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0-10-14 08:03:28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10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10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消费主体之一,他们有着这个群体特有的消费意识和特点。大学生作为走在社会前沿的一代人,他们新型的消费观也必将备受瞩目,新型消费观可能从中衍生,并引导未来社会的消费主流。与此同时,他们一些超前的理财观念也渐渐引起人们的审视。理财作为一种技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在以后的社会中,理财将作为一种作用不容小觑的能力,体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情况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从一定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月生活费情况的结果反映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与以往相比,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逐年增加。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消费基数在不断增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正在大学生消费领域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炫富消费等。消费观念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月生活费的相关情况能从一个方面体现大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水平集中在800~1500元这个区间内,生活费水平在800元以下的占样本总体的8%,1500~2500元的占14%,2500元以上的仅占2%。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大致位于800~1500元这个水平上。大学生生活费水平分布相对较为集中。

  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也更加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实践能力,正因如此,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比如一些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去做兼职,一方面可以赚取学费,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一定金额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或者采取勤工俭学的方式来赚取生活费用并且锻炼自己。

  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还是以父母供给为主,但相比历年情形,大学生通过做兼职方式来赚取生活费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其中22%的大学生表示曾有过兼职经历。4%的大学生通过奖学金助学金或得了一定资助,2%的人以勤工俭学的方式作为获取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二)大学生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总体来说,大学生消费的去向主要分布在食宿、购物、交际等方面。但相比较以往,大学生消费更加多元化,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分不开。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还是用于餐饮食宿方面,这一比例占到总消费额的59%,总消费额的18%用于交际娱乐,在近年来,这一比重正有所增长。通讯网络费用占到大学生总消费额的13%,这一比例也正在逐年增长。此外,总消费额的10%用于教育学习。

  (三)大学生的预付消费

  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不再囿于时间的框架,超前消费的形式也开始为大学生所接受,一些大学生也已经开始尝试预付消费。预付消费和超前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超前消费具有很强的享乐色彩,是一种不值得推崇的消费方式。而预付方式是一种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对预付消费的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大学生坚决反对预付消费,有33%的人对预付消费持无所谓的态度,26%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要视家庭经济情况而论。所占比例最多的大学生认为,预付消费可以接受,但要引导其理性消费。

  二、大学生理财的总体情况

  大学是了解理财的起步时期,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阶段。大学阶段的财商培养和演练尤为重要,它将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理财习惯。理财对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完成财富累积、实现自身价值和投资目的是可以通过学习理财而实现的。没有科学、适当的理财,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理财投资,对于精神财富相对富有,而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大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一种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大学生对理财的认识情况

  如何更好的理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走在社会前沿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对理财有一定的认知。甚至有些大学生己经开始尝试自己理财,接触一些简单的理财产品,通过自身实践来进行理财训练。

  大学生理财目的的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最主要的理财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做准备。有23%的同学理财目的是盈利。17%的大学生理财是为了今后消费更合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有效管理金钱的能力,为以后的理财道路打下基础。另外,由于大学生可利用资金较少因此也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理财获得盈利,改善生活。

  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

  图6反映了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识情况,由图可知,有71%的大学生只知道有哪几类理财产品,具体不了解。15%的大学生一点也不了解,9%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而只有5%的大学生很了解,并且掌握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技术。以上表明,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缺乏了解,理财知识欠缺,理财能力薄弱。若要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应该提高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的现状

  大学生理财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大学生理财的现状也将关系到大学生理财观的形成。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也是尤为重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理财进程顺利运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大学生理财能力自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中,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好的理财能力,73%的人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19%的人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仅仅是一般。认为自身理财能力一般的还是大多数,说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一般。

  (三)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理财在近些年来形成了一股热潮,不知不觉间,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一种趋势甚至成为了一项事业。大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理财这个概念,然而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就要清楚地掌握大学生的理财需求。

  大学生对理财能力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对理财能力的需求较大。有15%的人认为理财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技能,73%的人认为理财的作用很大,仅有6%的人认为作用不大,6%的人认为无所谓。

  另外,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已经有了相对明确的未来理财规划,他们的理财需求较为明朗。他们表示,建立家庭账户体系,实现家庭现金管理是理财能力的一种体验。而对外投资理财要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风险度和自身的承受程度,合理规划资产配置,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三、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中出现的问题的综合分析

  经调查分析,从整体上看,大学生消费比较理性,但也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攀比心理、冲动消费、他人引导等。

  (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问题反映

  1.消费差异性的体现。在此次社会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在大学生月总消费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76%的学生消费水平在800~1500元,仅有2%的学生每月消费在25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能够理性消费,消费观念也比较正常,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现象只是个别存在。另外,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和城镇群体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平衡。

  2.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普遍能理智消费,其在消费中各项支出分配为59%用于食品开支,13%用于通讯网络,18%用于休闲文娱,10%教育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分配比较合理,大部分的消费用于食品支出。同时,相对于近几年来的消费结构,大学生在休闲文娱方面的支出正逐年增加,这也体现出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由此体现出大学生消费心理较为积极,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少。

  (二)大学生的理财观念的问题反映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特殊,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和理财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我们首先对大学生可支配费用进行调查并整理如下数据:91%的大学生表示对可支配费用的结余不满意,一般大学生的可支配收入只占全部生活费的6%左右。

  其中,我们也对大学生如何理财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3%的同学基本局限于将生活费活期存入银行,只有6%同学进行了理财投资。由此我们发现大学生理财存在如下问题:

  1.理财观念薄弱。家庭或者是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是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生活费得来源,生活费的用途也普遍局限于把将钱存入银行,支付生活费的开销。不但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的大学生奢侈浪费,缺乏创造财富和运用财富的观念,不能够深刻了解理财产品。因此,他们的理财意识相当匮乏,甚至可以说并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念。还有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炒股,基金,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风险过大,这些都是对理财的误区。

  2.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大部分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时,或者把生活费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入银行,不考虑其他的投资渠道;或者把钱大量投资于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规避风险,行情不好时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导致以后的生活费也没有着落。由此可见,大学生理财还存在着较强的主观随意性、极端性。

  针对大学生理财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合理制定投资计划,加强理财知识的学习,了解更多适合的理财产品。虽然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局限较多,而投资理财产品收效又较低。但是大学生仍旧可以通过深入学习理财投资,合理规划个人可支配收入,掌握理财技巧,不盲目追求过高的收益,最终获得投资理财的益处。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市场在不断扩大,出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旅游群体当中,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是青年学生(主要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它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确实不容忽视。

  调查目的:为了解广大青年大学生旅游意向和旅游期间的消费结构之类的旅游为,对洛阳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指导我们对广大大学生的旅游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地区:洛阳理工学院西校区

  调查对象: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所有学生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9日—20xx年3月7日

  调查项目:出游意向、出游时间和地点、出游态度和偏好、出游次数、旅游方式、

  调查分析:

  (一)出游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表示很喜欢的占30% 较喜欢占43.3% 无所谓占16.7% 不喜欢的占10%,其中女生很喜欢占30.8%,较喜欢占46.2%,无所谓占15.4%不喜欢占7.7%;男生很喜欢的是29.4%,较喜欢的41.%,无所谓的17.6%,不喜欢的11.8%。

