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作文

《老牛》作文

时间:2021-02-24 17:09:58 动物作文 我要投稿

《老牛》作文10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牛》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牛》作文10篇

《老牛》作文 篇1

  清清甜甜的乡野风,敞敞亮亮的梆子腔,幽幽长长的田间道,吱吱嘎嘎的老牛车,将鞭花儿甩出脆脆阵响唤醒草儿清梦的牛车上怡然自得的父亲……是我童年最清晰的最馨香的记忆,父亲满怀慈爱地将我抱上牛车的一瞬又将父爱的种子深深根植我心,在我人生路上茁壮成长,莹润着我,温暖着我,也甜蜜着我……

  牛车的使用可是有些年代了。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号称轩辕氏,单从“轩辕”二字均从“车”旁这一点来看,足见牛车和中华民族同龄。牛车大约是五千年前的先民看到风吹蓬草转动引发灵感而发明的,《淮南子?说山训》说我们的祖先“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古老的黄土地上,牛车因其简易、实用深得庄稼人喜爱。他们对老牛车有一种特别的依赖情结:农肥拉到地里需牛车,秋收的庄稼运回场面需牛车,粮食归仓里还得要牛车。起房架屋离不开牛车,走亲窜戚离不开牛车,有时甚至娶亲嫁女也常常要用到牛车。牛车简直就是他们的左膀右臂。还不太遥远的过去,也只有光景殷实的人家才有牛车,牛车也是好人家的门面工具。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落伍的牛车成为被淘汰出局的对象。但在眼下经济还欠发达的许多农村山区,牛车仍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失去牛车,许多乡亲又得回到肩挑背驮的原始劳作方式中。也许若干年后,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老牛车,就将成为一种抽象的历史符号,只留在老年人模糊的记忆里,或者仅仅留在后人的书本里。

  与所有的技术活一样,赶老牛车也需要技巧。我的父亲是方圆百里有名的驾车好手,马车他都驾轻就熟,牛车更是不在话下。只要他往车辕旁一坐,那两头拉车的牛就像被他施了魔法,百依百顺,指东不敢西。在我幼小的眼里,父亲简直就是神奇的魔术师,指挥若定的大将军。

  童年时常听父亲与人交流心得,会赶车的人用心,不会赶车的人用鞭。对这句颇含哲理性意味的话,那时的我颇感费解。坐了父亲几次牛车后终于有所感悟:用心赶车的人对牛总是充满感情地照顾,经自己百般照料的牛仅用一声“得得、咧咧、球的”口令就可以达到轻松驾驭的效果,有时牛不高兴了也从不鞭打,而是用牛喜爱的东西在前面导引,诱惑它奋力前行;而用鞭赶车的人,从来不懂得疼惜牛,只知道狠命揍牛,每当牛不听话或力衰气短时,使鞭子狠狠抽下去,牛背上立即出现道道血痕。有的人甚至用棍棒拼命捶打,可怜的牛儿在几番挣扎仍无济于事后,索性躺在地上任其棍棒相加!豆大的泪珠滚滚而下,牛儿那无助的泪水任是铁石心肠的人见了都会心酸不已!

  我善良的父亲虽说手握皮鞭,却从来没见他抽打过一次牛。记得那时已经是人民公社了,牛与车自然是生产队的,可我家还养过一头毛驴,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毛色光滑如缎,健壮活泼,这种通人性、懂得感恩的动物自然愿意为他的主人出力了。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又有几次记忆能成为短暂人生的永恒啊!乘坐父亲的老牛车的经历就是鲜活我生命泉源的永恒记忆。

  大约六七岁时,在街边玩耍的我,看到父亲赶着老牛车从村东缓缓走来。便站到路边等待。看着好大的两头黄牛老老实实地听从父亲的指令,沿着黄土道上那深深的车辙款款徐行。我对父亲简直崇拜至极,幼小的心灵也对乘坐牛车充满了渴望。父亲当然读懂了我渴求的眼神,顺手把牛鞭往车辕上一插,那有力的大手一把将我抱到牛车上,让我紧挨他站在牛车前面,并再三嘱咐我:“苟儿,紧紧抓住车前门帮子”。

