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时间:2023-09-02 09:01:33 传统文化作文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汇总[8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汇总[8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1

  今天,是我们开展假日小队的一天,也是我们寻访杭州传统文化的一天。

  首先,我们到了南宋御街的一新坊,开始学习杭州话。我爸爸是志愿者老师,他念一句,我们跟一句。比如,“馋捞胚”、“葱包桧儿”、“油冬儿”、“口流水嗒嗒滴”……

  紧接着,我们开始做陶艺。一开始,我们看叔叔做,他说要把陶泥放在一个磨盘的中间,而且要把它贴住,也不要让它转的太快,否则会把陶泥飞出几米远。终于到了自己做的时候了,我拿了一大块陶泥坐下,开始做。首先,我把陶泥浇湿,然后让它贴住磨盘,但我不小心把磨盘弄的'飞快,我赶紧让它停住。结果,停住可不是一件好事!陶泥飞了出来,刚好砸中了我肚子,我疼的哇哇大叫。后来,我的手和身子都是陶泥,简直就是个陶人,都能进火烤了。但是,做成一个杯子还要很多工序,现在是泥坯,要将它晒干,再上色,还要上釉,最后用火烧,才能做成一个杯子。这种工艺就是和南宋官窑一样的。据说宋朝的经济占全世界百分之八十,我真为他们感到自豪!

  最后,我们在杭州博物馆学了很多杭州老底子的知识,我这才发现,杭州到处都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2

每年重阳,母亲便会将家里的蒸锅洗干净,将发好的面拿出来,慢慢地铺在纱布上,然后放在锅里开始蒸发糕。平日里,母亲很少做这个东西,一来嫌它麻烦,二来家里的人又少,蒸一次可以吃几天。

  可是一到重阳,哪怕再忙母亲都要给我蒸上一锅发糕。每次蒸的时候,母亲嘴里总在不停地念叨着,吃过重阳糕,步步都升高。母亲很重视,她认为在这天吃发糕,有着不同的意义,不仅有高升之意,在九九重阳吃糕,更会保平安。

  母亲做的糕,既蓬松又香甜。印象中,每次发糕一出锅,我便会守在母亲旁边,争着抢着要吃。每到这个时候,母亲总会笑我。并且轻声说:“小馋猫,烫啊,凉凉再吃好不。”

  或许是现在的条件好了,母亲的发糕对于我来说并不再是奢望。想吃,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卖的`。母亲渐渐地很少做了,即使做,我也不会像小的时候那样守在锅边等着了。

  望着这母亲,我的心暖洋洋的。同时也在心底里暗暗地许着愿,重阳那天一定回家陪父母,亲手为他们蒸一锅发糕。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3

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魂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神的剪纸文化。

  例如:十二生肖剪纸中的子鼠。它的脑袋圆圆的;鼻子尖尖的;还长满了许多胡子;身子活像一颗大瓜子;它的尾巴弯弯的,很像英文中的`“S”;眼睛黑黑的、小小的,好像小黑豆;手和脚像书法中的一点;两只耳朵竖起来,直直的,好像是怕别人发现它上桌偷油吃。

  民间艺术剪纸,是它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与灿烂。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4

  我最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饺子

  饺子饺子——吃了变成人中骄子。每当我现在看到饺子就会想起小时候姥姥劝我吃香喷喷饺子的场景。

  饺子历史据说也很悠久了,是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特征之一,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喜气洋洋的春节,每到新年的除夕夜,饺子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角色。因为大年除夕可少不了包饺子吃。我问过妈妈,为什么年夜饭一定要有饺子,妈妈说这是古人传下来的,一家人在除夕的炮竹声中吃年夜饺子,就会有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与祝愿。饺子文化可是在饮食里面有着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呢。

  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饺子可以让人们把各种吉祥的祝愿包到馅里,谁吃到说明谁新的一年有更多的福气,我曾经就为了吃到妈妈包在饺子里的硬币,连吃了20多个饺子,后来被大人们笑话了很久。饺子还代表团圆美满之意。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火朝天,有说有笑的包着饺子,是一件多么幸福祥和的事情。

  有个谜语你们猜猜:一个扁食两头尖,下到锅里成万千。金勺舀,银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见了心喜欢,一年四季保平安。对了,说的'就是饺子。饺子的谜语还有很多。例如:从南来群鹅,扑通扑通都下河,先下沉,后漂浮等等。

  饺子可以有很多种馅,我最爱吃的就是三鲜馅的。我还会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饺子,结果就是别人都不吃,只好我自己消化,因为我制作的饺子经常惨不忍睹,连我自己都不愿意吃,哈哈。

