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三农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18 12:39:17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三农的调研报告(精选10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农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三农的调研报告(精选10篇)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1

  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的“讲政策、抓落实、比发展”的工作要求,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三问三解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在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配合下,本人对我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下面就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鱼塘村地处仓上镇的西北部,与旬阳县棕溪镇武王相邻,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18户,857人,22名共产党员,耕地1000余亩。由于长期的劳务输出,人口大批外迁,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常年在家的仅81户,130人,且70%以上的人为50岁以上的老人。

  二、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

  1、村级经济薄弱。鱼塘村经济来源主要靠劳务输出和烤烟,经济基础较差。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来源,村级积累基本为零,在加上前几年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外债几十万。

  2、常驻人员老弱严重。村内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或因为子女入学到集镇和县城租房或买房居住,常年在村里居住生活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3、致富手段相对单一。村民收入主要是外出打工、烤烟等产业,而烤烟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靠天收。2011年因为连阴雨导致很多农户的烟叶烂在烟地,损失惨重。

  4、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近几年来鱼塘村的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特别是公路、通讯、饮水、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各组之间的道路有的还是土路,影响群众通行,并且位于山沟里,农产品的外运受到严重的影响;四个村民小组在吃水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四组尤为严重,很多村民依旧是老式的浅井水。

  5、贫困户发展难。在了解情况中发现四个村民小组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户,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种表现:一是家庭人口人口数量多、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二是家庭劳动力少,文化水平低。三是就业、从业门路窄,本身没有一定的技能,导致非农就业比例低,并且一部分的贫困户多数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把经济来源限制在农田收入上。

  6、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7、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活动难开展,党员大会都难以执行。

  三、应对措施

  1、认真贯彻各级党委政府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建设。协调新一届两委班子关系,加强班子的凝聚力;深入各家各户,及时了解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并配合村两委班子给予合理解决,保证小的矛盾不出村,大的矛盾不出镇,从而切实搞好农作稳定工作;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每个月至少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一次、召开民主生活会一次,通过不断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各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村公路及时维修和清扫,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保持交通畅通,物资运输安全便利。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好通往太平山旅游风景区的公路。

  3、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重点做好烤烟产业的发展,力争全面完成政府下达的650亩、120000斤烟叶的任务。同时,积极争取镇政府政策和信用社资金的支持,大力发展鸵鸟和生猪的养殖,力争郑荣平的养猪场实现现代化和生猪存栏量100头,招商引资项目鸵鸟养殖落户我村。

  4、“两费”收缴摆脱落后局面。农作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两费”收缴工作一直是鱼塘村的大难题。20xx年度必须提前准备,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的作用。力争实现两个收费项目的100%缴纳。

  5、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由于鱼塘村人口大量外迁(人常年在外地,没有办法联系),计划生育三查率一直达不到政府的要求。20xx年度前两个季度的三查率和手续率仍然不够理想,今后加强宣传,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联系外出人员,力争实现三查率达到95%。

  6、民主法治进步。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实现无赌无盗,无斗殴等违法行为。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

  7、倡导文明新风。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8、搞好双创工作。实现“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人员,同时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也非常重要。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鱼塘村、建设鱼塘村、美化鱼塘村。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2

  为全面了解我县金融与"三农"资金供需矛盾,剖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及原因,探索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有效途径,近期,县金融办牵头,组织人民银行、各农业主管部门和县辖涉农金融机构,深入乡镇、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户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潜力巨大,但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金融支持的方式方法、额度力度、效能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一、我县"三农"融资需求分析

  我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常年农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30%以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为发展方向,按照"县级抓龙头、乡镇抓专合、村级抓大户"的思路,在稳定传统粮棉油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效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各类农业经济组织异军突起,农产品购销和深加工发展迅速,有效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民增收。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农"资金瓶颈也日益突出,据各农业主管部门统计,我县"三农"发展的融资需求量较大,在支农项目上,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科技应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在支持主体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即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粮棉油购销深加工企业,短期需资较大,按每个龙头企业平均融资500万元左右计算,共需融资近2亿元;二是农村专合组织,目前大批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基础设施、农田改造、设备(农机)购置、流动资金等方面急需投入,按每个合作社每年融资30万元计算,共需资金近2亿元;三是水产养殖业,全县10亩以上水面的养殖户约2800户,按户平最低需资4万元计算,共需资金1.12亿元,另还有近1200户主养黄颡鱼、黄鳝等名特品种的农户需要贷款1.2亿元,两项合计需2.32亿元;四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土地租赁、改造、农机购置等需资金3.3亿元。以上四项合计就需资金9.62亿元,而实际上,除涉农企业和水产养殖户贷款满足率较高(达70%)外,种养大户满足率仅为30%,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贷款几近空白。

  二、金融支持"三农"现状

  近年来,我县县辖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机构,如农行、农合行、邮储行、农发行、村镇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等,都把支持"三农"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和经营重点,积极克服体制机制和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稳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总体呈现五个特点:

  (一)支农体系逐步健全,但扎堆县城。近年来,在上级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县从三个方面加强了金融支农体系建设:一是改革强化已有银行机构的支农功能,如:农行开展"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农信社改制成农合行,邮政储蓄银行调整信贷支持方向;二是引入或组建以服务"三农"为主导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如引入湖北银行(原荆州市城市商业银行),组建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三是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先后设立了宏泰、众和、万祥3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都在1亿元以上。截止去年底,全县已有工、农、中、建、农发行、农合行、邮储行、湖北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等9家银行机构、82个银行网点,另有1家外资贷款公司花旗信贷、3家小额贷款公司、18家保险公司、1家民营担保公司,初步建立起了针对"三农"的专业化、多样化并存的金融服务体系。不过,功能齐全的金融机构大都聚集在县城,如3家小额贷款公司都在县城内办公,只有县农行、农合行、邮储行乡镇网点较多,但网点服务功能和审贷权有限。

  (二)金融服务方式多样,但应用偏低。我县金融机构除对"三农"发展给予贷款支持外,还提供金融基础知识宣传普及、支付结算、银行卡助农取款、人民币反假和残损币兑换等服务。在支付结算上,目前在各乡镇共设转账电话2678部、ATM机106台、POS机693部;在银行卡助农取款上,农行采取整村推进策略,共发行惠农卡100多万张,农合行福卡也达到了全覆盖,各种惠农补贴、农村养老保险和外出农民工资金汇划已实现了一卡通;在人民币管理上,加强了反假币知识宣传,开展了残损币鉴定,推行了属地兑换,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朋友。20xx年,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一家商业银行主办、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参与、职能部门协调支持、乡镇村组配合"的工作模式,共建设村级惠农服务联系点327个,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基本做到有牌子、有专人、有宣传资料、有验钞机、有转账电话,并依托惠农服务点开展小额取现、转账汇款、小额零辅币调剂、人民币反假、金融知识宣传等银行基础金融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惠农服务点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三)涉农贷款逐年递增,但比例失衡。据统计,县辖农行、农合行、邮储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4家机构近3年来涉农贷款呈逐年增长态势(见图一),涉农贷款占比也逐年提高。20xx年涉农贷款余额18.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8.67%;20xx年占比为62.15%;20xx年涉农贷款余额上升到28.94亿元,占比达65.09%,全年涉农贷款累放额达到33亿元,占全部累放额的60%。

  从贷款投向分布来看,主要侧重于农业企业,传统小额信用农贷份额明显减少。涉农企业的贷款占全部涉农贷款的比例逐年增加,20xx年为73%,20xx年为77%,20xx年为80.5%。与此相反,对农业生产主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额农贷)的支持额度及占比则逐年减少,其中,对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的贷款占比几近于零,对普通农户的小额贷款由20xx年的22.58%下降到了20xx年的12.3%,两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四)贷款期限日趋灵活,但利率偏高。从贷款期限上看,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均能根据"三农"主体的生产、经营周期,灵活确定贷款期限,主要有三个月、半年、九个月、一年和一年以上,最长期限达十年,一年期贷款居主导地位,占60%左右。近三年来,贷款期限逐步延长,20xx年一年期贷款占比(占涉农贷款总量)为65%,一年以上的占13%,20xx年一年期贷款占比下降到58%,而一年以上的贷款占比则增加到21%,一年以下的贷款基本没有变化。

  在贷款利率上,各行均遵循风险定价原则,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水平、综合回报率等因素后确定利率的浮动范围,与央行基准利率相比,银行机构最高上浮比例控制在2倍以内,小额贷款公司在4倍以内。目前一年期银行机构涉农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在8%左右,农村种养大户和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在9%-10%之间,实际贷款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0%-60%。

