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过年调查报告

时间:2024-11-18 07:05:04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过年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过年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过年调查报告

过年调查报告1

  调查背景: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村村民

  二、调查方法

  聊天

  三、调查地点:

  自己家,村民家

  四、调查时间:

  春节期间

  五、调查人:xx

  六、调查准备:

  笔、信纸、照相机

  七、调查经过:

  1、上网了解并搜集图片,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

  2、访问附近的街坊、亲戚朋友,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

  3、了解当地春节习俗,并写下详细的调查记录。

  4、最后总结资料,说出自己的研究所得和调查结果。

  1.春节的起源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有扫尘、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除夕守岁、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等传统习俗。

  3.家乡的春节

  在家乡,除夕贴春联,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我们孩子就放烟花,快快乐乐的迎接新年。

  老话儿说得好 “初一初二满街走。”除夕夜后,就是大年初一,人们穿好新衣,清晨来来往往的拜年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都是拜年声,小辈给长辈拜年,不光小孩,就连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大年初一吃饺子象征了团圆和福气。主妇在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里放硬币,谁要是吃到了就是最有福气的人。吃完饺子人们都各自出门拜年,给压岁钱,街上还会有一些奶奶们跳舞、扭秧歌,此刻,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八、调查结果: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通过这次的.关于潍坊春节习俗的调查我对春节习俗的由来和演变也有了更新一步的了解。感受我们节日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过年时的开心,加强了过年的味道。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的春节习俗尽管在形式上有了不少变化,但大致上都是在春节讨个大吉大利的好彩头,为新的一年做个好的开始,寄托了人 们对将来的希望,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

  九、我的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节文化,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领略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节日,发扬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美好、幸福。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由于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旧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不管生活变得多么现代化,春节依然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我希望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璀璨文化可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过年调查报告2

  家是一种幸福,家是一种心灵的归属。翻开历史的画卷,那“狐死首丘”的传说依然流传,“动物尤此,人何以堪?”

  因此,我针对人们“过年回家”的问题来展开,进行调查研究。目的:为了让人们对家的概念重新定位,重新勾起人们对家的思念,有时间能常回家看看,看望一下家中的老母亲,增强人们的孝心。时间:XX年2月10日至18日;地点:日照市;对象:针对社会的各个阶层;方法:采用区域调查抽样;成员:自己。

  第一项调查:人们回家的'频率。通过调查得到以下数据:一周:45% 一月:36% 一季度:8% 一年:21%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普遍在一周一月回家的频率较高。在于他们谈话中了解到:他们回家,是为了看望自己的老母亲,其实并不是家里的饭菜有多么的好吃,只是那是爸妈亲手做的而已。只有在那里,才体会到家的感觉,亲人的感觉。

  第二项调查:过年不回家的人们。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回家,他们当中有出国留学的,有在外工作的,有外出的农民工……很多的人有很多的原因,通过对他们部分人进行调查,了解得到:有的闲路费太贵,为了省钱;有的父母都在外国,回家没有人陪自己;交通设施的不方便;有的是在外的留学生,由于思维观念的不同,他们说:“为什么要瞅在人员最多,最挤的时候回家呢?而且现在不回家是为社会做贡献啊!”;还有就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话、手机、电脑网络的普及,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他们都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现在通过手机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通过网络视频,来减少对家人的思念,有许多人由于工作忙,工作的特殊性,如交警,边防上的哨兵,以及春晚上的演出及幕后的工作人员等等。对于这些特别情况,我们应该给予谅解。

  第三项调查:对父母进行的调查。有59%的父母担心父母过年不能回家;有31%的父母,子女在身边,也有被爱的感觉。调查得知:父母到了老年之后,心里会有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心里盼望着子女能够盼望着子女能够多陪在身边说说话,聊聊生活。就像那首歌里所唱的那样“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只图个团团圆圆……”。

  我想对大家说的就是:作为我们子女,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看这个美好世界的机会,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也许这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吧!

【过年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过年调查报告02-08

过年习俗调查报告05-04

过年习俗调查报告06-28

过年习俗调查报告06-10

过年方式的调查报告10-01

过年方式调查报告01-10

关于过年回家的调查报告10-23

关于春节过年的调查报告06-16

关于过年风俗调查报告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