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04-10 14:30:18 晶敏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的范文(通用8篇)

  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的范文(通用8篇)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1

  近几年,信宜市根据茂名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工业立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为全面贯彻新的发展战略,我们更新观念,转变工作思路,在稳定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实施政府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子。在经济发展上,我们调整了过去重点抓农业、依靠资源搞加工的思路,及时把经济发展重点战略性地转移到以发展工业为主导,以工带农,以工促贸,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也使我市经济发展基本上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

  一、工业产业的现状和特点

  市“四大跨越”发展战略,结合信宜实际提出了“工业立市”战略,加大力度兴办工业园区,积极扶持好龙头企业、工业卫生镇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08年全市累计新上工业项目和企业90个(家),总投资额达2.3亿元,预计年增加产值4.3亿元。高起点、规模大的新型企业陆续建成,如六运工业园区引进的纸板厂、鱼网厂,洪冠的采矿厂,西江造纸厂以及怀乡、池垌的竹编工艺厂等一批较大规模及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资源型项目,在上半年建成投产,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家规模企业,去年1-5月份共实现产值2.65亿元,拉动信宜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9.8百分点。在新增规模企业的拉动作用下,1-5月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4%,比第一季度高出5.2个百分点。

  民营工业发展较快。1-5月,该市民营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3.8亿元,同比增长43%,高出信宜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在该市16个有规模企业的镇(街)中,高出信宜平均水平的单位有10个,其中发展较快的单位有丁堡镇、贵子镇、怀乡镇、大成镇、新宝镇等。低于信宜平均水平的单位有3个,负增长单位2个。

  (一)大部分工业行业增长势头强劲。在该市13个大行业中,有12个行业实现了正增长,增长面达92.3% 。其中木器加工及木制家具制造业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内销升幅较大,实现增长48.2%;电子电器行业在福尔电子近两年大规模扩大生产车间、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 带动下实现 增长41%;现代装备制造业在华辉数控机床生产平稳、新增加1家规模企 业的 情况下 实现增长34.5%;纸及纸制品业增长3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3.9%;竹器编织工艺制品业增长35.3%;非金属矿采选 及制品业增长50.8%;去年因新增加了4家规模企业,虽然申英公司生产下滑严重,毛纺织业仍增长52.7%;食品加工业增长24.4%;因今年一季度该市雨量较往年偏少,水力发电有所下降,导致电力及水的供应业增长 放缓,1-5 月 增长19.5%。

  (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信宜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特色工业的扶持力度,致力为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加速了企业的发展。一是电子电器行业发展够快。至目前止,该市电器企业已发展到40多家,比上年增加了10家。二是毛纺织业向规模化发展。1~8月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7.2%。如百信织造有限公司,今年分别在北界镇、水口镇、池洞镇、镇隆镇等办了六间分厂,增设洗、烫、包装等后整理加工工序,直接生产出口毛织时装产品。东莞恒兴(信宜)毛织厂也在北界镇办起分厂,新办的信宜市致远服饰工业园有限公司起点较高,今年刚投产,到8月止实现产值已达1115万元,并成为规模企业。三是黑色金属开采及加工业已初具规模。1~8月共实现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42.8%。

  (三)招商引资效果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8月该市新增工业企业138家。其中由佛山、浙江等地老板投资的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租地100多亩、租用厂房7000多平方米生产家电产品项目,健康电热饮水器已试产成功,年底可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由香港老板投资的华辉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租地30亩生产数控机床项目,现在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基本完成,今年底可装机试产。

  (四)加快工业载体建设步伐,打造引资平台。今年以来,特别是省“双转移”会议后,信宜市加大力度建设好三个工业发展平台。一是着力做好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目前园区道路、供水、供电已经基本解决,园区投产企业12家。二是加快江东电子城建设,电子城新增用地300多亩,园区道路建设及供水、供电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三是加快镇隆至贵子工业长廊建设。东镇街道以六运工业园、江东电子城等工业小区为平台,加快引进电子电器、毛纺织、新型建筑材料项目建设,取得较好效果。镇隆镇结合实际,在国道沿线规划了德乔、西塘两个工业小区,重点发展皮具皮件、毛织工艺、电子电器、食品等四大加工业,取得了初步成效。贵子镇在回龙、贵龙设立工业小区,兴办了较大规模的淀粉加工厂、毛织厂和药用玻璃厂等企业。该镇今年新发展了玩具厂、电子灯饰厂、电子元件厂、模具厂等4家企业。

  (五)工业基础以密集型产业作支撑。近年来,信宜工业总产值呈梯级化增长,得益于该市以夯实工业基础为抓手,积极承接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自2002年以来,该市承接珠三角等地产业转移项目1656个,新增工业产值近20亿元。

  (六)工业结构走“特”色产业化道路。信宜在夯实工业初级化基础的前提下,坚持“扶优”和“培新”并举,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初现规模。以毛织厂为标志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该市城乡星罗密布,遍地开花,并带动了同类型的玩具、皮具、服装等一大批粗放型企业落户信宜,实现了当地“农民农时忙农,闲时进厂打工”,颇具特色的山区工业发展模式。二是有色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集群建设如火如荼。矿产资源开发正成为该市的新兴产业,银岩锡矿日选3000吨矿石的初选厂正式投产;东坑金矿完成开挖巷道工程,日处理金矿石450吨选矿厂已试产;投资7000多万元的锡坪铜铁矿已完成前期投资。去年,市原铁矿产量突破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两倍多,产值达2.5亿元。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正成为市工业升级的主力军,仅去年市新增矿产开发加工企业13家。三是山区小水电工业集群建设顺利。市按“谁开发,谁得益”的开发模式,鼓励山区小水电开发。去年,市累计建成小水电站268座,总装机容量20.014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3.8215亿度,年产值近1.2亿元。四是扩大了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信宜重组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零部件行业门类,重点建设和引导以江东电子城建设项目为中心,辐射带动恒温器、无线电元件、电子零部件等行业发展,形成和延伸产业链条。五是致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康祺药业有限公司、丽株制药厂等医药工业基础优势,开展自主创新,做好新药的开发和生产。同时,充分利用该市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提高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加工和经营水平,建设中药饮片基地。六是努力恢复藤柳竹编产业集群。该市通过积极扶持,产品革新,开拓海外市场,组团参加国内外经贸推介会等,使出口逐年下滑的竹编产业集群恢复并发展壮大。去年市竹编出口从低谷走出,出口总额恢复至4441万元。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信宜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加快信宜振兴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发展战略,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了该市工业商贸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工作中有如下几大亮点:

  (一)飞跃式部署发展工业。该市确定推动该市工业发展新思路、措施,对招商引资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作了飞跃式的部署,确定了加紧建设万亩产业转移园、工业长廊以及江东电子科技城等工业园区,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情感招商”、“以商引商”、“网上招商”、“企业优惠”等多种形式、方法进行招商引资,加快工业的发展。

  (二)积极抓好工业载体建设。该市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抓好工业载体建设。在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方面,产业转移园区共投入建设基础设施和企业建设资金3800多万元,园区供电设施、供排水设施、通讯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内一批项目如装配加工区、高山动物药业公司、汇美电器有限公司、华辉数控有限公司、信宜顺德家俬城、域强公司等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在工业长廊建设方面,该市积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工业长廊沿线的贵子、朱砂、池洞、东镇、水口、镇隆等镇(街道)立足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抓好招商引资,扩大镇域工业经济总量。

  (三)加强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力度。为了做好工业发展各项工作的落实,该市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挂钩工业项目的责任制,加强跟踪服务,抓好一批骨干工业项目的建设,使粤桂公司9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合水中坳风电场项目、镇隆轧铝厂等一批企业加快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此同时,该市抓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扶持特色工业镇加快发展,培植和发展规模企业。

  据统计,该市7个特色工业镇工业产值增幅16.3%,新增规模企业15家,累计160多家,新增规模企业直接拉动该市规模企业产值增长14个百分点,在20个统计单位中,规模企业产值增幅超过25%的单位达8个,成了直接拉动该市工业产值增长的最大亮点。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工业发展,推进特色产业工业强市建设,首先要增强加快工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信宜市经济欠发达,财力十分脆弱。要加快发展,要壮大财力,出路在哪里呢?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来看,发展工业是最大的动力,特别是富余劳动力主要靠工业吸纳。没有工业的带动和支撑,强市富民、跨越发展都将是一句空话,地方财政也只有 “穷路一条”。因此,要加快发展,要壮大地方财力,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工业。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带干部要提高抓工业的本领,认真学工业,懂工业,钻工业,真正成为抓工业、上项目的行家里手,致力谋求工业经济大突破、大发展。

  (一)把握机遇,坚定信心,致力打造全省山区特色工业强市。当前,信宜市发展工业经济面临着新的重大的机遇。省对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从发展环境发面看,信宜的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随着洛湛铁路信宜段即将开通,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长期制约该市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等瓶颈因素将逐步得到破解,该市对发展项目落户的吸引力将越来越强。为此,各镇 (街)要乘势而上,把发展工业的主攻方向放在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上,形成特色工业聚集效应,重点发展资源型特色产业,特别要扶优扶强矿产业、小水电业、风力发电业、电子电器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玉器加工业、、竹器编织业,石化产品后加工和林产化工业、制药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毛纺皮具制衣业等十大重要特色产业。

  (二)把握关键,突破难点,切实解决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当前制约信宜市工业发展的障碍和困难不少,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平台推进不快,引入大项目不多,规模企业不多,用地难,用工难现象突出,技改创新力度不够等。要采取得力措施,对这些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一一予以破解,以推动工业大发展。突破发展载体瓶颈,大力加强园区建设;突破招商引资难点,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突破企业规模小的软肋,大力培植规模以上的骨干企业;突破用地难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工业发展用地;突破用工难问题,努力改善用工环境;要突破技改滞后问题,加快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

  (三)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共同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加快改善投资环境,要在抓好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把力量用到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改善投资软环境上来。进一步简化程序、简政放权,下大力气解决好审批事项多、办事程序复杂、办事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对一些重大项目,要建立行政审批的 “绿色通道”解决企业在登记注册、征地、立项、报建以及供水、供电和原材料供应等发面的问题。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要增强责任感,抓住机遇,克难奋进,扎实工作,加快信宜市工业经济快速、科学发展,把信宜市打造成全省山区特色工业强市。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2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名词。从国家层面到县市层面,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xx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城市和工业强市,如何适应趋势,抓住机遇,将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加快经济建设进程?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最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一、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涟源的电商行业还处于松散摸索阶段。可以说既没有走上正轨的示范企业,也没有特色鲜明的电商平台,只有几家网店和微店。

  (1)就电子商务商业实体而言,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有意识,有思想,有待培养”。20xx年,xx注册成立了电子商务企业——嘉利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是目前唯一的电子商务企业。企业今年7月入驻中南煤炭机械物流园区。直接从业人员258人,办公面积800平方米,仓储中心3000平方米。已建成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的19条物流配送线路和100个村级配送点,发展了1200多家加盟店,网上商城落户85家商户。网上销售了7600多种产品(包括56种当地特色农产品)。目前销售收入28。企业依托本市附属供应商和村级社区服务站,按照b2b2c模式服务农村商业。下一阶段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在三到五年内进一步完善独立电商平台、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但面临资金缺口巨大、人才储备不足等多重压力,有望得到政府大力培育。

  另一种是“有意识,不思考,摸索”。前一阶段,xx市推出了由广州电商企业项瑾集团主办的“xx市特色农产品电商推介会”。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发现很多线下销售好的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电商业务非常感兴趣。这些企业虽然在尝试网上销售,但由于缺乏电子商务人才,基本没有发展电子商务的想法,对依靠第三方平台进行网上销售存在疑虑,无法开发建设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

  第二种是“无意识,不思考,等着看”。这些企业虽然产品不错,市场也不错,但一直不敢尝试线上销售,因为对电商缺乏深入了解。即使他们有自己的网站,也只限于产品推广,不开辟网上交易渠道。他们还在走传统的线下销售的老路,比如实体店,超市,寄售。他们在“网上销售”方面没有动过脑筋,对电子商务仍然持观望态度。

  (2)电子商务参与者也有三种类型:

  一是“实体,在线”的商业个体。这些经营者大多是曾经经营店铺的个体户。他们在上级销售部门的指导下,主要通过实体店参与线上到线下的销售,并尝试通过所代表品牌所属的电商平台从事线上销售。

  二是“非实体、代理”的商业个体。这是目前我市部分年轻创业者热衷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加入某国外厂商的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微店,并在网上销售部分产品,这是f2c的`结尾。

