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3-06-22 14:26:40 传统文化作文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汇编四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汇编四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1

  关羽其人,大家都不陌生,三国蜀将,字云长,河东解州(今山西临猗西南)人,美须髯,武艺超群,勇猛过人,为蜀国统兵镇守荆州,败死麦城,谥为壮缪侯。然而就是这个赫赫有名的蜀国战将在赤壁大战中却华容放曹,后又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可以说历史中的关羽和《三国志》中的关羽都还是活生生的人,他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过人之处,同样也有不可挽回的过错与失误。那么关羽为什么会从一个人被尊为王,推为帝,最后演化为一个神呢?我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如果我们要找其类似于骨架血脉的东西,却也并不难,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释、道三家鼎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国人的价值观,正是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为主体的引领下,融合了道教、佛教思想的精髓逐渐形成的以儒释道为一体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统一于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五行学说中。五行学说把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种德行正散见于儒释道各教主张中(我们仔细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儒家思想中的“礼、义、廉、耻、仁、爱、忠、孝”等价值观,道教提倡的“慈、俭、忍、朴、爱、诚、信、义、真、清、虚、静”等美德,佛教的“尚善,慈悲为怀”等一直是指导绝大多数中国人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规则),恰是以儒教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张显出的核心价值观。

  关羽生平义气贯乾坤,以“仁、义、礼、智、信”著称:千里寻兄为“仁”,华容放曹为“义”,秉烛达旦为“礼”,水淹七军为“智”,单刀赴会为“信”,他的人生观正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千百年来,倍受各阶层人士的推崇。

  关羽受官方的崇祀,始于北宋末期。当时金军不断南进,北宋江山岌岌可危。宋徽宗认为可以关羽的“忠勇义气”,激励士气和民心,20余年间,三次追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义勇武安王,由公升为王。南宋时期又分别加封壮缪义勇王、英济王。在宋王朝的褒崇下,关羽成为以忠义气节相号召的人间楷模,同时成为求雨祈晴、拯救生灵劫难之神。到了元朝,元文宗加封关羽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遣使祀其庙。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神宗敕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由王晋为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并将关帝庙定为武庙,与崇祀孔子的文庙并称。从此,孔子与关羽并称为文武二圣。清世祖于顺治九年(1652年)在北京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至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的封号已长达26个字。

  为王朝所推崇的关羽成了国家的保护神,在民间的地位也同时达到了顶峰,关圣帝君被视为神通广大的神灵而受到各阶层的广泛崇祀。广大群众以其信义耿介,奉之为驱邪除恶、扶正保民的大神;士人以其忠义正直,奉之为道德偶像;将士以其神武善战,奉之为克敌制胜的军神;商贾又奉之为招财进宝的褔神。

  中国民间宗教自汉以来,渐渐融合儒、释、道三教而为一的民间信仰,然而民间所信仰的神明,大多数可分出其所属的系统,但是,关圣帝君却是儒释道三教共同的神灵,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成就的神明,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并不太多。儒教尊关公为五文昌之一,尊他为“文卫圣帝”,或尊他为“亚圣”或“亚贤”。道教奉他为玉皇大帝的近侍,尊他为“翊汉天尊”,“协天大帝”或“关圣帝君”。佛教也以其忠义足可护法,并传说他曾显圣玉泉山,皈依佛门,而尊他为“盖天古佛”、“护法伽蓝”。可以说,在淼若星海的历史长河中,关羽就像一个观察点,通过他,人们终于撩开了文化神秘的面纱,找到了美的兴奋点,发现了一位可以信赖、可以依托、可以追求、可以膜拜的完美形象,于是某种可以寄托的宗教情怀,某种可以共同推崇的价值需求便以一个三维立体的神的形象出现了,以至于他的缺点也变成了美德,他的失误也成就了他凄美的人生终结,“人无完人,孰能无过”?这正符合大多数人共同的审美要求。所以关羽为统治阶级所用,又为三教所推,为平民所崇。这个时候的关羽,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成为了一个偶像,成为了众多人的一种心灵寄托。所以关羽脱离《三国志》中的关羽本来面目,而成为具有多元化的神明,就自然不难理解了。