  我听父亲的话,紧紧抓住老牛车最前面的门帮子一动不动地紧盯着老黄牛那的厚实的臀部。老牛车的木轮特别大,直径有一米多,转一圈要好长时间,老是发出“咔——嗒,咔——嗒”的极有节奏的声音。这种声音和着父亲“得得、咧咧、球的”的赶牛口令,至今想起来心里都感觉是那么的踏实、愉快。父亲坐在牛车前侧,手搭在我的背上,嘴里不停地吆喝着,那时的我还真是听不懂父亲在喊什么,十多岁时才慢慢明白父亲与老牛进行的感情交流都是通过这几个词汇来完成的。可以说:这“得得、咧咧、球的”口令,是黄土人祖传的智慧。用它就能和牛、驴、马等家畜和谐相处,共同繁衍生息。

  现在想起坐在老牛车上那慢慢腾腾的悠然,牛耳时不时地支楞一下的样子,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我知道,父亲那浓浓的爱语在古旧木轱辘辚辚的转动声中,已绵绵不断地铺展在了我的心路里,至今依然犹存,浓浓的亲情在我幼小的心里刻上了深深的痕印。

  童年坐老牛车的感觉那真是爽!并不亚于现在坐奔驰宝马抖风的快感!所以,我爱那颠簸着淳朴乡音的老牛车!爱那载着我童年的梦想的老牛车!爱那满载亲情的老牛车!

  老牛车!行驶在我记忆长河中的老牛车哟!

《老牛》作文 篇2

  小猴今天在山下玩得很尽兴,正准备回家时,忽然看见一头老牛正在吃青草。小猴心想:今天我玩得有点累,何不想办法让老牛背我上山呢?它眼珠子骨碌一转,计上心来,走到老牛面前,奉承地说:“牛大哥,你背上有只大虱子,我来帮你捉下来吧!”谢谢你啦小猴。

  小猴跳上了牛背,对老牛说:“你跟我一起上山吧,山上有美丽的鲜花,嫩绿的青草,比这山下不知要强多少。”

  老牛摇摇头说:“不行,我家主人待我不薄,我不能做任何对不起我主人的事。”“你终日为主人耕地拉车,出了那么多力,我好心好意的领们逃走,你还不肯,真是个大傻瓜!”小猴故作生气的说。

  老牛笑了笑:“为主人出点力是应该的,是精是傻自有人们评说。”小猴轻蔑的说:“得了,你看你呀,是个十足的大傻瓜。说句老实话,你背上根本没什么虱子,我只撒了个小小的谎,就让你背上了我。”

  老牛听了非常生气,大声的说:“你这习猴,真卑鄙!想让我背你,把话说明,我可以高高兴兴的背你一程,何必这样骗我……”它说着猛地一蹿,把小猴给摔了下来。

  那小猴正好被摔在石头上,立刻昏过去了,当小猴醒来的时候,脖子上已经被放牛的农民套上了绳索。

  农民牵着小猴同牛一起回了家,到了家后,农民把小猴拴在牛棚边,对小猴说:“老牛为人们出力、流汗、干活,贡献很大,你会做点什么呢?”小猴懒洋洋的低下了头。农民问:“你会拉车吗?”小猴摇了摇头。农民问:你会耕地吗?小猴又摇了摇头。

  “你不会这,又不会那,到底会干什么?”农民诉道。

  小猴这才支支吾吾地说“我会……玩耍”。农民听了,生气地拿起皮鞭狠狠的抽了小猴一顿,小猴吱吱乱叫,一连翻了好几个筋斗,引得农民和老牛哈哈大笑,那只小猴羞得面红耳赤,惭愧地低下了头。

  至今,人们还把老牛叫做农民的心肝宝贝,而小猴只不过是人们取笑的玩物而已。

《老牛》作文 篇3

  “老牛哥”是我的堂哥,今年高考。我可是快一年都没联络上老牛哥了,每次上QQ,看着他那用永远黑着不动的头像,一声叹息,唉!7月,他终于结束了在题山书海中的闭关修炼,和堂姐一起来我家过暑假了。