  过年吃着饺子,听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5

  大年三十那天有很多习俗,如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却唯独喜欢贴春联。

  大年三十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超市买过年的商品,有过年的鞭炮,美味的蛋糕、一大堆的'零食……还买了一幅春联和两个福字。啊,这下我可高兴了,我回家要马上把它们贴好。

  回到家里,我找来剪刀和双面胶,马上拿起那幅春联小心翼翼地贴在大门上,又拿起两个福字端端正正地贴在大门的左右两边。爸爸出来看见了,连忙说:儿子,你把春联贴反了,春联的上联要贴在右边,下联要贴在左边,因为古人写字时都是从右写到左的。福字也贴错了,要倒着贴。表示福要来到我们家。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贴个春联也有这么多学问,今天我又学到了不少知识,我和爸爸又认认真真地把春联和福字重新贴了一番。

  贴好了,我站在大门前仔细端详着春联。红红的纸上写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上联是:人和家和万事兴,下联是:财旺业旺千家乐,横批是:万事如意。寓意着全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就像横批所说的那样,祝我们全家万事如意!两个金色的倒福字象征着福要到来了啦……

  我喜欢过春节,更喜欢贴春联!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6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期中我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 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 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与家人一起开开心 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不过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 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 去看望爷爷奶奶 ,我心中非常开心 ,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7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五月初五的节日,因“五”与“午”同音,所以称为端午节。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传说,楚国人屈原是一位大诗人,屈原想为国家出力,可是被奸人赶出了楚国。于是屈原投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罗泊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尸体。有的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过江河里,让鱼虾蟹等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了。有的则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汨罗江河里,说是要用雄黄酒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又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梀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带,便发展电脑了粽子。

  现在过端午节习俗有很多,比如:雄黄酒、赛龙舟、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斗百草、驱“五毒”等。数不数不过来,我们杭州每年都要举办赛龙舟。只听呯声一响,选手们便奋力地划着龙舟,两旁的啦啦队的声音非常响亮,在几百米的地方都能听的到。

  端午节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值得大家去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8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正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文化之美,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需要用心去感受!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现存独一无二的文字!古时的埃及文字,早已失传成为历史,但同为象形文字的汉文字,却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散发着文明的光辉!

  自仓颉造字以来,文字,开始被用于记事、祭祀等活动。起初,文字比较杂乱,有些字也没有其固定的意义,不过后来在商朝文字收集整理过程中,文字开始逐渐被归为一体——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象形文字。到了西周时期,大篆成为了统一文字,它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书法的特点,而不只是文字工具。秦统一六国后,小篆诞生,中国书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小篆看重的是每一个字的整齐、干净,缺少了大篆自由的神韵。汉隶,正是两汉文字的代表,每一个笔画的一行一势,都充分体现出秀美中的生机。南北朝时期,楷书诞生,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书法家的集会,让中华文明真正闻名于世……之后,楷书又演变出了行书、草书,让中华书法艺术体系在历史发展中日臻完善。

  这就是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一部分,它伴随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人见证了中国的奇迹。

  从学习毛笔字开始,我曾临习过不少名家碑刻、文章字帖。汉隶曹全碑是隶书的代表,它将隶书的所有特点汇集在一起,把一种饱满的和谐美展示给了临习者。而欧阳询的九成宫碑却有着另一种神韵:每一个字都是精雕细刻、严谨匀称、清秀隽永。颜真卿的《麻姑仙谭记》也同为楷书名作,却有一种浑重之感,暗透出一种身在官场却能怡然不动的敦实。《兰亭序》作为王羲之的代表作品,真正反应出了行书的特点,字字如行云流水,没有正楷的拘束,也没有草书的潦美,豪放而竣丽,让人仿佛置身山水间……这就是书法的魅力!

  习书法,让我受益无穷。因为想做成任何事都需要一颗稳重的心,书法尤甚。带着一颗浮躁的心,永远也写不出好字。一开始的我不明白这个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逐渐沉着后,书法才有了一定的进步,真是欲习字、先做人。现在的我,有时会在习贴时放一些中国古典乐曲,在墨香中享受书写时的乐趣。

  二胡,也是我所感兴趣的.。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二胡具有自己独特的音色。轻快的《赛马》在二胡的琴弦下奏出急促的曲风;悠长的《阳光照在塔什库尔干》,奏出了小提琴那种异域风情,二胡,用自己的方式,体现着中国文化之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相信在成长之路上,我会继续汲取、享受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而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大千世界中,中国传统文化也会继续用自己的美丽震撼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11-17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推荐)08-13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11-03

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11-21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优秀作文11-20

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学作文12-11

(优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8-11

(集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8-16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合集)08-10

【优选】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