  以儒释道为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以“仁、义、礼、智、信”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关羽身上,人们找到了契合点,造就了一代神明关圣帝君。千百年来,关圣帝君又给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在传统文化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当今,仍有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2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3

  刀剪剑、伞、扇属于人类文明的物质文化,是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加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而发明的。它们不仅具有可供欣赏的物质外观,也在长期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逐渐积累着精神文化的内涵,成为体现历代人民智慧、情感和审美文化的载体。

  2月4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刀剪剑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不由得发出一声声惊叹。原来,我们平时用的'剪刀中有那么多学问,如:全手工制作一把剪刀,需要七十多道工序。即使借助小锤、抛光、砂轮等小型工具进行半机械化制作,也要二三十道。先把洋元放在炉子上加热,然后不停地锤打,使钢和铁融在一起,再做成若干个大小一致的剪刀片。这个工序比较难,如果没有融合在一起,很容易形成断钢,做成的剪刀片上会有黑痕,用力一敲就断了。此外,制成的剪刀尖子容易形成纯钢尖,没有韧性,剪到硬一点的东西就会断。

  在那里我还见到了奇形怪状的剪刀,有的只有半边;有的刀片是正方形的······

  参观完了,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真是一种荣幸,我为祖国骄傲!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写“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刀剪剑博物馆”,参观的精彩场景尽显小作者多彩的童年,细腻传神的描写,表达了小作者对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的热爱,称得上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4

  我听过各种各样的乐声。有自然中的声音:水流、虫鸣、鸟叫……也有汽车鸣笛声、工地施工声……但我最喜欢的是乐声,尤其是喜欢洋乐声。对于京剧等“本土剧”,我倒不太喜欢,直到那一次西安之行,才让我有了改观。

  西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秦腔”这一剧种。那一天,我们去了“易俗大剧院”。这是全西安最古朴,最正统的秦腔社。易俗社门边是几根大红的柱子,给人以一种热情的感觉。

  看到这里,我不禁哼了一声。秦腔不就是吼吗?有什么好听的?

  很快,我们就落了座。秦腔历史悠久,历代西北文人都称赞它。

  正当一剧场的`人吵吵闹闹之时,“噗”一声,秦腔开演了!

  大厅立刻安静了下来,只听见时快时慢的鼓声。又是几声乐响,演员出来了!她身上穿着蓝色的裙子,脸上化着不浓不淡的妆。她扭动几下腰身,吸足了眼球。

  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女子形象,一开口就是一声“炸雷”。随着几下吼叫,演员又换个姿势,接着唱了起来。

  这是什么歌?我的兴致又降了下来,“真是难听死了。”但渐渐地演员的音调略柔和了些,更富表现力。第二个人物粉末登场,第三个也唱着来了……

  我忽然觉得,秦腔越听越好听,越听越有味了!看似粗犷的唱腔,其实极富表现力,声音也不断变化着,升华、旋转,飞到艺术殿堂。

  秦腔太有内涵了,每个动作都有板有眼,每个唱腔都一丝不苟。从豪迈的乐声中,我听出了:壶口瀑布的宏大气势,黄土高原的广阔无垠;我听出了,老农休息时闭上眼的哼唱,新郎新娘结婚时的鼓乐;我听出了陕北男人的俊秀豪爽,女人的贤惠坚强;我听出了文人墨客的典雅,陕北的淳朴民风……我甚至听到了陕北人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决心与志毅!

  好一个秦腔!好一个西安!好一个陕北!这真是中华文化的大成!我从此再也没有了对地方剧种的偏见,只有尊敬独存。你问为什么?我的心早已和美妙的秦腔乐声一起,飞上了天。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11-17

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学作文1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11-03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优秀作文11-20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11-21

中国传统文化03-22

中国传统文化小学作文03-21

写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03-06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5篇12-28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9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