  老牛哥其实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健壮,虽然有着180的高个子,但人却很瘦,戴副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

  老牛哥虽然长得不及健壮的老牛,但勤劳却可以和老牛媲美。自从他来了我们家,早出晚归的我们可就舒服了。白天我们都出门忙碌,家里的卫生全部交给老牛哥,晚上回到家里,迎接我们的是明净的地板,整齐的房间,一堆脏衣服也干干净净地躺在床铺上,甚至连早晨急急忙忙出门时四处散落的拖鞋也被老牛哥收拾得规规矩矩。

  虽然,已经逃离了痛苦的高考,可是我发现老牛哥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图书馆。而且经常还是一看一整天,废寝忘食的。他对我的那些朋友——IPAD、手机游戏、真人秀节目毫无兴趣。每天早晨起来,我都能看到他端坐在桌前认真读书的身影,晚上为了不影响大家休息,老牛哥也总是凑在小台灯下读书到很晚。正在集训的我每天叫苦不迭,可是看到如此勤奋的老牛哥,真让我惭愧。老牛哥告诉我,他中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学习,错过了好多知识,现在大学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瘦瘦的老牛哥在我的心里一下子强壮起来,如此勤奋,估计连老黄牛也自愧不如了吧!

  这就是我的老牛哥,和老黄牛一样勤劳又勤奋的老牛哥。

《老牛》作文 篇4

  那是一幕令人值得深思的画面,那是一对令人值得怜悯的老人和老牛。

  几乎人人都知道他们,又几乎人人都不了解他们,老人和老牛都老了。谁也不知道他俩在一起度过了多少个狂风暴雨。从老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从老牛那粗糙弯曲的角上,人们似乎又知道了什么。但是他们真知道吗?不,没有人会知道,因为那只有老人和老牛才知道。

  今早,又有人敲开老人的门,要求他给他耕地。老人答应了,牵着那头老牛缓缓地走着。来到了那家人的田地里。老人疼惜地摸了摸牛背,又拍了拍,嘴喃喃自语着,不知在跟那头老牛说些什么。过了一阵子,老牛拉着犁一步一步地走着,老人架着犁一步一步地跟着。他们的步伐是那么得一致,那么得有力,坚硬的泥土在老人和老牛的感化了,变软了,成了一条条渠。渐渐地,老牛的速度慢了,脸上露出很难受的表情,但它还是拉着犁一刻不停地走着,老人也慢了,眼里噙着泪水,仍旧跟着老牛一步步走着。他手里的鞭子在颤动……他俩继续在耕地……

  老人和老牛都老了……

《老牛》作文 篇5

  一说起十二生肖,就有十二个机灵可爱的小动物会蹦蹦跳跳地映入我的眼帘,而在这十个形象和品性都不同的小动物中,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来代表自己的话,那么,我最想选老牛。老牛能够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干活。瞧!就连鲁迅的文章里都有“俯首甘为儒子牛”这样的话。

  牛的好处多得是,牛毛可以卖钱,加工成帽子;牛皮可以做皮鞋。而老牛天天去拉柴火,还给人们下地耕田,但它豪无怨言,我既喜欢它,又觉得自己有些像它。

  我也是很喜欢干活的,有一个中午,班级地上都是纸片,我就开始扫地,扫完了又拖地,我去扫分担区,我看着每个角落都认真的扫着,扫完了,突然来了一个同学,他问我:“你不累吧吗?”我说:“不累,而且还高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说:“是因为看着洁净的班级,干净的分担区我就很高兴。”

  回到班级,我并不炫耀自己的功劳,而是悄悄地回到座位上,开始新的学习。在我心里,我为自己是一头从不夸耀自己、任劳任怨的老牛而骄傲,我要像牛一样为人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老牛》作文 篇6