  (五)信贷产品日渐丰富,但管理滞后。近几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产品上以引进、借鉴、推广为主,适当自主创新,支农信贷产品日渐丰富,如涉农企业供应链融资、速贷通、融货达、助保贷等,农户贷款有欣农贷(牲猪、蛋鸡、葡萄、水产等)、好乐贷、定存贷、多享贷、富民贷、助业贷、"金梧桐"创业贷款等信贷产品。今年县农行主推集约担保贷款,中银富登针对新农村建设创新推出了"宜居贷"(单户最高额度2万至10万元,期限3至10年)。在担保方式上,一是担保(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龙头企业担保、自然人担保、联保);二是抵押(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面滩涂养殖权、存货);三是质押(存单、国债、保单、理财产品)。还款方式主要有:利随本清(主要运用于农户小额贷款)、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等额本息和等本递减还款方式。在贷款审批上,各行积极优化审批程序,建立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农户贷款一般在3-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涉农企业类客户在10个工作日至1个月内办理完毕。但是我们也发现,各金融机构在贷款营销与管理上创新不足,没有针对基层网点和从业人员少的实际,出台严谨高效的前期审贷方法和贷后管理措施,还是沿用以前的"五包"(包放、包管、包收、包赔、包利)管理责任制,涉农不良贷款由20xx年的3428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7267万元,两年内增长112%,进一步加剧了信贷人员对"三农"的慎贷、惧(或拒)贷和惜贷心理。

  三、金融支持"三农"的阻滞因素

  面对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现状,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三农"三个层面追根溯源,发现存在"五不五难"现象:

  (一)基本条件不达标,信贷融资准入难。银行机构对"三农"客户的审核标准为:个人客户的人品及信用记录、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种养面积、产量、产值、基础设施投入等)、生产经营时长、连续利润状况(一般3年盈利)及潜力,法人类客户还要考察是否有规范的治理结构、完整的财务制度、资产负债比例不超过70%、现金流、还款来源等。而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由于起步晚,很难达到银行贷款标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一是组织架构不规范,普遍存在组织架构流于形式、规模小、制度不健全、成员权利义务不明晰、一人掌控情况;二是业务经营不规范,没有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社员与合作社之间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联接机制尚未建立;三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四是避险机制不规范,未计提公积、公益、风险"三金",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遭遇风险损失的几率大,很难达到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故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只占很小的比例。

  (二)金融产品不适配,信贷供求对接难。主要表现为五个不适配:一是小额农贷不适配。小额农贷最高额度为5万元,一般农户因耕作面积小,加上国家惠农补贴,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很少需要贷款。部分农户因子女上学、建房、第三产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又不符合农户小额贷款准入要求。农村经营大户由于承包经营规模大,小额信用贷款资金难以满足。二是抵、质押方式不适配。在形式上农村虽有五权(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面滩涂养殖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抵押,但由于缺少产权登记交易平台,实际无法流转变现,形同信用贷款。三是贷款期限不适配。金融机构纯农业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从表面上看农业生产一年一茬或一年几茬有其固定的生产周期,但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农产品不可能即收获即进入市场出售,从而造成不能按期还款,对个人信用及银行收益带来负面效应。四是还款方式不适配。对一些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采取"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的还贷模式,而种植、养殖业与加工企业有所不同,不是每月都能产生现金流,无法按月付息。五是贷后监管不适配。现行的贷后管理方式难以对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施有效监管,不能动态掌握贷户情况,易产生信贷风险。受此影响,银行信贷很难与"三农"实现有效对接。

  (三)银农沟通不紧密,信贷主体甄别难。从金融机构来看,一方面总是以"支持者"自居,视"三农"为"被支持者",未以支持"三农"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发展为己任,很少主动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对金融基础知识和自身信贷产品与服务的宣传普及不够,未对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等潜在的信贷主体进行定向指导培植,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对其经营情况知之甚少,无法对其风险进行审核甄别。从农业主体来看,如果不缺资金,一般很少与银行联系,加之缺少必要的财务收支报表,银行很难象审查企业那样来审查农业主体的资信状况。一个高高在上、不愿俯下身子,一个固步自封、害怕麻烦,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致使银行与农户心存隔阂,缺乏信任,渐行渐远。这些问题直接损害了银农关系,既影响银行的放贷信心,也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信用环境不优越,信贷风险防范难。农业贷款风险来自四个方面,即自然风险--天灾(农产品欠收),农民健康风险--伤病,产品市场风险--价格,农户道德风险--信用。信用风险表现为:一是农村诚信意识不强。现阶段,农村信用观念养成主要靠一个地方的民风自然形成,有的地方民风纯朴,则诚信意识强,有的地方崇尚个人收益,为达眼前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恶意拖欠银行贷款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农村市场缺乏诚信教育制度和信用培养评价机制,农村诚信教育和征信知识宣传仍停留在面上,不深入、不系统,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未开展信用培育,未建立信用评级档案。三是农户对个人信用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有借款资格的农户出于人情,隐瞒借款用途为他人用款立据(即冒名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不能归还,一方面使自己留下不良信用记录,被银行列入贷款黑名单,另一方面影响到金融机构支农热情,加剧了"惧贷、惜贷"心理。以县农合行为例,20xx年该行不良贷款为6794万元,其中"三农"不良贷款占到81%,农户贷款成了风险形成的重灾区,某镇营业网点因"三农"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连续换了3任负责人,撤换人员专职负责贷款清收,严重挫伤了信贷人员支农扶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该行的经营战略。

  (五)分担机制不健全,信贷资产保全难。农业及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天生具有弱质性,一旦遇到经营风险,银行信贷资产难以保全。一是自有资产少,抵押不足,加之未建立农村抵贷资产流转、交易平台,抵押品变现难度大,银行债权难落实;二是区域担保公司缺乏,银行贷款难以通过担保公司来抵偿;三是农村保险市场缺位,不能分担银行资金风险;四是政府补偿力度不够,正向激励政策落实不够。由于地方财政资金不够宽裕,不能实现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鉴此,金融支持"三农"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代价。

  四、金融支持"三农"的对策建议

  (一)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资本积累和信息沟通。合作社应严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加强社务管理的民主决策。建立成员账户制度,明晰成员在合作社中的经济权益。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和会计账簿,确保成员出资、公积金份额、生产资料与产品交易、盈余分配等产权资料记录准确无误。建立资本补充机制,每年从可分配盈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补充资本金。建立良好的内部积累和风险防范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要注重扩大生产规模,广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稳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各农业经济主体还应注重提升在银行的信用,尤其是在不缺钱时建立信誉,注重信用记录、积累担保条件,主动和银行建立长期密切业务关系,提早进行融资准备,让银行了解自己。

  (二)银行应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主动与"三农"对接。辖内金融机构应针对农业的生产特点,根据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实行不同形式的信用合作,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一是推广土地流转等多种经营权质押信贷产品。二是对龙头企业带动型可推广"公司合作社社员"的信贷模式,提供企业为社员担保、订单质押和仓单质押等组合贷款。三是对专业大户和科技人员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推广以大户和带头人为核心的联保贷款和组合担保贷款。同时根据农时和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还款方式。每年在"三农"资金需求高峰时,深入涉农企业、基层乡镇、村组、农户了解信贷需求,宣传信贷产品,主动为"三农"发展排忧解难。

  (三)政府应主导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保全银行信贷资产。一是发展农村综合保险业务,加大对个体农民和新型农业经济组织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的营销机制,加强对农村保险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农村保险机构对农业生产的覆盖程度,分散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信贷风险。二是研究建立"三农"担保专项基金或者由地方财政、龙头企业等共同出资建立担保公司,切实解决"三农"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出台对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政策,在用电、用水、用地、绿色通道、人才支持等方面,尽快落实扶持优惠政策,促进我县农业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基础实力。四是可由政府出面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因灾造成贷款损失的金融机构给予补偿。

  (四)全社会应共同整治金融生态,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一方面加强农村诚信教育和征信知识宣传,将农村诚信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倡导"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提高农户对个人信用认知水平,努力培育农村信用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特别是"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的评定活动,建立健全农村各类经济主体信用档案,对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农业经济主体,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手续简化"的信用激励政策,使广大农民切身体验到"诚信"二字所蕴含的价值,让"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农村信贷环境逐步改善。

  (五)建立完善农村各类产权交易平台,提升农村资产价值。比如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三资"交易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建立农用土地评估、登记、抵押管理机构和配套措施,指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工作,规范操作行为;建立农村房屋、宅基地、林权、水面滩涂养殖权等登记交易平台,在市场上实现流转,激活农村资产,提高农村资产市场化程度,提升农村资产价值,满足"三农"发展的贷款需求。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3

  一、调查方法及步骤

  气象服务需求调查以面对面的现场提问式、书面和座谈会形式进行,主要了解被调查对象对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需求、需要服务产品和手段、气象科普服务形式、建议和意见等。全面、科学地反映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同时反映广大群众对气象服务的具体要求。调查时间为4月10日~4月16日,调查对象为涉农部门工作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普通农民、特色农业大户和养殖户,共发放气象服务需求问卷调查表302份,回收302份,回收率为100%,座谈会调查1次,面对面现场调研10次,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按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整理和相关的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对新时期做好“三农”气象服务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主要有:

  (一)农村气象服务需求有了新的变化。相对来说,过去的农业结构单一,气象服务需求简单。农业结构调整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对气象服务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产品种类要求更多。今后一段时间内,除了常规预报外,天气实况、生活健康指数、出行天气参考、农事气象分析的需求等将显得迫切;预报要求更加精细化,由于农业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从时间上,而且从空间上也要求预报要素尽量精细,要求降雨落区、量级等都要准确;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不仅需要提供预报,而且需要进行分析,并提供具体的防范措施;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还需要提供各种农业气候论证、评价。这些服务需求,仍然不能直接到达农民的手中。

  (二)气象灾害防御服务措施缺乏。近年来,政府制定了很多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但是应对农村气象灾害的措施不多。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抵御气象灾害风险,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响应及时的可行性较强的规划和预案。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多数农民只能望天兴叹。

  (三)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相对落后。过去由于需求简单,预报准确率不高,气象信息的发布主要通过广播电视、96121声讯电话定时发布。近几年,在农用天气预报上也做了许多尝试,但针对性、实用性还不强,不能及时向基层农民传递。因此,如何最好最快的将实用的气象信息及时的传递到广大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手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气象科普率不高。多年来,我们通过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周、三下乡等活动,开展气象科普活动,但活动的地点大多集中在县城、集镇,覆盖面有限,绝大多数农民不能直接接受气象科普教育,急切要求气象科普进村入户。

  三、“三农”工作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就气象服务工作而言,我县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高产稳产意义重大,要求气象预报精细、准确。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栽培方式由粗放型、零散型向精细化集约化不断转变。虽然粮食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粮食高产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评估工作,提供精细而准确的农业气象服务,确保农业高产稳产。

  2.设施农业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需求迫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应用服务,以满足作物引种、区划等所取专业气象的需要,为农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提供及时的气象保障服务。

  3.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急需完善。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甚至比较偏僻,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仍然较少。切实做好为百姓的气象服务,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体系,提高气象信息覆盖率,使广大农民最方便地获得气象服务信息。

  四、我县农村气象服务工作措施和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气象部门为农村的服务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优势,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依托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的能力;依托社会的电视和通讯科技发展能力和现代通讯技术,把针对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气象信息无缝隙的及时送到农民的手中,帮助广大农民防灾减灾。

  2.着力加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农业气候年景预测和预估技术研究,积极支持针对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气象服务技术方法研究,进一步增加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3.气象部门负责收集气象灾情并直接上报政府,这样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当地发生的气象灾害情况,帮助领导在指挥抗灾和减灾时科学决策。同时,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现场拍摄的资料,作为灾害资料予以保存,以便在以后的科研中进行分析和利用;气象部门通过电视等传媒以实时报道的形式加强科普宣传,对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气象部门要把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作业,不定期组织对当地人工增雨和防雹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

  5.气象部门应当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前,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特别通过气象手机短信向农民用户及时发布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气象信息。

  6.积极推广气象预警大喇叭建设,及时通过大喇叭广播的形式把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通知到每一个农民家庭,使广大农民群众对突发的气象灾害提前做好预防,把气象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7.加强农村气象科普教育工作。加强乡镇气象协理员培训,将协理员培训成气象科技的行家里手,再通过协理员,培训村信息员,信息员将气象科普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也可通过免费发放气象信息明白卡的形式,进行科普宣传。

  五、结语

  通过调研和分析,气象部门更加认识到“三农”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所以加大和完善大气综合监测体系,细化为农服务产品、提高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建立各类气象预警服务系统,为经济发展需求开发各类特色气象服务。天气预报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提高精度和准确率,利用各种渠道使广大用户及时收到天气预报和气象科普信息,让广大农民能用、会用、及时用到实用的气象信息,并结合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做好防灾减灾,使气象服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4

  三农指的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农问题能否有效地解决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解决各地区的三农问题需要各地部门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当地的金融机构,应该发挥本身的经济职能,以更好的开展服务三农的工作。

  一、三农问题阻碍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其包含了很多复杂的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要对它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下面具体分析我国所面临的三农的含义。

  (1)农村问题。农村问题主要指的是农村户口、农村经济和农村土地问题。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农村人口统计不清楚,户籍制度的实施工作效果不理想,使得很多农民的户口定位不准确。而农村经济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存在差异,交通的不发达,以及市场的狭窄等原因造成农村地方经济发展缓慢,造成城乡经济差距逐渐增大,最终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土地使用权则关系到农民的正常生活情况,一些偏僻地区缺乏管理分配意识,对我国的土地分配制度不熟悉,使得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削弱了农民建设农村的积极性。

  (2)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和经济负担过重两大个方面。我国多数农民存在着文盲的现象,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带来的问题是农民活动的不科学性,农民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不能很好的利用农业知识来进行农作物的培养,这就影响了正常的收获产量。其次,文化素质的缺乏使得农民的劳动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近年来农民工热潮不断出现,大多数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向城市打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流,这将会影响到各地区的农业发展。而农民打工所挣到的钱一般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是繁重的经济负担。

  (3)农业问题。农业问题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经济问题,反映农业问题的主要对象是农业设备、农业投资、农业产品等等。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给农业生产过程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很多地区的农民尽管有着较多的土地,但是因为劳动力有限,无法实现具体的播种生产。而政府对地区农业的经济投入较少,使得农民对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变多,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当农民们结束了播种种植后还要面临农产品的处理问题,目前农副产品再市场上的价格处于低价位阶段,很多农产品的实际价值被贬低,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所投入的成本(如:肥料、种子、收割等费用)不能够完全收回来。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三大问题能否顺利的解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经济情况。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配合农业部门从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给予农民们足够的支持,充分调动农民们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优点多

  农村信用合作社属于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审核批准后建立的,它是由部分社员入股组成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因为经过国家金融部门的审核,因而具有合法性,在经济活动中是受到法律的保护的。其业务包括了存款、取款、贷款和转账等主要业务。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一些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其经济业务额一般都是零散、小数额、小规模进行。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有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集资成立,农村合作信用社是由农民和农村的或其他人员共同集资成立的,其主要宗旨是为了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以及解决农业上的资金需要,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2)管理民主,农村合作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多数是由农民们进行民主选举,然后决定管理人员的分配,且以对社员负责为首要原则,这就保证了社内的资金使用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避免资金流失。

  (3)来源广泛,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合作社成员所缴纳的股金、社内积累的资金以及从外面吸收到的存款等等。广阔的资金来源能够确保这一金融机构顺利运行,避免出现资金周转不畅而导致机构亏损。(4)手续便捷,由于使用合作社资金或者办理相关业务的成员都是合作社成员,因此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的手续就比较简单快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注册登记就可以进行存款或者取款,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农村合作信用社在近年来再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与重要的作用,根据一组农村民意调查显示,农民们对信用社的运营情况、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后的数据显示,农民满意程度达到了98.6%,只有极少数的农民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还存在一些建议。信用社的成立最大的意义在于支持了我国三农政策的推广和实施,通过合理地调动资金能够改善农业的生产设备;引进高产量的农作物品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这对于解决国家和地区落后的农村生产力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合作社的领导人员在运营过程中积极开展体制改革和管理改革,实现机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社的办事效率。

  三、服务三农的具体途径

  为了促进我国的农村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国家开始大力推广实施三农政策,如:减免农业税、种粮补贴、农机备提供、稳定农业品价格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如果这些措施能够长期持续下去,相信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产量将会大大地提高。作为国家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发挥其经济职能,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

  (1)加强金融管理。确保资金的正常运转以及合理利用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首要任务,只有储备足够的资金才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在投资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需要注意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信用社领导应该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还需要时刻关注市场情况,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配合国家农业政策,这样可以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以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作用。

  (2)吸引商业投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服务于三农问题这一方面时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增加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但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充分利用好农村廉价的劳动力,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农村信用社可以于企业签订合同,共同投入资金在农村开办工厂,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样一来就可以吸收到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村的发展。

  (3)扩展贷款业务。给予农民相对额定的资金贷款可以推动农村个体户经济的发展,先帮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再引导另一部分农民致富。对于一些有发展思想的农民,信用合作社应尽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再通过技术指导鼓励农民创业致富。如:创办鱼塘、大棚蔬菜、水果种植、花卉栽培等等,这些都是新型的农业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对于农民生产致富有着很大的帮助。

  (4)调整存款利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的利率来调整资金的积累。利率高,存款的人增多,市场消费少;利率低,存款的人减少,市场消费多。农村信用合作社通过运用这一模式来刺激或者抑制消费,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情况,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作物,这样就可以确保农产品的顺利销售,稳定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积极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好服务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各地区乃至全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5

  一、服务三农发展措施及成效:

  (一)市场主体增量促农村经济发展。1-9月,全县农村范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13户,比上年同期663户,增加82.95%。其中,新登记农村个体工商户1213户,比上年同期399户增加204%;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328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1.51%。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工商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市场主体增量行动领导小组。将全年“市场主体增量行动”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工商所,由工商所分解到巡查片组。各工商所长与巡查组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从责任对象、责任目标和责任奖惩等三方面进行了明确界定。

  二是推行“三通四办五制”服务机制。登记窗口始终坚持“三通”,即:农民投资创业条件具备的确保畅通,投资创业必备条件基本具备的实行变通办理,投资创业条件不具备的耐心沟通,创造条件办理;“四办”,即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的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重大项目跟踪办;“五制”,即首办负责制、预约服务制、延时服务制、上门服务制、农民困难登记帮扶制。

  三是引导自主创业促进农村市场主体增量。积极开展扶持农民自主创业,采取设点宣传、参与组织招聘会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创业政策扶持及市场准入等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拓就业渠道,鼓励返乡农民工开办各类经济实体,按照发展市场的要求积极进行引导和规范,鼓励并扶持部分农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成为私营企业,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进行生产经营,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做大做强。

  (二)红盾护农保秋播。为保证秋播生产顺利进行,县工商局提早动手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一是抓宣传,防查结合。加大对“红盾护农”行动的宣传,以工商所为单位,分别在辖区内开展农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耐心细致地向广大农户普及识别假冒伪劣农资、虚假违法广告知识,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农资,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

  二是抓排查,不留隐患。县局组织专班,对辖区307户农资个体经营户和23家农资经营企业进行了集中拉网排查,逐户指导和督促建立了“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规范的农资档案,指导农资经营户在进货时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的具体细节,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及产品标识,索要具备法定资质的质量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以及产品销售凭证等相关票证。

  三是抓重点,狠抓落实。重点开展三项工作:开展农资市场主体资格清理。结合个体验照工作,严厉打击无照和超范围经营农资的违法行为;实施农资商品质量检测。严厉查处农资违法案件,并以制售劣质农资、假冒仿冒名优农资、农资虚假违法广告宣传、无照无证经营农资四类违法行为为重点,扎扎实实抓好涉农案件查处工作。

  (三)挖掘农业商标发展潜力。根据省工商局提出《关于实施农村市场主体“七有”工程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商标战略”的要求,县工商局大力扶持农业商标发展,深入挖掘农副产品商标发展潜力。通过指导企业依法使用、管理商标,严厉打击各类商标侵权行为,鼓励和引导商标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商标培育保护工作,为推动辖区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是发展有一定潜力的农产品品牌。建立重点品牌企业培育库,制定品牌发展联系计划,实施有的放矢的帮扶工作;制定了《县工商局“十二五”期间商标战略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十二五”期间目标任务,建立了商标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商标专管员制度,使基层明确工作任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商标专管员为企业品牌发展出谋划策,实行跟踪服务,现确定了秋露果专业合作社的“空心李”、罗家薇菜、回春葛品等20余家可培育的农产品商标。

  二是加大商标战略的宣传。通过各类宣传媒体、上门宣传、专题座谈、引导培训等各种形式,走访企业、发放宣传资料,大力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和商标知识,宣传农业产品创品牌的成功经验,积极鼓励引导农户和农业加工企业注册商标,特别是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商标;有针对性地解决农业市场各类经营主体遇到的商标问题,增强其利用商标拓展市场的经营意识,努力营造发展农业商标战略的浓厚氛围。

  三是积极推行行政指导制度。“商标注册行政建议书”的行政指导制度,指导各类农产品企业申请商标注册,为扩大商标总量,夯实基础;围绕全县实施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战略的需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

  四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支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积极帮助企业规范订单合同,在订单农户中推行国家局、省局及市局制定的相关的合同文本及合同参考文本,规范订单双方的签约行为,实现对企业与农户订单的长效监管机制。

  (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仍属于农民个体经营,总体规模小、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经营链,缺少品牌效应和带动效应。县工商局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措施指导农户转变经营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促进农民合作化经营。工商局利用网站、电台、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结合市场巡查,上门发送相关政策法规手册,向农户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及特点。积极宣传农业合作化经营优相关惠政策、为其讲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成立的必要的条件、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等,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247家,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合作化发展道路。

  二是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服务绿色通道。为了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工作效率,县工商局设置了登记注册的“绿色通道”,缩短办事时限。每个登记窗口指定专人提供政策咨询,讲解设立登记的条件,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提供咨询服务。部分农民不会填表、资料准备不齐,窗口服务人员现场指导填表,整理资料,直到其资料符合相关要求。

  三是因地制宜指导专业合作社多元化发展。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工作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专业合作社多元化经营,在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资金、产品、劳力、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联合,覆盖家畜、禽饲养;蔬菜、果树种植及销售;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及销售等多种行业,带动周边近万户农户,每名入社农民年收入增加6000余元。

  四是整合资源促进农业基地规模化。传统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模式往往被交易地位不平等、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场空间狭小等问题困扰。县工商局帮扶农户合作化经营,发挥农业产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集中采购生产资料以降低成本;规划区域布局,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合作的组织形式,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农民市场化意识,加强技术培训,资源信息共享,从而提高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加强农产品市场推广。作为坝上库首的第一农业大县,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农副产品有:蔬菜、板栗、烤烟、柑橘等,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滞后,农产品销售价格不高,农民往往增产不增收。县工商局采取措施大力进行农产品推广,帮助农民打开销路,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发展农民经济人。县工商局按照“鼓励、扶持、引导、规范”的思路,采取集中培训、分片培训、巡查指导、聘请具有实践经验又业绩突出的老师授课等方式,发展农产品经纪人,负责为农民寻找销售市场。如今全县农村经纪人已经发展到了302人,推销迹遍布全国。

  二是培育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大力培育部分农村经纪人组建“农业信息服务部”,负责为农民开拓市场。全县共发展到51家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信息咨询服务的经营主体。严格市场主体准入,确保各农业信息咨询机构具备营业资格。对于未取得营运许可的不予核发营业执照。支持服务符合条件的农业信息咨询企业经营和设置网点,依法引导外来农业信息咨询市场主体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咨询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经营资质要求的,及时清除出市场。

  三是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培训。通过对《食品安全法》、《合同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使参训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农产品推广的重要意义,了解了如何在市场中运用法律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农产品包装与营销、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商标注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效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执业能力;职业道德培训。针对少数信息服务中介只顾眼前利益,造成农民对其信任逐渐降低的现状,引导农业信息服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增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自觉性,有效促进了农业信息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思路:

  1、20xx年,我局将全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等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商品市场环境,促进农业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严格实施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在每年的农资消费旺季,定期组织开展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积极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农资,确保农资市场秩序。严格选择承检机构,、科学判定检测结果,严格检测结果处理,及时发布农资信息,切实规范整个监测工作流程,确保农产品监测工作科学严谨。加强与全县各涉农部门的配合,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加大农资监管力度。

  2、大力发展农产品商标,争取达到一村一标。推进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以服务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农户及企业注册和使用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大力扶持涉农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创立农产品优质品牌。帮助各类农产品尽快申请注册商标,走自主品牌之路,争取达到“一村一标”,即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农产品注册商标。

  3、发展农村经济人。加大对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和发展的力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竞争力增强。服务于广大农产品经纪人,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为广大经纪人服务、为广大会员服务。我们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宣传我县农产品、宣传农产品经济人,同时免费为农业商品做广告,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农业市场信息、行情预测,为广大农产品经纪人拓展业务创造条件;二是销售服务。组织经纪人参加有关展销会、洽谈会、贸洽会、鉴定会;努力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发挥蔬菜果品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作用,辐射销售会员农产品。加强农产品流通地区合作,互通有无。三是协调服务。收集农民心声,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以解决农产品种养、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的问题并争取优惠措施;同时组织会员进行市场自律活动。四是咨询服务。开展与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咨询服务活动,包括市场准入标准、农用科学技术普及等知识;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等。

  三、关于全县服务三农工作建议:

  1、农资打假由政府牵头,齐抓共管。农资市场监管单靠工商一部门势单力薄,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好农资打假的作用,建立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工商执法机构在农资监管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争取县委政府考虑把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和农资检测费用,保障工商农资监管工作能落到实处,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加强农资监管工作。

  2、农产品商标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经营者产品质量象征,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农业产业的.无形资产。随着我县农业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商标在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占据的位置更为显著。因此,实施商标战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县农产品商标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需引起个乡镇政府重视,建议纳入村级目标考核,明确责任。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6

  近期,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走访了解全区麻竹笋产业种植、加工情况,结合第三次农业普查掌握相关情况,形成该调研报告。