  在300份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外出旅游的目的:放松一下占60% ,寻找乐趣占46.7% ,学习、获取知识占13.3%,追求刺激占6.7%,探亲访友占3.3% ,其他的占10%。说明大部分学生旅游的目的不止一种,其中目的主要是休闲散心(106.7%)和增长见闻(13.3%),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探亲访友的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二)出游地点和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民族风俗区和风景名胜区。其中,旅游目的地选择自然风景区的最多,占了总人数的65%,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人文历史古迹和民族风情区,分别占总人数的23.3%和26.7%。

  在对于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选择的时间段是不定时间,占了总人数的36.7%,说明了大学生都喜欢把外出旅游的时间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约束。选择寒暑假期以及除五一、十一以外的节假日出游的人分别占总人数的18.3%和15%。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长,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留在家看电视看书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节假日由于时间较短,没有充分时间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调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课业比较重,一般会利用周末进行复习或吸收新知识,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参加各种活动;另外,五一、国庆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另一高峰(20%),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分配,而且还可以趁黄金周的时间休息调整。

  (三)出游态度和偏好

  从调查中表明了,大学生出游的态度都是良好的,他们都乐意或喜欢出游,这跟他们的出游意向是完全符合的。而且大学生在准备外出旅游前,关注的问题通常是出游的费用(53.3%)、景点的吸引力大小(43.3%)、交通便利(10%)、距离远近(16.7%)、住宿条件(16.7%)和安全问题(20%)。

  (四)出游次数

  被调查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出游(超过24小时的过夜旅游)次数为:0次5%,1次为27.1%, 2次为53.6%,3次为10.7%,4次为3.6% 和5次以上为0%。

  (五)旅游的方式

  在调查中,大学生以往出游时,出游方式选择与同学结伴而游的(70%)占大多数,与恋人一起的占13.3%,数字说明大学生大多数喜欢跟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与家人一起(16.7%)和独自一人出游(13.3%)也占一定比例,只有3.3%的人愿意选择随旅游团。

  (六)旅游花费来源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水平在300-400元和400-500元各都占30%,其次是200-300元、500-600元各占16.7%和15%, 600元以上的占8.3%。除了家里提供生活费外,而已有15%的大学生每月具有兼职收入,其中平均月收入约为85元,由此看来,大学生消费水平偏低,原因其一就洛阳市整体消费水平来看相对不高,因而洛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不高就不足为奇了。其二,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消费都来自家庭资助,因而学生对生活费有一定的控制,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消费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同时大学生具有兼职收入的较少,这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七)旅游消费状况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费上,景点门票占其主要,占总数的47.2%,其次是食宿占13.9%,交通占9.4%。而对旅游地的风味小吃、特色娱乐项目上,感觉一般占33.3%,喜欢占26.7%。而特别喜欢仅占13.3%。由此可见,当地的风味小吃没有将其特色表现出来,就深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在没有品尝时给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尝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毕竟青年人对新鲜事物在感官上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而一旦去体验之后,没有其想象的好时,将会大所失望,这

  也许是其感觉对其旅游地的风味小吃上感觉一般的比例占较高的原因。在旅游途中,76.7%选择购物,表明购物在大学生旅游中也占主要活动。出游时,偏向购买纪念品的占54.5%,其次为特产(36.4%),其他的(10%)为不多。

  调查费用:调查问卷300份,一份0.07元,共计21元。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走进各高校校园,触目皆是的各种招聘广告无疑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点已成明日黄花之际,当代大学生不再囿于象 牙塔内狭小的空间,总想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径,甚至在校园内形成潮流。调查显示,十之八九的大学生有过打工的经历或计划。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观念变化。观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现象则值得我们关注。

  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他们之中更多是为了从实践中学习经验,得到锻炼,增加毕业时求职简历的厚度和“含金量”。

  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况且,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动辄以“需相关专业工作经验N年以上”为条件,令许多优秀毕业生望而却步。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打工观念逐渐地在改变,他们认为:在求学阶段就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将来的求职简历中填上闪亮的几笔。

  调查数据:

  经调查显示打工学生所选择的打工种类是:22%的大学生选择服务行业;12%的大学生选择家教;32%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推销员;12%的大学生选择做导游;9%的大学生选择做校园代理。

  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以便付下学期的学杂费;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己想自食其力,挣自己的生活费,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有29%的大学生则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报酬无所谓,如果有,那当然更好。

  大学生寻找满意工作容易吗?有6%的学生表示很容易;有17%的学生表示比较容易;有52%的学生表示不太容易;有25%的学生表示很不容易。

  89%的老师和家长支持大学生假期打工,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打工不仅可以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尽早的接触社会,还可以让大学生的课本知识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得到实践。仅有11%的家长和老师不支持孩子平时打工,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而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目的”的看法,有78%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了锻炼自己,17%的学生认为打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减轻自己的压力,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仍有5%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学生打工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甚至是为了吃喝玩乐。

  有80%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打工兼职,而一到暑假,大学生打工的愿望则更加强烈。大学生兼职打工的目的很多,但期望在打工中成熟,获取宝贵的助学金则是他们最基本的想法。对于家境窘迫的学生而言,打工则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兼职打工还有一个好处:丰富个人经历。时下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求有工作经历,大学毕业生虽然没有工作经历,但若有“丰富”的打工兼职经历,在毕业求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打工,大部分人持支持态度,并认为大学生打工有正确的动机,但我们仍然不可忽视大学生打工的真正目的与意义,尤其应该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调查问答:

  在知识经济正以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今天,如何规范这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的问题,不仅是值得深入研究,更重要的,也对现存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出了挑战。

  可以说大学生假期留校打工兼职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聘”。但假期打工对于学生本人来说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增长社会经验,增加经济收入,丰富个人经历,锻炼意志品质;弊则表现在:一则容易上当受骗,二来假期留汉,生活、学习、工作及安全各方面有不同程度困难,尤其武汉夏天酷暑难熬。克服种种困难留下来的人,在同学们眼中就成了“敢于直面武汉的酷暑,敢于正视打工的种种痛楚”的“真的猛士”,在整个暑假中,他们会很劳累,甚至还会有一些从未有过的艰辛。

  2. 你认为打工对你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颜学卿:对于我来说当然是利大于弊了,我在做兼职的过程中不断地练习,使得技术更熟练,而且更加自信了,以前我不大喜欢跟人说话的,现在开朗多了,而且我的一些idea经常让别人赞不绝口,在插画这一行我觉得我很有潜力,我甚至有考虑将来会以此为职业。如果不做兼职,我想我觉得不会有这种想法。

  顾强辉:我觉得打工挺费神的,上学期就是因为打工而耽误了不少学习的时间,所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而且总是觉得很累,我认为打工对学习有影响。

  李子倾:其实我打工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钱,因为我家庭环境不错,但我太缺乏实践的经验了,我不想在这条跑道上比别人晚跑,落后于他人,周围做兼职的同学太多了,而且现在找工作的压力也确实不小,所以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工作让我能提前获得一些经验,现在吃点亏就是为了以后少吃亏,挺值的!

  3. 你在打工时是自己找还是通过中介机构?通过中介时有没有受骗的经历?

  4. 请问你对于新出现的陪玩家教,测试化妆品等打工活动有何看法?