  一头老牛在田间默默地耕耘着,没有对艰苦劳动的埋怨,也没有对自己功绩的夸耀,只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踩在土地上,开垦出一片撒满丰收希望的沃土。我们的郑老师就像这任劳任怨的“老牛”,在学校教室这片“土地”上开垦成一片沃土,将我们种植在这儿,耐心的培育我们,直到让我们从柔嫩的幼苗成长为挺拔的小树。她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千万句漂亮的空话比不上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生活需要的不是说空话,而是真正的实干。

  我们的郑老师她是个毅力坚强的人,她的教学方法很特别,总是习惯将一批学生从一年级直带到六年级毕业,这也是老师将学生教好的必胜招数。想想我刚转入“浔中中心”小学时,看到同学们和老师的热情友爱,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真令人由衷地羡慕啊!

  不仅如此,我们的.兴趣爱好郑老师也很重视,每次兴趣小组的项目总是让我们自己选择,可以自由追求理想。但为了我们着想,老师有时也会考虑为我们分配,如果不是真心想参加,那就另当别论了。总之是对我们尽心尽力。

  还有我们的言谈举止老师也很讲究,文明礼仪自然不在话下,但诚实守信更是重要,答应的事就一定要办到,例如老师与我们约定不得违法乱纪,让我们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有了老师为我们做榜样,我们也就将自己应完成的事一一做到位了,真正的做到言行一致。

  老牛啊老牛,你用汗水开垦出一片片丰收的沃土;

  蜜蜂啊蜜蜂,你用生命酿造了一滴滴甘甜的蜂蜜;老师啊老师,您用青春培育了一代代精英。郑老师,我敬爱您,您为了我们虽然容貌老了,乌黑的秀发里也已嵌上了几根白发,但您那灿烂的笑容却是年轻的,您那纯洁的心灵却是青春的,您像“老牛”般无私的付出,我和同学都表示由衷的感谢。愿您青春永驻、笑口常开!

《老牛》作文 篇7

  在一个干旱的山区,老天已经三个月没有下雨了,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好像要把大地烤着了似的,树上的树叶都全部枯死了,大地上的草也已经被太阳晒的长不出来了。小狗再也没有吐舌头的力气了,软绵绵的趴在地上。

  在牛棚里有一头老牛,它已经四天没喝水了,已经瘦骨嶙峋了,它烦躁地扭动着身体,左顾右盼,然后对天长吼,挣脱了缰绳向远处跑去,消失在天地交界线。

  就在这时,一个月来一次送水的车由两名解放军战士护送,车子从远处驶来,两名穿着军装的解放军战士眼睛眨也不眨,生怕一时疏忽,水被别人抢走。

  这时老牛冲破护栏,闯入马路中间站在那里,拦在马路中间,司机一看有一头牛在马路中间,赶忙用力踩住刹车,还出了一身冷汗。

  在车上的战士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经撞在窗户上,然后立刻拿起枪警惕地望着四周,高度警戒着。无论如何都要全力保护着这一车救命水。

  这时牛主人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用绳子抽打这只牛,一边抽还一边骂:“你在干什么!臭牛!”抽打完以后又向战士道歉,继续要把牛赶走。

  可是这头牛很倔强,怎么也不肯让路,两只眼睛里只有可怜,盯着这车水哀嚎着,再加上被打得皮开肉绽,已经筋疲力尽了。

  战士们心里也有一些不忍了。便从车上倒了一碗清澈见底的水给它,还摸着牛的头说:“喝吧!喝吧!”就在这时牛仰天长啸。

  这时村民议论了起来有的说:

  “不喝就我喝了!”

  “你怎么不喝了?”

  “快喝吧!”

  就在这时远处天地之间有群黄土快速接近,原来是小牛听到了老牛的呼唤,立即跑了过来,来到到老牛身边就赶忙抢着大口大口地喝水,如喝甘露似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表情。这时老牛实在不行了,重重地倒在地下,但脸上还挂着微笑,因为他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喝上水了。

《老牛》作文 篇8

  有一次,我到姥姥家看见母牛生了一头小牛犊。

  忽然,我发现母牛在用舌头舔小牛犊,我问姥姥:“姥姥,牛妈妈为什么要用舌头舔小牛犊?它不怕脏吗?它要吃小牛犊吗?”