  三是不经营只消费的个体消费者。也就是在淘宝、唯品会等大型电商平台消费购物,相信90%的人都参与过。

  以上三种情况无论哪一种,因为他们运营、代理、消费的电商平台都在外地,所以他们的业务量和消费金额不会计入涟源。这也是xx市社会零售额总量被国外电商平台转移的原因。

  电商行业虽然不是气候,但不代表涟源不能搞电商。我们认为至少有几个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湘中的交通网络是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利条件之一;二是产业优势突出。涟源是省级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三是有强大的“商业”基础,“重义倡商,敢作敢为”的精神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行业保障;第四,旅游文化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名片,便于网上推广。

  二、现场经验

  前段时间我们考察研究了两个电商xx县:江西xx县和湖南xx县。这两个县在农产品加工制造上有产业优势。

  xx县电子商务近两年发展迅速,被评为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全年网上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电商企业13家,20xx年全县实现网上销售额6亿元。他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改造企业厂房,打造电子商务孵化园,把电子商务孵化园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桥头堡”,引进品牌电子商务企业,发挥“龙头”作用,打造网上交易“旗舰店”,带动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通信网”、“流通网”和物流体系,重点建设农村网络设施、农村流通服务中心和冷链物流,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大力实施产业培育,重点培育农业产业,集聚工业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加入农业网络;产业方面,支持传统制造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打造“宁都制造”线上销售品牌;第三产业,以客家宁都文化为基础,将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引入线上销售。

  xx县电子商务始于20xx年,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xx县和省级电子商务模式试点县,拥有3家“湖南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5个自建网上交易平台。目前辖区内家电企业118家,家电企业2200家,电商交易额6.2亿元,20xx电商从业人员1.4万人。他们的主要做法:

  第一,产业融合方面,以当地手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先引导优势传统产业发展电子商务,再向其他产业渗透;

  第二,在发展思路上,主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万村前巷市场工程”和邮政快递物理网络,构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和物流系统;

  第三,在电子商务模式上注重多元化发展,不仅仅是b2b、b2c、o2o等模式,还要发展f2c模式,积极引导电子商务公司搭建自己的交易平台;

  第四,注重特色产品的品牌包装和行业示范企业的培育和引导;

  第五,从制度和机制上,注重三网融合、物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

  宁都和桃江的共同特点: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成立了以县长为首的大型领导小组,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是出台一系列引导措施和扶持政策,对新建电商中心、物流仓储中心、电商企业、自建电商平台、电商示范企业等给予重奖。特别是在xx县批准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后,xx县将把每年1000万元的国家补贴全部用于发展电子商务产业,xx县也将把每年20xx万元的国家补贴用于支持电子商务发展。

  三是以电子商务孵化器或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为重点,科学规划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在电子商务项目建设的用地、审批、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比如xx县规划了3个综合电商基地,5个专业电商基地;xx县由政府出资近900万元租赁一个开发区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器,对落户的电子商务免费提供,3年内免收租金和水电费用。

  四是大力引进和培养电商。一方面,培养干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失业人员和企业人员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标准,建立激励机制。

  五是科学制定考核办法,将电子商务工作纳入各相关单位和乡镇的绩效考核,共同推进。

  三、相关建议

  参照国外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制度和机制。成立高标准的xx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各相关单位纳入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同时,把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放到新的战略高度,纳入各单位、各镇绩效考核范畴,实行整体推进。

  (二)确定“互联网加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和旅游业为重点,将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有效融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先发展电子商务,再逐步拓展电子商务领域。

  (三)规划“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或“电子商务孵化器”等平台。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可以考虑以中南煤炭机械物流园区转型发展为契机,引导其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培育嘉里多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基地内配套设施完善的b2b、b2c等电子商务模式。有条件的话,在现有写字楼或涟水名城等商业建筑的基础上建设电子商务孵化器园区,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电子商务企业入园,发展f2c、o2o等电子商务模式。

  (四)实施“电信网、有线网、互联网”三网融合。鼓励电信、移动、联通等网络运营商建立多线服务器,为电商孵化器和电商产业基地提供云平台服务。同时,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邮政电子站建设,拓宽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快递业务,提高物流配送能力。

  (五)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在鼓励联谊电商回乡创业的基础上,通过机制引导和激励,加大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尽快提高电子商务企业干部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将“电子商务产业”列为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的一大部分,对电子商务产业招商引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同时实施“一案一议”,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多种方式积极引进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3

  一、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20xx年,国际金融风暴对工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致使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比xx年下滑,但工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仍然功不可没,并在逆境中稳步发展。

  (一)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推动工业发展

  县不断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据县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以下简称“二普资料”),xx年全县gdp增长16.7%,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2.7%,对全县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8%,拉动全县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与xx年相比,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小,但仍占全县经济主导地位。

  一是全县工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据二普资料,截至xx年末,全县工业拥有正常运行的法人企业296家,比xx年末,县全国第一经经济普查的242家增加了54家;年平均从业人员15117人,与xx年相比,增长48.3%;拥有总资产536340万元,实现利润69928.4万元,分别比xx年增长101.1%和810.2%。xx年,我县全部工业企业年平均产值1774万元,比xx年的422万元增加1352万元,增长了320.4%。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个数由xx年的21个增加到54个,增长了157.1%;其年平均产值由xx年的3534万元增加到xx年的8934万元,增长了152.8%。

  二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二普资料显示,xx年底,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从业人员占7.6%,分别比xx年底增加了0.17和4.67个百分点;xx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比xx年增加了2.81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我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中,全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化而逐渐消亡,而是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其在工业经济的比重也在明显上升。

  三是私营经济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二普资料,xx年底,全县拥有私营工业企业245家,比xx年增加了35家,增长16.7%,占全部工业企业单位数的比重为82.78%,比xx年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其在xx年全年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173571万元,在全部工业中所占份额由xx年的36.7%下降到33.1%。但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8%,占到全县工业经济近三成,所以私营经济仍然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大中型工业主体地位十分突出

  1、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体地位显著。xx年,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和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大中型工业分别占70.9%和55.4%,虽然总资产所占比重比xx年减少4.5个百分点,但是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却比xx年增加了26.7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经济贡献率高达104.1%,由此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分企业规模看,xx年末,全县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5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4家;5000-10000万元企业7家;3000-5000万元企业11家;1000-3000万元企业30家。

  2、放开搞活小企业的步伐稳步迈进。据二普资料,截至xx年底,全县小型工业企业共有242户,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户数的81.8%,与xx年相比,小型工业企业增加21家;从业的人员达到12763人,占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76.8%。xx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有小型企业50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2.6%;从业的人员达到6918人,占64.2%。

