求帮助解决基础设施修复上的困难。这次特大洪灾给我市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造成灾难性损害,共造成基础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873万元。请求上级协调解决基础设施修复资金3500万元。

  (三)请求帮助解决人畜饮水设施修复上的困难。这次洪灾造成万源市人饮工程设施损毁十分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645万元。损毁村集中供水工程26处,场镇集中供水工程17处、110千米自来水管道,损毁微水池500口,微水窖3000口。请求上级协调帮助解决人畜饮水设施修复资金450万元。

  (四)请求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困难。万源市自然条件恶劣,具有“灾种多、发生勤、分布广、时间长、损失重”的特点。这次洪灾造成全市52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520万元。请求上级解决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500万元,并请协调解决晚秋种子、化肥、农药,支持我市抓好晚秋生产。

  (五)请求帮助解决农田恢复上的困难。这次洪灾造成全市52个乡镇农田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河口、草坝、玉带等乡镇农田损毁严重,全市共冲毁农田达3500亩。请求上级解决农田恢复资金1800万元。

  (六)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治理上的困难。由于万源市地处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地质构造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加之幅员面积宽,监测防治工作难度大。这次洪灾,茶垭、玉带、庙垭、鹰背等乡镇发生山体滑坡,有的乡镇泥石流仍在不断发生。特请求解决地质灾害监测和应急治理经费1000万元。

  (七)请求帮助解决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上的困难。这次特大灾害造成万源市20多个乡镇学校校舍和卫生院的药品、机器设备及医疗用房不同程度遭受损失。请求上级解决教育、卫生恢复所需资金200万元。

  (八)请求帮助解决工业企业和旅游业上的困难。洪灾造成全市15家工矿企业、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风景旅游区直接经济损失2200万元。请求解决上级补助资金500万元。

  (九)请求帮助解决襄渝铁路Ⅱ线建设弃渣影响防洪的问题。我市境内襄渝铁路Ⅱ线建设沿线各弃渣场在“7?5”洪灾中均不同程度出现险情,多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是长坝乡五郎溪司坝隧道弃渣场挡渣墙仅完成140余米,在此次洪灾中,大量弃渣石淤进河道,造成下游左岸住户胡田忠猪圈和酿酒窖房进水。二是花楼乡苟家溪新桅杆坪隧道弃渣场挡渣坝垮塌,近5万方弃渣淤塞苟家溪出口,抬高河床5米,下游2户村民房屋被冲毁,1户村民房屋一楼被淹没,2户村民房屋基础外露受损。现直接威胁210国道大桥,若不及时整治,后果不堪设想。三是青花镇向家梁隧道弃渣场大量弃碴被冲到210国道上,导致210国道长时间中断。四是210国道沿河两岸挡渣坝基本垮塌,完全不起挡渣作用,安全隐患非常突出。请求达州市水利、防汛、国土、路政等部门派员赴我市进一步核实后,向襄渝铁路Ⅱ线建设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帮助我市协调解决好襄渝铁路Ⅱ线弃渣影响防洪的问题。

  总之,尽管我市抗灾救灾工作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再鼓干劲,再添措施,通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在年内基本消除洪灾影响,一定能够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2

  一、灾情概述

  受今年台风影响,我市自7月21日11时以来普降暴雨,到7月23日12时,全市最大降雨量达377.3毫米,市区降雨量343毫米,是我市近百年来少见的一次特大暴雨。此次暴雨导致全市大小河流、中小型水库水位陡涨,多处出现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我局自接到防汛抗旱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将通知内容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进行报告,并根据领导批示,立即转发至各个乡镇、办事处防办和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同时,成立防汛防洪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防汛工作。

  措施得力,科学调度

  在局机关针对即将到来的汛情进行再号召、再动员,强化值班纪律和防汛工作纪律。充实和加强防汛办公室的'设备和人员力量,加强督察,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科学调度水库泄洪,确保水库安全。

  上通下达,信息畅通

  防汛办公室是指挥全市防汛的司令部和作战室,联络畅通、信息及时准确和上通下达至关重要。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市防办共接到各种雨情、险情、灾情电话八千余次,拨出电话二万余次,接收和发送传真二千余份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尽职尽责,全力抢险

  在严峻的汛情面前,全市干部群众奋力抢险,努力把灾害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

  三、灾后反思

  本次洪涝灾害暴露出我市在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防汛设施老化、防汛物资储备不足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防汛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防汛抗灾能力。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3

  一、灾情背景

  2021年,安阳县遭受“7·21”特大洪灾,全县范围内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迅速响应,全力救援

  灾情发生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投入抗洪救灾一线,转移救援群众、封堵决口、巡堤护堤、调度物资。在广润坡和崔家桥蓄滞洪区启用前,将65个村庄6万余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集中安置点。

  落实安置标准,确保群众健康

  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严格落实安置点“五有”标准(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医疗服务),全力确保受灾群众身体健康。同时,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

  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抢收抢种、修复损毁设施等工作。同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

  三、经验总结

  本次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防汛抗灾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救援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4

  一、灾情概述

  某地区近期遭受特大洪灾袭击,导致多处河流决堤、水库溢洪、房屋倒塌、农田被淹等严重后果。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成立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抗灾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迅速转移群众,确保生命安全

  组织力量迅速转移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转移过程中,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受灾群众克服恐惧和困难。

  加强物资保障,确保救援需求

  加强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稳定工作,防止哄抬物价等行为发生。

  开展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

  在灾情稳定后,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组织力量修复损毁设施、抢收抢种农作物、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等。同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本次抗灾救灾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区域救援物资不足、部分群众转移不及时等。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物资储备和调配工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救援水平等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5

  一、引言

  近期,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以下是对本次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