  一连串的问题都把姥姥给问晕了,姥姥说:“我也不清楚,去问问你爸爸吧。”

  爸爸说:“等回家你自己查查资料就知道了。”

  从姥姥家回来,我就赶紧从我的书橱里找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书上说,小牛犊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上有一层粘膜,母牛是在帮它舔干净粘膜,粘膜对母牛的身体也有好处,所以,母牛就把小牛身上的粘膜给吃掉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明白了,我赶紧打电话告诉了姥姥,姥姥夸我是个爱学习,爱读书的好孩子。

  从此以后,我就更爱读书了。

《老牛》作文 篇9

  家在西北黄土高原之上,自然打小就在黄土堆上爬来爬去,吃着在黄土地上长出的粮食慢慢的长大成人。都说人老了就会回忆往事,然而,年纪轻轻的我却经常回忆我的往事,当然,毕竟人生阅历有限,我回忆的往事不是平常老人们回忆的往事,我是常常看到渐渐老去的亲人们,就会想起童年的记忆以及记忆中的黄土和老牛。也许有人会笑问:黄土和老牛有什么好想的呢?我要说的是:我的童年就在黄土地上和牛一起走过的。

  小的时候,那时还没有上小学,也就六七岁吧,我记得家里养着两头牛,两头都是犍牛,我记得很清楚,因为两头牛一大一小,我和弟弟及伙伴们很有人情味的叫他们为“爷父”俩,也就是父子俩。为此我还和弟弟把牛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分了家,大牛小牛各属一头。

  大牛毛色偏黑,身躯高大,两只角长得非常漂亮,就像《西游记》中牛魔王的角一样,不但长得长,还弯的很有型;小牛毛色偏红,奇怪的是这小子到了夏天进了林子,毛色却看起来更偏向黄色,一到冬天,毛色又变回了红色。这两父子是什么品种我到现在也不得为知,只知道它俩是父子,还是我们哥俩给封赐的“名号”。

  西北农村,尤其是老家这边的农村,经济欠发展,交通又不方便,村子里的人大都以务农种地为生。种地,就需要劳动力,光靠人去种地,我想在人口众多,土地又不肥沃的黄土地上是很难有收获的。牛,正是牛这种人类天生的朋友,在黄土地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辛勤耕耘劳作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我家那时候有六口人,也算是中等家庭(人口规模),地也算多的,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有多少地。当然,我至今都不知道家里曾经有过多少地,我只知道有很多地,因为每年用牛耕地的时候往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完,为此我也得跟着牛一起受苦受累,去地里“拉牛”,之所以要拉牛,是因为我家那头小牛还没学会耕地,不听大人的使唤,只有人在前面拉着,牛才能跟着人的足迹、沿着耕壕走的顺溜,以不至于耕不好地。

  小的时候,我家的地基本都是我爷爷赶着牛去耕的,当然,爷爷是司机,扶犁的,我是灯光,前面拉牛带路的。农村人的勤劳是城里人无法想象的,为了早点把地耕完,农村人都是半夜四五点就在家里亮起厨房的灯光,点起锅灶的炊烟,给牛添加草料、饮水,吃完“早饭”就背着干粮,拿上农具,赶上牛开始向那充满希望的田野进军了。此时,最痛苦的莫过于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们,正在梦乡中遨游的我们,被大人们很无情的拉回了要去地里拉牛耕地的现实之中。为了多睡一会儿,活着为了偷懒,我们会使出各种的绝招,装死法,任你大人们怎么呼天唤地的叫,我就是不支声,直到被一只大手在被褥上拍下来,或者在光着的屁股上打下来,我才会恍然而起,貌似又活了过来。好不容易起来了,我就会支支吾吾的不乐意跟着走,就是乡里人说的死皮赖脸不想走。哎,大人实在没办法了,就无奈的给牛架上架子车,老家的架子车一般都有车厢,把我放在车厢里,我才乐呵呵的答应一起去地里。我这头坐上了车,高兴得不亦乐乎,然而,受苦受累的就是我家的牛了,装上一车厢的农具和杂物不说,还外带一个我,一路的上坡道,我在车厢躺着仰天望着清晨的星空,看到了无限苍穹的无边无际,拉车的牛儿气喘吁吁,累的背部的汗水让它的毛色变了样子。年幼无知的我此时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可恶的剥削者,剥削者善良而又勤劳的牛儿。

