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

全国景点导游词

时间:2020-10-26 17:07:00 导游词 我要投稿

全国景点导游词

  导游词不是散文,书面语太重介绍,口语化注意不够。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全国景点导游词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全国景点导游词

  【全国景点导游词:兰州刻葫芦】

  位亲爱的团友,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芦爱静,也是兰州土生土长的姑娘,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我们兰州有名的刻葫芦。

  曾几何时,每逢周末,城隍庙的刻葫芦摊位上,都会挤满前来观赏的市民。尤其是在入门左侧的摊位上,葫芦无论大小,15块钱自己挑来,然后告诉师父要刻什么,无论飞禽走兽还是花鸟虫鱼,保证五分钟内刻好,若刻马,踏会追问一句,“坐着的?蹲着的?跑着的?哪个蹄子腾空?”。这个有趣的兰州爷们就是兰州有名的刻葫芦大师阮文辉,与众多的葫芦大师一样,只是从那专注的眼神里,就可以读出他们对手中这个小玩意的热爱,也只有他们才知道,这枚小小的葫芦里,浸透着多少兰州刻葫芦的心酸和历史,阮文辉大师也因为对刻葫芦的热爱和传承,成立了阮氏传习馆,兰州刻葫芦始见于清光绪年间,许多说法都提到一个姓王的裁缝,说他是兰州第一个在葫芦上刻图案的人,而据《皋兰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艺人王鸿平等人在葫芦外皮上刻画戏剧脸谱,也有人说王鸿平就是王裁缝,但实情现已无据可考。

  到了民国初年,有几个人别出心裁,在鸡蛋上雕刻以刀马人物和风景名胜为主的情节,作为儿童玩具销售,这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葫芦,音同“福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奉作吉祥物,而在兰州说起葫芦,是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情结,在兰州,说葫芦即指刻葫芦,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属微雕艺术的一门,在这座黄河名都里只在一枚葫芦上,就能将兰州的风情演绎的活灵活现。

  那兰州刻葫芦的学问体现在哪里呢?专用的葫芦讲究大小均匀,即所谓的“大如珠,小如拳”,刀法要轻于金石,重于微雕,点、挑、划、拉、勾……要求轻重有致,力求眼心手配合默契。图案取材更是包罗万象,从传统戏剧,古典文学,神话故事,明间传说,到山水花鸟虫草,名胜古迹,名族风情,甚至兰州小吃,应有尽有。没有亲眼见过兰州刻葫芦之前,你一定想不到,在这样一枚小小的葫芦上,竟能演绎出一个如此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兰州葫芦种类很多,最小的鸡蛋葫芦仅有算盘珠大,一般做装饰物和旅游纪念品。另一种单吊葫芦通常装养蝈蝈和蚱蜢。这种葫芦讲究圆润无疤结,以便聚音,顶上旋有圆口,刻上图案,有一种天然的拙趣。如今通过一代代艺人的努力,刻葫芦这个集兰州传统文化,明间工艺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工艺品,渐渐走出了兰州,走出了甘肃。随着小葫芦的声名远播,刻葫芦也不再只是人们把玩,收藏的物件,小葫芦蕴含的大文化,已展示出新的风景。谢谢大家!

  【全国景点导游词:铜鼓石】

  铜鼓石石刻, 是铜鼓县最有名的石刻,铜鼓景点导游词。

  因为这块巨石因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名为铜鼓石。铜鼓县也因它而得名。

  相传许旌阳追斩蛟龙路过此地,石中有声,疑之为怪,挥剑劈之,巨石中分,现身的并不是孽龙,只见一对金鸡腾空而起,沿修河而下不知去向。

  “铜鼓石”三字,正楷竖书。字迹苍劲秀丽,其落款刻有“备兵使者晋人延论书”九字。

  南唐时,有一个福建晋安叫王延论的备兵使者路过此地,看到我们眼前这块巨石,就刻下了“铜鼓石”三个字。备兵使者,是专门替朝廷招兵买马的小官。南唐存在于937~975年,“铜鼓石”三个字,将近有1100年历史了。

  “铜鼓石”左右两旁,明朝抗倭名将邓子龙以雄伟的笔锋在这里留下了“试剑”、“潘周过化”等字和他作的一首诗:“定江巨石拦路旁,有人疑是南山虎。笑汉将军只没羽,乃不贯之何足数。又闻此石名铜鼓,上应列宿开帅府。英雄一破石中开,抵住乾坤镇吴楚。”