  (三)支柱行业依然是全县工业的脊梁

  我县工业以制造业和采矿业为主,其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95%,两大支柱行业集中度高,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巨大。

  据二普资料分析,在全县1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0个行业属于制造业,有2个行业属于采矿业。截至xx年末全县制造业和采矿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4.4%;年平均从业人员10255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平均从业人员数的95.2%;年末拥有总资产47094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资产的比重达90.5%。制造业和采矿业对全部工业的贡献份额:总产值为97.2%,主营业务收入为96.6%,实现利润为97.7%。

  在12个制造业和采矿业行业中,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的饮料制造业和原煤开采和洗选业合计占比重为89.2%,可谓之为我县工业支柱产业,其中,饮料制造业占63.5%;原煤开采和洗选业占25.7%。

  二、现实差距的突出表现

  目前我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审视当前我县工业发展状况,在与全省59个扩权县和全市其他县区的比较中,我县工业的总量不大,优势资源利用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新增项目投入不多、发展后劲短缺等现实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破解发展难题。

  1、工业投入对工业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尽管国家政策引导从投资推进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但我县工业近几年的投资在这种转变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直接导致全县工业增量有限、增长后劲不足。

  xx年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23.7亿元,比xx年增长43.5%,其中,工业投资完成额为198.1亿元,增长116.8%。同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22.8亿元,增长71.1%,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额为12.4亿元,增长54.7%,速度比全市低62.1个百分点。

  另外从我县工业投入内部构成看,资金大量用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扩建,真正新建企业项目不多,xx年,在全县工业完成的12.4亿元投资额中,新建项目投资3.3亿元,仅占26.9%,还不到三成。同时新建项目建设进展也比较缓慢,建成投产时间延后。

  2、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步伐不快。

  从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县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全省、市内比较而言,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明显趋于弱势。

  3、优势资源利用不足,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农副产品加工业规模小、发展慢,引导农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其次是煤、电、化一体化综合利用有限,产品附加值提升不明显;第三是现有生产资料利用不足,特别是洗煤企业生产资料急需整合利用。

  三、谋求发展的路径思考

  1、从当前我县经济运行情况看,有三难:

  一是难在国内外经济因素的互动影响不易控制。

  二是难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易短期突破。

  三是难在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环境不易把握。

  2、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我们结合国家和省、市关于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找准制约我县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发展饮料制造业。

  二是提升发展原煤开采及洗选业。

  三是科学发展医药制造业。

  四是稳定发展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五是着力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4

  小微型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户的统称,小微型工业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以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小微型工业企业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03.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掌握小微型工业企业发展状况,市统计局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全部小微型企业和部分规模以下企业及个体户进行了调查,结合常规统计数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微型企业整体运行现状

  (一)小微型企业数量占比大

  20xx年,全市小微型工业企业数量为46763家,全部工业企业数量47090家,小微型工业企业占比高达9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数量为88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73%;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没有全面统计,目前掌握的数据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9613家,个体户36265家。

  (二)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速低位运行

  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增速5.9%,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增速更低,全年增速3.9%,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6个百分点。

  从近五年增速情况看,20xx年-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速波动较大,20xx年增速19.6%,20xx年7.1%,20xx年13.7%,20xx年-4.3%(主要是受国家统计局执法检查的影响,剔除该影响因素,可比口径增速2.5%),20xx年5.9%。五年间增速回落明显,20xx年虽有所反弹,但仍在较低区间运行。20xx年~20xx年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增速也明显偏低,20xx年增速2.2%,20xx年3.6%,20xx年3%,20xx年5.1%,20xx年3.9%。

  (三)小微型企业效益指标运行平稳

  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0.62亿元,增长5.6%,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2%)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50.5亿元,增长0.3%,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8%)0.5个百分点;资产总计753.82亿元,下降0.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3%)1.1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主要效益指标运行平稳。

  从近五年效益指标运行情况看,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0.62亿元,较20xx年增加253.49亿元,20xx年~20xx年均增速7.9%;利润总额50.5亿元,较20xx年增加11.19亿元,年均增速9.4%;资产总计753.82亿元,较20xx年增加276.05亿元,年均增速10.2%。小微型企业主要效益指标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较快发展的态势。

  (四)小微型企业科技研发支出增长较快

  20xx年,xxx市(不含长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研发(R&D)活动的企业共185家,其中小微型企业95家,占比高达51.4%;全市科技研发(R&D)活动的企业同比增长xxx.9%,其中小微型企业同比增长30.1%,增速高于全市15.2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R&D)内部支出23.04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小微型企业科技研发(R&D)内部支出3.69亿元,同比增长67.4%,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59.7个百分点。

  (五)超六成小微型企业资金情况基本正常

  从企业资金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8.1%的企业认为20xx年企业资金较为充裕,58.5%的企业认为资金处于正常水平,资金充裕和正常的企业占比高达66.6%;另外,还有33.3%的企业认为20xx年资金较为紧张。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2.9%的企业认为20xx年企业资金较为充裕,62.6%的企业认为资金处于正常水平,资金充裕和正常的企业占比高达65.5%;另外,还有34.5%的企业认为20xx年资金较为紧张。

  (六)小微型企业全年经营情况预测有所分化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对20xx年全年生产经营情况的预计较为乐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预计相对较为悲观。

  从产值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65.1%的企业预计20xx年产值较20xx年增长(按照企业数量计量,下同),21.9%的企业预计持平,仅有13%的企业预计下降。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22.9%的企业预计20xx年产值较20xx年增长,22.7%的企业预计持平,37.1%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17.3%的企业说不清楚。

  从盈利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36.3%的企业预计20xx年盈利较20xx年增加,41.2%的企业预计持平,20.7%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1.8%的企业说不清楚。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20.5%的企业预计20xx年盈利较20xx年增加,26.6%的企业预计持平,39.6%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13.3%的企业说不清楚。

  从税金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50.7%的企业预计20xx年税金总额较20xx年增长,31.7%的企业预计持平,17.4%的企业预计下降,0.2%的企业说不清楚。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17.1%的企业预计20xx年税金总额较20xx年增长,28.2%的企业预计持平,17.1%的企业预计下降,另外还有37%的企业说不清楚。

  二、小微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小微型企业经营粗放,多数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主要依靠高投入、高能耗和低成本、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缺少话语权。近几年受到市场大环境影响,各地小微型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要素瓶颈、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重重难题,在一定范围内压力剧增。

