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悼词的格式写法及范文
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接下来小编给各位读者介绍悼词的格式写法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格式写法】
一、标题:悼词的标题有几种写法或用法:
1、一是在悼词正文前写上“悼词”二字;
2、主持人在追悼会上要用“xxx致悼词”;
3、贴出、刊印时要用“在追悼xxx大会上xxx致的悼词”。
二、正文:
1、写明用什么心情悼念什么人;
2、写明去世者生前的身份或担任的各种职务名称,何种原因在何年何月何日几时几分不幸去世的,终年岁数;
3、按时间先后顺序介绍去世者的简单生平;
4、对去世者的称颂,可概括成几个方面,文字力求简洁;
5、对评价去世者带来的损失,应实事求是;向去世者学习什么,可分成几点写明,用什么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
三、结尾:自成一段。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是一句式:“xxx安息吧!”
二是概括式:“和我们永别了,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xxx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定要注意简短。
【注意事项】
1、明确写悼词的目的是主要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歌颂死者生前在革命或建设中的功绩,让人们从中学习死者好的思想作风,继承死者的遗志。但是这种歌颂是严肃的,不夸大,不粉饰,要根据事实,作出合理的评价。
2、要化悲痛为力量。有的死者生前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们的美德会时时触动人们的心灵,悼词应勉励生者节哀奋进。
3、语言要简朴、严肃、概括性强,这也是写悼词应注意的问题。
悼词的基本格式和构成
通常来讲悼词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宣读体悼词形式却相对稳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宣读体悼词的格式写法。
宣读体悼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
标题的组成方式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如《悼词》。
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二)正文
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头
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2.中段
承接开头、缅怀死者。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尾
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之类的话。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该是消极的。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安息吧”这句话。因为“安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
(三)落款
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
分类
按照用途分
1.宣读体悼词
这种悼词专用于追悼大会,由一定身份的人进行宣读。它是对在场参加追悼的同志讲话,而不是对死者讲话。悼词表达出全体在场的人对死者的敬意与哀思,同时勉励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宣读体悼词以记叙或议论死者的生平功绩为主,而不以个人抒情为主。另外,宣读体悼词受追悼大会本身的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在形式上相对来说也较为稳定。
2.艺术散文类悼词
这类悼词内容广泛,包括所有的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情文并茂的文章,这类文章大都发表在报纸杂志上。这种文章通过对死者过去的事情的回忆,展现死者的品质和精神,虽志在怀念,但却落脚在死者的精神对活着的人的鼓舞和激励上。
按照表现的手段分
1.记叙类悼词
记叙类悼词以记叙死者的生平业绩为主,并适当地结合抒情或议论。这是现代悼词最常见的类型。朴实的记叙文体,字里行间却充满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宣读体悼词和书面体悼词均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如朱自清《哀韦杰三君》。
2.议论类悼词
以议论为主,抒情、叙事为辅的悼词。这类悼词重在评价死者对社会的贡献,议论类悼词能够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社会意义较强的一种哀悼文体。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抒情类悼词
这类悼词以抒发对死者的悼念之情为主,并适当地结合叙事或议论。抒情类悼词经常以抒情散文的形式出现,文学色彩浓厚,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它与一般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悼词的情感不同于普通的情感。它崇高而真挚,质朴而自然。如郭沫若《罗曼·罗兰悼辞》。
【悼词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及逝者的亲属:
青山不语;苍天含泪!
