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精华】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1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舞龙。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风布雨的神异动物。在传统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动物,中华民族把自己视为龙的传人。自古以来,龙就是帝王的.化身,平民百姓视龙为传统文化的骄傲。
每年的元宵节前后,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以舞龙祈求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几千年来,这一民俗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舞龙,亦称“耍龙灯”,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的,节数不等,多为单数。舞者各持棍子支起一节,由一个人持彩珠,戏龙作舞,龙头随彩珠,龙身各节随龙头上下左右翻滚腾。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灯”,还有用荷花灯组成的“百叶龙”,用一条长板凳起舞的“板凳龙”和以人体组成的“人龙”等多种形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大家有兴趣的话就和我交谈交谈吧!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2
有一天,我梦见孙猴头和太上老君聊了起来,只听那猴头说:“常听人们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要不然咱们什么时候下凡看看。”“好呀!”
我醒了过来,回味着梦中的内容,突然想起曾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内容,年龄有礼貌的说法,如:不满周岁是襁褓岁是孩提、十岁是黄口,因为雏鸟这时嘴是黄的,有些名人说的.话传承下来的,如: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的说法。还有花甲指60岁的老人、古稀指70岁的老人,古稀出自于苏轼的一首诗:人到70古来稀。相传花甲和古稀也有一副对联,乾隆指着一位141岁的老人说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有位叫纪晓岚的学者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是两个60岁是120岁,三七是21岁,合起来是120岁。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指两个70岁是140岁,一度春秋是一年也正好是141岁。怎么样,传统文化很有趣吧!
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好好的继承下去。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3
《中国的传统习俗——写对联》
中华传统习俗有许许多多。瞧!放鞭炮、吃汤圆、包粽子、赏月吃月饼……琳琅满目,精彩纷呈。不过,我最喜欢的就得数写对联啦!
每逢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底黑字的对联。这些对联的模样可丰富多彩啦!你看,有的挂着吉祥的中国结,有的画着一条在碧蓝的天空中自由奔腾的飞龙……我之所以喜欢对联,还因为对联身上那对偶工整的文句:“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江山”,“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荷风送香气,松月深夜凉”。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对联身上的许多秘密哦!一有空,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网上查找图片,慢慢地欣赏它,细细地品味它。
看着这些对仗工整又漂亮的对联,心想:我是不是也可以来试试呢?于是,我先找出一张大红色的.纸,裁成两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接着拿出了一支大毛笔和墨汁,跃跃欲试。“准备写啦!”我把毛笔蘸上墨汁,一笔一划地写着。“哎呀!不行!两个字就占了大半张纸,还有五个字呢!”因此,我重新裁剪,重新尝试。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我用尺子量了量,把宣纸平均分成七份,又仔仔细细地写了起来……“啊,我终于成功啦!”不过,字的大小还不够匀称,看来以后要多加练习呀!