  (一)融资难,投资意向减弱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小微型企业经营缺乏资金的情况仍未得到改变。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小微型企业财政信贷方面的支持,但是由于制度尚未完善合理,优惠政策宣传还不到位,加之小微型企业信用度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能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小微型企业比例仍然很低。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认为导致资金紧张的原因中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43.1%;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认为导致资金紧张的原因中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15.8%。

  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通常企业借入资金越大,越是显得企业活力充沛。因此,经营者希望资产负债率稍高些,通过举债经营,获得充足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兴市场,增强企业活力,获取较高的利润。而从近五年企业资产负债率看,20xx年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4%,20xx年为55.3%,20xx年为51.3%,20xx年为49.7%,20xx年为48.8%,资产负债率呈现出下滑态势,反应了企业家信心不足,再投资意向减弱。

  (二)招工难,守成思想加深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越来越大,与他们的父辈相比,除了薪酬待遇外,他们对于工作环境、住宿条件、企业文化也有较多要求,而企业则希望招收吃苦耐劳的`熟练工。供需诉求上的矛盾加剧了用工紧张、用工不稳定,多数企业招工,已经成为一年中不间断的工作。招人难,培养员工也难,小微型企业没钱、没有培训团队,更不能让员工走出去与外界进行交流。再加上小微型企业没“钱”途,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也不具吸引力,这就造成员工流动快,难留人。由于员工“跳槽”频繁,小微型企业主也懒得花太多钱培养人员,更倾向于招有经验者。实力弱,不想花钱培养人,然后就留不住人,更不想培养人,结果又难以发展……许多小微型企业陷入了这个怪圈,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也不利于xxx市劳动者就业、定居。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用工需求比20xx年上升的仅占24.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用工需求比20xx年上升的仅占xxx.4%,也从侧方面反映了企业对劳动市场中劳动者综合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和企业面对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的守成思想。

  (三)成本提高,生产经营困难

  受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国内物价持续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再加上工人工资水平提高,小微型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中,48.1%的企业预计成本上升;在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中,39.6%的企业预计成本上升;20xx年~20xx年全市小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企业销售费用年均增长8.5%,管理费用年均增长9.9%,加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企业规模无法得到质的改变,无法发挥小微型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能力,作为市场风向标和排头兵,无法不断革新,不能引领发展潮流,就不能体现出小微型企业的优势,在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大环境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便会土崩瓦解。

  (四)眼界狭窄,管理决策失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市场辐射面较窄,仅仅以一时的需求供给判断资金分配和未来发展难免会出现决策失准的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小微型企业导致资金紧张原因: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43.1%,因管理或投资造成的存货资金占用较多、货款回笼慢、扩大再生产、基建投资和投资金融性资产等占45.4%,运营成本占11.6%;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导致资金紧张原因: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占15.8%,因管理或投资造成的存货资金占用较多、货款回笼慢、扩大再生产、基建投资和投资金融性资产等占67.1%,运营成本占17.1%。除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外,企业家因对市场判断失准或企业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资金紧张的情况尤为突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因不合理投资或管理导致资金占用的情况尤为严重。

  三、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一)把控源头,指导引领

  受到环保或其他政策性因素影响,有一部分企业在资金人员都充足的情况下,依旧不能开工生产或限制生产,严重打击了企业积极性,也不利于推进和谐xxx的建设,因此需要在企业创建投产初期就对企业进行严谨审查,对于企业生产是否和政策有冲突,对环境是否有大的危害,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有好的市场前景等等情况进行评价说明,指导企业把资本投入到更有益处、更有回报的资本市场,把问题解决在摇篮状态,对于已经存在且存在问题的企业要积极协调沟通,不能一纸禁令打天下,要管帮相结合,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走出困境。

  (二)校企联合,专职培训

  利用好xxx高校多、涉及面广的优势,鼓励和支持校企联合,定期举办小微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交流会,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创建小微型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对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登记备案,定点培训,使待业人员都能有一技之长,形成xxx人才库统筹调配,协调解决人员配置不合理,找人不对口等问题,保证人才在企业竞争中流动,在xxx稳定中成长。

  (三)普及政策,做好服务

  对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报纸、电台(电视台)、政府站等形式集中对外宣传。集中办理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的部门,编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小册子,提前告知办事程序、明确许可条件、承诺办理时限,告知办理进度。

  (四)搭建平台,引导帮扶

  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鼓励小微型企业向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集中,园内消化,互补互帮,整合物流,营销资源,降低单个企业生产成本。搭建小微型企业创新平台,按照“政府支持、企业自治、市场化运行”的原则,为小微型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中介服务,鼓励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搭建小微型企业电商平台,加大宣传,鼓励交流,提高产品市场辐射面。对于重污染企业鼓励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先进的企业以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实现企业的合作转型、产业提档升级。

  (五)以大带小,提质升级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企业因为企业管理或不合理投资导致资金紧张的情况占半数以上,其实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问题,企业的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小微型企业或小个体因为管理层接触的社会面相对较窄、对政策理解不及时、管理水平不高,在本就艰难的市场大环境和运营成本提高的情况下企业还因决策失误,困顿频发,可谓是雪上加霜,急需政府联合本地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和有关部门对企业家进行不定期会谈,引领发展方向,以大带小,提质升级。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5

  近些年来,xx市工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立足绿色产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取得了发展。止2007年底(下同),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66822万元,全年增加值突破30亿元。

  一、工业经济发展态势

  (一)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十五"以来,xx市立足市情,确定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坚持走“药、水、游”的产业发展之路。已形成了以系列xx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金州矿产和汉江水电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二)工业发展为财源建设注入了活力。规模以上企业中,税收超千万元的9户,500-1000万元的10户,100-500万元的52户,100万元以下的104户,实现利税45428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做出了贡献。

  (三)工业发展为劳动力培训就业提供了场所和岗位。据统计,xx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3063人,有部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师资和实习场所,积极为企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支持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二、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xx市工业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存在着"小、低、难、少、短、散"等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一)"小",即: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安康市1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仅有8户,5000万元-1亿元的11户,1000-5000万元的70户,1000万元以下的86户。整个工业企业数量与业务收入在全省排名靠后,经济实力弱;且企业发展受资源限制后劲不足。

