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

光盘行动倡议书

时间:2022-11-28 01:01:29 倡议书 我要投稿

光盘行动倡议书九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我们都跟倡议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倡议书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有关人员可以表示响应,也可以不表示响应。那么一般倡议书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光盘行动倡议书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光盘行动倡议书九篇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当前,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身边的浪费比比皆是。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大家一起来向“舌尖上的浪费”说“no”。为此,我们向全县人民发出“光盘行动”倡议:

  我们倡议,餐饮企业在餐桌上摆放“节约用餐”标识牌,为顾客提供“小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并在顾客结账时主动提醒打包。

  我们倡议,消费者吃饭不点多,剩饭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我们倡议,志愿者积极做“光盘行动”的发起者、推广者、监督者,将勤俭节约行为推广,将奢侈浪费行为摒弃和曝光。

  “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期待您和您身边的人加入“光盘族”!

  此致

敬礼!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2

亲爱的同学们:

  食堂里,没吃完的餐盘堆叠在收餐车上,餐馆里,一桌桌剩菜剩饭倒到泔水桶……你能无视吗?

  有关数据显示,饥饿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最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

  口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们的行动,也是我们的习惯!近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列响应为此,我们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

  我们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我们倡议家庭餐桌上,倡议根据营养学合理搭配荤素菜比例,按需买菜、煮菜,以每顿饭家庭成员刚好吃完吃饱为准。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就餐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我们倡议同学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光盘行动,用省下来的钱,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同学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

  “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

  居入“光盘族”的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节约有限资源,你愿意吗?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3

亲爱的老师,家长,小朋友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每年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盘”是一种节约,是一种基本素质,是一种美德。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勤俭节约的美德,为牢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向全体老师、家长及小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二、按需买菜、煮菜,以每顿饭刚好吃完、吃饱为准。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

  三、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

  四、小朋友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参与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监督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午饭开始,让我们一起: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4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认真贯彻落实《黔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综合活动方案》总体部署要求,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硬仗,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倡导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形成文明、科学、健康的.餐饮消费新风尚。我们向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发起"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倡议:

  一、倡导勤俭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更是一种智慧,在食堂就餐要按需索取,做到不剩饭、不剩菜,推行"光盘行动",厉行勤俭节约。

  二、倡导文明用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不肆意大声喧哗,自觉维护用餐环境,注意他人的用餐感受;不在就餐区吸烟,不随意造成用餐环境污染,讲究用餐卫生;低碳环保,使用"公筷公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三、倡导文明新风。共同普及文明餐饮知识,推广文明餐饮礼仪,遵守用餐秩序,弘扬传统美德。

  四、确保食品安全。不使用、不添加非食用食材,不用地沟油,不用过期、变质食品,做到经营合法、诚实守信、服务优质、管理规范、放心食用。

  五、牢记文明礼仪。排队等候,不插队;一人一位,不占位;言语文明,不粗鲁;安静就餐,不喧闹;残渣入盘,不乱吐;珍惜食物,不浪费。

  同志们,让我们身体力行,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从我做起,自觉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践行文明用餐、节俭用餐、安全用餐、科学用餐,将"光盘"进行到底。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5

  小朋友们:

  近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 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在全社会倡树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俭约之风,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会向全市中小学生、青少年朋友发出倡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全市中小学生、青少年朋友要从点滴做起,从餐饮开始,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在校就餐时,根据自己食量确定饭菜数量,做到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在家用餐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偏食,不扔剩饭剩菜。外出吃饭点菜时,不比阔气,不讲排场,确有剩菜,尽量打包。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合理安排膳食,不攀比浪费,不暴饮暴食。

  全市中小学生、青少年朋友不但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更要做“光盘行动”的宣传使者,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发动和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亲朋好友都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都来做一名“节约达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使同学们的`节约习惯能延伸到校园外,让更多家长向浪费说不。

  同学们,青少年朋友们,我们都是社会的小主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 ,争做节俭生活的践行者、推广者、监督者,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低碳、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目前,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惊人,“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在我们身边,对粮食的浪费比比皆是。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小餐桌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更传承了人类自古以来文明有礼,节俭,珍爱粮食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减少校园食堂饭菜的'浪费,提高大学生节俭节约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校园氛围。现提出如下倡议:

  1、爱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点餐时,明确说出自己要的才菜,不留剩饭剩菜。

  4、提高节约意识,制止身边的朋友和同学浪费粮食的现象。

  5、爱护餐桌卫生,不乱扔食物残渣、餐巾纸,创造干净整洁的用餐环境。

  6、积极参加文明餐桌行动,营造节俭用餐的良好氛围。

  7、做文明大学生,光盘后自觉将碗筷放到指定位置。

  8、做勤俭节约宣传员,宣传带动家人、亲戚、朋友参与光盘行动。

  校学生会生活卫生部将于4月26日(今天)在我校各食堂举行以“光盘行动,勤俭养德”为主题的活动,光盘的小伙伴可以进行拍照,签名留念,欢迎各位曲师的小伙伴加入我们光盘的行列!

