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

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

时间:2020-11-16 19:44:08 倡议书 我要投稿

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

  30年都没见的老朋友你还不见的话,老了以后就没什么机会了!下面的是小编分享的与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 有关的文章,欢迎继续访问应届毕业生公文网!

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

  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一:

  各位老同学:

  久违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人生易老天难老。不知不觉间,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已匆匆三十年!

  三十年,半个花甲,一万多个日夜,逝者如斯,弹指一挥间!我们感慨着岁月的无情,感受着世事的沧桑,感叹着人生的无常。

  三十年,我们早已从不谙世事的青葱少年,一天天长大,一年年成熟,一点点变老,一个个步入了不惑之年。纯洁无暇的美丽少女,如今已为人妻人母,苗条的腰身已略显雍肿,俊俏的眼角悄悄爬上了鱼尾纹;天真无邪的英俊少年,如今已为人夫人父,大腹便便取代了矫健的身姿,微秃的脑门取代了满头黑发。

  三十年,当年的同窗好友,或人在天涯,或近在咫尺,但一样的很难相聚。有时,我们迎面走在大街上,顶头相撞,却认不出对方,正所谓“无缘对面不相识”。记得当年毕业时,我们曾信誓旦旦,期待着早日相聚,相约着美丽重逢。可一旦步入社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不得不为生活奔波,为家庭操劳,为事业打拼。我们东奔西走,忙忙碌碌;我们身心疲惫,无暇回头;我们含辛茹苦,风雨兼程。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践行往日的约定,无法兑现曾经的诺言—我们一直不曾相聚—至少,我们一直不曾大规模团聚。虽然,我们既是同学,又是同乡,有些同学可以随时相见,有些同学也经常碰面,但往往是来去匆匆,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来不及问候,来不及握手与挥别。

  三十年后的我们,都已人到中年,三十年风吹雨打,三十年日月星辰,我们走向成熟,也历经沧桑;我们经受洗礼,也变得坚强。回望三十年来,我们曾享受成功的欣喜,也曾饱尝失败的痛楚;曾春风得意,也曾历经坎坷;曾飞黄腾达,也曾飞来横祸;曾腰缠万贯,也曾穷困潦倒;曾轰轰烈烈,也曾默默无闻;曾如日中天,也曾一落千丈;曾有过意外之喜,也曾有过不虞之灾;曾欣喜若狂,也曾黯然神伤……当千帆皆过,繁华落尽,我们终于明白,世间万象,俱不过是过眼烟云,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时至今日,同学们有的已经功成名就,迈向人生颠峰;有的还在默默奋斗,一路负重前行。同学们有的经商,有的从政,有的务农,有的打工;有的在家乡发展,有的在外地打拼。最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我们还来不及相聚,已有四位同学英年早逝,还有两位同学身患残疾,让我们扼腕长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我们大多是农民出身,我们种过菜,插过田,割过麦,栽过棉;我们不甘一辈子固守贫穷,于是,我们纷纷离开家乡,谋求发展,我们南下北上,打过铁,补过锅,修过伞,卖过袋,当过篾匠,学过砖匠,搞过瓦匠,做过木匠,开过饭店,下过水饺,跑过合同,练过地摊,做过销售,听过传销,扎过钢筋,搞过装潢,当过工人,办过工厂,做过老师,搞过科研,学过医生,搞过行政,干过警察,入过军营……工农兵学商,科教文卫体,各行各业,境内境外,都有我们辛勤而忙碌过的身影。我们还受过骗,上过当,饿过肚,蹭过饭,流过泪,淌过汗,滴过血,受过伤,挤过火车,躺过轮船,打过地铺,睡过稻床,艰辛备尝,非止一端。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双铺中学1982届4班同学。午夜梦回,于不经意间,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往日的母校,想起旧时的同学,想起过去的老师,想起往昔的岁月,想起远逝的青春。母校,一个温馨的称呼,读书时我们觉得平常,甚至厌烦,巴不得早日离开,但毕业后,它又是这样的让我们魂牵梦萦。正如华中科大校长根叔所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母校如此,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何尝不是如此?老师,庄严圣洁的称号,是你,教给我们知识,启迪我们智慧,让我们感受了慈祥与严谨,播下我们最初的人生梦想;同学,温情的称呼,让我们一生回忆,让我们时时惦念,让我们终身难忘。

  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母校,想起了同学,想起了老师。

  同学们,还记得当年的母校吗?那时的双铺中学,主体部分不过是一所座北朝南的四合院,四周是围墙,大门朝西。中间是东西走向的三排教室,每排四间,教室大门朝南;南边靠西是老师办公室兼宿舍,靠东是教务处;北边是食堂和老师宿舍,食堂后面一口老井和一方水塘。四合院内,清一色青砖黑瓦房,古朴简约,掩映在翠绿的.冬青和高大梧桐树丛中。围墙之外,西边是操场,两个简单的篮球架,一架自制的木头双杠,一个水泥浇成的乒乓球桌,外加几只旧篮球,两块陈地垫,就是体育老师的全部家当了。操场的西边,是一排低矮的平房,那是新分配来的教工的临时宿舍兼办公室。整个校园,就象一幅经年的黑白照片,又象一幅写意的山水画,永远定格于我们的记忆深处,让我们淡淡怀想,甜甜回味。