  目前,我区种植加工麻竹笋基本集中在埔田镇,已形成产业集聚规模。近年来,埔田镇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麻竹笋作为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来打造,采取建基地、扩规模、抓出口等措施,种植规模和产量逐年增大。埔田镇作为麻竹笋生产核心区,辐射带动了锡场、新亨、玉湖等周边乡镇的全域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笋之乡”、“广东省竹笋专业镇”、“广东省科技专业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埔田竹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全区麻竹笋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20xx年麻竹笋产量10万多吨,产值约10.4亿;麻竹笋加工企业49家,年加工量超过6万吨,20xx年出口额达8.8亿元人民币,创税5500万元人民币;年销售产值超2亿元的麻竹笋加工企业3家,农业特色产业经营农户8000户,带动农民每户增收3200元,农业特色产业经营专业合作社6家,80%以上的麻竹笋产品出口远销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埔田镇将在一个产业(即竹笋产业),三个延伸(即特色餐饮、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融产业优势、交通优势与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于一体,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开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主要依托产业的龙头企业作为纽带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企业,主要是:广东裕洲食品有限公司、揭阳市裕中食品有限公司、揭阳市骏佳实业有限公司、揭阳市雄佳佳品有限公司、广东新路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揭阳市念恩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承载的主体,模式主要是企业+基地+农户;以外贸为主的销售,年出口额达到1.4亿美元以上,已基本形成以麻竹笋产业为主,产业横向延伸,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完整产业链。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7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到底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对此我们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省县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情况进行了比较祥尽地调查。

  一、县域基本情况

  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现为全国产棉大县、粮食生产基地县、十大重点渔业经济联系县、林业工作先进县和全省蔬菜、速生林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20个乡镇,444个行政村场,14.5万个农户,59万农业人口,102万亩耕地。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已初具雏型。

  (一)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规模扩大。全县已形成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油菜、特色蔬菜和高效速生林、特种水产养殖、土鸡养殖、草食动物养殖等8个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产业。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53%,稳定地超过了种植业;农产品优质品种、特色品种的比重达到了85%以上。种植业方面,水稻复种面积达到117万亩,常年产稻谷51.5万吨。棉花种植稳定在35万亩,常年产籽棉210万担,棉花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三、第一。油菜常年种植40万亩,年产油菜籽5万吨。蔬菜生产方面,常年复种30万亩,总产蔬菜80万吨,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特别是芥菜成片种植面积10万亩,是全国集中生产面积最大的县。全县有11万亩7种蔬菜的22种产品通过了无公害认证。畜牧生产方面,我县已成为全国牲猪、家禽生产基地县和全省草食动物发展基地县。常年发展生猪120万头、家禽1600万羽、肉牛和肉羊12万头。水产生产方面,有养殖水面25万亩,年出水水产品11.6万吨,产量居全省首位,20年纳入了全国虾蟹优势产业带。尤其是近几年特种养殖发展迅猛,珍珠蚌吊养达到了3.5万亩、3500万只,黄鳝、才鱼等养殖网箱达到30万口,河蟹放养达9.2万亩、1800万只,大口鲶等名优鱼专养、套养达5万亩。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逐年增加,水平提升。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100多家,其中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形成了棉花、蔬菜、粮食、板材四大农产品加工支柱产业。在棉花加工方面,已发展轧花厂48家、纺织企业40家、纱锭41.7万锭,年可加工籽棉200万担,年产各类纱线4.7万吨、巾被1万吨,生产能力全省第一。在蔬菜加工方面,已形成以插旗菜业、华凯、康田、田丰、雄风等规模企业为龙头,以40多家中小型加工企业为依托,精加工和粗加工相互配套的加工体系,年加工量60万吨,占全县蔬菜产量的70%以上。在粮食加工方面,已形成95家小型企业和银波米业、兴华啤酒、华泰米业等一批规模企业,年可加工稻谷10万吨。板材加工方面,华信人造板有限公司总投资达1.5亿元,年加工量达20万方。

  (三)农业品牌初步形成,市场活跃。目前,“湘妃”毛巾、“漂亮宝贝”巾被、“雄峰”藠头、“同兴”和“万理石”花岗石等产品畅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兴华”啤酒已成为湘鄂边啤酒市场的主导产品,20年成为了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插旗芥菜、护城黄白菜苔、豆角、潘家大辣椒、洞庭雪藕、马涧西瓜、“芙蓉”鱼块、“蝴蝶”鱼排、东湖源水产品、洞庭黄鳝、洞庭岛王鸽、洞庭银波精米等畅销省内外。有30多种农产品在国家、省、市有关评比中获奖,“华凯”牌鱼制品等3个农产品商标被评为著名商标,湘妃毛巾等2个农产品被评为名牌产品,芦苇笋等3个农产品被评为有机食品,洞庭银波米被评为绿色食品。农产品品牌凸现,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活跃。目前,全县已形成以县城农产品专业市场为龙头,中心集镇集贸市场为主体,乡村墟场和众多的路边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建成总面积已达45万平方米,触角延伸到了武汉、长沙、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在营销主体培育上,我县近年已组建各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运销协会220多个,全县参与农产品流通的人员已达120多人。与此同时,农产品经纪交易、信息咨询、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迅速发展,全县参与农产品流通的物流企业已达17家,信息咨询企业14家。去年,全县农产品集散和交易量达到80万吨。

  (四)农业生产投入不断增加,条件改善。一是政策性资金投入增加。近5年来,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整扶贫、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途径,已向我县投资2亿多元,极大地支持了我县农业生产。二是信贷资金投入增加。我县农村信用社自20年以来的小额农贷资金累放已达到10亿元,年均近2亿元,在全县农业生产直接投入中的比重已达到45%以上。三是民间资金投入增加。据统计,到20年底,全县有500多名下岗职工和机关干部投身农业开发,为农业生产已累计聚集资金8000多万元。四是工商资金投入增加。近几年先后引进了农业招商项目110多个,引资总额达7亿元。因为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有效改善了我县农业生产条件。近几年来共投入12亿元,对长江、藕池河、河和洞庭湖进行了重点治理,堤垸防洪保安和农田抗灾保收能力大大增强。改造了78个村的中低产田15.9万亩,并通过衬砌渠道、新建机埠、修砂石路、渠系配套、添置农业机械等多种方式,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此外,还加大了扶贫开发和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有效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二、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近三年来,全县农村信用社累放各类贷款7.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累放49570万元,占贷款投放总额的71.1%,较好地支持了县域“三农”经济的发展。连续四年被县政府授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信贷投放贡献奖”,特别是去年,我们通过调整投放方向,重点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支持了季节性农业生产。去年,累计发放农户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800多户,金额达23431万元,有力支持了季节性农业生产,在保证辖内农户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基本上解决了农民子女就学方面的资金困难。

  二是保证了镇村两级财政正常运转。去年,我们以各种方式对镇村两级财政投放资金近600万元,确保了镇村两级财政正常运转。

  三是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年,全县信用社累计为新南棉业有限公司、田丰菜业、铭泰米业等4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投放支持贷款3700多万元,占总投放的13.2%。

  四是支持了银企洽谈会的签约项目。去年,我们在岳阳市银企洽谈会上共签约企业8家,签约金额2160万元。年内,共向8家企业发放贷款1740万元,履约率达80.6%。

  五是配合政府发展经济。去年11月至12月,针对收购市场疲软,资金短缺的问题,我们先后为10家轧花厂贷款20万元,成功启动粮、棉收购市场,有效缓解了棉花收购与销售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0年为执行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结合省市人民银行信贷管理精神和市联社调控季度信贷计划的要求,我联社20年的信贷计划确定为净投放2亿元,做到重点优先发放小额农贷和中小企业贷款。截至4月底,我县信用社已发放贷款19697万元,其中“二小”贷款12212万元,占62%。

  三、当前支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我们农村信用社作了一些积极的工作,但是也还存在许多问题:

  ㈠支农资金组织难。由于竞争激烈,对在农信社存款歧视性政策从心理上未完全消除,农信社组织存款难,对公存款占比低,整个存款市场份额不高。截止2008年4月底,我县农信社存款90190万元,不到全县存款总量的%,这与农信社支农贷款占全县90%以上严重不对称。说明农村资金仍在大量外流,支农资金补给不足。20年我县联社的信贷计划只有2亿元,到目前为止,已大大突破了季度控制计划,还有很多需要支持的客户,没有办法完全解决,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㈡不良资产盘活难。盘活不良资产,对于农信社增强资金实力,改善经营状况,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些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村组集体及其他贷户拖欠农信社贷款,逃债现象严重,一部分农民依法借贷,依约还贷的信用意识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极个别农村经济组织的贷款,村委换届后,“本届不理上届事”,依约还贷就成了空话,农信社不良资产盘活困难重重。

  ㈢涉农贷款风险补偿难。农业目前仍然是弱质产业,涉农贷款风险大,营销成本高,没有担保,也没有政策性和商业性风险补偿渠道,由此产生的风险由农信社承担,使农信社在涉农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上很不对称。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后劲。

