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5篇【合集】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1
有一天,我梦见孙猴头和太上老君聊了起来,只听那猴头说:“常听人们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要不然咱们什么时候下凡看看。”“好呀!”
我醒了过来,回味着梦中的内容,突然想起曾在一本书上看过的内容,年龄有礼貌的说法,如:不满周岁是襁褓岁是孩提、十岁是黄口,因为雏鸟这时嘴是黄的,有些名人说的话传承下来的,如: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的说法。还有花甲指60岁的老人、古稀指70岁的'老人,古稀出自于苏轼的一首诗:人到70古来稀。相传花甲和古稀也有一副对联,乾隆指着一位141岁的老人说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有位叫纪晓岚的学者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花甲指60岁,花甲重逢是两个60岁是120岁,三七是21岁,合起来是120岁。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指两个70岁是140岁,一度春秋是一年也正好是141岁。怎么样,传统文化很有趣吧!
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好好的继承下去。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2
《中国的传统文化----除夕做年糕、吃年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很多,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除夕做年糕、吃年糕……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除夕做年糕、吃年糕啦!
做年糕先要把晚米磨成粉,然后把粉蒸熟,再把粉放到石臼中用力捣,捣一会儿就可以看到一块圆圆的年糕啦!吃年糕的`时候,可以用炒、放汤、蒸、煎等方式,还可以直接把刚打磨好的年糕切成四个扇形,这样趁热吃,可香了!
听妈妈说,做年糕时,要把全村人叫到一起,去村里的加工场。那情景可热闹了,大家有的捧着加热了的晚米粉,有的边扛米粉边拿锅准备在这里加热,有的拖着打磨器热情洋溢地来到这里。不一会儿人齐了,把粉倒到长长的捣器中,每个人拿了一根木棒,“咚咚咚,咚咚咚!”敲粉声震耳欲聋,年糕的香气慢慢地溢出来,引得一旁的小朋友馋得直流口水。
年糕不仅美味,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3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生活活动之一。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城区都有舞龙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经成为一种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舞龙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人们用耍龙灯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的主要部位是龙头、龙身两个部位。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为九节龙、十一阳龙、十三世龙、多者可达二九银龙。十五节以上的龙比较笨重,不以舞动,主要是用来欣赏,这种舞龙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有一种“火龙”。危险性很高,用竹子先撑住内部,披上红红火火的龙衣,在竹子里面的缝上顶住蜡烛跳来跳去,欣赏性很高,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舞龙的耍法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有:江龙漫游、龙头飞舞、头尾交跳、龙身摆尾等。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有各种的样的.金龙玩珠、火龙刀蜡、一应俱全、应有尽有的花样让大家眼花缭乱,非常好看。
舞龙的习俗在海内外华人受到了发扬和光大。每逢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他们就一向会舞起龙、耍起狮,呈现出一片浓浓的东方气概。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4
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
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重力大多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 篇5
我的外婆家在江苏,属于江淮一带,爷爷奶奶家在安徽阜阳,两地的传统习俗有些不同。
昨天周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买回来大包小包许多食材,“今天什么节日?”我有点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话说‘大冬大似年,北方饺子南方汤圆’”,北方过年大年三十包饺子,我们江淮是包汤圆,所以我们今晚包饺子吃,明天早上吃汤圆!”“哦,耶!”我开心地欢呼起来,“我们家真好,南方北方的习俗都有呢!外婆,我来帮忙,我们早点包饺子和汤圆啊!”“呵呵,看你这个小馋猫急的!”母亲笑道。“饺子皮我揉,这个我拿手”,爸爸自告奋勇道,“汤圆的豆沙馅儿还是我来!”外公‘得意’地自夸道,“这自制的豆沙馅儿,可是买不到的好吃哦!”“呵呵……”
下午,写完作业,我突然闻到了很香甜的味道,来到厨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一旁在和饺子馅的爸爸乐了,“饺子馅你也来一口吧!”“那是生的,我才不上当呢!我也来包!”
一切准备就绪,外公外婆包汤圆,爸爸母亲包饺子,我两边忙着,“外婆,其实,这南方北方的饺子和汤圆其实根本是一样的,你看,都是把馅儿包到皮儿里,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面粉!”“嗯,总结的准确”,外公赞扬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把幸福和祝福随着馅儿包进去”,外婆跟着总结道。“嗨,你怎么把饺子馅儿包到汤圆里去了!”母亲惊呼道,我低头一看,包错了,“这样也好,你们看电视上,菜汤圆的做法也很多,今天这是我为大家做的菜汤圆哦”,“哈哈哈,不错,再包几个菜的'吧!”外公高兴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暖暖的亲情,洋溢在温暖的屋子里,洋溢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我觉得很幸运,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两种传统文化。虽然南北方传统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对家的爱,对家人的爱,都是一样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家更加和谐欢乐!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经典]03-01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2-14
【精选】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3-03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经典)09-06
【经典】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1-22
(精选)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9-26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精选)10-21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02-27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精选)01-04
描写文化传统的作文[经典]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