今日,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境,深切悼念乡亲们心目中的楷模、我们尊敬的乡亲、我们尊敬的长者—刘府黄母老人。
老人生平为人正直、关爱他人、平易近人、品德高尚。作为家庭的长辈,她勤劳善良、以身作则,一生辛勤劳作,养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后代,使我们这个小山村走出了不少人才。这不仅仅是。老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乡亲的骄傲;作为乡亲,她心胸开朗、乐于助人,几十年来持之以恒,博得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是乡亲们的好长辈。
在这悲痛欲绝的时刻,我们不会忘记,老人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伸出热情的双手,给与无私的帮忙;我们更不会忘记她教育培养的后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此我们深深的悼念她,深深的感激她!她使我们有了学习的榜样。
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长辈,她离我们而去,但她那种勤勤恳恳、艰苦朴素,勤俭节俭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为她的家庭失去这样的长辈而深深的惋惜。但人死不能复生,老人的愿望是我们大家的生活更完美,生活更富裕,我们要秉承她的遗愿,化悲痛为动力,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来建设我们的完美家园,以慰她的在天之灵。
在这个万分痛心的时刻,所有的一切难以用语言表达!
愿:xx老人,您一路好走!
【悼词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风吹寒水起悲声,泪水相随愁云飞。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这里缅怀我们的伯母—!
20xx年xx月xx日夜,突然离开了我们。作为侄子,无不深感悲痛和惋惜。生命仅仅经历了xx年,这太短暂了,真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痛惜!
xx年xx月xx日生于xx省xx市,xx年xx月毕业于xx学校,xx年xx月至xx年xx月在从事工作,xx年xx月被先后聘用,并担任。她多年从事工作,工作认真踏实,刻苦钻研技术,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她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多次获得奖,她为做出了卓越贡献!她吃苦耐劳、与人为善、待人真诚。她不仅对工作高度负责,而且对家庭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无论是她的亲人,还是她的朋友都把她当作最可信任的人。她重友情、重义气,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热衷于为她人排忧解难。她随和、热情的处世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震惊、悲痛和惋惜!我们为她这样突然的离去而震惊!为失去她这样的好朋友而悲痛!为她的家庭失去这样好的亲人而惋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中最痛苦、最伤心莫过于亲人的离世。英灵已赴极乐界,典范犹存故里人。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致以沉痛的哀悼,对亲属致以最诚挚的慰问!一生问心无愧,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追思和热爱的好同志。在她身上所体现的优良品质,将生生不息,悠远流长!永垂不朽!
【悼词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在这满怀悲愤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参加 l先生的追悼会。今天,我们一起追悼 xx先生,因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更是勤劳而朴实无华的。艰苦劳作,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含辛茹苦。xx先生的一生无不闪现着灵性之光。然 xx先生去了,可是他的精神将会永远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xx先生于xx年 8 月xx日xx时在我们村去世,年仅 48 岁,惊闻噩耗,如晴天霹雳,心痛如绞。此时此刻我仅代表xx向xx先生的猝然离世表示沉痛的悼念,向 xx先生的亲人和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xx先生是村人,青年时代的 xx先生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饱受了苦难和贫困生活的煎熬和考验 xx先生走了,宛如一座大山浩然倒塌,l先生的离开,是我们的一大损失,回想他灿烂而又短暂的生命历程,我们无比怀念。
xx先生为人忠厚,心胸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他对父母孝顺当先,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两个孩子都严格守法,好学上进、他的淳朴和忠厚的高贵品格和与世无争的人生信条,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生命的短暂如白马过隙,更如一阵一阵风,他离我们而去,但是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奉献的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汲取,人总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那个过程对于家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我们为他们家庭失去这么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而惋惜。
xx先生英年早逝,他一定带着太多太多对家庭和生活的留恋,的确让人伤心万分,然而人死不能复生,我们活着的人只能抑制自己的悲痛,用 xx先生的光辉精神来武装自己,积极的履行好我们对生活对家庭的责任,兢兢业业的投入到生活中去,以告慰 xx先生的在天之灵。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各位乡党邻居来参加 xx先生的追悼会,让我们一起祝愿 xx先生一路走好,让我们一起为 xx先生的家人表示最真挚的慰问。
【悼词的格式写法及范文】相关文章:
悼词的格式与写法10-15
悼词格式范文09-02
悼词范文格式08-13
关于悼词的写法01-01
悼词的写法及例文11-21
聘书的格式写法及范文07-06
悼词的写作格式及范文10-27
关于悼词格式范文02-10
悼词的格式08-13
悼词格式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