  四、进一步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几项措施

  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三农,农信社应积极开辟路径,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发展规模型、加工型、科技型、品牌型、生态型和外向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增值效益、质量效益、市场效益和综合效益。

  (一)拓宽思路,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延伸工作。其核心就是:延伸贷款对象,也就是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的对象由过去的种、养农户延伸到从事或服务于第一、二、三产业的所有农户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让更多的农信社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做大;扩大授信额度,也就是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从过去的3万元扩大到5万元,对种、养、加等特色大户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其最高贷款额度甚至可以提高到30-50万元,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信用农户的大额资金需求;延长使用期限,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经营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允许贷款跨年度使用。

  (二)突出重点,做好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一是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积极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建立重点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库,研究确定支持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措施,大胆创新贴近于本地产业化经营的信贷产品,满足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支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突出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三是支持现代农业建设。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四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信贷资金的注入,大力推进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抗灾能力建设,加大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病险水库排险加固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是支持推进乡村城镇化。通过信贷政策扶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私营个体业主以及已在小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在小城镇建房落户。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支持集体、个人、私营企业等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的建设与开发,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集镇集中,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尽快建立起支撑小城镇的产业群体。

  (三)抓好典型,促进农村经济工作以点带面。通过支持有技术、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涉农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带动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发挥企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和主渠道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农村信用社要坚持做到“三个全面”:即全面调查、全面建档和全面支持。全面调查是指农信社应对辖内所有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企业的现状,包括行业、产业形势,企业基本情况、经营状况,贷款需求及满足情况等。全面建档即对中小企业全面建立经济档案,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申请和有关管理办法进行评级授信。全面支持是指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其在农信社是否有贷款,都应一视同仁,积极支持。

  (四)政府扶持,齐心协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针对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市、县、乡各级政府必须通过有效手段,帮助农村信用社组织存款,加强诚信建设,化解不良资产,增强农信社的资金实力,通过农信社用活本地的存量资金,推动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在防范农信社信贷风险的前提下,采取组织农信社与企业洽谈会等形式达到社企双赢。此外还应充分尊重农信社的自主权,不强迫农信社发放风险贷款。通过建立涉农贷款保险制度,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涉农贷款提供保险业务。尤其重要的是,应把农信社当做企业来办。要像关心重点企业、关心骨干企业一样给予关心与支持。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8

  按照市农业局渝农法[2004]2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在本区中心集镇龙沙镇、移民大镇大周镇、产粮大镇太安镇三个镇共选取30户农户,按照文件提出的提纲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于后:

  一、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情况

  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在我区上上下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普遍认为继1982至1986年中央为农业发了五个一号文件的十八年后,今年中央又为农业发出了一号文件,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区委、区政府对一号文件的宣传贯彻非常重视,对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时进行了布署。区委宣传部、区农办、区农业局和区林业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万州区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团” ,从2月中旬开始到乡镇对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区委、区政府决定在3月中旬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重点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龙宝、天城、五桥和江南新区四个开发区对贯彻中央1号文件都作出了具体安排,各乡镇、街道都已陆续行动起来。我们调研所到的三个镇都召开了“三干会”,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并通过他们传达到农村的家家户户。

  二、粮食生产方面的情况

  1、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调查的30个农户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90.31亩,比2002年减少了5.9亩,减6.1%。今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为88.21亩,比2003年又减少了2.1亩,减2.3%,基本与全区农业统计情况一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截止2003年底,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还草38万亩;二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部分耕地改种了柑桔、桃等经济林木;三是三峡水库淹没了一部分耕地;四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征用了一些耕地;五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种田的老人和妇女多数体力较差,无力耕种造成弃耕。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和第二条。

  粮食产量总体上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调查的30个农户2003年粮食产量合计为81070斤,比2002年减少了3950斤,下降了4.6%;2004年预计产粮食77730斤,与2003年相比,又将下降4.1%。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2、粮食单产。调查结果,30个农户2003年粮食平均亩产为898斤,比2002年高14斤,2004年预计粮食平均亩产为881斤,比2003又低17斤,可见整体上有增有减。影响粮食单产主要是气候影响,2003年农业自然灾害较2002年轻,粮食单产就高一些;其次是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

  就单个作物看,玉米生产方面,由于近年来临奥一号等高产品种的大量推广,玉米单产提高较快;而水稻生产方面,由于没有显著高于当前推广的d优、岗优系列的高产品种,因而单产水平基本保持原有水平。

  3、农户存粮情况。调查发现,2003年农户存粮人均只327斤,不够一年的食用。三个镇中,农户存粮情况不均衡,龙沙镇调查的农户存粮不多,大周镇调查的农户均无存粮。只有太安镇调查的农户存粮较多,一般农户存粮均够一年以上食用。平常面上了解的情况大致是,20%农户存粮够一年以上食用,50%的农户存粮只够一家人大半年(6—10个月)食用,20%的农户基本无余粮,近10%的农户要买粮食才能满足食用。从增减趋势上看,今年以来多数农户存粮数量有所下降。

  今年存粮量下降主要原因是:一是去年国家放开粮食流通渠道后,粮食的加工户和贩运户增多,许多加工户和贩运户主动下村、下社、上门收购粮食,加上去年以来粮价持续攀升至现在稻谷1.20元/kg,一些种粮农户借机纷纷出售存粮;二是近年来我区畜牧业快速发展,消耗了一部分存粮;三是粮食总产逐年下降,存粮来源减少。

  此外,农民对贮藏粮食的认识也有变化。调查的三个镇中,龙沙镇农户存粮明显较其他两个镇少,其主要原因是该镇农田水利设施较好,水田基本能旱涝保收,整体经济水平也好于其他两镇,农民认为一般不用存太多的粮食防止灾荒。

  4、粮食生产的投入情况。总的情况是,现金投入逐年增加,种粮劳动力投入减少。调查的30个农户2002、2003年粮食生产投入分别为15520元和16371元,2004年预计要增加到16852元。

  现金投入增加主要是源于肥料、种子等农资产品涨价。调查发现,今年尿素零售价达到1675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0元/吨;碳铵零售价达到520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元/吨;优质稻种子价格达到15元/斤,比前两年和目前普通杂交稻种子高一倍,需25斤稻谷才能换1斤,而过去换1斤杂交稻种子只需10斤稻谷。高产玉米种子价格7元/斤,一般杂交玉米种子只2元/斤左右。当前,农资产品的涨价已抵销了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增收效益。

  劳动力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二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种田的多数系体力较差的老人和妇女,因此,多用化肥少用农家肥,耕作也相对粗放;三是抛秧栽培、稻田稻草履盖洋芋等节劳技术的推广面积增加。

  5、农民对国家重视粮食生产的看法。接受调查的农民普遍认为,我区是一个农业大区,粮猪型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占农户经营的绝大部分,虽然不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但粮食却是大多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和重要饲料来源,一旦粮食大量减产,势必造成粮价上涨,农民又无能力购买。同时,由于人多地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存粮不多的现实,我区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国家重视粮食生产,对我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对增加我区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国家对粮食生产的保护和扶持,农民们有许多意见和建议,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国家直补政策要尽快到位,补贴金额要大一点,小了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⑵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目前万州区各地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村社、群众无力整修,这对保护全区粮食生产能力威胁极大。

  ⑶希望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多采取直接补助到种粮食农户头上的办法,现在国家成百上千万的补助资金投给了农业开发的“业主”,一些业主(龙头)又没有很好起到龙头的作用,老百姓没有真正得到多少实惠。

  ⑷希望政府对种粮大户要实行特殊保护政策,一要制定最低保护价,二要保证收购,三要严格控制农资价格。

  ⑸国家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一是要加大农技推广力度,保证农技推广经费,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无钱办事的问题;二是对增产增收效果好的粮食作物新品种,可实行良种补贴,解决新品种种子价格高令农民望而生畏的问题,尽快扩大良种推广应用面积。

  三、农民收入方面的情况

  1、农民收入水平。万州区是集中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山区,目前尚有20个特困乡、220个特困村,绝对贫困人口达6.97万人。2002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52.9元(农经统计口径),比全市平均少328.1元,在全市39个区(县)中排倒数15名。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75.9元,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差距很大。农民收入虽然逐年上升,但增长速度非常缓慢,2002年和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比上年增加了69.8元和123元。而且实物比重大,现金收入少。

  调查的30个农户2002、2003年人均纯收入平均为1762元和2050元,今年预计可达2205元,在本区农村属中等偏上水平。

  2、农民收入来源。调查结果,30个调查户2003年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166100元),占总收入的63.8%;其次是种植业收入(51360元),占总收入的19.7%;再次是养殖业收入(29860元),占总收入的11.5%。

  从全区统计情况看,种养殖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45%以上,接近收入总额的一半。占第二位的是外出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30%,超过了种植业的收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只占农民收入的20%。“种粮饱肚子,喂猪供孩子,打工盖房子”是万州区多数农户经营收入来源的形象总结。