  (二)"低",即: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全市工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1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68.9%,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结构特征较为单一,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三)"难",即:融资难,投入不足。目前安康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较大,由于资金的困惑,导致有的项目无法及时上马,失去商机;有的项目一拖再拖,难以按期建成投产;有的企业因无力实施技改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成本高、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有的技改项目竣工后,因流动资金缺乏不能正常生产,产品更新换代始终迈不开步伐,资金制约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少",即:科技人才少,管理滞后。目前,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小,且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懂技术、善营销、会管理、素质高的企业人才十分缺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据了解,近五年来安康市工作的工科院校本科生大部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选择企业创业的很少。由于没有一套吸引、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工业企业人才断档匮乏,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滞后、产品成本高、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

  (五)"短",即: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大量的优质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例如安康市的杜仲、黄连、天麻等优质药材没有进行深加工,仅仅在出售药材,黄姜的开发也仅停留在原料上,由于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提取率低,原材料损失大,污染严重。

  (六)"散",即: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体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54.73亿元,中、省和市属工业产值就达24.18亿,其余30.55亿元分散于一区九县。这种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不利于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利于工业资本效率的提高。更为突出的是,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必然造成工业企业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工业企业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思路和重点

  (一)抓好产业配套,延长矿业链条。要把铅锌汞锑生产加工作为安康市的工业支柱产业抓好做强。目前,国内外铅锌汞锑产品市场需求两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抓住这一发展有利时机,想法设法引进发展一批矿产业配套企业和深加工项目,并在土地、能源配置、交通物流、产业配套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前做好规划,提高产业园区度和企业竞争力,为矿业大发展提供平台。通过由小促大的发展,逐步完善产业体系,打造矿产业集群,实现核心企业加配套企业加集群效应等于主导产业的链式经济结构。

  (二)立足地域优势,发展安康绿色中药产业。制药、加工企业要建立稳定可靠的gap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校、知名制药企业的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做强龙头企业,强力推动工业快速发展。把工业发展放在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的中心地位,从壮大绿色产业的龙头企业入手,强力支持民荣食品、秦东魔芋、成林油脂、昊华和江华钡盐等企业尽快达产达效,竭力推动安康正大、北医大制药、宝业和巴山丝业、旬阳烟厂、泸康酒业、通用机械等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着力抓好昊华钡盐二期、石泉钒钛磁铁和旬阳鑫源选矿等重点企业扩能技改项目。走出一条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又好又快的工业发展路子。

  四、对策和建议

  (一)因势利导,转变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导,是落实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加快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安康市经济工作的重心是以农为主,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抓产业、抓劳务输出、抓投入,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产业富民"初见成效,但工业发展仍徘徊不前。如果说抓农业是抓脱贫、抓温饱,那么抓工业就是抓财源、抓就业、抓社会稳定。

  (二)突出工业,强化招商,在加快发展上求突破

  一要,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在引进带动性强的工业项目上有所突破。要瞄准国家产业政策上项目,围绕资源优势上项目,依托骨干企业上项目,招商引资上项目。通过引进和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对财政贡献大、有强势推动力的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二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全民创业上有所突破。民营经济是安康市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群体,是安康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也是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要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个体经营户和率先发展起来的农民兴办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向股份制、集团化发展。

  三要在引进外资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周边地区实现产业对接与合理分工;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与国内一些大企业、大公司的联系和驻外办事处的桥梁作用,突出矿产业、制药业、水电等重点产业,开展宣传推介,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投入。

  (三)深化改革,提升素质,激发人才创业活力

  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将过去办过工业的人才以及懂经营、会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派驻企业帮扶,并出台适合工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政策,重奖对工业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竞争的环境。

  二要把培养企业家队伍作为加强工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采取专题培训、考察学习、专家讲授等多种方式,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提高管理水平。

  (四)转变职能,优化环境,形成发展合力

  一要着力用硬手段来改善软环境。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不懈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有序的市场体系,从服务的视角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要努力形成工业经济发展的合力。市县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齐心协力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只有安康市上下增进共识,积极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增强安康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招商引企的吸引力和全民创业的感召力,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及各行各业的共赢,才会力促安康突破发展。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6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狠抓产业培育、项目建设,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膨胀,企业效益逐步提高。20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26.9亿元,同比增长32.5%,占全市总产值的9.96%;企业总数达138家,占全市总量的16.7%;实现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38.1%,占全市总量的5.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305.3亿元,增长8.3%;从业人员达36000余人。

  (二)工业主导产业支撑作用逐步凸显。全县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新医药、资源再生利用等主要产业实现总产值76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1%。“有机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初具规模,利津经济开发区有机化工产业园成功申报了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不断延伸石化产业链条,加快开发下游产品,实现了由石油化工向精细化工的转变;依托利华益集团、津博化工等骨干企业,成功申报了山东省石油化工产业集群,20xx年石化产业实现总产值670.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2%,利润34.6亿元、占56.6%;全县石油装备制造等企业发展势头较好,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0.8亿元、占4%,利润3亿元、占5%;纺织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总产值27.4亿元、占2.7%,利润2.1亿元、占3.5%;新医药产业平稳发展,实现总产值18.6亿元、占1.8%,利润1.5亿元、占2.5%;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实现总产值4.4亿元、占0.4%,利润0.5亿元、占0.8%。

  (三)乡镇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健康发展。从20xx年统计数据看,绝大部分乡镇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增加,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重点集中在凤凰城街道、陈庄镇、盐窝镇等几个乡镇街道。其中,凤凰城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3.3%,实现总产值476.3亿元、增长40.6%、占46.4%,利润23.3亿元、增长48.7%、占38.1%;陈庄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占全县总数的15.3%,实现总产值188.9亿元、增长42.5%、占18.4%,利润10.2亿元、增长43.1%、占16.6%;盐窝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占全县总数的22%,实现总产值168.4亿元、增长19.8%、占16.4%,利润14.3亿元、增长32.5%、占23.4%。

  (四)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20xx年,全县列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家,涉及石化、新能源、新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多个行业,资产总额37.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52.6亿元,同比增长62.7%;主营业务收入156.1亿元、利税17.6亿元、利润10.6亿元,分别占14.9%、14.8%、16%、17.3%。

  (五)工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确立了“两极一带”的战略发展格局,利津经济开发区、陈庄工业园、利津滨海新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配套能力和承载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荣乌高速、德大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设投用,交通环境显著改善,区位优势不断显现;国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等与周边地区相比优势明显。同时,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制定完善审批服务等工作制度,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有力促进了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环境、人才环境、市场环境等的改善,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小,产出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26.9亿元,仅占全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312.59亿元)的9.96%;平均总产值6.85亿元,仅占全市平均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总产值12.52亿元)的54.7%。全县1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产值过200亿元的仅1家,10~30亿元的20家,5~10亿元的35家,其余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不到5亿元。

