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李姓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5-03-18 18:05:03 赛赛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有关于李姓的调查报告(通用12篇)

  想要了解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有必要仔细地调查清楚,最后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写进调查报告。那么调查报告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李姓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于李姓的调查报告(通用12篇)

  李姓的调查报告 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李。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听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们几个姓李的同学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李姓的来源和李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李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李姓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与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李姓的来源

  李姓的来源:传说李姓的直接来源是商朝官名——大理。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一。李姓在唐朝发展为中国第一大姓。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李姓名人

  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时珍、李自成、李大钊…… 上网

  李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目前李姓人口总数已超过一亿。

  爷爷的讲述

  李姓的族谱

  在福建连城县蓬峰镇的文川,保存着一本90卷之长的李姓族谱。

  四、结论

  1.我国的李姓源远流长,传说东夷组首领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孙以官名为姓,即理氏。商朝末年,理氏改为李氏。唐朝时,“李”为国姓,从资料中发现,唐朝开国元勋中,有诸将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因立功被皇帝赐予李姓。我们认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李姓,是李姓在唐朝成为第一大性的主要原因,这也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在历史长河中李姓人才辈出。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我们为李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一亿。

  李姓的调查报告 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李,但我们的李姓是怎么来的?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姓李的人?历史上有多少李姓的名人呢?我却一无所知。于是,我今天特意对我们李姓的'历史与现状作一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

  上网了解相关资料。

  三、调查情况与资料整理

  xx

  四、 结论

  1.我国李姓源远流长,源自赢姓。传说皋陶也叫咎繇,

  裔理征因直谏纣王而被杀害。其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外出逃难,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树上结有一些“木子”,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在今河南鹿邑东)安家落户。为感激“木子”保命之功,同时为躲避纣王追缉,又因皋陶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 官),理、李同音通用,自利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2.在历史长河中,李姓人才辈出:李渊:(566-635),即唐高祖。唐朝开国皇帝。618-626年在位。字叔德,陇西狄道(甘肃临洮)人。隋末,为太原留守。大业十三年,起兵攻入长安,立炀帝孙杨侑为帝,次年废侑自立为帝,建唐朝,建元武德。武德九年,被迫传位给次子世民,自称太上皇。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李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一说字伯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3. 李姓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姓,据统计,总人数已超过一亿。

  李姓的调查报告 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应当知道自己的姓氏的起源与历史。那么,“李”姓的起源与现状又是如何呢?

  二、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

  2、通过电子设备查阅资料

  3、请教他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李”姓是《百家姓》中的第四大姓。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李”姓人口高达1.3亿,大约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

  2、“李”姓的`起源:

  相传,“李”姓起源于尧舜时期的大理官——皋陶。皋陶是舜手下的掌管刑法的官员。他的子孙就以官职为姓,将“理”相通为“李”。先有“理”氏,后有“李”氏。

  3、“李”姓名人

  从古至今,“李”姓英才辈出。比如:修建都江堰的李冰;飞将军李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唐朝著名乐师李龟年;明代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南唐后主李煜;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原名李尧棠的作家巴金……看来,“李”姓名人还真不少!

  4、“李”姓地位

  历史上唐朝皇帝均为李氏族人,除去武则天,共20位皇帝。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还对有功之人进行了封赏,其中就有这一项——赐姓。唐朝的这段历史成为了李姓最辉煌的时刻。

  四、研究结论

  1、“李”姓人口密度很高,全球李姓有1.3亿人,为世界第一大姓。

  2、“李”姓起源于上古帝王舜的大理官——皋陶。

  3、“李”姓有很多历史名人,需要我们逐步的去探究和发现。

  4、“李”姓皇帝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朝皇帝,这是“李”姓家族中一段辉煌的时刻。

  李姓的调查报告 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李”姓来源: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礼官(掌管刑法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的“李”姓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李”姓。