  3、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的增加来自于多个方面,但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外出务工收入。2003年全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61744.3万元,比2002年增加了7719.3万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额的一半。粮食收入的增长是2003年农民增收的第二大项目,由于粮食涨价,全区农民增加收入近5000万元。养殖业也是近年来万州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3年全区畜牧业收入比2002年增长了7929. 6万元,农民从中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

  从30个调查户2003年的收入增长结构看,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比2002年增长34050元,人均增长268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总额的93.1%,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种植业收入,其比2002年增加了2655元,占当年农民收入增长额的7.3%。

  总结各调查户生产经营计划,预期2004年农民收入比2003年增长7.6%左右。增收的最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今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比2003年又多3人,外出务工收入预计可达185800元,比2003年增长近12%;二是从目前农产品的行情看,我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品——粮食和毛猪的价格依然走高,同时优质高效的优质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大幅度增加,农民从种养殖业中将会增加一部分收入。

  4、农民增收的困难。座谈中,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纷纷反映,目前农民增收的最大困难,一是外出务工找工作难,找到报酬较高的工作更难;二是分户经营应对市场的能力较差,信息不灵、销售价格偏低、销售成本高等;三是土地分散在各农户,难以形成种植规模,阻碍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四是农业基础设施不足,80%以上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各产业的发展;五是发展新的生产项目缺乏技术储备和技术保证。

  5、解决增收难,农民有四盼

  一盼国家要给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让外出务工农民同样享受到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入学、贫困救助等各方面的好处,农村的生产公益设施建设同样得到政府的支持;

  二盼国家在农民转岗就业培训、种养殖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教育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素质;

  三盼政府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小型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

  四盼加大农民权益保障力度,尽快出台《农民权益保障法》,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恶劣行为,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要切实为农民撑腰,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1、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非常重视。万州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严重过剩。近年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去年八月,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重庆市万州区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万州府发[2003]74号),对今后5年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规划,对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清理和规范相关的办证收费行为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区里还组建了培训职能机构,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实行组织、发动、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开展服装艺术、农产品加工、家政服务、保安等8个岗位1790多人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

  在调查的3个乡镇中,大周、龙沙两个乡镇已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基本做到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支持、外出务工手续随到随办、帮助务工人员催要工资、开展务工前培训等方面服务。龙沙镇举办了两期(家政服务、农产品加工)劳动力转移培训班。

  2、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的30个农户中, 2003年外出务工3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5.6%;2004年外出务工39人,比2003年多3 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9.4%,平均1户有1个多劳动力在外务工。

  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70%以上都是由包工头带领和务工者相互邀约、串联而外出,靠政府部门和劳务中介机构组织外出的大约占22%,盲目外出占8%。

  外出务工人员中,89%以上能找到比较稳定的工作,有11%的无固定工作,收入较少。外出务工人员中能顺利取得工资占80%,大约20%的务工人员遭遇过拖欠、克扣工资的情况。

  外出务工民工中,10%的有一定的技能,主要是驾驶、厨师、缝纫、砖瓦工、木工、电工、焊接等,主要学习渠道是民办培训学校和跟师学艺。

  3、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的困难以及他们的愿望、要求。

  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的困难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组织,信息不灵,民工外出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二是缺乏能适应劳务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难以提高务工收入水平,难以保证务工收入的长期稳定;三是部分民工务工期间缺乏安全保障;四是缺乏自身权益保护的知识和司法帮助。

  他们强烈要求:一是希望司法部门要大力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二是希望政府要给进城务工农民与当地城镇居民在各个方面以平等对待;三是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专门机构,外出务工人数在3000以上的乡镇,建议政府要配备1—2名专职人员,加大力度在用工信息、劳动技能培训、外出务工管理等方面给予长期、有效的帮助。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9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河南、湖北、安徽、山东四个农业大省的十二个市区,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涉及到政策的落实推广情况、农民的收支情况、土地的使用情况、农业教育情况,并设置三个访谈提纲和一个数据统计题。调查对象为农村地区有代表性(如多子女,有子女在外上学,或有家庭成员在外打工)的农村家庭,调查地区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中的代表性地区,调查共发放问卷365份,回收358份,回收率98.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的了解如下情况:

  (一)政策宣传与农民接受情况

  1、农民对新政策的了解情况

  从问卷第二题的选择情况来看,对于国家有关“三农”方面的政策,84%的农民部分了解,其中安徽省普及情况较好(93.8%部分了解);在完全了解新政策的农民人数中最高的为河南省(18.2%),安徽省最低,仅4.7%。

  2、农业税减免情况

  四省份基本做到了农业税全免(65.9%),其中河南省落实情况较好(90.5%)而且没有变相收税现象。安徽省最差,虽然100%的农民承认农业税全免,但有46.9%的农民反映有变相收税现象。山东、湖北两省有的地区农业税部分减免。

  3、种田补贴情况

  72.6%的农民认为,有一些补贴,但不知道是否足额。全额补贴的占24%,四省份的情况基本相同。安徽、湖北较好,全额补贴占到了34%左右。

  4、技术支持情况

  基本没有技术支持的占59.8%,认为情况一般的占36.6%。其中安徽最好(上述两项比例分别为37.5%和57.8%),河南最差(76.8%和18.9%)。山东、湖北情况一般。

  (二)农民的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

  农民收入的总体情况:68.4%的农民收入在2000-10000元,在四省份中,只有安徽省农民有57.8%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其余三省与总体情况大致相同,收入呈正态分布,高、低收入人数都较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绝大部分还是来自农业收入,数据显示57.3%的收入来自农产品种植业,其中安徽此项比例最高(82.8%),湖北比例最少,但仍有41.4%,其次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占29.6%。

  2、支出情况

  农民支出的主要方面,44.8%的支出是为子女上学,其余27%和23.9%的支出是在农业投资和日常生活开支。河南农民在子女上学投资比例最大(48.8%),山东最少为37.7%,但山东农民在农业投资上较多,占到38.1%。

  3、新政策对农民收支情况的影响

  在增收方面,54.2%的农民表示有少量增加,有明显增加的为22.9%,剩余的22.1%认为无明显变化。湖北省农民有明显增加的占44.4%,比例最高。河南省最低,仅占10.5%。

  4、农业原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在农业原料价格变化后,认为收入稍有增加的农民比例为42.2%,明显增加、无增加和负增加的比例各占20%左右。安徽省明显增加比例较高(32.8%),河南省负增加现象严重(44.2%),山东、湖北与总体情况一致。

  5、农民的收支平衡情况

  48%的农民收支基本平衡。收入高于支出,有明显节余的占34.4%。其余的农民负债,占17.6%。收入大于支出的农民比例中,安徽最高(53.1%),山东、湖北农民负债现象较严重,都为21%。

  (三)土地的使用情况

  关于土地种植权的变更期限问题,31.8%的农民反映土地从来没变,15%的农民的种植权的变更期限为10-15年,5年以内和5-10年的分别占24%左右。土地变更较为频繁(10年以内)的是山东(66%)和河南(71.5%)。其中变更期限在5年以内的,河南最高(54.7%),山东为31%,安徽省土地变更期限都在10年以上,从来没变的达46.9%。湖北省从来没变和5-10年变更一次的基本各占一半。

  如果频繁变更土地,将导致68.7%的农民不满意,40.2%的农民无所谓。安徽省农民的不满意率最高(78%),最低的是河南,但也有64.2%。

  将耕地作为它用现象,75%的农民反映有这种现象,其中河南最为严重(96.8%),安徽最低(53%)。

  (四)农业教育情况

  从来没有接受过农业教育和偶尔接受一点的农民占95%,其中完全没有接受过的占62%。湖北从没接受过农业教育的农民比例较低(52.5%),安徽最高(69%),山东和河南的农民都占65%左右。经常接受教育的农民比例中湖北最高(13%),其他地区仅为2%左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的“三农”政策目的是要让农民减负、增收真正的获得实惠。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税的减免、种田补贴的发放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好的土地政策加大了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农产品的价格的提升,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种田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但在看到“三农”问题一定程度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三农”政策的落实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新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

  “三农”政策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有义务向农民朋友宣传“三农”政策。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政策推广和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问题关键在于政策的宣传渠道窄、推广力度不够、内容不全面,绝大多数(80%以上)的农民只对新政策部分了解。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的宣传途径太少少,基本上看不到宣传栏等相对固定持久的宣传方式,有的地方有类似的宣传栏,但大部分都是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完全达不到宣传的效果,用扩音喇叭口头传达政策法令虽然比较普遍,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农民自身维权意识较差和长期以来被动接受信息的态度也是导致政策宣传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些地方虽然有地方电视台宣传政策,但农民很少去关注政策,事实上,他们仅仅听说有农业税的减免和有种田补贴,而对补贴数额、技术支持等了解很少,这就直接导致许多农民误解政策,同时宣传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政策的落实。

