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帮

槐乡的孩子教案

时间:2024-12-07 00:09:26 文书帮 我要投稿

槐乡的孩子教案(通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槐乡的孩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槐乡的孩子教案(通用)

槐乡的孩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择背诵文中描写槐乡五月或槐乡八月的段落。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出示有价值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带来了幸福与快乐及他们的热情好客,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潇洒豪放的品格。

  (2)学习槐乡孩子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的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中关键的词句,品析语言的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便开满了槐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槐乡不仅景色美,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2、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呢?(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

  二、自读读课文,初步感知

  那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三、出示思考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1、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实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一会我们讨论交流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动笔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画出各部分的中心句

  四、自学反馈,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五、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勾画出有关语句,在文中做上批注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这篇课文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语言非常优美。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理由。并试写一两句。

槐乡的孩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使学生能够从文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3. 使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4. 让学生增加爱对农村的热爱感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槐乡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受劳动是快乐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八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那香味可以说是香飘十里。你们想去看看吗?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俗话说:文章十题目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想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读书。书中自有我们要的'答案。那你想怎么读?下面同学们就采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老师也有一个要求,就是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请你认真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读准字音,行吗?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也要听仔细,等会可以当小老师来评一评。

  3、朗读评价后,交流感受。

  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收获、疑问、感受或是想法?

  4、老师总结。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就能有这么多的感受。老师相信,在下面的学习中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提出学习要求:

  A、这篇课文我读了很多遍,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把题目改一下。但是我还没想好怎么改,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

  B、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看来同学们都面露难色,那怎么办?

  C、小结:同学们说的都是很好的办法,但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先读一读书,然后再自己认真想一想,在书上画出相应的语句,或者和同学们说一说,讨论一番,你们看行吗?

  2、学生自由读书,画出相应语句并和同学讨论。

  3、交流。

  提要求:交流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发言的同学请你先把自己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把依据读一读,最后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请仔细倾听,听听他的意见是否和你的一样,如果有补充,可以举手示意。

  A、(勤劳懂事)的槐乡孩子——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B、(吃苦耐劳)的槐乡孩子——第三自然段1~3句。

  C、(快乐)的槐乡孩子——第三自然段4~6句。

  D、(快乐)的槐乡孩子——第四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们,看到这么勤劳的槐乡孩子,看到他们热烈的劳动场面,是不是也激起了你对自己劳动体验的回忆?那谁能为大家说说你在家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或是和同学们一起值日时的劳动体验?

  2、学生发言,师生评议。

  五、总结。

  同学们,槐乡的孩子是勤劳懂事的,是吃苦耐劳的,是在劳动中体验着快乐的,他们能够体谅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老师也真诚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勤劳的孩子、快乐的孩子。

  六、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体会下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槐乡的孩子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中体会槐乡孩子劳动的快乐。

  2、培养独立阅读的习惯,能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读懂课文,引导学生树立从小爱劳动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感受劳动是快乐的。

  三、教学准备

  查找槐树、槐花的图片和资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丰富多彩,快乐有趣。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中让你感受到快乐的事。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用简短的词概括说说。

  2、总结:无论是外出郊游,还是游戏活动,我们心中充满着快乐!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体验了民族小学的孩子有读书的快乐,金色的草地有玩耍的快乐,爬天都峰有游玩的快乐。

  3、切入: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那里的孩子有怎样的快乐。接题,齐读课题“槐乡的孩子”,相机教学“槐”字。

  (二)简介课型

  1、简介课型

  (1)什么样的课文时略读课文。告诉学生从三年级起,我们所学的课文分为两种: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带“☆”,课文前面带有导读提示。

  (2)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先读“导读提示”,了解学习要求,带着要求自己朗读、思考、学习、发现、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导读提示,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交流并归纳本课的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读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碰到难度的地方反复多读几次,

  4、适当的生字词教学。出示:

  槐乡、花苞、散发、入药、染料、耷拉、黎明、一簇簇、觅食、飘荡、劳累

  (三)重点赏读——品“乐”

