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

高校本科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时间:2021-03-15 13:57:36 本科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有关高校本科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目前,在高校历史本科教学中,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讲授轻阅读、重理论轻实践的风气没有太大的变化。事实上,近年来的高校历史教学以及史学人才培养与当下的网络时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对人才的定位和需求脱节。对此,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些许看法,与历史教育界同人讨论。

有关高校本科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1 )授课时数较少。目前国内本科历史课程主要以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为主要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有所了解和掌握。教学时量一般为四个学期,横贯于大一和大二两年。世界史主要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及现代史(中国史类同)四段,每段从64至96学时不等。初看,四个学期的知识传授时间较为充裕,但在实际讲授中,授课时间根本不足以完成教学计划。例如世界近代史,国内普遍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内容繁多,涉及面广,而一般高校的教学计划基本均为64学时。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只能不断强调重点、划定主线。

  (2)课程位序不当。现行国内高校历史教学更多倾向于大一、大二进行史学基础训练,大三开始增加以兴趣为主的专题性选修学科。例如增加国别史、艺术史、战争史、社会生活史等相关学科,按照学生兴趣自由选择。看似合理的背后,却潜藏着史学教育的弊端。据实践调研,本科生对历史真正存在兴趣的时段往往是新生人学时期。转变高中时记忆式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研习历史兴趣最合适的时机就是新生人学的第一、二学期。

  2.教学模式不合理

  多年来我国教育都以传授知识为主,而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在高校历史教学上自然也有反映,就是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缺乏启发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更多偏重于其科研活动,致使教师必须将更多精力投人到发表论文、申请课题之中,不能把更多热情投人到教学活动和教研当中。个别教师的教学大纲数十年未变,始终是照本宣科,搞填鸭式教学。还有个别教师单单讲授与自己论文课题相关的内容,罗列大量史实材料,使得学生很难听懂消化。如此灌输式教学的结果,是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试图进行改进,期望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互动。教师提出问题或划定讨论主题和范围,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启发式教学,但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极大,而又习惯于“听讲”,只有个别学生会积极讨论发言,大部分的学生则无法进人语境,致使讨论难以持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是历史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

  3.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型的历史学习要求学者博闻强记,记忆能力是其研习历史的关键能力。因此,对历史系专业学生的考核传统上更关注其记忆能力。由此,死记硬背成为学生考前的不二法门。尽管一些学生平时懒惰懈怠,考前突击却依然奏效。而当获知考试及格高呼万岁后,考前突击所背的知识立即忘掉。这种背笔记、考笔记的做法确实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 当下的网络时代,手机、ipad、电脑的普及化改变了传统型历史教学的方式。所有的历史史实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和传播可以更为准确直观地被搜索和查找到。历史学习中的记忆能力逐渐被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凸显。那么,传统考试中的填空、名词解释这样的题型是否还有作为考核评价的价值,值得高校历史教学深思。

  4.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不合理

  史学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现实的需要一直存在鸿沟,如何充分挖掘史学的社会公用价值是史学教学意义的终极追问。近十年来,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于最难就业前十名专业榜单,史学人才在整个社会层次中已沦为弱势群体。可以说,专业史学界已经陷人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 当前高校本科历史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历史教师。尽管目标明确,但现实却过于骨感。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各地方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岗位根本承载不了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有限的就业机会使竞争极其惨烈。很多中小学校招聘的起点要求均是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学历。很多本科学生毕业之际只能选择读研继续深造,这又进一步助长了整体社会“学历大跃进”的趋势。因此,传统式的历史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已完全落后于时代需求,单一的教书育人的价值功用已不符合社会所需,历史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机制的变革势在必行。

  二、对改进本科历史教学的几点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

  首先,在授课学时上,应拉长两门通史课程的授课时间。将两年制的通史教学计划改为两年半或三年,使得教师的讲授不再仅仅局限于勾勒历史发展线索,使重点问题甚至学生感兴趣的非重点问题都有互动研习探讨的时间。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使用更多的非教材史料史籍,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另一方面,把前沿科研成果引人课堂,同时针对学生兴趣较大的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心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掌握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

