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时间:2022-05-26 08:48:12 倡议书 我要投稿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在当下社会,倡议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相信写倡议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一小时倡议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1

亲爱的海口市民朋友们:

  当雾霾天气笼罩中华大地的时候;

  当雪灾、大旱极端天气频频肆虐的时候;

  当全球加速变暖、南极冰川急剧消减的时候;

  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想过,用自己的力量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点什么?

  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发出“为”蓝生活的倡议。

  “为”蓝生活,为的不仅仅是蓝色的天空,更是为了人类与自然共同拥有的'唯一家园——蓝色星球。

  在“20xx地球一小时”即将到来之际,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当积极行动进来,让地球休息一小时! 在此,海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局向市民发出倡议:

  一、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在20xx年3月19日(周六)20:30—21:30期间,熄灭景观、办公、家庭照明灯光,关闭电脑、手机充电器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

  二、让我们一起走下网络、走向室外,亲近自然,给自己创造一个放松的夜晚,去拥抱璀璨的夜空。

  三、与家人朋友来到户外,仰望星空,亲近自然;你也可以走进黑暗,感受黑夜的魅力;你还可以与亲人朋友共话人生,来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

  四、将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信息传达给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所有人,鼓励邀请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

  五、以此活动为契机,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尽可能地带动身边人实践环保。

  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人熄灯一小时,将积溪成流。用我们的小小举动,汇川成海,撬动世界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希望。虽然只是一小时,却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或许点点星光也能映亮天宇,皎洁月光也能照亮大地。

  最后,向所有关注和期待加入活动的市民朋友们,向热爱地球,并积极主动保护地球环境的朋友们,致敬!

  海口市生态环境保护局

  20xx年3月16日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当雾霾天气笼罩中华大地的时候;当雪灾、大旱极端天气频频肆虐的时候;当全球加速变暖、南极冰川急剧消减的时候;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想过,用自己的'力量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点什么?

  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在20xx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到来之际,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当积极行动进来,让地球休息一小时!在此文艺路小学向全体家长和同学们发出倡议:

  一、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在20xx年3月24日(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灭景观、办公、家庭照明灯光,关闭电脑、手机充电器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

  二、让我们一起走下网络、走向室外,亲近自然,给自己创造一个放松的夜晚,去拥抱璀璨的夜空。

  三、与家人朋友来到户外,仰望星空,亲近自然;你也可以走进黑暗,感受黑夜的魅力;你还可以与亲人朋友共话人生,来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

  四、将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信息传达给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所有人,鼓励邀请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

  五、以此活动为契机,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尽可能地带动身边人实践环保。

  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人熄灯一小时,将积溪成流。用我们的小小举动,汇川成海,撬动世界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希望。虽然只是一小时,却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或许点点星光也能映亮天宇,皎洁月光也能照亮大地。

  最后,向所有关注和期待加入活动的朋友们,向热爱地球,并积极主动保护地球环境的朋友们,致敬!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3

  在我国西南地区黑暗的地下洞穴中,曾经发现过几条罕见的盲鱼。这些盲鱼最大的体长不到10厘米,它们的外表长的十分奇特:细长的身体粉红而透明,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体内的脊椎和内脏,形如一条条玻璃鱼。它们在长期同黑暗的斗争过程中获得了新本领,它们能忍受饥饿,不怕冷,也不伯热。在水温-10~35℃时都不致丧命,生命力极强。在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的水下洞穴中也有盲鱼的踪迹。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在完全黑暗的洞穴里也同样生活着各种不同种类的鱼。例如北美的洞鲈鱼和古巴的盲须鳚都是有名的盲鱼。

  洞鲈鱼很小,一般只能长到16-20厘米。身上生有黑色的纵条纹,眼睛已被皮肤盖住,只留下一个痕迹。那么这种盲鱼如何行动呢?在它的头部和身上有许多不同形状的小突起,这些小突起能起感觉作用,完全可以代替眼睛,听以即使常年处于黑暗的环境,它们仍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盲须鳚长得很美,它的全身呈桃红色,也有的呈青铜色,在其上面还布满了黑色小斑纹,一般体长为15厘米。这种鱼在幼年时期眼睛比较发达,到了成年期眼睛就逐渐被皮肤所覆盖而成为瞎子,与此同时,在头部生出许多细小的敏感须,以此来代替双眼。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沿岸的岩石缝中或岩石下的洞穴里,可以找到一种身长只有10厘米的盲鰕虎鱼。这种鱼的皮肤呈浅红色,光滑无鳞。幼年时期,它的'眼睛虽小,但有视觉,一旦长大,眼睛就隐没在皮下。虽然它双目失明,但它却能在黑暗的洞穴里东游西窜、异常活跃,这是由于在它的头部生有许多皮膜感受器,靠着这种感受器能迅速探索到食物。

  还有一种墨西哥鱼,这种鱼在幼年时期生长着一对非常惹人喜爱的大圆眼睛。鱼类学家观察和试验发现它的双眼在发育生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逐渐退化,活动就全靠皮肤来感受光线及外界的刺激。

  还有一种更奇特的盲鱼叫盲鳗鱼,这种鱼是在真正的鱼类出现后才形成的。它主要生活在堪察加半岛海域,是世界上唯一用鼻子呼吸的鱼类。盲鳗虽然也被一层皮膜遮住了双眼,但是这种鱼不只在头部有感受器,它的全身也长满了超感觉细胞,能比较正确地判定方向、分辨物体。它还能钻进大型鱼类的体内,并且能把鱼的内脏吞食掉,然后再凭着感受器钻出鱼体,有时它还钻进鱼网捕食网中的鱼,而当渔民起网时,它又能迅速从网中逃走。这种鱼的耐饥能力很强,半年不进食也不至饿死。盲鳗有4个心脏,至于为什么它能有这么多心脏,至今还是个谜。盲鳗还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粘液,可将四周海水粘成一团,在敌害遇到这种粘液迷茫之时,盲鳗早已逃之夭夭。盲鳗一般以微小的甲壳动物或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

  上面所说的动物,就是长期见不到光的产物

  到时关灯一小时。

  那是一场闹剧吧了,真的有效果吗?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4

广大市民朋友们:

  为倡导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共建低碳城市,组织动员广大市民投入到哈尔滨百万市民共建低碳城市大行动的热潮中,全面落实“现代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办公室及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号召全市广大市民,在3月26日20∶30-21∶30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起的一项可持续的`全球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该活动旨在通过熄灯一小时这一小小行动,让全球的民众共同携手关注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的生活生产方式。目前,“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得到全球80多个国家的响应。20xx年,在市科协和市妇联倡导下,全市30万家庭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号召,熄灯一小时,以实际行动共同践行低碳生活。

  今年3月26日20:30---21:30是全世界“地球一小时”活动时间。在此,我们将和广大市民一道,与全世界同步熄灯一小时,关闭家里的电灯、电源,以一个小时的短暂黑暗换取未来地球家园的绿色和谐,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走进低碳生活,共建低碳城市,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责任;创建低碳城市,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现在、将来。希望广大市民立即行动,共同加入到“地球一小时”中来,用自己的行动改变现在,改变未来!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相关文章: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07-31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12-12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06-14

地球一小时的倡议书11-08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01-02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_倡议书_04-18

地球一小时主题倡议书04-18

地球一小时活动倡议书06-22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