  “李”姓历史名人: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汉代的李广抗击匈奴,威名远扬;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誉为“诗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明代的李时珍编写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近现代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李”姓现状:据统计,2018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传说,“李”性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有些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长注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词人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18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李姓的调查报告 5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不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李”的来源:传说皋陶曾任尧帝大礼官,(掌管刑法的官职),其子孙以官名“理”为姓氏。后来呢,后来的'“李”大多来源于此。唐代时,“李”为国姓。一些姓徐,安,杜,郭,麻,鲜于的武将,因立功被皇帝赐“李”姓。

  “李”的历史名人: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汉代的李广抗击匈奴,威明远扬;隋带的李春是著名的桥梁专家,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唐代的李白被誉为“诗仙”;宋代的李清照是一位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明代的李时珍编了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近现代的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李”姓的现状:据统计,20xx年全国户籍人口中,王,李,张,刘,陈五个姓氏的数量占据前五名。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1亿,并且“王”姓比“李”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时,大量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军事将领李广、桥梁专家李春、“诗仙”李白、李清照、药物学家李时珍、革命领袖李大钊……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的光芒。

  3、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李”姓排名第二。

  李姓的调查报告 6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中国有一本名著,叫《百家姓》,这本书列举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姓氏,很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李姓是一个很有名的姓氏。我们班就有好几个同学姓李,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们决定,对李姓的'来源、现状做一次调查,并将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调查方法

  1、听家人讲述。

  2、上网浏览。

  3、翻阅书籍、报刊。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李姓来源

  理氏改姓

  理征因直谏纣王被处死,妻儿食李子充饥,即改姓李

  老子家世代为理官,李、理同音,便改姓为李

  他族改李姓源于改姓,主要由帝王赐姓为李

  他姓改李姓主要由古代臣民立功,被帝王赐予国姓

  虎图腾说老子属虎,楚地方言“狸儿”,后渐演变为“李耳”

  2、李姓人口

  全球第一,一亿有余

  中国第一9207.4万

  3、世界李姓

  欧美李姓主要是被欧美国家招募而去的

  南洋李姓大多是以佣工的身份被招募去的

  日本李姓主要是由东方沿海人口迁徙去的

  朝鲜李姓古代朝鲜与中国常有商贸来往,不少人随着商贸来往定居到了朝鲜

  犹太人李姓很多犹太人为了逃避战乱,来到中国,从此改姓李

  四、结论

  1、李姓的来源渠道很多,才致使李姓今天的发扬光大。

  2、李姓人口很多,排在世界第一。

  3、李姓人口分布很广,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李姓人的踪影。

  李姓的调查报告 7

  一、提出问题

  我们中国有一本《百家姓》,列举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姓氏,值得我们研究。李姓是一个很有名的姓氏。我们班里就有好几个同学姓李,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们准备对李姓的来源、现状做一次调查,并且将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

  二、调查方法

  1、听家人讲述。

  2、上网浏览。

  3、翻阅书籍、报刊。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获得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

  上网浏览

  李姓来源

  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杂志书籍李姓的人口数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12年中国大陆人口第一大姓氏。在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爸爸的讲述李姓族谱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

  上网浏览

  历史名人

  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贺、李商隐、李清照李广利李典李忠李建成……

  四、结论

  1、姓的来源渠道很多,才致使李姓今天的发扬光大。

  2、李姓人口很多,排在世界第一。

  3、李姓人口分布很广,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李姓人的踪影。

  4、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1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19%多。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李姓的调查报告 8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语文书上学到了关于姓氏的研究报告。刚好我对我的`姓氏不了解,借此机会我可以好好深入了解。我们班级里也有许多姓李的同学。因此,我对李姓作了一次小小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成语故事和名人故事,了解李姓名人。