  我光盘,我行动,我光荣。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勤俭节约,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吧!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7

  尊敬的三门县市民:

  您好!

  20xx年还没听说过“光盘”?OUT了!简单地说,“光盘”就是吃不了“兜”着走。自从中央发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精神,很多城市刮起了“光盘行动”的新风。如今打包不再是“抠”,它是风度,是时尚,更是文明。

  为响应国家及三门县团县委“倡导节约、拒绝浪费”的号召,现特倡议三门县全体市民以及全体餐饮行业积极参与“光盘行动”,向“剩”宴说不:

  一、我们倡议,餐饮企业为客人当好参谋,按量点菜。在餐桌上摆放“节约用餐”标识牌,为顾客提供“小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并在顾客结账时主动提醒打包。

  二、我们倡议,消费者理性消费,按需点菜、厉行节约、吃饭不点多,剩饭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积极营造温磬、文明的就餐环境,享受“节俭惜福”的绿色消费。

  三、我们倡议,全体市民志愿积极做“光盘行动”的'发起者、推广者、监督者,将勤俭节约行为推广,将奢侈浪费行为摒弃和曝光。

  我光盘,我光荣。让我们用文明演绎生活,用行动展示形象。美化三门,提升自我。

  “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期待您和您身边的人加入“光盘族”!

  三门县团县委 三门县志愿者协会 “红蚂蚁”志愿服务团

  二〇XX年二月七日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8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前,在餐饮消费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实现文明用餐,中央发布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狠刹浪费之风。

  为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在全院形成文明、科学、健康的餐饮消费新风尚,新源县法院特在全院发出“响应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倡议:

  一是传承取之有度、饮食调理的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华民族爱物知恩、尊重劳动、珍惜幸福的传统美德。

  二是积极参与文明用餐“光盘行动”,提倡就餐打包剩饭剩菜,“光盘”离开,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三是遵循“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吃再点、剩菜要打包、千万别浪费”的理性消费理念,增强勤俭节约意识,拒绝“剩宴”。

  四是提倡使用消毒的公共餐饮具,不宜使用一次性餐具和非食品级塑料袋,循环利用安全卫生餐具。

  五是文明用餐,优雅生活,在餐饮消费中要倡导餐桌礼仪,遵守用餐秩序,爱护用餐环境,做到谈吐文雅,不大声喧哗,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让我们身体力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养成勤俭、理性、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用文明餐桌行为谱写美德人生,以勤劳节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光盘行动倡议书 篇9

各位家长、各位少先队员、儿童团员:

  大家好!据有关数据显示,饥饿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是我的`行动,也是我的习惯!

  近年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指责,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餐饮业经营者、公益组织的热烈响应。为此,我们学校号召全体家长、学生积极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不能忘记全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

  我们倡议,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倡议,家庭餐桌上,倡议根据营养学合理搭配荤素菜比例,按需买菜、煮菜,以每顿饭家庭成员刚好吃完、吃饱为准。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们倡议,以“光盘”为荣,“剩宴”为耻。就餐点菜时,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实在吃不了,记得兜着走。剩饭要打包,减少奢侈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我们倡议,我们每个人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用省下来的钱,多做好事,多做公益。

  家长们、少先队员们、儿童团员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做到:不剩饭,不浪费,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着走!加入光盘族,一起对“浪费”说不!”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不妨就从现在开始参加“光盘行动”开始吧!

【光盘行动倡议书】相关文章:

(精选)光盘行动倡议书07-14

光盘行动倡议书06-21

光盘行动的倡议书07-19

光盘行动倡议书06-08

光盘行动倡议书05-10

光盘行动倡议书[精选]07-05

光盘行动倡议书(精选)07-05

“光盘行动”倡议书03-01

“光盘行动”倡议书12-21

光盘行动的倡议书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