  打工途径:

  接受调查的百名同学中有70位表现出了高涨的打工热情,以大二、大三的中高年级学生为主,男生比女生多,其中不乏刚刚读了一年大学的新生,有16位。如此高涨的热情使得打工现象在校园中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家教是一种最普遍、最受欢迎的打工途径,它工作轻松、稳定,见效快,最适合有知识没资本的大学生去做。促销、发传单每天忙碌8小时,报酬为15.20元,而家教每小时报酬就有6.10元,艺术专业甚至高达20元每小时。近日兴起的成人教育辅导、艺术类辅导报酬就更高。一些优秀学生也参加一些培训班的辅导工作,包括热门的各种外语、计算机技术等,收入自然也就十分可观了。因此,大多数学生打工首选做家教。然而家教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供过于求,尽管不少学校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比如看守寝室、打扫卫生、浇花除草、整理图书等。但是这些岗位一般都要照顾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况且名额十分有限,对于众多想打工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于是,许多原先打算做家教的学生不得不纷纷“另谋出路”。

  暑假打工无疑是很痛苦的,大学生们冒着三十几度的高温,承受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天上的烈日、地上的灰尘、街上的喧闹,无不让他们饱尝着打工生活的种种艰辛。某高校一名女生,每天坐公汽东奔西跑,挥汗如雨,一个星期过去了几乎没什么收获,还搭进去了一笔不小的路费和“水”费。她说:“我最初找的是家教,但是现在家教太难找了。后来搞了两天推销,但是那家公司的条件太苛刻,简直把我们大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最后我想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一家大型超市做商业调查,但是超市对这种事情并不怎么‘感冒’”。 某大学20xx级一男生找工作无门,干脆卖起了报纸。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走到报社拿100份报纸在学校附近一路叫卖。每份报纸只赚一毛钱,尽管利润很低,但是只要努力起码可以保证一天的生活费。“要赚点钱真不容易!”他深有体会地说,“工作难找的局面更加坚定了我考研的决心。”

  打工问题:

  目前,暑期打工的大学生几乎在一种盲目、无序的状态中寻求着“工作”。学生的期望与社会的需求如何实现对接,看来还只能寄希望于连接这两者的中介机构。据人才交流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人才交流中心还没有建立规范的暑期打工专业市场。

  “要建立规范的暑期打工市场很难,首先要考虑将暑期大学生与企业的需要有机衔接起来。而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到人才市场招聘时所提出的首要条件就是一要毕业生,二要熟练工。”人才交流中心的梁先生这样说。他认为,人才市场只能引导暑期打工,使大学生打工渠道更通畅,至于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遭遇欺诈和伤害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除了要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外,学校也应该担负起引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责任。”从事招聘工作的李老师这样说。据了解,各学校每年都要给学生发暑期社会实践表,目的在于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尽快熟悉社会、融入社会。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外出打工都是自主行为,并不通过学校的相关机构。所以学校所能起到的管理协调作用十分有限。

  寻找对口的工作很难

  事实上,如今大学生打工的方式已经呈现多样化,除了家教、商场促销等传统型工作外,翻译、撰稿、做网页、写程序都是他们的新选择。但是一些大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真正具有含金量的岗位太少。许多同学认为,大一、大二时可以尝试一些“简单劳动”,增加社会经验,大三以后还做就显得有些“不够层次”了。有些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参加“简单劳动”的打工也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做简单劳动是人才的'浪费。

  那么,究竟是大学生要求太高,还是社会对他们没有需求呢?

  从社会需要看,用人单位其实很需要大学生这样“低价高质”的人才,有的企业还把吸引大学生前来实习作为培养和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但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招聘时的成本,绝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长期固定的员工,那些想根据自己的专业、寻找对口单位做短期工的大学生便很难如愿。

  经调查发现,受用人单位设置门槛及大学生本身劳动能力欠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打暑期工并不十分顺利,还有不少因未签劳动合同还卷入到欠薪纠纷中。

  针对这一现状,部分高校老师和劳动保障部门表示,大学生在获得工作经验和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注重打工期间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和工作性质的合法性。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暑期打工不仅可以获得报酬,同时还可实践课堂知识,开拓视野。然而,在学生们打工热潮涌动的背后,却也存在着许多令人不安的因素,很多学生虽想打工但苦于多方求职无门;有的虽然找到打工的机会,但打工时往往和雇用方出现如薪金待遇、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纠纷;还有的同学打工时还算顺利,但所做工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能力,以致最后连连感叹“专业不对口”。

  打工误区:

  大学生不能只囿于校园,必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会的不良风气,防止走入打工误区,因而,对大学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笔者以为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打工”不能放弃学业。大学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学生,因此我们在处理打工和学习时,应以学习为主,打工为辅。很多同学颠倒了主次,甚至为了打工而完全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学业荒废,知识漏缺,甚至被劝退学,这样的结果就太得不偿失了。

  二、“打工”要为“能”动而不为“利”动。挣钱确实也是打工的一个目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唯一目的。对大学生而言,如果能利用打工增加社会能力,这无疑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但“打工”最好能与自己所学专业的有关工作结合,例如一位中文系的师兄,在打工时有意识地去争取到报社杂志社打工实习的机会,毕业后,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对口的工作。

  三、“打工”应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想如你所愿地打好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来增加就业机会之外,还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

  打工受骗:

  骗财

  陷阱之一:中介诈骗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抓住了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及时地为大学生们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到他们“找到”了,早就开学了,学生也不能去工作了,中介费算是白交。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影子也找不着了。

  长沙某大三学生姜某通过广告找到了一个“助学中心”,要求找一份饮料促销的工作,并交了80元中介费,然而久等之后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据她说,当时她被该“助学中心”介绍到五一路一家店面搞食品促销,结果因该店已经招满了人而被拒绝,而且该店明确表示他们没有委托过任何一家职介所招人。姜某为此非常气愤,她要求退钱,对方说只有一个月内没有介绍成功才可以退。姜某愤愤地对记者说:“这分明是一个骗局,一个月谁等得了,假期都结束了,还打什么假期工?”

  陷阱之二:乱收押金

  有些用人单位声称为了方便管理,向应聘者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保证金,并许诺工作结束后退还,然而工作结束时大学生只能领到工资,保证金却不见了踪影。这类骗局一般存在于从事文秘、翻译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一定数额的押金即可马上上班。但往往是学生交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托说目前职位暂时已满或者暂时没有工作可做,要学生等消息,接下来便再也没有消息了。

  一位同学说:面试我的人对我说:“可以录用了,但要交押金,交押金的目的只是为了进入本单位的人才库。”那时我还庆幸自己已经被录用,可等我两天后兴致勃勃地到单位报到时,却发现该单位已被封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家非法的中介机构。

  一位同学说,去年暑假,他看到市中心某职介所的招聘广告后前去应聘,对方在问了他一些情况后,又搅动三寸不烂之舌,让他先后交了30元报名费、10元的资料费,以及300元的货物押金。原以为“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一狠心交了这一系列费用,领了一批货,结果是这些东西根本就卖不出去。因为它们虽然包装精美,但却是些次品,根本就不能用。当他提着货回职介所要讨个公道时,工作人员却矢口否认此事。

  陷阱之三:直销、传销本来是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公司却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不少同学在高回扣的诱惑之下,甚至不惜欺骗自己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上当之后往往是骑虎难下,最终只得白搭上一笔钱。

  骗力

  陷阱之一:克扣工资

  一些同学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本来讲好是按月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资时找个借口将学生打发掉,或者找种种理由故意克扣工资。

  陈某等三名大三学生,假期在某公司做产品促销员,原定工资是底薪500元,再加销售业绩提成。但在打工28天之后,公司以不合格为由将三人辞退,工资分文未发。

  一位同学对记者说:暑假时,一位很熟悉的老板要我去他的打字社工作,帮学生做做简历,讲好一个月是300元。结果我刚从考场上出来就被叫去,辛苦了一个月,临了老板说这是给我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还说去上机练打字也要每小时两元钱,我应该感激他才对,怎么会好意思向他要钱呢?结果是一分钱也没有。