  (二)盈利水平低,财政贡献小。20xx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7.04亿元,仅高于XX区,列全市五县区(XX县、XX县、XX区、XX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47亿元、10.33亿元、8.69亿元、6.65亿元)倒数第二位;企业平均利润4082.64万元,仅相当于XX县的28.5%、XX县的36%、XX区的.44.2%;有2家企业亏损,12家企业停产,7家企业的利润和利税出现负增长。1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上缴税款超过100万元的只有18家,超过1000万元的只有4家,上缴税款不到10万元占60%以上。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全县除石油化工外,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整体存在着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低的问题;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4.85%,比全市平均比重低17.51个百分点,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在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技术含量低,物耗高、污染高,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主打品牌少,附加值低。

  (四)缺乏高素质人才,制约企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缺乏高级管理人才,80%以上企业仍沿用家族管理模式,管理不到位,资本运营能力差,效益难于提高;科研人才严重缺乏,拥有研发中心的企业寥寥无几,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导致优质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

  (五)项目储备少,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发展主要靠招商引资,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绝大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立时间短,自身膨胀能力差,发展缓慢。企业研发能力弱,产品不能达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企业项目少,抗风险的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7

  按年初安排,从6月份开始,县政协先后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多次深入城东工业集聚区,对集聚区整体规划、土地储备利用、项目建设进展、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发展现状

  城东工业集聚区是县委、县政府于年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县域工业园区,年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园区,年被省工信委批准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年,按照建设百亿元产业园区的要求,县上对集聚区总体规划重新修编,集聚区分东、西两个部分,规划面积近期达12平方公里,远景将达到20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优化招商环境、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集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至目前,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4亿元,完成了西区部分主干道路整修、拓宽、硬化、绿化、亮化及路网路基修筑工程,完成了水、电、路、通讯、土地“四通一平”工程,建成了集聚区综合楼暨工业展馆,基本满足了入园企业建设、生产的需要。

  (二)发展定位更具特色。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城东工业集聚区在近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立足我县独具特色的农副产品资源基地优势,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建设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着眼以招商引资引智带动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提升能力,创新创业,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创业园;围绕农副产品延伸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定位。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成功引进了紫轩酒业、中天公司等一批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年续建项目9项,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新开工项目9项,设计总投资6.6亿元。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项,1000万元以上项目8项,至目前进入试生产的项目4项,设备安装到位的项目2项。今年以来共完成项目投资4.83亿元,项目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四)集聚效应正在显现。目前,集聚区入驻企业116户,其中工业企业86户,涉及生物质能开发、特色林果产品加工、葵花葡萄等籽皮核延伸开发、生态农膜生产、有机肥料生产、废旧地膜人井系列产品生产等领域。年当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8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亿元,上缴工业税金1275万元,集聚区税金占全县工业税金的比重达到27.6%,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

  (一)集聚区品味和档次尚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集聚区现有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设计标准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入驻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二是绿化林木灌溉成本高、难度大,部分地段树木枯梢、死亡现象较为严重。集聚区用于绿化灌溉的水源井仅有一眼,供水难与需水量大的矛盾较为突出,加之树槽开挖不平整、不规范,灌溉难度大,致使部分树木因灌溉不及时而死亡。

  三是集聚区及周边环境亟待优化。集聚区内现有5户废旧地膜收购企业,由于在晾晒和加工过程中防护措施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县城污水处理厂距离集聚区较近,夏季气温较高时存在空气污染现象。地处纬五路的牛羊交易市场管理无序,存在占道经营、损坏道路、破坏树木、乱倒污水、乱堆垃圾、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地处纬二路和纬三路以西的上雷滩垃圾成堆,影响环境整洁。四是个别地块批而不建,影响集聚区整体形象。

  (二)项目承载能力和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入园项目势头增强和集聚区土地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北区规划范围内,除原有商服、工矿仓储、公用设施、住宅、交通等已占土地外,已收回储备的机关农林场共计1515亩,其余为石羊河林场大滩分场和苏武乡橙槽村五社耕地。在已储备的项目建设用地中,目前10亩以上可利用土地仅有6宗268亩,远不能满足集聚区开发建设需要。另一方面,已落地项目中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不明显。

  (三)生产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尚需进一步关注。

  一是集聚区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集聚区建设投入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融资,运营创新模式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部分项目因建设资金未能及时到位,建设进度较为迟缓甚至停滞。

  二是企业自身积累有限,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效益的发挥。

  (四)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尚需进一步重视。产业快速发展与人才支撑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集聚区现有人员中懂产业、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较为匮乏,制约了集聚区经营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特别是具备足够的工科、经济管理和财务知识的人才还十分有限,管理服务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一)立足优化布局,高起点抓好集聚区规划。要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一要优化配置好集聚区土地资源,按照先西区,后东区的'顺序,分年度将集聚区规划范围内所有未利用的国有集体荒滩收储,作为集聚区项目建设后续储备用地。将集聚区规划范围内的石羊河林场大滩分场所属农用地置换为项目建设储备用地。积极探索建立与石羊河林场共同开发建设机制,依托石羊河林场土地及农林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集聚区与石羊河林场互利发展。

  二要严格执行《城东工业集聚区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提高准入门槛,对拟引进或建设的项目,要提交可研报告及规划建设平面布置图,合理规划用地。要建立退出机制,限定开工期和建设期,对圈而不建或未按《项目入驻合同书》建设的项目,要求退出项目用地,杜绝以上项目为名的套地行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把集聚区建成高效能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二)立足因地制宜,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将城东工业集聚区列为省级工业园区,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建设资金,高起点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适度超前。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适度超前抓好集聚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因为资金制约而降低建设标准。

  二要梯度推进。要依托项目建设集聚区,根据入园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科学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园区整体功能。

  (三)立足多管齐下,高水平抓好集聚区管理服务。

  一是完善集聚区管委会职能。建立“一站式”服务管理机制,对入园企业相关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个程序办理、一个机构回复、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发挥管委会职能作用。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通过意向项目抓对接、申请项目促入驻、入驻项目赶进度、建成项目增效益,尽快引入和促成一批骨干项目入园发展。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注重培育和扶持壮大本土企业,使其成为集聚区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动力引擎。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协调银行融资、吸纳社会投资,探索建立社会化投融资体系,努力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