  二、灾情概述

  本次洪灾自7月21日11时开始,持续至7月23日12时,全市最大降雨量达377.3毫米,市区降雨量343毫米,导致河流、水库水位陡涨,多处出现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全市受灾人口3.15万人,倒塌房屋555间,农作物受灾78600亩,直接经济损失1.61亿元。

  三、抗灾救灾措施

  早部署、早安排:在接到上级关于台风及暴雨的预报后,我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各乡镇、办事处防办和市防指成员单位转发通知,要求做好防台风、防大汛的准备工作。

  强化值班纪律:自20日下午6点起,全体人员进入防汛状态,机关干部不许外出,局防汛抢险突击队24小时待命。

  加强督察:派出督导组,对全市各乡镇和部分防指成员单位的防汛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上通下达:防汛办公室保持联络畅通,及时接收和发送汛情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四、救灾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指挥下,我单位与全市干部群众奋力抢险,成功转移被困群众,减少了人员伤亡。同时,通过科学调度水库泄洪,确保了水库安全,避免了更大的'灾害损失。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本次抗灾救灾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区域防汛物资储备不足,应急响应速度有待提升等。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确保在类似灾害中能够更快地投入救援。

  六、结语

  本次特大洪灾给我市带来了巨大损失,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与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成功应对了灾害挑战。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为今后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6

  一、前言

  近期,我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单位迅速响应,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灾情及影响

  本次洪灾导致我市多处河流漫堤,水库溢洪,市区多处积水,700多名居民被围困。同时,农作物受灾严重,多处道路、桥梁、电力设施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三、抗灾救灾措施

  紧急动员:在接到上级通知后,我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动员全体人员投入抗灾救灾工作。

  科学调度:根据汛情变化,科学调度水库泄洪,确保水库安全。同时,加强河流堤防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险情。

  转移安置:组织力量转移被困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安置和救助。

  灾后恢复:在灾情稳定后,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包括清理道路、修复电力设施、重建家园等。

  四、救灾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单位与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成功转移被困群众,减少了人员伤亡。同时,通过科学调度和灾后恢复工作,确保了受灾区域的.基本生活秩序。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本次抗灾救灾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区域应急响应速度较慢,防汛物资储备不足等。建议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同时,加大防汛物资储备力度,确保在类似灾害中能够迅速投入救援。

  六、结语

  本次特大洪灾给我市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与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成功应对了灾害挑战。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为今后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7

  一、概述

  近期,我市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我单位迅速行动,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二、灾情及应对措施

  本次洪灾导致我市多处河流决堤,水库溢洪,市区多处积水严重。为应对灾情,我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到位。

  三、救援行动

  转移安置:组织力量转移被困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救援过程中,我单位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灾区一线,成功转移了大量被困群众。

  抢修设施:组织抢修队伍对受损的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等进行抢修,确保灾区基本生活秩序。

  物资保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同时,加强物资管理,确保物资合理分配和使用。

  四、灾后恢复

  在灾情稳定后,我单位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包括清理道路、修复电力设施、重建家园等。同时,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灾区群众身体健康。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本次抗灾救灾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区域救援力量不足,应急响应速度有待提升等。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到位。

  六、结语

  本次特大洪灾给我市带来了巨大损失,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与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成功应对了灾害挑战。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为今后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灾后恢复工作,共同重建美好家园。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8

  一、引言

  近日,我镇遭遇了特大洪灾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团结一心,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领导重视,迅速响应

  洪灾发生后,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抗灾救灾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全镇抗灾救灾工作。同时,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抗灾救灾一线。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为充分做好抗灾救灾工作,我们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灾救灾知识,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全力抢险,保障安全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我们全力抢险救援,组织干部群众迅速转移受灾群众,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危险区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险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在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迅速投入到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工作中。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三、总结与展望

  在特大洪灾面前,我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9

  一、引言

  近日,我公司所在地区遭遇了特大洪灾的袭击,对公司的生产和办公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公司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迅速响应,组织抢险

  洪灾发生后,公司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通过组织员工搬运沙袋、安装污水泵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洪水进一步蔓延,保障了公司的生产和办公安全。

  加强监测,及时预警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天气和洪水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工作。通过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洪水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和灾害。

  恢复生产,保障供应

  在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迅速投入到恢复生产和保障供应的工作中。通过组织员工加班加点、抢修受损设备和生产线等措施,尽快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供应秩序。

  总结经验,完善预案

  在抗灾救灾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演练等措施,提高公司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抗灾救灾水平。

  三、总结与展望

  在特大洪灾面前,我公司全体员工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取得了抗灾救灾工作的胜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抗灾救灾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公司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抗灾救灾水平。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 10

  一、引言

  近期,我地区遭遇了特大洪灾的袭击,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地区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加强领导,统筹指挥

  洪灾发生后,我地区迅速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抗灾救灾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全地区的抗灾救灾工作。同时,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一线。

  全力抢险,保障安全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我们全力抢险救援,组织干部群众迅速转移受灾群众,妥善安置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危险区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险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在抗灾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我们迅速投入到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的工作中。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为充分做好抗灾救灾工作,我们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抗灾救灾知识,提高全地区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经验,完善预案

  在抗灾救灾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通过加强培训和演练等措施,提高全地区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抗灾救灾水平。

  三、总结与展望

  在特大洪灾面前,我地区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取得了抗灾救灾工作的胜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抗灾救灾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全地区的应急响应能力和抗灾救灾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情况的报告】相关文章:

乡镇洪灾灾情报告(通用18篇)04-27

工作情况报告06-05

抗灾救灾倡议书12-23

洪灾募捐的倡议书04-18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06-03

关于工作情况的报告08-04

半年工作情况报告06-02

督查工作情况报告10-25

医疗工作情况报告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