  后来我家的那头大牛因为和别的牛打架,从过河的桥上掉了下去,拔腿摔出了毛病,就卖给了一个牛贩子。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九十月的一个清晨,到了种麦子的时节,大人没有叫我去地里,我在热炕头睡着觉,在梦乡里隐约听到院子里人声嘈杂,有人说把牛掉在了河里,总之是出了事情,我一听是牛掉了河里,我就睡不着了,着急换忙的要去看个热闹,我一路小跑到了桥头,看见大人们正在桥底下的河里往上抬牛,我家的大牛直叫唤,那个声音很凄惨,很让人心痛。已经受伤的腿被拴上绳子,好几个人拼命的肩扛着木棒沿着桥下的小道往上抬牛。然而,面对此刻的情景,我的善心有了流露,我的双眼充满了泪花,为这无辜而又可怜的牛儿祈祷。但它终究因为没有了正常的劳动力,在兽医的医治无效下,被大人卖给了牛贩子,终结了它可悲的一生。

  大牛没了,就只剩下了小牛,此后的日子里,我们家再没有添置新的牛儿,一直喂养者这头小牛,而我也一直和这头小牛一起长大了。我记得我曾经问过我的爷爷,这头小牛几岁了,爷爷说八岁了,和我一般大的。

  自打上了小学,因为慢慢长大了,能独自去放牛、给牛割草,我和牛接触的就更多了。平日里中午放学回家拉牛去河里饮水,给牛添草加料,下午放学后和伙伴们赶着牛群去上坡、河滩放牛,顺便在别人家的土豆地里抛几个土豆,偷偷摸摸的拿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点起火堆烧土豆吃,或者在临近果园的河滩边,借着给牛割草的机会摘几个苹果,不但自己吃,也给自家的牛儿顺手带几个。其实,自己家里都有果园,小时候的我们就图个乐而已。

  放完牛回家的时候,拿起自己的鞭子,大吼大叫的抡起鞭子赶着牛群飞奔起来,妄图使电视里面那种万马奔腾的场面在我们面前能够真实再现。呵呵,事实上我们做到了,尽管牛群不大,十几头牛而已,但抡起鞭子使牛跑起来发狂以后,虽没有万马奔腾的气势,却真的有着万马奔腾的感觉。

  一到夏天,村子里都会组织人去山上放牛,就像古人放牧一样,全村子或一个小组的人把自家的牛放到一起,很自觉地排起班子,两人一班组,自带口粮,两天三天轮流一换,就住在没有人烟的深山里面沿着大石搭建的简易草棚里。虽然条件艰苦,但勤劳的村民们借着值班在山里放牛的机会,拿上镢头,一边放牛看牛,一边找着挖点山药,也能卖几个钱。我记得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弟弟在和伙伴们放牛时就发现了一种叫做“猪苓”(音)的山药,总是也就几十斤吧,买了好几百块钱,这钱在当条件艰苦的家里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我的生活费就曾用过这笔收入。夏天住在山里面真的是很舒服的,有着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色,有着咕咚声起伏不断的清泉在草房门前流过,草房头顶的山雀野禽快乐的直叫不停,满山的林木油绿一片,河谷的草地一马平川,成群的牛儿或立着咀嚼已经入胃的青草树叶,或三两成群低头继续享受着美味佳肴,或四肢贴地悠哉的席地而卧,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映入坐在草房门前的牧牛人眼前。