  两名同学经人介绍到一家公司做市场调查,公司答应做一份问卷给3.5元钱,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并按10%的比例随机进行抽查,如果查出有不实问卷,每份扣70元。这两名学生马上联系好一批调查员,紧张忙碌十多天,完成问卷一万多份。这样算下来,他们可以挣到三万多元。正当他们以为大功告成,准备松一口气时,公司突然要求他们提前交回问卷。后来,等到他们去该公司领报酬时,公司告诉他们,一万多份问卷中有400多份是不实问卷,按照每份扣70元的处罚标准,他们辛苦了一暑假,不仅赚不到钱,反要赔给这家公司近千元。由于双方事先没有订立书面劳务合同,各说各有理,最后公司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他们一点报酬,数额自然是远远低于原来的口头商定。

  陷阱之二:网上欺骗

  有的个人或者小公司在网上发布信息,要求应聘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工作,比如翻译、创作等。然而学生从网上把 件、创意等内容发过去之后,就会被告之不能采用,其实他们已经利用了学生们的信息或智力资源,但是在网上很难取证。

  骗色

  一些不法之徒往往把目光盯在女学生身上,利用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轻易相信人的弱点,进行犯罪活动。

  陷阱之一:娱乐场所特种行业

  他们大都开出高薪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代客泊车、导游、侍者,青年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很容易误入歧途。

  长沙民政学院女同学小娄经劳动路上一家职介所推荐,找到一份酒水促销的工作。在交了200元中介费后,她很快被通知到一家娱乐场所上班,上班时间是晚上7时到10时。据她讲,她第一次走进包厢就感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别的促销小姐为了抢业务,在客人要求陪酒时来者不拒。更有甚者,一些包厢里不时传来客人与促销小姐不堪入耳的调笑声,她几乎是逃出了那里。第二天,她去职介所要求换一个工种,可被拒绝了。

  陷阱之二:单独约见女生 这类陷阱多发生在招聘家教或文秘时,有的女同学在对方约见时,不加考虑就去会见,有时会遇到危险。

  在与几位应聘做家教的女大生交谈过程中,发现她们的防范意识都比较差。在这种自发的假期打工市场,没有任何机构、组织进行监督和管理,这些女大学生常常据面相来判断雇主的“好、坏”,有些女同学甚至独自去陌生人家认门。当记者问她们“是否想过这样做很危险”,几位女大学生笑着对记者说:“出来工作,彼此应该相互信任,坏人我们能看得出来。”这些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着实令人担忧。

  据报载,一位西南某大学的高材生,一直成绩优秀,更因写得一手好文章而被称为“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书商并答应为其写书,在丰厚的酬金面前,他开始终日忙于写稿而无暇顾及学业,结果好几门功课“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没毕业就被“劝”退学。还有一些同学打工心切,找到的工作往往与自己的专业无关,甚至根本就是体力活或发传单之类的事,一来自己的能力毫无锻炼可言,二来也耽搁了学业。

  光怪陆离、形形色色的社会完全不同于大学校园的单纯与唯美。所以对于那些涉世未 的大学生而言,打工也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 成打工不成反受骗;时间处理得不好,还会造成打工、学业两败俱伤;打工动机不纯,反而自毁前程……这些都是大学生打工极易走入的误区。

  观点交锋:

  A 打工可增强社会竞争力

  刘力维:高昂的学费是不少家庭的负担,因此,对于家庭情况原本窘迫的同学而言,打工也就成了他们无奈的选择。无论选择打工是否自愿,这都不失为一种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自食其力地解决困难的好方法。

  欧阳勇:现在大学生打工,要看打的这份工能不能为自己提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的机会。大学生打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行大学教育体系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训练大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我认为可行。

  B 学习才是创业的基础

  樊老师:学生搞兼职实际上是对社会实践经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作为学生,在大学4年里,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以学习为主。至于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争取学校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创新基金。到了大四或暑假,将有大量时间用来提高实践能力。现在的低年级同学过早过多地做兼职,影响了学习,就不免本末倒置了。

  张志杰:对学生来说,兼职虽然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增强实践能力,但却占用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拿4年正规的学习时间去换社会经验,就一定要把握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真正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扎扎实实打好了基础,进入社会也能很快适应本职工作,并且更有发展后劲。

  C 要慎重选择兼职工作

  石永明:大学生兼职不要盲目地以赚钱为目的,要慎重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兼职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而且要选择能增加或增强某种专业技能的兼职,为自己今后的择业拓宽道路。

  树立观念:

  节假日打工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多数大学生们的必修课,所以,树立好“有益有效”的打工观对大学生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大一、大二做家教固然可以,大三、大四仍然做家教,就不太适宜了。一般来说,大学生们开始大学生活以后,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经济独立。尤其是到外地读书的同学,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是从父母的“掌中宝”到社会人才的第一步。所以,大一、大二做一些有稳定收入的工作,是相当必要的。

  在这些“有益”的工作稳固之后,就应该寻找更为“有效”的兼职工作,为走上社会或者是进一步深造做好实践准备。学习传播的学生适当在媒体单位兼职,学习电脑技术的搞一些小编程,学习外语的做适当的翻译、导游工作。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对学习、对生活、对深造都有极大的益处。既提高了打工的“效率和效益”,又使大学生从“劳动者”,转变成了社会的新兴创造者。

  结束语:

  假期打工,课余兼职的大学生一族已不是散兵游勇,他们逐渐壮大成了一个部落,成为求职场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学生日益成为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若能为其提供适当的空间,企业自身也将受益匪浅,而与此同时,大学生也需端正心态,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为将来积累经验。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找出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及时间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4月。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对象为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50分,收回问卷50份。

  四、调查情况

  问卷共设计了10个问题,调查情况如下:

  1、问题1:你对语文课有兴趣吗?问卷结果显示:82%的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16%的学生对语文课有时候有兴趣,2%的学生对语文课毫无兴趣。可见虽然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语文,但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学习语文的,对语文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2、问题2:你在每学期开学时有没有制订出该学期的语文学习计划。问卷结果为:制订计划的同学占44%,有时候制订计划的同学占32%,没有制订过计划的同学占26%。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不能制订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盲目,没有方向感。而且结果显示,没有制订过学习计划的学生均为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学生,这说明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关系。可能教师认为学生还小,不懂得什么是计划,所以没有引导学生制订。

  3、问题3:每节语文课前有没有预习的习惯。问卷结果为:60%的学生能坚持每课都预习,30%的学生只是有的时候预习,10%的学生没有预习习惯。预习对新课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有40%的同学不能每课必预习,说明预习习惯的培养还不是很到位。

  4、问题4是针对学生的预习方法提的,调查学生是否知道应该预习哪些内容。70%的学生知道应该怎样预习,26%的学生对预习的内容只知道一点,4%的学生不知道该预习什么。可见预习的方法、内容,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给学生讲解。

  5、问题5:在上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认真听老师讲课。94%的学生能够坚持认真听老师讲课,4%的学生有时候能坚持听老师讲课,2%的学生不能认真听老师讲课。由次可见,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是比较集中的,这也说明了他们对语文课有兴趣,愿意上。