  那时的我们,很清贫,很艰苦,也很充实。普遍饥饿的年代,我们一样不能幸免。中午,我们在食堂就餐,八个人或十个人共用一个饭桶,半斤米饭,对于正在发育的我们来说,根本吃不饱,只好把饭桶里的每一粒米饭刮得干干净净,甚至连饭桶的木底都刮出碎屑来;食堂不提供菜肴,只能用家里带来的咸菜下饭,缺油的咸菜,我们照样吃得狼吞虎咽,吃完饭,就用开水涮尽沾在搪瓷缸里的香油,连水带油喝下去;冬天米饭容易冷,就向食堂师傅讨点开水泡热咽下。有时肚子饿了,咬咬牙,抠出平时节省的五分钱,买个草鞋板子充饥,或者用两分钱买个糖粑打牙祭;夏天的冰棍,对于我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一个夏天也尝不上一回,至于贫困的大多数同学,只能望梅止渴。初三上晚自习,住校生在附近农家借宿,周末回家一次,父母心疼,改善下伙食,可平时缺油的肠胃一下子承受不了,往往引起消化不良,甚至闹肚子。如此等等,清贫的生活,锤炼了我们的身体,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我们感谢生活,感激贫穷,是它们,给了我们如此宝贵的人生历练。

  那时的我们,很劳累,很充实,也很快乐。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也不论离家多远,上学放学,我们都是凭双脚走路。下雨天,没有雨伞,光头淋雨,有时摘片荷叶,披条麻袋权且遮雨挡风。冬日下雪,道路泥泞,买不起胶鞋雨靴,破旧的球鞋沾满黄泥,无法行走,为防止迟到,我们只好打着赤脚,踏着刺骨的冰雪,从田野抄小路赶往学校,双脚被田里的稻桩扎得红肿疼痛。买不起闹钟和手表,上学时间靠听广播掌握。有时,清晨上学广播还末播音,就听公鸡报时,时间凭自己估猜,为不耽误上学,我们常常三四点钟甚至半夜就起床,炒碗菜油的米饭,匆匆咽下就赶往学校。晚上经常停电,我们只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看书写字,眉毛头发常常被烧焦。初三上晚自习,路稍近的同学,下自习后冒黑赶回,也不论刮风下雨。路远的同学在学校附近借宿,住宿条件简陋艰苦,窗户往往没有玻璃,冬天寒冷,寒风侵骨,加上棉被单薄,常常半夜冻醒;夏天酷热,晚上没有蚊帐和蚊香,备受蚊虫叮咬,只靠一把破芭蕉扇散热驱蚊,为了驱暑并防蚊虫叮咬,晚上看书时,有时打桶冷水泡上双脚。因在乡下农户借宿,还有老鼠骚扰肆虐,经常夜不成眠。即便是这样艰苦,我们仍然能苦中求乐,乐在其中。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一起海阔天空,谈天说地;我们一起捉蝴蝶,放纸船,摘野花,跳水沟,滚铁环,打水仗;我们也曾偷过人家桃子,抠过人家山芋,拔过人家萝卜,摘过人家黄瓜……周六放学,我们往往找个稻床打打扑克,下下象棋,或者晚上相约去看场免费的露天电影,到街上看耍把戏,玩杂技,苦中寻乐,其乐融融。

  那时的我们,很调皮,很单纯,也很无奈。上课时,我们常常偷看小说和图书;下课时,相互打打闹闹;有时还逃课上街游玩,或到田间游荡。上课迟到了,见老师站在教室门口,为逃避老师批评,从后门悄悄溜进教室,或者干脆逃课。同学们之间有时争吵,有时还打闹,有时恶作剧,有时闹意见,但争归争,吵归吵,打归打,闹归闹,矛盾解决之后,便不再计较。我们也在背后给老师偷偷起外号,或者对老师直呼其名,有时还和老师怄气斗嘴,甚至与老师拉扯纠缠,但那只是儿童的顽劣,老师们也见怪不怪,一笑了之。有时,我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贪玩好奇心的驱使下,常常不顾危险扒上货车或拖拉机,甚至闹出危险来。艰苦的农村生活,让我们无比向往城市,为了能跳出农门,我们拼命学习,可由于学校招生名额的限制,升学压力非常巨大,我们大多数人不能如愿以偿。考试之前,我们会紧张莫名,生怕考不好,但平时学习,我们又往往约束不了自己,好逸贪玩。在那文化沙漠的年代,我们缺乏精神食粮,全班只订了几份《安徽青年报》,逢周二、周五出版,大家轮流传阅,那是我们班唯一的公共课外读物。为了能收听刘兰芳的广播评书《岳飞传》、《扬家将》,我们中午听完广播后跑步上学,下午放学后又跑步回家收听。我们跟着广播一遍遍学唱《牡丹之歌》、《迟到》、《童年》,我们对港台歌星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对难得一见的《少年文艺》 、《儿童文学》、《故事会》等刊物,我们四处借阅,爱不释手。

