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用工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丰富的材料,还要讲究调查的方法。按照工作的步骤来说,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调查准备,调查准备和报告撰写。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企业劳动用工调查报告。
上半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企业开工量普遍不足,那么,企业用工情况如何?是否存在用工紧缺、招工难、留工难等现象?带着这些问题,7月份,我们对全县企业上半年的用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企业类型、行业及从业人员分布情况
(一)从调查企业的登记注册类型看:调查单位中,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占47.5%,比重最大;私营独资公司占25.7%,股份有限公司占19.5%,私营合伙公司占3.9%,国有单位占1. 6%,营业执照登记为个体户的占2.0%。
(二)从调查企业的行业分布看:全县调查257个单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44个,占56.0%;限额以上批零业49个,占19.1%;住宿餐饮业13 个,占5.1%;重点服务业3个,占1.2%;具有资质等级的房地产业31个、建筑业17个,分别占12.1%和6.6%。
(三)从调查企业的从业人员看:统计数据显示,调查企业从业人员 4.8万余人,其中农业户口从业人员3.4万人,占70.8%,非农业户口从业人员1.4万人,占29.2%。从行业分布上看,工业从业人员2.7万人,建筑业0.32万人,房地产业0.57万人,批发零售业0.92万人,住宿餐饮业0.24 万人,重点服务业0.06万人。
二、企业用工情况
(一)企业用工需求增加
上半年,县政府和人社局以就业和再就业为重点,大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召开专场或定期招聘会共7次,接待进场招聘单位130多家,共提供就业岗位5347个,进场参加招聘人数共6419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441人,但仍然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与期初相比,从业人员增加的单位占63.8%,其中:企业从业人员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效益向好,扩大经营的占16.5%;企业正常经营的占36.7%;季节性用工的占 15.3%。从业人员减少的单位占10.5%,从业人员持平的占25.7%。
(二)企业员工月底薪呈上涨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企业中有187个单位招收的普通技工平均月底薪是2109元,59个单位招收的销售人员平均月底薪是1576元,11个单位招收的服务人员平均月底薪是146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近期招收的从业人员月底薪上涨5%以下的企业占30.7%,上涨5-10%以上的企业占27.2%,上涨 10-20%以上的企业占9.3%,上涨20%以上的企业占0.4%;不变的占31.9%,下降的只占0.4%。
(三)普通技工岗位人员短缺现象仍然严重
调查结果显示:我县最缺的普通技工岗位人员占36.6 %,依次缺的岗位人员是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科研人员,分别占18.7%、14.4%、6.6%。造成企业结构性缺工的`主要原因是: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劳动者技能弱化,企业员工薪酬偏低
(四)企业招工难度较大
调查单位中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企业有224个,占87.2%,认为“更严重了”的20个单位,占7.8%,认为“有所缓解”的13个单位,占5.1%。
三、企业缺工原因
(一)劳动者技能弱化、待遇偏低。在调查中,企业认为招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劳动者技能弱化,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二是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企业工资福利待遇偏低,招人不到、留人不住。同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力度的加大,土地流转等政策的影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加速发展,农民在农村劳动待遇由原来的每日工价80-100元提高到每日工价100-150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导致农民工因技能弱化和薪酬偏低而不愿意去企业求职。
(二)企业提供的基本条件不优。一些企业自身基本条件不足,不能为员工提供食、宿等起码生活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包吃、包住的企业只占 14.8%,不包吃、住的企业占46.3%,包吃不包住的企业占30.4%,包住不包吃的企业占8.6%。如园区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近万人,有些企业不能为员工提供食、宿条件,地方较偏,造成员工因食宿和交通不便而不愿意去园区企业上班。
(三)用工环境欠佳。一些企业忽视职工的权益,在用工上存在随意性,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员工买社保,随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班不加薪,收取押金,出现工伤和劳资纠纷后不及时依法处理,导致引发群体性劳资纠纷。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县劳动监察执法情况看,检查用工单位133 家,受理群众投诉140件,劳动仲裁立案42起,结案36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4400多万元,对拖欠工资拒不支付、恶意欠薪逃匿的10起典型案件移送公安部门,抓捕3人,3人在网上通缉,2起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服务功能不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承担着促进就业的重要职责,但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又大多为免费。同时,乡镇劳管站编制不足,劳动保障和民政所是一套人马的乡镇占80%,人员缺乏,办公经费严重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察力度和服务能力。
(五)信访维稳和劳动执法难。“强资本弱劳动”现象客观存在,企业不签用工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用工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比较普遍。全县每年仲裁案件立案和案外调解上百起,劳动监察举报投诉不断,群众反复上访、缠访,导致各种矛盾、利益诉求集中涌现,接访压力巨大,执法任务和困难随之越来越大。
(六)结构性矛盾突出。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用工70.8%来自农村劳动力,最缺的是普通技工,其次是科研人员、高级技工、管理人员,农村劳动力从事科研、高技术、管理这些岗位的人不多,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务工多数是以普工、销售、服务人员为主,局限于一些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危险性高、劳动报酬低的行业。从调查的企业来看,在劳动力总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成为当地企业招收的主要对象,就业结构性矛盾由此而产生,使企业用工矛盾更加突出。
三、措施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主渠道作用,努力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