  6、问题6:你愿意老师从头讲到尾还是多给自己些独立思考及表达的机会。74%的同学希望多给自己一些与全班同学表达、交流的机会,22%的同学希望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讲,自己在听,不愿意参与、表达与交流。4%的同学选择无所谓。这样选择的学生基本上是学困生,可见学困生不愿意动脑,比较懒,这也是他们成为学困生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7、问题7:在语文课上,你希望老师多讲些哪些方面的知识,12%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讲一些字词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生均为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正是识字量大的年级,所以在低年级,我们应该在识字方面,多给学生一些帮助。42%的同学希望老师多讲些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生多为三四年级的中年级的学生,可见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方面存在困难,所以应该加强中年级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同时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24%的学生希望老师讲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22%的学生希望老师多讲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文知识。

  8、问题8:你想不想了解一些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00%的同学选择了想。可见所有的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还是很高的,也看出他们对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的欠缺及想要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的迫切心情。

  9、问题9:你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你通常是读哪些方面的课外书。全部的学生都是回答的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可见学生愿意读课外书,但是学生的阅读面很窄,大部分都是与作文有关的书,还有学生答的是语文书。而读《格林童话》《地球未解之谜》《西游记》等其他方面的书籍的学生的学生仅占22﹪。可见学生的学习仅靠在学校课堂学习的点滴知识。

  10、问题10是你希望语文课是什么样的,20%的同学没有写,不知道改怎么写语文课是什么样的。可见这些同学对语文课的概念比较茫然。80%的同学希望语文课能够活跃些,多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多讲些课外的知识,还有的希望举办汉字听写大赛、趣味成语比赛等。

  通过调查我认识到在语文学习方面我们亟待解决的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1、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及预习方法的指导。

  2、语文课堂的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

  3、课外知识的拓展。现在学生的阅读面,生活面都太窄,作为农村小学,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不给学生买课外书,学生接触面实在是太小,思维局限。作为语文课堂,不是40分钟上完了就是结束了,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延伸至课外的,所以这就需要老师为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和阅读的内容及方法的指导。

  4、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有写作的兴趣,但对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好,也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多指导。

  总之,我们要探索的语文高效课堂,应该是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真正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发展,语文素养能够提升的。在以后的探索道路上,我们一定脚踏实地,不搞花架子,探索出真正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姓名: 班级: 性别:

  同学们,你们好:

  我们是“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的老师,现在想了解一下你们的语文学习现状。下面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请注意哦,你的选择没有好与坏,只要是你的真实情况,老师都是比较喜欢的。谢谢合作!

  1、你对语文课有兴趣吗?( )

  A、有 B、有时候有 C、没有 D、讲不好

  2、在每一学期开学的时候,你有没有制定出该学期的语文学习计划?( )

  A、有 B、有时候有 C、没有

  3、每节语文课前,你有没有预习课文的习惯?( )

  A、经常 B、有时候有 C、没有

  4、预习时,你知道应该预习什么吗?( )

  A、知道 B、知道一点 C、不知道

  5、在上课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认真听老师讲课?( )

  A、能 B、有时候能 C、不能

  6、在语文课上,你愿意老师从头讲到尾还是多给自己些独立思考及表达的机会?( )

  A、希望一节课都是老师在讲,自己听

  B、希望课堂上多给自己一些与全班同学表达、交流的机会

  C、无所谓

  7、在语文课堂上,你希望老师多讲些哪些方面的知识?( )

  A、字词 B、课文内容的理解 C、写作 D、相关的课外知识

  8、你想不想了解一些关于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

  A、想 B、不想 C、无所谓

  9、你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你通常是读哪些方面的课外书?

  10、你希望语文课是什么样的?请写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分享。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目的

  当今的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加上大学生青春阳光、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而网络购物的时尚性和快捷性正符合大学生的心理。为了了解当今青年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的情况,更好的发展大学生良好健康的消费观念,以及了解大学生网购行为以及他们对网购的看法,对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大学生进行了网购情况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本次调查共发出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其中女生26人,男生14人。相关数据显示:其中大一学生中有9人进行网购,比例为22。5%;大二的有15人,占37。5%;大三的有11人,占27。5%。只有5人从没有过网购经历,占12。5%。

  2、本次调查中,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数据显示,每月一次的有9个,占总数的25。7%,有19个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占54。3%,每年一次的同学有5个,占14。3%。还有2个,5。7%的网购达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平均交易金额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45%,其他金额范围分布较少。

  3、经调查,大学生网购商品中,服装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5%,其次是数码产品27。5%,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5%。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4、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6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所有同学都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80%的人以后会尝试网购。

  5、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购物方便快捷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0%,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网购产品种类多样,可以对比从而挑出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在众多大学生选择的购物网站中,有57。1%的大学生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0%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有些商品质量较差,占30%。

  7、同学们网购为了安全性考虑,付款方式一般都采用支付宝,占比例的60%,货到付款占22。9%,网上支付占17。1%。

  三、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

  1、大学生的追求时尚性,他们跟随时代趋势。而且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网上购物使大学生寻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2、大学生一般没有过多的闲置资金,所以总想在网上淘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网购的价格一般比市场上亲自买要便宜;

  3、网上卖家更多,选择余地更大,能够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4、大学生大多熟练使用计算机,对网购容易接受,而且引导潮流,如今网购就是时尚的潮流;5、网购方便,不去自己花太多时间逛商场,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四、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

  1、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网上购物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就使得同学们在网上购物时容易被欺骗,有时候会买到假货,得不偿失。

  2、大学生的金钱大部分都来自于父母,由于网上购物的便捷性和时尚性,使有的同学花更多的钱更频繁去网上购物,甚至形成“网购瘾”,造成生活费的高度开销。

  3、网络上的商品有可能描述不清楚,当事人不能够亲身了解商品的质量,当买到的商品与自己期望的不一致时,较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五、对策分析

  1、大学生要学会理性购物,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里面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当在网上购物平台购物时要细心谨慎,注意对商品的真假鉴定,防止被骗。

  2、在网上购物时,要货比三家,了解每一个细节,购买性价比最高的网络商品;当购买比较贵重的数码产品时,应当去实体店购买。

  3、网上购物平台管理方也应该加强对网络购物环境的整理,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让广大买家更能安心淘宝。

  六、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已经形成一种流行趋势。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学生不选择网上购物。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青年大学生具有追求时尚和容易从众的心理特点,而网上购物的快捷性、时尚性,又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选择在网上购物。但是由于网络本身存在的弊端,网上购物存在安全隐患是不可忽视的,若操作不当或遇到非法分子,就会受到欺骗,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在校同学所使用的手机数量,手机品牌和手机的价位,以便了解其对手机市场的行情。对我校同学的消费倾向及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为手机生产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所有在校的学生。

  调查方法及抽样方法

  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与电子邮件问卷的形式相结合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

  附调查问卷

  xx年-4-16

  xx年年x月x日

  各位同学你们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调查活动,我们很荣幸的邀请你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相信你一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此表示要衷心感谢。

  1、您的性别是?

  a、 男 b、女

  2、您所在的系部是?

  a、经贸系 b、艺术系 c、文传系 d、电机系 e、农技系 f、食动系 g、计算机系

  3、您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a、诺基亚 b、索尼爱立信 c、三星 d、摩托罗拉 e、西门子 f、国产 g、其他的牌子

  4、你使用的手机是平板的、华盖还是翻盖的?

  a、平板的 b、华盖 c、翻盖的

  5、在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

  a、初中时 b、高中时 c、上大一时 d、到现在还没有

  6、你获得手机的途径是?