  2、查找有关李氏的书籍,阅读了解李氏的来源。

  3、上网查找李姓人口数量。

  4、了解李姓人口分布情况。

  三、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设计方面

  具体内容

  教科书

  李姓祖先

  历史上李姓人才辈出,让人引以骄傲。

  上网浏览

  李姓人口

  目前李姓人口总数超过了一亿。

  教科书

  李姓族谱

  在福建保存着一本90卷长的李姓族谱

  书籍

  李姓名人

  李白,李清照,李时珍等。

  四、结论

  1、由于唐朝对李姓家族的详细记载,才会有今天李姓族谱的完整存在,这与其它姓氏家族相比,更为可靠,详细。

  2、李姓来源有四种。

  第一支出自嬴姓

  第二支出自姬姓

  第三支出自赐姓

  第四支出自外族改姓

  3、李姓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块,其次分布在四省,这四省的李姓人口占43%

  李姓的调查报告 9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肖,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肖。“肖”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肖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肖”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肖”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肖”姓来源: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肖姓则大部分是“萧”讹写而来。

  “肖”姓历史名人:南海的肖步丹出身医学世家;四川省的肖龙友为前清拔贡,名中医师;湖南省的肖纪美材料科学家、金属学专家和冶金教育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的肖培根药用植物与中药资源学专家……

  “肖”姓现状:2023年,中国大陆肖姓约708万多人。肖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七。

  四、研究结论

  1、肖姓是萧姓的简化。

  2、历史上,“肖”姓名人辈出。医学世家肖步丹、药用植物与药资源学专家肖培根、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肖泽贵……

  3、2023年,我国户籍人口“肖”姓排名第三十。

  李姓的调查报告 10

  一、问题的提出

  从古至今,我们都有一个关于自己的姓氏,但在这姓氏中间,还有什么隐藏的秘密呢?为此,我研究了一下自己的姓氏,“李”姓的起源和现状。

  二、调查方法

  可以查阅与姓氏有关的书籍

  可以询问我们的长辈

  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查阅与姓氏有关的资料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1、李字的起源

  古往今来,名人辈出,数都数不过来,道教的始祖,老子李耳,唐太宗李世民,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南唐后主悲催的'那个末代皇帝李煜等等……在历史上,理性的豪杰枚不胜举,如:飞将军李广,婉约派代表李清照,《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等等看今天,香港李首富嘉诚,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功夫皇帝李小龙……从最早发现的甲骨文的“李”字到今天的“李”字,变化不大,让人一目了然。

  2、李字的历史

  李尔(老子)是李姓的得姓始祖,出生于今河南省鹿邑县,其职务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周朝之前没有李姓,李耳的祖上世代担任大理一职。古代“理”和“李”声音相同,由姓氏——李姓诞生了!

  四、研究结论

  “李”字在百家姓中排名于第四

  在全球姓李的人有9276万

  姓李的名人有很多很多,需要进一步我们去查找资料。

  李姓的调查报告 11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李,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李,“李”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李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它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李鸿章: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李靖: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李商隐,字义山,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他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钧合称为“温李”;李悝,法家始祖,战国初期魏国丞相,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李吉甫,中国最早撰写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唐宪宗元和年间的著名宰相。

  据统计,2021年李姓占全中国的7.94%,全国姓氏排名是李,王,张,刘,陈。其中,王姓和李姓的数量均超过一亿,并且李姓比王姓略多。

  四、研究结论

  1、传说李姓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官名,唐代史有些姓氏改为李姓,这可能为后来李姓的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

  2、历史上,李姓名人辈出。有唐代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政治家李鸿章、军事将领李靖、晚唐大诗人李商隐……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2021年我国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李姓,王姓排名第二。

  李姓的调查报告 12

  一、问题的提出。

  这姓李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世界上总共有多少姓李的人呢?历史上有多少姓李的名人呢。

  二、调查方法。

  查阅有关中华姓李的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李姓的来源和李姓历史名人。

  三、结论

  1、李姓来源的'说法共有九种之多,最多的说法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外族的改姓和指李为姓。

  2、李姓名人层出不穷,有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战国

  时期水利专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我们为李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头号大姓,人口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

  4、我们广东李氏源于李世民后裔。

【李姓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李姓调查报告09-23

关于李姓来源、现状的调查报告10-03

王姓调查报告10-15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7-24

关于周姓的调查报告07-07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11-15

关于黄姓的由来调查报告10-04

[必备]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9篇03-05

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调查报告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