  (二)农民增收困难多

  农民收入途径单一,农业教育影响农民增收意识。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源是农产品的种植,种植结构单一,而且由于区域性差异,有些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只能种植某些农作物,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外,在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技术教育学校,农民很少接受农业教育,在农业创新方面存在障碍,农民们的种植理念十分落后,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很少有农民有将农产品集中后批量加工出售想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就难以让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

  农业税减免和种田补贴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变相收税现象仍然存在。从调查情况来看,四个省的基本实行了农业税减免和种田补贴政策,农业税减免情况整体较好,但种田补贴还有部分地区不能足额发放。另一方面,变相收税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地区以县、乡、村三级排涝水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村级投工投劳等名目收取费用,为农民增收设置了层层障碍。

  三农的调研报告 篇10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银监部门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为三农服务的要求来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农村信用社组建和发展阶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二是反复和停滞阶段(1959-1980)。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农行代管阶段(1980-1996)。信用社归农行管理,两套编制,两本账薄。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组建县联社,信用社与县联社为两级法人体制。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脱离农行,开始恢复合作金融性质。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理顺外部关系、明晰产权、强化内部管理的改革。

  从1996年以来迄今为止的改革实践看,我国信用社有三种形式: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尽管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系列改革,但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制银行,还是信用合作社,离完善的产权制度仍有一定距离。县联社统一法人形式,沿袭了原有的信用社产权结构特征,仍存在所有权缺位的问题,民主管理有名无实,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使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对信用社的参与程度越来越低。在信用社扩大规模和信贷业务高度专业化以后,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难以实现。在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在组织形式上,省联社是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着规范与管理县联社的职责,而实际上,县联社是省联社的股东,作为一级法人,它有合法经营的自主权,省联社对县联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会出现县联社不服管的局面。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东所占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东尤其是政府股份占较大比例,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为信用社偏离其经营目标埋下了隐患。合作制银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合作制中,自然人股东多,股本小,农民的无知和对合作社的不关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无法落实。而且,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使大股东也没有对合作银行的实际支配权,而成了行长说了算。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农信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使地方政府与信用社的关系从行政干预到对其负责。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和发展业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管理信用社后,直接承担了信用社的盈亏责任,这样,地方政府会加大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的力度。这样,就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事实上,由于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信用社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地信用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2、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的比重都日趋下降,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合作金融组织,逐渐失去了服务对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量大,信用社已不能满足其需要,所以,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3、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后,能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农村信用社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加强了管理,节约了成本和费用,资金调节能力增强,业务范围得到扩展。同时,由于税收减少及一些优惠政策的实行(无息再贷款,呆坏账分期进入成本核销,成立信用社风险补偿基金),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增强了,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授信额度增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较大额度的资金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由于统一法人后,县联社统一提取准备金,统一核销呆坏账,过去的风险社支付压力减小,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有可能得到金融支持。

  (二)不利影响

  1、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其偏离合作金融方向。

  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回报率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就是要增加农村资金投入,建立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的金融体系。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金融合作组织,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

  风险都很大,比较效益低,如果信用社的资金大量投入农业,必然造成资金回报率低、回收难。信用社改革后,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信用社自身的发展无论从其本身吸收股本、扩大规模,还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来看,都不愿意把大量资金投入农业领域。所以,农村信用社有着烈的离农倾向。出现了中央要支农、地方要发展、监管部门要防范风险、农信社要生存的矛盾。

  2、信用合作社资金非农化倾向。

  目前,我国以合作制形式存在的农信社大多有着大量不良资产,亏损严重,资不抵债。鉴于信用社经营资产不良状态,没有人愿意入股。而且,落后地区的农民相当贫困,很少有货币财产,靠他们入股集资,是达不到开办农信社的标准的。落后地区,有钱的人不需贷款,不愿意入股信用合作社;无钱的人想贷款但没有钱入股。这就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筹集只有走股金资本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补充资本金,维持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出现了合作金融的性质与股金资本化之间的矛盾。

  在资金的运用上,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县联社与基层社的权力配置发生了变化,基层社的经营自主权变小了,原来,基层社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确实贷款的对象、期限与额度,现在,受到县联社的制约,对要地急需资金的农户和经济组织难以及时给予支持。基层社的贷款授权一般在10万元以下,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多也不超过5万元,对最大的一宗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信用社资本总额的30%。那些最缺资金的农户和企业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所以,信用社资金筹集与使用都有非农化倾向。

  3、地方政府管理导致行政干预信用社发展。

  省级人民政府要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对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预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县、乡政府。实际上,在地方政府有管理权的情况下,信用社的人事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要保证其不对信用社进行干预是非常困难的,农村信用社很容易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因此,信用社的新一轮亏损及金融风险无法避免。目前,我国各级地方财政吃紧,债务缠身,所以,大有挖东墙补西墙之势,尽管他们也知道信用社的亏损再也不可能再由中央政府埋单,但在情急之下,也管不了那么多,毕竟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投资哪来发展?哪来gdp增长?而且,在当地出现社会稳定问题时,就更管不了将来的亏损,将来的问题只有留待将来慢慢去解决,他们必须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状况要好些,筹集资金也相对容易,这些问题还不明显,但在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就十分严重,因为除了信用社有可挪用的资金外,地方政府没有别的渠道来解决燃眉之急。

  三、以服务三农为导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作为由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入股组成的金融组织,根在农村,在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党和国家赋予农村信用社的重要社会职责。5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必须把自身发展同做好支农工作、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居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新情况结合起来,依托政府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支农着力点,创造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一)转换农村信用社的营销理念,积极探索为三农服务的新方式。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发展较好的省份的共同点在于,在经营中能真正立足于三农,端正经营方向,对支农方式进行创新,积极拓展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各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要求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投向、贷款方式、对农户的授信额度,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村生产力发展和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新方式。首先,应该准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按照优先三农的原则有效配置信贷资产。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应优先用于满足农民种养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剩余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多种经营活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有富余的,可适度支持辖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销路、效益有保障的中小企业。

  其次,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制定分类指导措施,创新支持方式。如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品牌农业、产业化组织、个私经济组织,可以分别实行支农信贷卡、联保贷款、一次性贷款授信、评优授信等方式,确保信贷支农。第三,应根据经济变化的新需求,强化服务功能。如创新贷款品种、增加服务手段、转变服务方式、提供市场信息等。第四,加快改革步伐,突破机制障碍。通过加快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确保内部机制改革和扶持政策逐步到位;通过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内控机制、创新信贷管理机制等,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效益、管理效益和经营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业务创新和内部管理的突破。

  1、要继续重点发展传统业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人缘、地缘、点多面广的优势,实行全员营销。狠抓存款,壮大资金实力。盘活贷款存量,创新贷款业务。坚持走以农为本,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路线。

  2、要在拓展中间业务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信用社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用社在农村和城区的网点优势,积极争取开办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委托业务和代收代付业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介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形成完备的支付交易结算系统和金融信息系统,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技术和信息条件。

  3、要在加强内控建设与执行方面有质的转变。要强化内部控制措施,使内控真正成为农信社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

  4、要培育有理性的控制权代表农村信用社分散股东的代理者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一个专家化的群体,代表农村信用社的自然人投资者行使资本经营权或所有权,一是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克服农村信用社众多单个自然人股东行权能力不足或无行权能力的问题;二是机构投资者集农村信用社众多小额投资者的资本,股权集中度较高,也具备参与农村信用社治理的条件。因此,可以认为,农村信用社领域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将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的历史性转折。

  (三)做大作强农村信用社必须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是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明确发展思路,加快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应从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着眼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绿色农业,支持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拉长农村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从发展生态旅游业,支持小城镇建设入手。引导农村信用社资金与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相结合,为农村信用社资金投放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是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做好增资扩股和壮大资金实力工作。地方政府应加强协调和指导,出台相应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城镇居民、工商企业、民营资本等民间资本投资农村信用社,以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为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要大力整治信用秩序,培育和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要把信用环境纳入打造诚信政府这一系统工程,像抓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工程那样,积极推动创安工作,深入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活动。把打击逃废债务、保护债权纳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凡涉及到农村信用社债权的企业改制,相关农村信用社要参与企业改制全过程,防止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悬空金融债权。要抓住源头治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协助农村信用社清收地方政府及村、组贷款和县直单位干部职工的逾期拖欠贷款,对蓄意不还的钉子户进行惩戒,以良好的信用环境为县域金融保驾护航。

【三农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乡村三农发展情况调研报告12-12

民委会三农情况调研报告11-13

合同帮农调研报告12-06

民委会三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03-15

农合社助农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03-17

新农保工作的调研报告09-07

关于调研家乡变化的三农问题实践报告09-18

小学农远工程使用的调研报告08-20

乡镇新农保工作的调研报告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