  a、自己挣钱买的 b、父母花钱给买的 c、朋友送的 d、赠送得的

  7、你选择手机着重哪方面?

  a、功能 b、款式 c、价钱 d、牌子

  8、你最常用的输入法是什么?

  a、拼音输入法 b、五笔输入法 c、英文输入法

  9、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手机应该有以下哪些功能?

  a、拍照 b、mp3 c、mp4、 d、多种游戏

  10、你对自己的手机还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1、您更新手机的周期的是多长时间?

  a、半年 b、一年 c、一年以上 d、用到坏为止

  12、您目前拥有多少部手机?

  a、一部都没有 b、一部 c、两部 d、两部以上

  13、您所购买的手机价格是多少钱?

  a、一元购机 b、300元 c、3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14、您经常用手机打电话还是发信息?

  a、打电话的多 b、发信息的多 c、两者都有

  15、您每月的话费是多少钱?

  a、20元以内 b、20-50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再次感谢你的合作,谢谢!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学生干部满意度指的是大学校园里同学和老师对于学生干部的满意程度,当其需求的得不到学生干部很好解决的时候,其满意度降低,对学校的满意度也会降低。

  近年来,高校扩招、网络普及、就业压力变大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压力徒增,高校干部内部存在变质等问题,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受到重大影响。高校学生干部一方面是学习教育和管理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又是学校管理的执行者,在本次满意度调查中,有20%的学生在对于学生干部满意度上表示满意,45%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1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5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教师中则有35%表示满意,40%表示可以接受,25%的表示不满意。

  一、现存的问题

  1、工作的积极性高,但是能力不强。大多数老师表示学生干部比较积极,但是在工作能力方面,表示其能力一般。一方面是是因为民主化的选举,学习成绩不再是硬性指标,导致选拔标准降低,干部素质下滑;

  2、工作作风差,不善于听取意见。大多数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比较核心,因此在学校中容易产生强烈的个人主义,不愿听取他人的意见,另外,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负面思想风气带坏,不少学生参选干部不是单纯的为同学服务,而是想出风头,这样的干部缺乏责任感,同学和老师对此满意度也是极低的;

  3、学习成绩差的干部威信也缺乏。在学习成绩的问题上,一方面是选拔机制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干部的心理问题,一些原本成绩就不好的学生干部往往想在工作上突出表现而忽略了学习上的不足,时间分配不合理。

  二、优化对策

  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不合理的选拔机制造成的,放任自由式的民主选拔机制其实是不利于学生干部成长的,因此,要从干部选拔上来完善。

  1、设立多元化的选拔人才标准,让更多能力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生干部工作中来,学生干部不但应有可靠的思想政治素质,更应必备优秀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设计合理的选拔流程非常重要,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制度建设指导,成立监督小组,完成干部审核制度,设计专门的学生工作委员会,从思想和能力上加以考核;

  3、采用多层级的选拔模式,保证每个候选人是通过了前一个选拔测评后,再进入下一个测评阶段的,只有通过层层淘汰,才能确保最后入选者的质量;

  4、选拔手段可以多元化,比如进行学生干部海选活动,不但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主体责任感,在学生干部的委任上,应主客观相结合;

  学生干部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应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于学生干部的选拔、管理都应注意力度和空间,从而真正的确保学生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高校学生和老师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满意度。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那么到底中国的大学生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客观和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暑假期间我在山东大学以及山东农业大学做了调查。经过调查,我发现三方面状况:第一.大学生就业难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收入要求过高。第二.在本科生出现就业报酬低的状况后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考研。第三.随着考研大军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校漂族,即那些大学己经毕业,却仍留连在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的人群。下面分别对以上情况做一下介绍:

  调查过程:

  一. 大学生就业难,普遍觉得报酬太低。原因何在?

  首先,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角度看,不能片面地责难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特别是对收入水平的抉择,大学生谋求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是有道理的。在查阅相关资料计算后发现:城镇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和本科、硕士、博士各学历阶段毕业人力资本量分别为20xx年价格人民币3.1万、4.9万、7.4万、 19.4万、31.6万、49.8万;各阶段新增人力资本边际收益率(高学历与低学历收入之差比以本学习阶段投资新增人力资本量),分别为9.8%、 2 2 .2%、 11.0%、 4 .7%、 18.8%、14.6%。可以看出,从中等教育水平培养到高等教育水平,需要人力资本投资12.1万元,边际投资很大。据有关调查资料,目前大学毕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每月1700元左右,高中和中等教育毕业的为1500元左右,大学投资收益率仅为4.7%。这样低的边际收益率,对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极不合算的。因此,大学生及其家长找一个能回报大学阶段投资的收入水平的工作岗位,就是投资对合理收益的追求,是经济人最理性的反应,而简单说大学生择业条件太高,挑三拣四,从成本收益理论讲,是毫无道理的。否则,从投资回收角度讲,他无法收回大学阶段的教育投资,实际是亏损的,那又何必要上大学呢?

  再次,大学生需求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日本1.25亿人口有6 6 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 0 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中国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每千人中小企业数太少。除了社会、家长和大学生吃皇粮、官本位等观念外,办企业市场准入门槛高、时间长、手续多、成本大,开办企业后贷款难,政府收费项目多,中小企业很难经营和成活,是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太少的最主要体制原因。

  另外,我觉得应该从大学生本身找原因。作为企业,他所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肯定是建立在员工能为他提供经济效益。显然,能为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效益得到的报酬就会越多。那么一个本科生究竟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呢?据调查:1.教育培养的技能性和创业性人才较少。大学教育中企业所需要的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实验、操作、实习等较为缺乏,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到企业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岗位需要。而在大学中几乎不开创业课程,大学生毕业后,对于怎样开办一个企业,怎样研究和开拓市场,怎样进行核算,怎样经营和管理企业等等,一无所知。另外,现在大学生的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过去是培养吃皇粮、捧铁饭碗人才教育。大学毕业后一般分配到党政社团、国家事业、国有企业单位计划分配,工资有一定标准并稳定提高,除了国有企业外,工资来源为财政经费,在过去大学生毕业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大量的分配到这些单财政还负担得了。现在,党政社团、事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国有企业每年也要减出几百万人来。现在还有很多人能从这种思想中走出来。

  二.考研又在逐步演变成很多人的独木桥考研大军急剧增加。校漂族实在太难。

  大学毕业了,但仍有人漂在校园

  校漂族在扩军,这已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所谓,是指那些已经毕业,却仍留连再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经常到学校用餐,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参加学校一些讲座,闲暇是逛学校周边的小店

  校漂族到底有多大比例,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到底是精彩还是无味?让我们走进校漂族,了解一下他们的生存与心理状态。

  坚决拼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已经觉得没有退路了。所以他们很苦这是我的感觉。

  6点多起床,接着到教室自习,然后在学校食堂吃饭,晚上自学到10点多,最后回到自己租的小屋。在山东大学的自习教室里,我跟这位校漂族的一员聊了起来。在大四考研失败后,他决定再考。我们是校园里的大五生,从外表看,我们跟师弟师妹们没什么两样,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我们在依赖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只是我们的心不再为外边多彩的世界所诱惑了,我们没有多少漂的资本呀。

  另外,我还见到一位三次冲击考研的。前两次都是功亏一篑,尽管他的精神压力很大,但他说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家庭状况不是很好。

