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德育渗透课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0-10-15 19:09:22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德育渗透课题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德育渗透课题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德育渗透课题调研报告

  篇一:德育渗透课题调研报告

  【摘 要】本课题以现代德育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我校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情况,进一步完善健全了学校与家庭、社区互相沟通和协调德育管理体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了丰富德育内容的一些途径及办法,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管理制度,为学校、教师、家长等提供了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活动方案等研究成果。

  【关键词】创新 机制 丰富 德育 活动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的研究是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现实需要

  丰富初中德育内容和创新德育机制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普遍认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普遍注重学校德育和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的实践性以及互动机制的可操作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大教育系统,为全民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活环境,发展终身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全民素质,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单一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互相配合和协调,才能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校位于安康中心城市繁华地带,建校3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以优异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理念。自2001年跻身于省级“示范初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法制校园”之后相继荣获“初中教育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课改示范学校”。随着我校社会知名度逐步提升,要求进入我校就读的学生逐年增多。班大人多、校园面积相对狭小(现有5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00余人,校园面积15亩,校舍面积16770平方米),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中不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因素比比皆是,上述多种原因,对教育大环境造成了家庭教育“教不得法”,社会教育“鱼龙混杂”,学校教育“独木难支”,有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根据教育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发展现实需要,我们确立“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研究课题,旨在不断尝试初中阶段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德育活动内容,在校内狠抓德育工作,同时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与社区,使我校德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展该项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理论和家庭、社区教育理论,有利于指导学校德育实践,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等提供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研究目标

  1.完善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互相沟通和协调的途径及办法;

  2.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探索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3.探讨德育工作在思想品德等学科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渗透;

  4. 通过课题研究,以达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德育管理制度的目的。

  三、理论依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2.“双主体”理念。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规定和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办法开展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寻成长动力,自择成长办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做法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做法。

  3.生活德育的理念。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成长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社会生活活动来实现。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办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成长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做法成长的基础。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分析我校学生思想现状;通过师生相互评价分析师生的认同程度;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明确学校与家庭、社区德育内容需要。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我们的行动研究将基于我校各项德育特色活动,由本校的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并实施对策,不断地反思行动的效果,达到“行动”和“研究”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篇二:德育渗透课题调研报告

  20XX年4月――20XX年12月,我校针对近500名学生进行了科研课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的研究实践活动。自课题成立以来,在学校领导关心、指导和全体实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多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我们的课题已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而我们的现实德育又普遍存在着“客体化”现象,以“服从”、“听话”为培养目的,以灌输和强制为主要方法,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和道德准则的传递、演讲,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学生对道德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自身的道德需要,而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少独立思考和自我内化,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视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没有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

  要对他们施以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好我们的课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施以德育教育,全面推进““经典启德,文化育德”的办学宗旨。学校的大量时间是多科课堂教学,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语文学科、音乐学科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应每时每刻地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中。同时《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只要任课教师善于挖掘、精于融会贯通,并把它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一定会取得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在德育过程中,让学生健康成长,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更好的发挥德育的作用,把学科教学变成形式多样的德育载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便抓住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大好时机,所以本课题组觉得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各科实验教师都要树立德育为核心的育人思想,明确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明确只要是教师都应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并结合生活实际,坚持从小事做起,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2、各科实验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并理解科学的德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3、各科实验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能掌握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找准各学科实施德育的着力点、问题的渗透点,并能创造性地加以联系,力争形成体系。

  4、各科实验教师通过研究实践,深入研究学科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全面统计当前小学各学科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寻求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渗透点”,注重德育的实效。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应每时每刻地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中。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并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而要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就应该对学科德育进行必要的研究。学科德育是小学通过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牵动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实践活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德育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然会更好地发挥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充分体现德育的评价功能和发展功能。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构建出小学德育新模式,促使学生主体认识的内化,增强其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自我做人能力,完善学生品德,升华学生人格。

  1、理论价值:

  充实了德育体系理论,充实了素质教育理论,对全面素质教育起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我校课题组成员是一批素质精良的中、青年教师,具有扎实的教育基础,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2、实践价值:

  (1)培养锻炼教师队伍,形成“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良好氛围。

  (2)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人生的理想。

  (3)积累大量的经验资料,对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四、研究目标:

  目标一: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全体实验教师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标二: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广大教师逐步掌握与德育相关的基础性理论,在实验中充分了解不同学科中的“育人因素”,并坚持以这些德育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实际的且行之有效的学科德育的方法及途径。

  目标三: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准确提炼和寻找到学科德育的切入口,寻求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渗透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力争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及心理素质方面有所突破,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法纪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研究内容: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2、完善各学科每章节德育教学的渗透点及内容。

  3、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

  六、研究步骤:

  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把学生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促使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本课题研究从20XX年4月开始实施,2013年12月完成,课题实施准备分3个阶段完成,研究周期暂定3年。

  第一阶段(20XX、4—20XX、7)确定研究课题,成立课题组,初步制定研究方案,学习理论,填写课题研究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制定课题计划,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设计编制学生调查问卷,进行学科德育现状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尝试进行德育的渗透性研究。

  第二阶段(20XX、8—20XX、7)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的程度。组织进行学科德育案例研究。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的深化研究,使各种途径与教育内容的方法形成整体,提高德育实效。并把德育的多种方法与各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撰写论文,汇编论文。

  第三阶段(20XX、8——20XX、12)课题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汇编论文,出一本教师论文集,组织结题论证,提请总课题组进行结题鉴定。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教学观察法、个案分析法、优秀课展示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八、课题实验研究结论

  1、学科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研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同时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引领去发现生活,正确地认识生活,用心的感悟生活,了解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学科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形成,让学生们健康快乐的生活。

  九、主要突破及价值:

  1、在科研活动中,全面营造“经典启德,文化育德”为主的教学氛围。把德育为先做到了实处,将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实验教师的科研意识显著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不少教师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实验,写出了不少的教学体会,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对本学校的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3、初步形成了德育渗透研究模式。无论从学生的学习素质、学习态度、还是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推动了学校德育科研工作的展开。

  通过实验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德育教育在学科中的有机渗透,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保障机制。开展德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了德育科学研究,使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十、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为:

  1、各学科的优秀德育教案。

  2、调查与研究报告。

  3、教师学科德育渗透研究论文集。

  十一、课题研究的体会与评价

  三年来的课题研究,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1、德育渗透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它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应该坚持不懈地探究下去。实验证明,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2、在学科教学中,由于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强化德育渗透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适时地点拨、指导;而学生是认识和实践“德”的主体,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德育渗透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德育渗透中,我们积极处理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关系,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在学科德育渗透中,和谐了师生关系,极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获得了一些由衷的体会,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我们课题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抓紧每一个教学环节,更好地运用学科德育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而教育科研显得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把教育科研工作推向深入,并努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教育科研工作催绽满园花朵。

【德育渗透课题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重点课题调研报告01-22

中学调研课题及调研报告范文08-03

社会实践课题调研报告11-24

德育小课题研究报告05-18

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12-06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会发言11-26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随笔01-18

初中的政治德育教学的渗透论文09-17

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学科论文06-23

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