  1、简单介绍槐树和槐米。槐乡有一种宝贵的树叫槐树,出示槐树图片并简单介绍。槐米是槐树开出的花,叫槐花,又叫槐米。

  2、抓住关键句“它们并不惹人注意,却是槐乡孩子的宝贝”。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读懂课文中从哪些方面描写槐花,怎么样写出它的不惹人注意。了解课文为什么说槐米是槐乡孩子的宝贝。

  3、槐米不惹人注意:米粒般大小,淡淡的`清香,藏。从藏字感受到什么。

  4、过渡语:槐乡的孩子用槐米换学费,他们到底是怎样割槐米、捡槐米的。组织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孩子们割槐米、捡槐米的句子,感受劳动的场景。

  5、槐乡的孩子一干就是从黎明到炊烟袅袅的傍晚,而且是在怎样的天气状况下?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相关句子感受。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八月天的炎热

  6、对比体验。如此炎热的天气,我们在干嘛,槐乡的孩子又在干嘛。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7、槐乡的孩子顶着烈日从黎明干到傍晚,身上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他们心里觉得辛苦吗?你从哪里体会到。

  (三)总结交流、拓展延伸

  1、总结:看啦不光是外出游玩、追逐嬉戏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槐乡的孩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劳动中收获了快乐。

  2、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平时生活中,通过劳动获取快乐的事。

  六、作业布置

  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槐乡的孩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介绍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a、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方法解决。

  b、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槐乡的槐树(槐花)。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槐乡的孩子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而快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槐树枝。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什么时候感受到快乐了呢?

  同学交流

  同学们在学习中、游戏时感受到了快乐,而有一群小伙伴,他们的快乐却是在劳动之中,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去体验槐乡孩子劳动的快乐。

  二、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要求: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同学,长句子、一下子读不同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下面请几个同学分段读读课文,请别的同学当评委。

  分段读课文和评议,重点是生字和词语。

  师: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槐树高大。槐花是淡黄色的,小花苞和米一样大小,叫槐米,清香好闻,可以做药。

  生2: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爱自己的家乡。

  生3: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爱劳动,自己挣钱交学费。

  生4:我知道了槐乡的孩子生活得很快乐。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还有几个问题: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花苞什么样?文中还把花苞称作什么?槐米有什么用?

  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三、品读体验

  师:槐乡的孩子爱家乡、爱劳动,在劳动中得到了快乐。让我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体会槐乡孩子的快乐。并把描写他们快乐的句子或段落作上记号,多读几遍。

  师:谁能读读找出的句子和段落?

  生1: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歌声。

  生2: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生3:女孩……

  师:你们能够读出槐乡孩子的那种快乐吗?

  生:(高兴地说)能!

  师:下面哪几个同学能用快乐的.语气读出这几个句子呢?

  生1: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师:从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甲:我体会到了孩子们起得早,当大人们生火做早饭的时候,他们已经唱着歌儿高高兴兴地回来了。

  生乙:我体会到了孩子们很辛苦,但是他们以苦为乐。

  生丙:我体会到了孩子们收获很大,非常高兴。

  师:体会得深刻。你们感受到快乐了吗?

  生:(反复读、体会)。

  师:同学们找的句子都对,剩下的句子你们分组交流吧。

  生:(学生分组交流)。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槐乡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四、小结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略读课文的?

  生1:我们先借助拼音和查字典读准字音。

  生2:我们再根据课文前面的提示来边读边思考。

  生3:我们最后和同学们互相讨论来解决疑难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老师还有一点要提醒你们,那就是要靠自己读,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力争自己做出新的发现。

【槐乡的孩子教案】相关文章:

《槐乡的孩子》语文教案优秀09-27

三年级槐乡孩子教案03-01

《槐乡五月》教案04-12

槐乡五月教案03-15

小学三年级语文《槐乡的孩子》教案12-16

槐乡五月教案9篇04-09

《槐乡五月》的教案设计03-23

课文《槐乡五月》的设计教案03-23

槐乡五月教案设计03-22

槐乡五月教案汇总7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