  小时候,我们这一代小孩子的童年和牛有着说不清的情结,伙伴除了同伙伴们玩以外,相处最多的就是牛了,时间长了和牛就处出了感情,牛也能听懂人话了。三五成群的我们在放牛的同时,经常给牛挠身上,给牛找身上的虫子,牛儿也会安详而又陶醉的固定姿势尽情的享受此刻的舒适。当牛儿走远的时候,站在远处的我们只要学叫一声牛叫的声音,或者朝着牛儿挥挥手,它就会很自觉的向你的方向走来;有时候,你伸出你的手或者脚,牛儿也会用它那有力的大舌头去舔。

  当然,在黄土地上的牛儿最为豪爽而又奔放、疯狂的时候,就是在圈里关上一天两天,然后放出圈门,让它尽情的发疯去奔跑,时而在田间地头的松土地上,两只前蹄刨土、两只顺风后背的双角在地上刨坑,时而在路边的土墙上奋力的来回蹭它的脖子,如果人一上前去,它就会像脱僵的野牛一样,狂奔不已,一眨眼就不见踪影。为了能早点赶它回去,深有放牛经验的我会在路边采几根草杆,慢慢地走近它去,直到它上当吃起草,我再借机给它拴上绳子,这就万事大吉了。

  经常去放牛、给牛割草,也算是给大人减少了一些农活吧,为此街坊邻居常说我和弟弟懂事、听话。有一次在上课时,同村的年长老师还当着全班同学夸了我一次,说我对养牛很有经验,给牛每天吃多少草、拌多少料,我肯定一清二处。

  后来上了高中,去了城里,很少回家,也就很少和牛儿接触了。直到有一天,家里实在拮据,又恰逢种的庄稼少了,我家那头小牛已经变成了老牛,家里人就把它给卖了。回家后我看见牛没了,我心里一酸,好难受的,就好像身边一位熟悉的老友突然没了。我心里知道,那头曾经和我在黄土地上玩大的老牛或许早已进了屠宰场,在一阵剧痛的打击下倒了下来。热泪盈眶的我沉默了许久。此后,家里再也没有养过牛。因为一个时代的变迁,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原有的价值。

  去年在内蒙游玩的时候,曾看见一群牛儿在路边吃草,我貌似看到了我家的那头牛儿,我看到了曾经幼小的我和伙伴们,在和牛群里的牛儿一起玩闹。

《老牛》作文 篇10

  听爷爷说,他童年里有许多好玩的游戏,如:斗鸡,打铜钱堆堆,打老牛等等。不过爷爷最喜欢的还数打老牛了。

  爷爷说老牛其实就是一个木头陀螺,不过它的动力不是自己,而是用鞭子抽打,使它旋转。先将鞭子在老牛的顶端绕紧,一身固定老牛立着,另一手抽鞭子,固定老牛的手随之放开,老牛便旋转起来了,玩的人时不时地抽打老牛,使它不要停下来。爷爷说了半天我也没有搞懂,爷爷便帮我做了个老牛。

  我们便在院子里空地上玩了起来。爷爷先给我作示范,只见爷爷娴熟地将鞭子绕在老牛上,一抽鞭子,老牛便欢快地舞蹈着。爷爷凝视着老牛,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回到了自己小时候玩老牛的时光。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老牛,准备开始,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将鞭子绕在老牛上,一抽,老牛笨重地转了几圈,就停了,再来,老牛还是这样,我不停地放老牛抽鞭子,渐渐地老牛转得稳多了,爷爷叫我抽鞭子,老牛旋转得更欢快了。爷爷望着老牛那熟悉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玩具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科技,智能化,象老牛这样的老物件也离我们越来越远,让我们一起来捍卫童年里美好回忆吧!

【《老牛》作文10篇】相关文章:

作文评语,作文评语大全02-08

寻物启事作文300字作文12-29

高分作文例句作文素材07-12

写作文风波作文03-06

童年趣事作文800字作文05-24

作文素材05-20

作文评语10-27

禁毒作文02-06

禁毒作文07-01

学习作文的经验作文技巧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