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0-12-16 16:16:0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步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工作、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而且紧迫重要。按照省委党建办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及时组建调研专班,采取座谈了解、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详细调查了解我市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就调研中所反映出来的全市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近年来,我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服务领域逐步拓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活跃性。

  1、政府主导作用日益凸现。在充分认识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康发展。一是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坚持以政策引导为核心,鼓励和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特别是在税费收取、信贷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对各类服务组织实行优惠政策,将支农资金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服务组织发展。如采取“银行+协会+农户”捆绑式信贷模式,为镇40多户养鸡户贷款320万元,有力推动了该镇养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开辟专栏、专题等方式,大力营造关心、支持“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舆论氛围。同时,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三是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按照市有行政服务中心、镇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有便民点的目标,构建了三级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各镇办场园统一将计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服务类部门,农技、水利、财政等农业服务类部门,城建、国土、规划、房产等村镇建管类部门,纪委、司法等综合调解类部门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实行一个窗口审批办证、受理举报、矛盾调处和咨询服务。各村建立村(居)便民点,由村干部担任员,为群众有关事项,提供咨询服务。全市已建立市级行政服务中心1个,镇办便民服务中心15个,村便民服务点116个。

  2、民间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方兴未艾。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围绕畜禽、水产、蔬菜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截至底,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1家,带动农户12万户,年营销额达13.6亿元。一是组织形式逐步规范。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走正规化发展道路,争取市场地位、争取扶持的意识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形式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先后有市盛世佳人绿色果蔬专业合作社、杨林尾裕波兴隆棉花专业合作社、彭场禾丰水产专业合作社等26家专业合作社经工商部门注册成功。此外还有昌湾养殖协会、大武牧业协会等一大批农业协会,也在积极筹备注册专业合作社相关工作。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宽。不再局限于以前的`种植、养殖营销服务,而是逐步扩展到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方优习优习网面,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镇今年新成立的金汇农机合作社,共有8个农技大户入社,从购种、育秧、耕整到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为农户提供一条龙式全机械化服务,既解决了农机散户各自为阵、小打小闹的问题,又降低了农机服务价格,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三是服务主体实现多样化。在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服务组织参与主体进一步多样化。如盛世佳人绿色果蔬合作社不仅有种植户的参与,也有运输、销售大户的参与;金汇农机合作社既有农机大户的参与,也有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人员参与,还有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汇化工有限公司的参与。服务主体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扩大了生产基地的规模,实现了农企双赢。

  5、以改革创新、强基固本为核心,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为抓手,强化措施,加强引导,稳步推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是建立组织,延伸党的触角。以市委名义出台推进合作社党建工作的相关意见或政策,用政策手段激励农村党组织引办领办合作社,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合作社健康科学发展。如在对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进行考核时,将农村基层党组织扶持合作社发展情况及合作社党建工作情况纳入考核重要内容,实行硬帐硬结。二是加强指导,激发组织活力。切实加强对合作社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为每个合作社选派1名机关干部作为合作社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合作社党支部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党建工作,激发党支部活力,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有效结合。同时,严格按照《合作社法》指导合作社合理设置内部组织机构,理顺合作社党组织和合作社理事会之间的关系,共同围绕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各个关键环节,明确内部分工,让合作社党员能力在岗位上提高、作用在岗位上发挥、形象在岗位上体现,充分发挥合作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强化教育,提高能力素质。大力实施“党员素质”工程,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采取远程教育站点培训、聘请专家授课指导、社员能人现场指导、示范基地实践等方式对合作社党员进行教育培训,让合作社党员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树立带头攻克技术难关、带头开拓市场的先锋意识,提高带头致富的本领。

【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调研报告08-13

参与新农村建设改革调研报告范文12-2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08-14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农村调研报告范文12-23

企业的调研报告08-15

下乡的调研报告07-23

座椅的调研报告06-02

企业调研的报告04-26

手机调研报告01-20

物理调研报告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