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3-04-01 12:26:57 传统文化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汇总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汇总五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1

  我们收集了我国的文化——国画。有的收集关于国画的图片、有的收集国画的资料、有的收集国画的内容和工具。

  我知道画国画的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水、宣纸、颜料、绢。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

  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国画,历史悠久,其中,内容丰富多彩。大多的国画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我们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人物画最多,画面内容最丰富的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人物之多,千姿百态。

  这幅画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展现了作者精湛的'绘画技艺,这也是这幅画的永久价值历史所在。国画除人物画之外,还有山水画、水墨画、工笔画等。像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创作的花鸟鱼虫,活灵活现,给人们逼真的感觉,而他所画的虾,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游走一样。

  大师用他那高超的技艺给我们展示了生活之外的另类世界。国画,中国传统文化,它把中国的艺术展现给世人,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2

  手工蓝印花布技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种草药叫“药斑布”,就是“板蓝根”,它的根可以入药,叶和茎,发酵后可以做染料。相传秦汉时期,杭州的先民在葛岭一带找到了这种蓝草,于是杭州就出现了许多染坊,扎染就是其中的一种染色工艺。上周末,妈妈就带我去河坊街体验了一回手工扎染。

  扎染其实是通过遮盖被染色的原理,对织物进行结、捆、绑、缝扎,然后放在染液中进行煮染。

  听了扎染手工艺传承人吴阿姨的.介绍,我迫不及待想要亲手体验一下制作过程。我学着阿姨们的方法,把要染色的布包裹住一块小石头,用力的拧紧,然后用皮筋缠绕,就用这样的方法把整块布都不规则的扎起来,完成后将结好的布放进有特殊染液的染缸里浸泡。焦急的等待了十几分钟后,我的作品就算完成了!可是我发现由于我的力气不够大,每个结大小松紧也不同,使得织物染色不均匀,每个花案也很不同,但是正是因为这样,这块经我“创作”后的花布才非常独特呢!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了不起!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3

  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很多,如:中药、春节、古典乐、四大名著、神话故事、糖葫芦、毽子、古代名人、皇泽寺、明月峡……

  在汉族节气中,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每到春节不管老老少少晚上都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晚上八点看春节晚会,零点左右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爆竹。这些来历是: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年”怪兽每这天就要出来伤害人。有一位神仙说“年怕放炮,怕红色的东西。”当年看到家家户户挂红,放炮就吓得不敢来了。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贴春联,放鞭炮。人们也把这天定为过年,于是这就成了风俗。

  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走亲访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也不用做作业;只要玩的不过分大人们一般都由着我们,爽快的很!随便在长辈面前发挥一下,就能获得一个大红包。

  我真喜欢过年,希望天天都过年,大人们会丢下一切陪着小孩四处玩耍,这真幸福!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4

  端午节到了,大家就去商店买粽子,买雄黄酒,一回到家,就和亲戚朋友一边吃粽子,一边喝雄黄酒。说到粽子和雄黄酒,还有一个传说呢!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合纵联横,富国强兵。楚王后悔疏忠臣、亲奸党,不该听信谗言迁怒于屈原这样的忠良。他不甘心楚国就此衰败,立志收回失地,复国兴邦。当楚怀王找到屈原商议救国大计时,由于内奸告密,秦军还是追到了楚怀王躲避的地方,楚怀王不愿被俘,准备自缢而亡。在这危急关头,屈原与楚怀王换了衣服,一口气跑到了汨罗江边的一座桥上,抱石投江而死。获救的楚怀王为报答屈原的救命、救国之恩,告慰忠魂,密令沿江渔民划着船都去打捞屈原的遗体,用苇叶包了米饭投到江里,不让鱼虾把屈原吃掉。从此,楚国各地年年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

  以后,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国劳动人民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端午节还被列了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 篇5

  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所谓家训,王勃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说过一句名言:“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说的正是早期的家训。

  《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

  家训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就是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教育子弟或晚辈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十分宽泛,包括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出仕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11-17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12-31

中国的传统文化01-27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结作文02-10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11-03

中国的传统文化优秀作文02-01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12-10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11-21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优秀作文11-20

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学作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