  四是部门联动,实行精细化管理。牛羊交易市场方面,要创造条件改善市场内住户生产生活环境,制止破坏基础设施和乱建乱搭、乱堆乱泼等现象发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快选址建设“伊斯兰清真交易市场”,将集聚区内回族群众集中安置发展。“白色污染”方面,要加大整治力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收购点限其停产和退出。绿化方面,要加强园内树木的管理抚育,对已死亡的树木及时清理,并选择适宜树种进行补栽。可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作为灌溉用水,可采取招投标的形式对绿化带进行承包。

  (四)立足人才兴企,高质量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引进和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工业经济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流动、引进和服务保障机制,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重视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通过组织赴发达地区学习、外出考察、集中培训,建立企业家联合会等途径,进一步增进信息交流和产业合作,不断增强他们的赶超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结合“全民创业”行动,评选“创业之星”,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家,要在政治上授予荣誉,经济上给予重奖,努力形成激励企业家成长、有利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8

  一、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20xx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29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49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较上年新增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53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实现销售产值24430万元,同比增长23.69%,工业品销售率达96.5%,年末从业人员2355人。2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合计81899.9万元,其中:国有资产60014.6万元,占全部资产的73.28%。实现利润116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实现税收2115万元,比上年增长9%,工业占gdp的比重为12.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gdp的份额达到7.0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3.5:15.4:31.1调整到51.1:16:32.9。

  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县域经济民营化战略的实施,全县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一)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工业经济的领导,成立了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决定》,组建了工业发展专班,建立了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联系企业制度,完善了加快工业发展的一系列奖励办法,有力的促进行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县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

  (二)经济成份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从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方面大力扶持,逐步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工业企业。据统计21户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户,私营企业16户,港澳台资企业2户,非公有制企业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136万元,同比增长45.09%。截止20xx年底,全县除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朝阳电业为国有企业外,其余的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拍卖,顺利地实施了职工买断工龄,企业买断产权的以民营化为主的工业企业的结构性调整。企业由国有转向民营化,不仅破除了传统体制的束缚,更重要的是激活了民营资本,更新了职工的观念,增大了择业的灵活度,使原有的资本结构得到重组,资源得到重新开发,人员得到合理安置。应该说在“十五”期间通过县域经济民营化,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发展模式,为“十一五”我县工业企业发展奠定了较好地基础。

  (三)骨干企业增幅明显。在全部产值中朝阳电业、电力公司实现产值9700万元,6家规模以上煤矿企业实现产值3638万元,“两电一煤”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52.67%。原康丰公司重组为三益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后,当年实现产值1928万元,鑫鑫麻纺、利安隆化工、发夏食品等一批骨干民营企业快速崛起,有力地带动了我县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多,总量增大。到3月底止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xx年的16户,实现产值19792万元,发展到20xx年的21户,实现产值25322万元,产值增长27.94%。20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望发展到24户以上。此外,县工业发展领导小组还将佳德木业、瀑源化工、建兴石材、小河电站、江博竹制品等十一户作为重点扶持的企业,部分企业年内将达到规模以上企业要求。

  (五)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xx年末已初步形成了以世纪通煤矿为龙头的煤炭产业,以朝阳电业、电力公司为龙头的电力产业,以协力水泥、建兴石材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三益化肥、利安隆为龙头的化工产业,以仁仁硒茶、发夏食品、新龙茶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

  (六)工业项目工作真正实现了建设一批,新建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20xx年全县续建的工业项目有14个,新建的工业项目18个,争取的工业项目有17个,储备的工业项目7个。一批电力建设项目为开发××县水、煤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工业企业职工保障体系趋于完善,多数企业参保意识得到增强。到20xx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80.78%,三险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分别为1708人,394人,54人。

  二、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县工业企业发展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整体素质偏低。

  一是部分企业起点低,设备、技术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不佳。楚霸建材、楚焱纸业、三益化肥等企业主要设备年久失修,急需更新和淘汰。

  二是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跟不上,经营者管理水平更是急需更新。一部分企业选择了家族式管理模式,个别企业形式上是股份制企业,而实际上没有按照股份制企业经营方式运作,大股东在外摇控,小股东各自作主,持股人难以沟通、协调,不能形成内部合力,影响了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

  三是人才缺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需要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但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报酬难与发达地区相比,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如发夏公司引进一个学生物的大学生到该厂工作,不到一个月就不辞而别。三益化肥离城较远,条件较差,一些技术骨干相继外出到中等城市打工。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为了减少开支,管理人员一人身兼数职,结果是本职没有作好,兼职管理不到位。

  (二)融资难,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

  银行商业化以后,在评估授信、贷款评估、手续审批、扶优扶强等方面与民营工业企业发展不十分匹配,小额贷款成本较高,银行惜贷,对民营企业偿贷能力、信誉度存在疑虑。业主想贷款贷不出,融资难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

  (三)规模小、效益低,对财政的支撑能力弱。

  20xx年我县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朝阳电站、电力公司等五家,应交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只有朝阳电业有限公司一家,应交税金50至100万元的`民营企业4家,应交税金20万元至50万元的4家。

  (四)缺乏知名品牌。

  目前我县工业产品在周边县市打得出、叫得响的产品不多,更没有一户上规模上档次的知名企业。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法人说不清企业基本现状,讲不明企业发展方向,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

  (五)少数企业法人劳动法规意识不强。

  尤其是一些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不愿给员工参保,用工合同签约率低,加之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对参保没有认识,流动性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三、几点建议

  为了促进我县工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针对我县工业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对我县可供开发的资源要开展有重点的祥查,在积级开发,注意保护的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加大工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有关部门要根据县委经济工作的转型,摸清现有工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状况,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引进人才计划。通过培训造就一支精通管理,善于经营,敢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同时,切实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理、帮扶力度,有关部门对现有企业进行一次综合体验,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劳动法规执法力度,切实增强企业对劳动用工行为的规范,使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坚定不移的实施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转变,统一全县各级各部门的认识,早日实现“工业兴县”、“工业富县”的奋斗目标。

  (四)进一步加大工业项目的研究、谋划、申报等基础工作的力度,真正把“一名领导、一个产业、一个专班、一笔经费”的工作思路形成长效机制,抓出实效。切实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降低入门标准,提高优质服务,吸引优势产业进驻园区,为我县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10-09

茶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10-08

橡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10-10

工业办林产业调查报告07-02

黄金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10-12

乡镇葡萄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10-12

关于核桃产业发展调查报告03-11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调查报告10-07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05-16

有关造船产业健康发展调查报告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