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诚信调查分析报告总结

时间:2020-10-04 18:43:30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诚信调查分析报告总结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古人恪守的人生信条,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诚信似乎被人们冷落了,现今社会是否还需要诚信?回答是肯定的,诚信依然是我们共同的道德标准。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诚信行为已经在许多法律条文上得到了约束,但要真正使我们的社会成为诚信社会,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道德约束。

诚信调查分析报告总结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对于诚信的态度及校园的诚信情况,进一步加强我校诚信教育和学风建设工作,兴诚实守信之风,正严谨治学之气。我们对四个年级共15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涉及五个板块,分别是:生活诚信,学术诚信,就业诚信,信贷诚信及个人对诚信教育的看法。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289份,现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如下:

  (一) 现状分析

  1. 生活诚信2. 学术诚信3. 就业诚信4. 信贷诚信

  可以看出,在生活诚信方面,经常做到诚信和偶尔做到的人数基本相当,分别占40%左右,有20%左右的同学很少做到诚信,说明这部分同学诚信意识还很差。在学术诚信方面,54%的同学有很强的自觉性,始终做到诚实守信,仅有约12%的同学受各种因素影响,在这方面做的还很差。对于就业诚信,有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找工作应以诚信为先,还有约39%同学态度不甚明确,认为诚信应视情况而定。国家为了对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特以由国家财政给予利息的方式发放助学贷款,用于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按期归还款项,仅有4%的同学缺乏信用,拖欠贷款甚至产生不还的念头。

  由以上分析,我们又可以看出,信贷和学术方面的诚信度还是比较高,就业诚信度次之,而生活中则做的还不够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总结如下:

  (二) 原因分析

  大多数人在信贷和学术方面能够做到诚信,主要归功于相对比较健全的法律保障体制,如金融货币体系的规范和版权的.保护,如若不诚信,可能造成个人信誉度降低和财产的损失。

  就业和生活上失信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的不诚风气(1),利己思想作崇(2),学校诚信教育的缺失(3),约束制度不够健全(4),就业竞争激烈(5)等。

  由表可见:最主要的因素来自于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诚风气,促成同学们的从众心理,其次为自私自利思想,而由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使得激烈的就业竞争也成为主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造成各种不诚信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失信获利。失信获得的不当利益使部分人的道德意识受到蒙蔽; 2. 社会失信泛滥。学校规章制度的不够完善。使许多失信行为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得不到一定的约束;

  3. 惩罚力度不够,使得部分人对制度视而不见;

  4. 从众心理。不良风气的滋生使得同学们盲目的随大流; 5. 教育效果较差。诚信教育不够普及,宣传力度不够。

  (三).措施及建议

  我校为了行诚信之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开展了诚信教育,组织了诚信板报评比等活动,力求将诚信思想落实到行动中,贯穿于生活中。但由此次调查我们意识到,我校的诚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如诚信工作流于形式化,个人素质良莠不齐,社会负面环境的影响等。因此,为使我校的诚信建设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 开设诚信教育必修课,加大诚信教育的宣传力度,进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加强学生个人修养,使诚信思想深入人心。

  2. 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如举行诚信知识竞赛,组织观看有关诚信教育的影片,诚信从我做起签名,诚信知识讲座等活动,使诚信成为习惯。

  3.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定期进行诚信考核,使诚信有一个量化标准,进而加强约束力度。

  4. 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通过此次调查,对我校学生的诚信态度及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校诚信教育的不足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这些建议对我校的诚信教育工作有所帮助,使我校的诚信现状有更大的改观。而我们作为学生,则要将诚信作为我们的人生信条,在生活中待人真诚,恪守信诺,在学习上实事求是,工作认真负责,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诚信调查分析报告总结】相关文章:

调查报告总结维度分析09-29

房地产调查分析报告09-26

社会诚信度调查报告09-09

调查分析报告范文(精选6篇)01-24

影响大学生消费因素的调查分析报告总结05-31

财务分析报告总结06-13

财务分析报告总结04-16

村级财务监管现状分析调查报告11-26

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分析01-22

商品打折销售的调查报告分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