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3-08-20 07:14:10 传统文化作文 我要投稿

(荐)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1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大街小巷“大红灯笼高高挂”,元宵真是一个喜庆的日子。这天,我和爸妈拿出相片簿,一齐回忆着闹元宵的.情景。

  下午3点,一声礼炮响起,“民俗欢闹贺新春”广场活动拉开序幕。台上那些具有闽南民间特色的舞蹈节目牢牢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另一侧,一场木偶表演也让许多男女老少拍手叫好呢。一位老爷爷说:“元宵气氛真是好,那些节目让我回忆起童年,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看的木偶戏了!”

  不远处,灯谜引人入胜;围棋、跳绳、投羽毛球入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玩得乐翻了天……这样的演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好戏在后头,现场锣鼓声、鼓掌声、雨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舞龙、高跷小丑等具有典型民间特色的传统舞蹈,精彩得让人目不暇接。观众围得里一层外一层,小孩子坐在爸爸肩上,个子不够的脖子伸得老长看表演……

  6时30分,天黑了,公园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闹元宵真叫人难忘。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2

  汉字具有非凡的魅力。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学习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如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识记汉字。但是,我认为最为有效的识字方法还是《有故事的汉字》所采用的字源识字法。字源识字法从汉字的小时候入手,也就是甲骨文(金文)入手,讲汉字的造字本义和演变过程,这样,我们对汉字就有一个“通史”而不是“断代史”的了解。孩子对汉字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都了解了,学习汉字就不觉得枯燥了,而且记得扎实,不容易写错字、别字。

  比如给孩子讲解“罗”字,“罗”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只小鸟被网罩罩住了,上面字形是甲骨文“网”字,表示捕鸟的罩具,下面是一只“鸟”的形状,表示小鸟被罩在网罩里。所以,“罗”字的造字本义:用网罩捕鸟。后来,由本义比喻引申出动词“招致、收拢”,如“包罗万象”;还引申出名词“网罩”,如“自投罗网”;后由“网罩”又引申出名词“松软的丝织品”。这样,知道了“罗”字的本义,我们便很容易理解成语“门可罗雀”了。后来在汉字简化过程中,简体字的“罗”将“鸟”字简化为“夕”,从字形上已看不出来她的本义了。

  我们只有通过这种寻根溯源法,熟悉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才能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而有了故事,才算是真正知道了这个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3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五月初五的节日,因“五”与“午”同音,所以称为端午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传说,楚国人屈原是一位大诗人,屈原想为国家出力,可是被奸人赶出了楚国。于是屈原投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罗泊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尸体。有的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过江河里,让鱼虾蟹等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了。有的则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汨罗江河里,说是要用雄黄酒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又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梀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带,便发展电脑了粽子。

  现在过端午节习俗有很多,比如:雄黄酒、赛龙舟、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斗百草、驱“五毒”等。数不数不过来,我们杭州每年都要举办赛龙舟。只听呯声一响,选手们便奋力地划着龙舟,两旁的啦啦队的声音非常响亮,在几百米的地方都能听的到。

  端午节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值得大家去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4

  星期天,爸爸的同事邀我们去梅家坞品茶,我们全家都去,但我不是很情愿,有什么好去的,不就是喝喝茶,有什么意思嘛,天又这么热。可没办法,在爸爸的一再“盛邀”下,我只能去了。

  一路上,我漫不经心地欣赏着车窗外的风景,正看着,忽然,爸爸说梅家坞快到了,我有意识地抬头向四周望去,只觉得眼前一亮,这里是一片青山环绕,茶山叠嶂,整片整片的茶树爬满了整个山坡,像覆盖了一张巨大的绿色毯子,郁郁葱葱,与蓝色的天空连成一片,如风景画一般,让我觉得有些惊喜!我正贪婪地望着这四周的一切,车停了,我们已到了预定好的小农庄——八月天。女主人非常热情,没待我们坐下,茶水已沏好,由于天气实在太热,我已是口干舌燥,顾不得茶水还有些烫,一端杯就喝了个底朝天。女主人见了,笑嘻嘻地对我说:“小朋友,茶不是这样喝的,喝茶可有学问的哦,要先闻一闻,再观赏一下,再慢慢地喝,这样喝茶才有味道。”边上的人见此情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觉得有点尴尬,说着女主人又给我倒了一杯茶,为了避免再次的尴尬,我试着按照女主人的方法——一闻,二赏,三喝,慢慢地品味着这茶水的`味道,果然有所不同,此时的茶水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还有一丝丝的甜味。

  我开始对茶文化产生了兴趣,主动的向女主人讨教了一些有关茶的知识,如茶叶的采摘、炒制、储存等等,女主人一一做了解释,还现场教我采摘茶叶呢!茶的学问还真多呀,采茶要采2叶出展的嫩叶,采的不能太用力,不然会变成“飞叶”。炒茶叶火力要适中,不能太用力,不然炒出来的就很老,而且沏茶、喝茶还有很多讲究……

  此次梅家坞之行,真是不虚此行,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5

  今天,三月的第一天,我们飞鹰假日小队来到了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开展《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小队活动。新年新气象,连老天都很给力,前段时间一直是阴雨绵绵,今天竟然是个难得的大晴天。

  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里的手工艺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缭乱。经过协商分工,我们8位队友分成四组开始参观学习。我和王紫鉴一组,我们选择了蚕桑丝织。这一块内容重点研究:蚕桑丝织是我国的伟大发明,这一技艺包括了栽桑、养蚕、缫丝和丝织。蚕桑丝织有许多工具,例如有:猪笼机、缫丝机、绢织机等等。其中,有架绢织机,是专门给市民体验的。绢织机上有两个踏板。首先踩下右边的踏板,然后把头梭从丝的左边往右边穿,接着使用打纬板把丝固定好,也就是往里推两下。这样算一个来回。织好一匹这样的布,需要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来回,由此可见,织一匹布是多么不容易啊!。从中也可以体会到,我们的.老祖先有着多么高的智慧啊!除了蚕桑丝织,还有:竹纸、张小泉剪刀、绸伞、折扇、紫砂壶……的工艺。

  看过那些传统手工艺后,大家都很羡慕那里的技艺,于是我们也学习了一项传统技艺——抖空竹。

  空竹故称“胡敲”“地铃”“空钟”。我玩空竹,空竹是不听话,转了一会后,就往一边倾斜,然后线就绕起来了。我就要停下来,想办法把绕成团的线解开,然后才能继续练习。

  抖空竹增强了我的视力,提高了我的臂力,我以后要抽时间多练习。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11-17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11-03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11-21

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学作文12-11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优秀作文11-20

(集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8-16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合集)08-10

(优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8-11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推荐)08-13

中国传统文化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