  他只能节衣缩食,每天天未亮就从自己与别人合租的小屋于出来,在教室一呆就是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家,一天三餐几乎都在啃面包或方便面。拼一个美好未来,这几乎是所有校漂考研族的共同心愿。一时找不到一个好工作,考研也许就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对校漂族而言,或许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去年,国家就业制度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户口留在学校的尚未找到就业单位的学子,更是把校园作为一个人生的缓冲地带。

  暂缓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选择。住在学校附近,他们感到有一份安全,有一份归属与依靠,这也许是他们心中本能的选择。有专家说,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心理上仍然未断奶,无法适应社会,因此选择重回学校寻求心灵的依靠。这种解释虽过于绝对,但对校漂族而言,对校园的归依情结确是无法排解的。

  当然,校漂族工作暂无着落,经济拮据,也是他们选择继续留住校园的重要原因。住在学校附近,傍依学校的食堂、图书馆等,生活经济实惠而方便,还可以充充电,查查资料。就连学校周围的各种商店卖什么,哪家东西最便宜、哪个餐馆有什么地方菜,我们都一清二楚。这是一位山东的校漂族告诉我他们在学校附近的原因。

  哪儿漂都是漂,干吗浪费学校这份难得的资源呢?有许多校漂族,他们更多是看重了学校的资源和校园氛围。

  毕业之后,在选择居住环境时,总是不自觉地把所选地点和校园做比较,后来虽然也曾在单位附近租过房子,但学校里的图书馆、阅览室、自习教室,这些曾经让我留下汗水和身影的故地,总也挥之不去,最后,我又搬回了校园。刚毕业半年多,对于家在外地的我,校园是我对这座城市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精神上的一个家。

  但很多学校认为,轻易办理暂缓就业而加入校漂族这一群体,不应提倡。一方面,他们占用了学校资源,对那些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放弃正当时候的就业机会,盲目地被这一群体同化而做校漂族,将来就业会更困难,先就业再择业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再一方面,选择校漂,其实对学生本人也不利,校漂期间档案记录是中空白的,容易使用人单位产生疑问,不利于本人就业。

  调查总结:

  两天的时间中,我接触了很这样的校漂族,很多时候我都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着。他们真的很苦!我感觉到他们所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拮据,而更大是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己经没有退路了。从心底里我佩服这些人。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状况,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毕业后勇敢面向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报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应该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全部。校漂族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多数应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们漂泊的生涯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人生起点,这是它的积极意义。它作为人生角色转换的缓冲带,从容地规划一下人生生涯,也许半年,也许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种生存状态不宜过长,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一味沉迷其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漂的感觉很自由,但毕竟无根,不稳定,成本也比较高。另外,作为学校,也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除传授系统学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让学生顺利完成校园与社会的对接。就业难,考研难。

  对于以上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收益低问题,一是高等教育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吃皇粮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调整专业,改革课程,加大技术技能专业的设置;另外,大专和本科所有专业,在毕业前一年内,开设必修的创业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创业谋划,寻找合伙人。签订合伙协议、注册登记企业、经营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政府要网开一面,各部门要降低注册登记企业的门槛,缩短开办企业的时间,减少开办企业的审批手续,减免开办企业的各种收费,放开较多的行业让中小企业进入;在企业开办后。银行应当积极地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较多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政府和银行可推出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杜绝政府各部门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这样才能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另外作为考研一族应该积极面对社会,理性分析,理性选择,去寻找适合发挥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强,回馈社会,这才是进取的人生态度,而不应该把考研作为自己的全部。但愿随着制度的改革,观念的提高,以上状况能够得到改善,解决。

学生调查报告 篇9

  一、引言

  网络既能为人们创造财富,也能诱使人走进痛苦的深渊。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给大学生造成影响到底有多大?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大?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本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7份,有效率为100%。

  二、大学生的上网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15%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开始上网,81%的学生从高中时就开始上网,足以见出上网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普及的。上网的目的调查中,13%的学生是为了完成作业,7%的学生是为了联系亲友,32%的学生为了浏览信息,31%的同学是为了玩游戏,17%的同学为了下载资料。

  从上面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下载资料和查找信息的占绝大部分,但玩网络游戏的也大有人在,竟然高达30%,可见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三、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

  1.上网环境差,37%的学生选择在网吧上网,33%的学生选择在机房上网,30%的学生选择在寝室或家中上网。

  2.大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61%的同学依赖网络,39%的学生表示不依赖网络。

  四、对策

  1.学校的网络应该对软硬件加大提入,提高速度和配置。

  2.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给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应加大课余文化活动的力度,预防大学生因无聊寂寞而上网。

  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前言

  电脑及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发达,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网络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学习、工作、提取信息和进行交流的工具,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上网成了紧跟时代步伐的新潮时尚,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们,自然是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

  大学生们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甚至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从而会造成大学生心理异常,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

  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么样的影响,又是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上网、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我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及调查形式

  (一)调查时间

  xx年7月1号―8号

  (二)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了不记名问卷调查及历史数据查询比较的形式。本次问卷调查中,样本总量为200份,实获有效样本195份,有效问卷率为97.5%。

  (三)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共涉及青岛科技大学不同年级、专业的200名学生,60%为男生。其中艺术学院学生40名,经济与管理、传播与动漫、自动化与电子工程、机电工程、数理、中德科技、外语等8个学院160名学生。

  三、大学生上网状况及总结

  (一)大学生上网条件比较成熟,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

  (1)大学生上网率已达到100%

  78%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虽然另外22%的同学没有电脑,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手机,通过手机也可以完成上网的需求,也就是大学生网普及率已达到100%。

  (2)学校上网环境比较优越

  82%的学生上网地点是宿舍,另外在家中上网的学生15.9%,在网吧及其他地点上网的学生仅占仅占2.1%。据可靠数据显示在20xx年,大学生在网吧上网的占到80%,学校上网占了10%。这个数据充分说明,在这4年的时间里,高校的网络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大学生生提供了良好的上网环境,使得大部分学生选在舒适的宿舍上网而非嘈杂的网吧。

  (3)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

  68%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32%的同学使用电脑上网,还有14%的同学使用多种工具上网。根据数据分析,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工具。

  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人们以往主要依赖报纸、电视的信息接受方式。如今电脑及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校园网络环境的优越及手机上网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使网络成为大学生的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对大学生来讲,寻求信息的深度性并不是他们的唯一要求,恰恰信息的广博和便捷才是他们的追求。因此,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二)大学生上网时间分配不合理

  每天上网的时间在1-3小时的65%,3-5小时的占18%,1小时以下占12%,5小时以上占5%;数据显示78%的同学会利用空余时间上网,11%的同学是利用晚上睡眠时间上网,还有11%的同学是利用旷课、开会、集体活动时间上网。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节假日期间,学生会选择与家人及朋友玩耍,因为上网条件比较成熟,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然而在工作日中,学生会把分散的时间用来上网。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平时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后学习的时间太少。11%的同学是利用晚上睡眠时间上网,这样会使该部分学生休息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及效果,在我们学校大一新生要上早操,大一的学生由于上网而影响休息的话会影响到早操的出勤情况。

  (三)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聊天、娱乐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上网做的第一件事情,81%的学生是打开QQ、微信、飞信等聊天交友工具,游戏、看电影或听歌;12%的同学浏览新闻;7%的同学登陆购物或团购网站。几乎没有同学上网的第一件事情是查阅学习资料。