  那时的我们,很幼稚,很纯真,也很狡黠。我们把未来想象得无限美好,常常野心勃勃,却眼高手低。同学们之间,我们从来以诚相待,平等相处,没有虚伪,没有城府。男女同学同桌,桌子中间常常用小刀划一条刻痕,被称为“三八线”,以示关系清白。除了班干,男女生之间平时几乎不说话,心里却总渴望着和对方哪怕说上半句话也好。虽然没有语言交流,但男女同学之间,行动上配合默契,心照不宣。遇到不会做的作业,有时不好意思或不敢问老师,就向同学请教;有时贪玩,家庭作业没有完成,一早上学就借同学的作业照葫芦画瓢。考试之前,往往紧张不安,生怕考不好,老师责骂,父母惩罚;题目太难,一急之下也向同学抄袭,或者相互递纸条传答案,或者把书藏在课桌上偷看,或者把公理、定理、公式写在掌心里、课桌上。考试成绩发布之后,为逃避父母的责备,有的还会涂改成绩单,把“0”改为“6”或“8”,把“2”、“3”、“6”改为“8”,把“1”改为“4”、“7”或“9”,把“7”改为“9”,如果只考了几分,干脆在分数的个位数前加上一个十位数,或在分数后面添个“0”,甚至干脆把成绩通知单撕毁,欺骗父母说通知单弄丢了,或者说学校没有下发……

  往事悠悠,几番回味,几多感触。三十年了,我们终于不再等待,我们期盼着早日圆梦。我们举办这次同学会,只为怀想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重温那曾经的感动,苦涩和甜蜜,温馨与酸楚,都一样刻骨铭心,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值得我们一生品尝,慢慢回味;我们只为重叙友情,一同分享三十年来的成功与喜悦,一起分担三十年来的坎坷与艰辛;我们期盼,我们从此能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相互帮助,共创未来。同学们,虽然我们职业有不同,但地位无尊卑,虽然分工有差异,但人格无贵贱。正如南京大学110年校庆新规所云:“序长不序爵”,校友接待不按官位按年龄,同学座位不论财富论届别。我们这次的30年同学聚会,也打破世俗观念,遵循“同学聚会,人人平等”的原则,热忱欢迎每一位同学。

  三十年漫长等待,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十年酸甜苦辣,三十年喜怒哀乐。故乡在深情的呼唤着游子,母校在殷切的召唤着学子,老师在热切的期盼着弟子……同学们渴望着相见、回顾、叙旧、话新……近乡情更怯,我们激动欣喜,又忐忑不安,我们在内心深处默默问候:久违的你,是否保存着那张笑脸?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当天边的云彩轻轻吹起,你是否听到了故乡与母校的殷殷呼唤?是否听到了同学们回乡归校的脚步声声?让我们暂时放下工作,抛弃顾虑,轻装上阵,立即出发吧,一年一度秋风劲,月到中秋人团圆。在这美丽的收获季节,在这多情的浪漫十月,在千载难逢的国庆、中秋双节交汇的美好时光,让我们尽快相会于故乡的母校吧!

  归来兮,游子,归来兮,同学!

  xx中学1982届4班毕业30周年

  同学聚会筹备会

  20xx年4月15日

  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二:

  亲爱的同学们:

  岁月如梭,弹指挥间,30年转眼即逝。朝阳似火,烈焰偏西,就在瞬息。其间,多少沧桑,多少蹉跎,都化成一次真诚的相聚,彼此交流、彼此再深层次的沟通和激励。

  30年前,风华正貌,意气风发,校园是我们的“战场”的演绎,我们演绎了数字、图形与事业,同样我们演绎着友情、爱情和社会。我们演绎的五彩缤纷,充满着梦幻般的浪漫,但我们却追寻着一个起码的逻辑— “真、善、美”这一亘古不变的逻辑。

  30年间,风云变换,斗转星移。社会的复杂与无情,使我们学会了如何融入社会,同时改造社会,哪怕只是一点勇气。30年的艰辛过程,使我们体验到存在的价值。我们在“战场”上,家庭的艰辛和幸福,使我们感受到“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无论如何,在我们的襁褓中,我们的后代已经成长起来,我们有了希望。

  30年后,我们要圆梦,圆一下我们30年的梦,30年的聚会是我们梦的外壳,30年的再次大融合是我们梦的内核。希望30年后漫长的岁月里,梦不再是梦,梦就是人生的历程,梦就是结果。

  同学们,我们期待着这次相聚。不要忘记xxx年xx月xx日上午9:30分xxx再次聚首。

【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相关文章:

【热】同学聚会倡议书01-23

同学聚会倡议书范文10-20

毕业同学聚会倡议书12-20

30年同学聚会倡议书10-20

2017关于同学聚会倡议书06-14

高中同学聚会倡议书10-09

举办同学聚会的倡议书范文10-28

三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10-21

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10-26

【精选】同学聚会倡议书三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