  据说,清政府规定凡铜鼓来义宁州(修水县清时称义宁州)应考秀才的生员,主考官员要一一招来指名背诵这首诗,凡是茫无所知或颠倒讹错者,立即被考官认为是假冒铜鼓人,喝斥逐出,不准参加考试。因而在清代,这首诗成为铜鼓书生必读诗篇,童叟传诵,脍炙人口。

  邓子龙(1531-1598)是明代抗倭名将,字武桥,江西丰城杜市镇邓家村人。

  1574年,邓子龙到铜鼓来镇压李大銮棚民起义。当时起义军有10万人,邓子龙只有三千人。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平定了叛军。1575年,邓子龙在此刻下了“试剑”、“潘周过化”等石刻,此石刻涵意为‘江西巡抚潘季驯和巡道周思敬二人,派邓子龙来此镇压李大銮农民起义之后,铜鼓地方复归王化。

  “试剑”,我们可以理解为“牛刀小试”,可以看出邓子龙十足的自信。

  当年邓将军在铜鼓建功立业的时候已经43岁,最后官至副总兵,相当于海军副司令员,中将军衔。

  万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露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遗体有其身无其首,其首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

  “驻铜剿赤”四个字,是国民革命军十九师一零三团团长庄文枢在1934年刻下的。

  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庄文枢任三十五军十九师五十七旅旅长。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晋升陆军少将。一九四一年参加上高会战,任七十军一零七师副师长。

  “驻铜剿赤”四个字,字里行间表现的只是一个“剿”过程,看不到“剿”的结果。庄文枢在铜鼓一年时间,没任何建树,以后的事情更无法预测。他题这四个字,只表明他在铜鼓做过这件事,缺乏自信与底气。这与邓子龙书写的“试剑”、“潘周过化”的底气、豪气、霸气形成巨大反差。

  这里为什么会形成石刻群?铜鼓石为浏阳、平江、宜丰、万载各州、县适中之地,水通鄱阳湖,地接长沙、武汉,雄踞湘赣边陲,地势险要。此处设有茶楼,便利来往官民饮茶休息。历朝文臣武将,行至此地都勒石题字,摩崖铭诗,文采生辉,声名远播,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史诗石刻。

  【全国景点导游词:嵖岈山】

  各位朋友,从这往上再有100多米就到达山顶了,这段路是我们游览全程最难走的一段路,但是景区并不计划把它修成易走易登的路,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呢!1992年8月,河南省省长李长春来嵖岈山游览,走到这里的`时候,地方领导提前告诉省长,这段路暂时还比较难走,但我们准备很快对这段路进行改修。李省长走完这段路到达山顶后,兴致很高,告诉景区领导,这段路你们最好是保持它的原状,如果都把它修得象上楼梯一样,那就失去了游客们登山探险的那种感觉了。所以这段路我们还是保持了它的原始状态。好了,现在大家做好手脚并用的准备,让我们共同攀登吧!

  (山上观景后,带领游客到飞来石)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四大奇景的第一景观----飞来石。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开一次蟠桃会。有一年盛会结束,各路神仙在王母娘娘祝寿的时候,一只调皮的猴子跑到供桌旁偷了一个蟠桃抱着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仙女发现,她就顺手拣了一块石头向猴子砸去。猴子一惊,桃子就顺手丢了,落到我们面前这个山头上。大家注意看,这座独立的山头就像一只大桃子,并且还摔裂了一条缝,砸猴子的那块石头,正好落在峡谷的顶端,所以取名飞来石。那只猴子呢,在我们旁边的山头上点了一下脚,顺势往前一蹦,就落在前面的石猴院,我们等到一会儿就会看到。这完整的山头被猴子用力一蹬,从正中间蹬裂了一条缝,这条缝只有30多厘米宽,10多米高,20多米长。人们从里面抬头看天只能看到一条线,开成了“一线天”景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景区的中心景观----石猴园。这里为什么叫做石猴园呢?因为这里除了这只大猴外,旁边还有这么一对母子猴。它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聚居着。这只大猴就是在前面“飞来石”景点我所介绍过的偷走王母娘娘的仙桃被子惩罚下凡的那只猴子,旁边的母猴是它的“妻子”,小猴是它的“孩子”。“妻子”听说了丈夫这件事后,就不远万里从天宫来到嵖岈山寻夫,但她看到自己的丈夫已经化仙为石,不能再回天宫去了,所以就只好天天守在丈夫身边。时间长了,孩子就依偎在它身边低着头睡着了,而它却天天仰头凝视着自己的丈夫。后来天宫的姐妹们来到嵖岈山找到它们,想让它们母子两个回到天宫去,但这位妻子誓死不从,情愿终生陪伴着丈夫。姐妹们在没什么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拔下一根簪子别在她的头上,以做纪念。后来这根簪子有了灵气,生根发芽,长成了非常奇特的这棵小树。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嵖岈山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希望各位今后有机会再来嵖岈山。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全国景点导游词:禅栖宝地大莲山】