通过这次尝试,我感受到了它深深的魅力和无穷的趣味。这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写对联。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4
百里不同天,千里不同俗,要问我家乡有什么民俗,东北二人转就是一绝。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风俗,以一男一女、以一丑一旦为表演演员,以板胡、锣鼓为伴奏工具,以简练的台词,粗犷的唱腔为特色,以唱、说、做、舞为表演手法,以手绢、扇子为道具。该表演形式简单,几十个观众和两名演员组成的一个露天小剧场,但却深为人民所喜爱,东北人们喜爱听二人转甚至到了“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程度。连周总理当初路过吉林看了一场二人转,都赞叹道:“二人转不愧为中华文艺瑰宝之一,应该好好发扬”。
二人转最初的形成原因有几种,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人们在田间地头干活时,又累又无聊,有两个人想了一个办法,将农田种菜的事件及村子里发生的喜剧性质的事改为唱词,给人们表演出来,慢慢就演变成了今日的二人转。
二人转以它那独特的`唱腔、舞姿和逗人的唱词博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二人转有着自己独特的演绎风格,在正戏表演之前多加一个“小帽”。俗话说“小帽、小帽,排排腔,溜溜调,唱戏的白搭,看戏的外落。”现在,小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二人转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名的小帽有《小拜年》《双回门》《江北的送情郎》等。
“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人们喜欢它,也在发展它。很多地方办起了二人转培训学校,使得这门民间艺术得以广泛流传。而因二人转一炮走红的转星也不在少数,除了众所周知的赵本山,还有小沈阳,孙小宝等。他们在春晚的亮相,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很多的欢笑。
二人转就是我们的民俗,也同样是中国老百姓的喜爱,我衷心地希望它发展越来越好。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5
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有一次,我好奇的问:“母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母亲笑眯眯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多着呢!走,我带你去瞧瞧。”我听了,两眼放光,兴致勃勃的跟着母亲走了。
我跟着母亲来到集市上,只见那里人山人海,我奇怪的问:“母亲,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呢?“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拉着我往前走,终于,她在一个小摊前停住了脚步。母亲指着一本书法书说:“这个就是。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随后,母亲又指了指远处的戏台,说:“戏曲也是传统文化噢!”
接着,母亲又带我看了许多东西,使我懂得了许多。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晚霞染红了天空,母亲微笑着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多着呢,像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呢!”
我和母亲回到家,看见爸爸坐在沙发上,我立刻跑过去,对爸爸说:“爸爸,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多呀!”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啊,其实传统文化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观察,定会发现。”我听了,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6
霜降节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节日,已经有36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流行在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但影响扩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县。正降日凌晨人们便带糍粑、年米、肉、香烛等聚集玉音庙宇供祭。在清代,不但百姓祭奠,州官也必身着官服,率众顶礼拜祭。1949年以后虽不举行供祭。但纪念活动依然十分热烈,有演戏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狮的,等等。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7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联》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有书法,有京剧,有中国画,有皮影戏……其中我最喜欢精美的对联,是因为它象征着吉祥喝幸福,每逢过年大家都要贴上这美丽的春联。
今天我也来写写这美丽而又古老的对联,但写之前还是要先去请教我的爷爷吧!因为,每年我家的对联都是他的杰作。爷爷说:“写毛笔字要有笔锋,手腕要有力。”于是,我按照爷爷说的那样,有模有样地拿起笔,紧张的心情使我的`手在发抖。爷爷在旁边看在眼里,用他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教我练了起来。
爷爷教我练了几笔,我感觉我的手已经累得不行了。爷爷告诉我,写毛笔字要慢慢来,不能急于一时。我点点头,好像听懂了似的。
现在想想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那么的深奥,它使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8
《有趣的传统艺术——京剧脸谱》
中国的传统艺术有很多很多,剪窗花,编中国结,捏泥人……我想如果能把这些传统艺术做得很好看,那一定是心灵手巧的天才吧!在这么多传统艺术里,我最喜欢的就要数京剧脸谱了。
我特别喜欢京剧脸谱,因为常常在电视上看到表演京剧的`人物能一眨眼工夫就变一个脸,而感到特别好奇。
我去调查了一下,原来,脸谱的每一种颜色代表着人物的性格:红色代表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柔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
可是,我还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在转眼间变脸的原因,真可惜!
有一次,我决定尝试动手做一张京剧脸谱,去买了一袋京剧脸谱的贴贴纸,把它们贴在一张黄色的海绵纸上,眉毛,眼睛,嘴……所有的五官陆续到齐了。五官的颜色可多了,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棕色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最后,把一根线粘在上面,一张美丽的京剧脸谱终于诞生了。
这真是一中有趣的传统文化呀!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经典]03-01
【精选】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3-03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2-14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精选】10-02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经典)09-06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精选)10-21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精选)01-04
(精选)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9-26
(优选)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12-11
【必备】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