  其次,在讲授通史课的同时,开设史学史、史学理论系列课程,使学生将学习的具体史实内容和历史学本身传承的治史方法相结合。史学史和史学理论在研习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指点门径之效;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也从更高层次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史实基础,还需了解并吸纳国内外史学界相关学术理论成果以建立成型的历史观,使其较快进人治史角色。 再次,通过对新生一年的教学观察实践后,可依据不同学生的研习兴趣开设相关类别的选修课。举例来说,一般情况下,男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偏向于战争史、社会史,而女生则更为偏重艺术史、生活史。院系可据此开设如“习明纳尔”式小规模的选修课研讨班,放大个体学习的兴趣,学生会手执给予的金钥匙,秉烛探幽,开启历史学宝藏的大门,逐渐进人“蓦然回首,伊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2.注重课堂课后互动

  传统教学环节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而忽略课后研习。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一是注重教师课堂引领作用。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生命成长、全面发展的主要渠道。高校教师需要转换自身角色,使自己从单一的“教”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人到“导”的角色之中。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应该是引领学生进人教学情境,呈现历史真实,教习研史方法,授之以渔,将历史观念下的价值判断交予学生自己思考理解。

  二是增强课后学习的指导和互动。课后是课堂的补充,是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学术成长的主要场域。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归纳整理等一系列主观能动的学习都需在课后完成。教师应积极学习最新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这不仅可以及时解决学生所遇的疑难问题,共同探索求知的路径,还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感应。

  3.改革考核模式

  首先,应对传统式的试卷命题、考核内容做出必要的变革。当前本科历史教学的考试题目与中学考试无异,填空、选择、判断对错、名词解释、问答题等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平面式的考核只能衡量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其历史实践能力、口头表述能力、查阅分析材料能力等多方面立体式的考核根本无法检测。因此,必须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一方面,应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例如将课堂出勤及表现、学习精神和态度、参加竞赛或获奖情况等都纳人考核指标,全面立体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应在考试题块类型上去掉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等题型,只考两类题型,即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淡化学习历史要死记硬背的传统做法,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材料分析题来说,试卷所给材料呈现的是已知条件,通过历史学的方法训练,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在未来遇到某种需要克服的问题时,也可采用如考试答题般的思路,尽量搜集已知材料,运用历史学方法分析思考解决。此种考试思维可以使得学生终身受益。

  其次,有些考查科目在形式上没有必要拘泥于论文作业一种模式。例如,某些课程可以采取口试方式,让学生以演讲或朗读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历史学习评价必须要坚持多元化理念,要求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去评估教与学,体现教学的综合效益。

  4.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历史教育不断被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其深层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对历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存在认识误区,并由此导致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的缺失。社会错误性地将经世致用的工具理性等同于承载人文素质的价值理性,忽视在人文学科起基础性作用的历史学,以“有用”抑或“没用”的功利价值评判标准来衡量历史学科的价值,必然会出现“史学危机”的现实。 近年来史学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黯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再也不是读书人遵奉的金科玉律。史学人才培养必须从“以学为本”的旧模式转换到“以人为本”的新视角,积极探寻符合教育原旨、学科规律及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新路径。转换路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转变人才培养的教育思路,走出认识误区。传统培养教书育人的合格中学教师的单一培养目标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固守象牙塔的专才教育必须向通才教育转化,只有走到窗外才能体现价值。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可再固守要求上下五千年之事必须了然于胸的学科本位目标,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健康心态等诸多素质方面的培养,以使学生可以较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在培养理念上实行多思、多读、多练、多讲、多实践的“五多”原则,鼓励倡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文史哲统一的学习阅读。考察西方高校本科历史教学的人才培养,无不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是有意识地向公共历史学转变,进行分层培养。调整现行的培养计划,按照“传承与分流”的原则,对各层次历史学科人才制定不同培养目标,既坚持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又接地气地兼顾社会需求,培育应用型人才。例如,以高校历史院系牵头,积极开展地方文化产业共赢共建,一方面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历史学应用人才搭建实践平台。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素质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象牙塔式的传统的“立异以为高、和寡以为雅”的精英教育必然要走向雅俗共融的通才、通识教育。

【有关高校本科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学前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04-10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0-24

我院本科层次普通话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0-26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08-09

对经济系《统计学》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04-15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04-13

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论文12-26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的论文08-11

对新晋本科院校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04-15

建立高校本科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思考论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