  调查显示,学生上网的目的,53%是为了聊天娱乐;19%为了查阅学习资料;16%是为了了解新闻;12%是为了购物。

  通过对上网第一件事情及上网目的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上网的目的很多,但网络知识平凡,对于网络的利用只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真正利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知识的还是较少。对网络的利用还是比较贫乏,随意性大,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完全是为了打发时间,更多的人都不知道上网来做什么的。这也正好跟学生上网打发课余时分散的时间相吻合。

  (四)大学生上网的潜在花费在增长

  通过调查显示大学生每个月上网的流量费用,100元以下为30%;40-100元占52%;100元以上占18%。每个月网上购物或团购花费,300-500元为69%;500-1000元为25%;1000以上占6%。虽然大学生上网所花费的流量费用并不是很高,但是通过上网后的其它潜在消费,比如购物、团购美食等费用远远高出了上网的流量费,网络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模式。

  (五)大学生网上交友趋向于理性化

  调查显示90%的同学不会为了结交网友而可以上网。3%的同学赞成网恋;对于网恋49%的同学表示反;48%表示无所谓 。

  从上述数据中了解到,网恋并不是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他们对网恋的成功率和可信度也持怀疑态度。大学生使用聊天工具的主要目的是跟同学朋友交流情感,了解信息,与陌生人的交流较少。对于心智成熟的大学生,网络信息的影响是有限的,尤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面对网络,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态度是理性的

  四、针对大学生上网现状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针对现状,调查者拟提出以下对策:

  (一)倡议政府应该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监督,净化上网环境

  目前政府对那些低俗的、甚至不堪入目的信息的管制始终成效甚微。腾讯网的部分图片信息已经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尤其对青少年的心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政府部门应该对各个网络媒体工作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实行问责制,设法屏蔽一些不良信息,布不良信息的人进行责罚。调查对民众的知情权表现出充分的尊重,这才是政府部门的责任所在。当然,仅仅有网络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提高网络交友类工具及其附带网络信息的质量,任重而道远,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大学生自身都要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全民努力为大学生甚至所有网民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从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聊天工具入手,提高信息的品味及深度性

  既然腾讯QQ和微信是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聊天工具。腾讯网的消息大多转自纸媒,缺少原创性,应该加强自己的记者队伍,采写具有独家或者独创性较高的新闻。对于一些重大的国家事件、民生事件,网络媒体应该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与报道,不仅可以做文字报道,还可以配以视频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同时,新闻内容应该担负起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任,选择适当的新闻事件,于潜移默化中向大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相关部门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行为,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选择和识别健康网站。网络在大幅度拓宽大学生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加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倡导网络之间的责任意识。还网络世界一片纯净的天空。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高校应充分发挥内部的造血功能,努力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以社团为点,带动学生的面,培养大学生的广泛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现实交往的快乐。同时,开展竞赛、讲座等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尽量发掘校园生活中的各种乐趣,让大学生脱离机器的束缚,不再被困网中央。

  (五)开设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专门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习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上网技能。大学生对目前多数高校网站的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其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他们认为,高校网站应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设好高校网站,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其次要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有老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或发表学术论文;第三,高校网站要有不同观点,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并利用网络沟通;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言的机会,可以向校长直接反映心声。最后,加强对留言板和BBS的管理。毕竟校园是一方净土,高校网络应不同于大众BBS,应提倡校园网络文明的发展。总之,高校网站应该建设成为一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学校沟通的一条畅通的桥梁。

学生调查报告 篇10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为生力军的大学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于衡水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积极的态度,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其中学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大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xx)10(a)-0221-0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时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传统文化趋于弱化。作为青少年主体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知度不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们必须改变态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建筑、传统中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其民族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大学生从各方面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同时能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伟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得大学生真正以中华民族为荣,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身齐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平衡和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耻下问”,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向上…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种种思想,都督促着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2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本课题对衡水市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题,61.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27.8%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有点兴趣,还有几乎10%的学生不感兴趣。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只有52.1%的学生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选择性继承,其中大部分是精华,也有糟粕;22.1%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应该继承;8.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利大于弊,应该放弃继承。以上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是很高,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不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51.6%的学生持不乐观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很迷茫。

  第二,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了解程度差,传承传统文化的情况差。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方面,问卷中只选取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有所了解的某些方面。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只有39.8%的学生能全部记住,58.2%的学生只能记住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学生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59.1%的学生只是大致了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学生都看过,并读过多次,27.5%的学生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48.8%的学生只看过其中一两部,还有同学基本没看过。关于中国三大国粹,只有24.6%的学生知道,61.1%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还有14.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关于古代诗词曲赋,17.2%的学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学生表示能背下一些,还有39.5%的学生能背的很少。关于某一门传统艺术,只有9.6%的学生选择了精通,64.3%的学生选择掌握过一点点,26.1%的学生表示没接触过。所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全面,且了解不深刻,仅限于表面的一点点,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根本不了解。

  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长期以来社会政府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对儒家文化、对传统节日慢慢重视起来,但是重视程度仍旧不够。在此之前,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低。同时,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够,开展的活动较少,宣传影响力度小,社会没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上为大学生树立风向标,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较为忽视。

  第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方面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较少的学校单独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去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除了课程设置外,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也较少。文科以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许了解的相对多些,理科类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学校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做的不够。

  第三,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冲击。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在不断地传入中国。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人们越发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从而忽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近年来,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电视剧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这在问卷中也有所体现,38.7%的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影响,45.1%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 第四,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影响如何这一题上,25.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有着绝对影响;53.8%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但较以往有所减弱;12.9%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学生没有在传统文化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很多学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家庭相对来说较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注的是孩子的专业成绩。问卷中也显示只有23.9%的学生通过家庭影响来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上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径

  要想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会及政府营造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在问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0.2%的学生通过书籍资料来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上多鼓励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或是电影的发行,同时要保证高质量的节目使得学生接受更多更准确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同时书籍方面,正规整个出版市场,抵制盗版低质量的书籍,确保学生能读到正版的相关书籍,在书香中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个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多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相关的活动。

  第二,学校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问卷显示46.1%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如果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与教学内容有着众多显性或者隐性的联系。每个专业的教师应仔细思考自己的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尽量将所教内容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方式,可能会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多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2)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随着社会以及政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各种表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再是星星点点,不再是各种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尤其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可以作为必修课,来弥补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不管在专业课教学中,还是在单独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的关系。

  (3)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多组织各种相关的课外活动。除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组织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相关的讲座,满足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将教室、宿舍、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第三,学生自身要加强民族意识,树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1)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主动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学生要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学生要纠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主动发扬,主动承担传承的重任。

  (2)学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各种外国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盲目地崇尚外国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近年来韩剧、美剧、泰剧、日剧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外来文化作为自己最爱的文化。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第四,社会、家庭、学校应该互相协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家庭因素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行为。社会及政府要重视对家庭、社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在生活中再次影响孩子。同样,学校也可以利用与家长的交流机会,加强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支持下,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朴.加强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xx,9(2):20-22.

  [2] 王冠,司雁龙.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J].文学界(理论版),20xx(11):241-242.

  [3]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54(1):113-116.

  [4] 何家义.论传统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xx(3):18-20.

  [5] 覃萍.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J].梧州学院学报,20xx(4):74-77.

  [6] 魏媛媛,杜瑞平.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汇总的现状及价值实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xx(5):75-77.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5篇09-26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9篇08-05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锦八篇10-24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锦六篇10-04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9篇10-23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合集5篇09-29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9篇08-16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锦十篇07-29

有关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汇编八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