  大莲山因崇山峻岭罗列,层峰叠嶂环绕,似一支莲花出水,所以取名为大莲山。大莲山山顶呈园顶形,山顶上的福寿寺就如建在“莲心”上。

  福寿寺初建于唐朝大历年间,再建于清乾隆九年,续建于民国28年,占地300余平方米,分上、下二栋计26间,供有如来、观音、古佛神象(传说古佛神象属香藤结成),还有符庵,道一神位。主持和尚系佛教临济正宗分支。全盛时期曾宿僧侣20余人,香火道场以及游人香客远及修水、宜丰、万载、浏阳等县。

  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殿宇房屋被全部拆除。1986年以后又由附近群众自发募捐储款修建,历时7年,建有上、下厅、左钟右鼓,僧房、茶房、禅间、客间、厨房、餐厅等,供游人游览观赏,供奉敬祀。

  右侧还保留有福寿寺开门祖衍周芳禅师墓塔和十七世祖马祖道一禅师衣冠冢(建于嘉庆十四年)坐东向西,并排三座,十四柱十三碑,上竖园形石塔尖,有“阿弥陀佛”石象三尊,全是白色花岗岩石柱和青石墓碑,造型精细别致,结构美观,墓葬岩石上刻有《幽岩石室》四个繁体大字,整个禅师墓葬群犹如三只蛤蟆朝着落日眺望。所以,古人称“三蟆恋日”之景,与寺毗望的有建在峻峭的石壁上,宽4米,深9米,高1.72米的“藏经楼”,60年代大莲山福寿寺的珍贵文物曾藏于此间,才幸免遭劫,导游词《铜鼓景点导游词》。

  马祖道一是中国禅宗8代祖师,俗姓马,法号道一(1709-1788)。此人生得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二轮纹。曾在福建建阳、江西南康等处传授禅法,主张“自心是佛”“凡所见色,自是见心”的道理,从学者甚众,后形成学派,称“洪州宗”,后于公元1769年唐大历四年来到大莲山,闭关坐禅马祖岩,公元1773年离开大莲山,唐贞元四年(公元1788年)圆寂于南昌开元寺(今南昌佑民寺)。

  马祖崖属丹霞地貌天然岩洞,洞前有石屏掩映,入口稍小低矮,出口较大,洞崖呈倾斜长方形,光线充足,洞高十米,宽约五十米,足可容纳800余人。

  大莲山有一株巨藤,该藤绵延数个山岭、山窝,方圆达百亩,至今尚未发现根在哪儿。这株巨藤较大的一段直径达1尺。巨藤四季常绿,三月开花,呈深紫色,叶片呈三角形,花形似啄木鸟,果实似佛珠。它逢土就生根,遇树就爬树,如有人不小心撞伤根部,表皮会流出呈血红色液状汁,令人难以相信,是奇特少有的旅游景观。

  福寿寺附近还有一棵400年的古枫。古枫树高约60米,树围6.7米,亭亭如华盖。树影婆娑,夏日葱翠如黛,深秋丹红似火。在古枫树下建有一庙,名为枫神庙,常年香火不断。

【全国景点导游词】相关文章:

山东景点导游词01-16

江苏景点导游词01-10

桂林景点导游词06-09

南京景点导游词06-05

杭州景点导游词12-27

天津景点导游词09-16

河北赵州桥景点导游词09-05

宝泉景点导游词01-25

关于济南景点导游词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