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优秀

时间:2023-01-30 13:45: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水浒传读后感优秀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后感优秀

水浒传读后感优秀1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那一百单八将,人物性格鲜明。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李逵的天真烂漫。我只想说说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这个我喜爱的水浒传人物。

  我喜欢他的`原因是这人物太有性格了,他的性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

  鲁提辖在潘家酒楼吃酒时,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控诉后,毫不犹豫地要去“打死了那厮”,被史进、李忠劝住后,马上从身上掏出五两多银子,又向史进借了十两银子一并交给金家父女作盘缠。回到住处后,仍不释怀,气得连“晚饭也不吃”。第二天还亲到客店中,将店小二痛打一顿,以使金家父女能够脱身。“拳打”镇关西时,采取不依不饶的态度,“应口”要打,“讨饶”更要打,三拳便将这个地方恶霸置于死地。本来,鲁提辖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无怨无仇,能如此这般,就充分显示了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的性格特点。而这些性格特点的中心皆在一个“义”字。

  第二、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鲁提辖在救助金家父女,惩治恶霸郑屠时,处处表现了这个性格特点:当详细了解金家父女的姓名住处及郑屠肉铺的地址后,虽气愤难当,却能权衡利弊,首先解救金家父女,使其脱身,并能考虑到他们缺少盘缠,将银子送给他们;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他们,一反平时的火暴脾气,竟然能“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拳打”郑屠,更显出他的智勇双全:先采用“激将法”,郑屠果然经不住“三激”,被他引到当街上,手执利器,造成持器行凶的口实,然后再当众质问“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使围观的人知道惩治郑屠是伸张正义,待到“拳打”时,本欲狠狠惩治,并非想把郑屠打死,面对这种意外情况,却能随机应变,故意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大骂着慢慢离去。这些情节皆表现了鲁提辖的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特点。

  第三、热忱率直,粗犷刚烈,兼有粗野。

  邀史进、李忠吃酒叙话,当酒保问他:“官人吃甚下饭”时,便不耐烦地说:“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当听见隔壁阁子里有啼哭时,就摔碟子摔碗,并要酒保“你与我唤得他来”问个明白。听了金家父女的哭诉后,二话不说就要去“打死了那厮”,又送银相助等。这些都反映出鲁提辖对朋友热忱,办事直爽,性情刚烈粗犷,兼有粗野的性格特点。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的鲁智深,看着是暴烈如火,内里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这样的鲁智深我能不喜爱吗!

水浒传读后感优秀2

  鲁智深是“大踏步”走入《水浒传》的故事的,“大踏步”便预示了他的慷慨洒脱,于是,鲁智深的传奇经历在我面前徐徐的铺开……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水浒》的主题曲粗犷豪放,是如鲁智深的关西大汉“吼”出来的一般。我执著的认为这首歌是专属于鲁智深的`,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遇到恶人为非作歹,他决不会袖手旁观。救金翠英,救林教头,救史大郎……他似乎一直是作为一个大侠,毫无顾忌地向人伸出援手,无论是萍水相逢的路人,还是一见如故的好友。这等的英雄气概、侠肝义胆,怎能让人不自愧弗如?正如金圣叹之赞:鲁达一腔热血,直喷出来,令人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的确,他“嫉恶如仇”;的确,他“拔刀相助”。但,鲁智深不似李逵、武松般凶残血腥,用刀光斧影下的一个个无辜亡灵血祭自己的怨仇。桃花林降服小霸王周通后,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养老送终,承祀香火”来劝周通,莫要“教他老人家失所”。若是放在黑旋风身上,估计板斧早就劈下去了,更别提这样的循循善诱。的确,他“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但他的禅杖向来打的都是恶人而非弱者,这是他从不违背的原则。

  在瓦罐寺有一个细节,当智深得知寺中的老和尚已三天未食,虽然自己饥肠辘辘却立刻地撇了那锅热粥,再也不吃了。这细微的动作,就像是一线和善的光,融入了鲁智深的眉眼,变成他那给人温暖光明之感的眼神。

  透过那双眼,我们可以看到鲁智深凶顽粗野的外表下是一个善良真诚的灵魂。旁人都只道他凶残成性,唯有五台山的智真长老有一双识人之慧眼,看出了他的慧根:“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正。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静,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他嗜酒吃肉、杀人越货,但仍与佛有缘,只因他心存赤诚的真善。

  鲁智深这个花和尚虽不曾学过佛经却有种了悟禅法的通达。生擒方腊后,宋江劝他还俗做官,“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却被智深一口回绝:“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鲁智深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好汉,他一生中最看重的就是“侠义”二字,根本不屑那些凡俗之人苦追的东西。昔日兄弟,大都已魂归故里,尚在人世的也已无再会之缘。世事无常、一朝起落,如今他才算是真正地遁入空门,大彻大悟。于是,在一个清静的夜晚,他独坐在青灯古佛旁,随着钱塘的潮水归去了,我想起了那曲慷慨悲凉的《寄生草》。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好一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仿佛看见了鲁智深高唱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大踏步地走下五台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好一代大侠鲁智深!

水浒传读后感优秀3

  《水浒传》是部庞大、复杂的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反映出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起义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明确地描写出了当时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的形象,且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开了起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其实,我认为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70回是以宋江、晁盖为首,渐渐吸纳江湖四方的豪杰上梁山。在这些好汉中,有自愿上山的,有的是被贪官污吏逼得无处可走的地步才上山的,还有的`是受到感召而上山的。但不论如何,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当时那腐败的政治。在这一时,那些梁山的英雄们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杀得贪官污吏心惊胆战,令人大呼痛快。而作者也有意借此发泄他对当时社会腐败政权的不满。后50回描述的是梁山好汉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为国家效力的过程。他们北征辽国,剿灭虎田、王庆,众头领尽皆无损,威枕四方;南讨方腊一役,却使梁山英雄们损兵折将、七损八伤其生存者并未因此而获得合理、应得的回报,反遭奸臣迫害,梁山好汉们几乎没有一个善终,表现出了忠心报国的无奈。

  所以说《水浒传》也同时反映出了北宋的政治和社会的腐败、混乱。因此在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官员行贿和压迫百姓的事实,表现出了当时百姓的有苦无处伸张的现象。而宋江等人和当朝政府官员对抗,替百姓出怨气,就又表现出了此书的又一个中心思想:官逼民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外,书中的主要任务有一百多个,他们的性情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特性,语言、举止都和其身份、地位紧密配合。而读者们更可以从书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独特个性。

  虽然水浒中的人物大多都较粗鲁,但作者写人的粗鲁更是使人称奇:如鲁达的粗鲁是性急,不容得半点怠慢、史进的粗鲁是任性、李逵粗鲁是蛮横、阮小二的粗鲁是悲愤无说处,而焦挺的粗鲁是本身的气质不好……在这本书上还至少出现了十一二个个性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书中的人物在这“替天行道”的旗帜下,好似作者也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复仇行为。比如说:武松为兄长伸冤,却告状无门,于是他拔刃血仇,最后被张都监陷害陷害后,血涧鸳鸯楼;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逼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索回他们射沙的一只老虎,被毛太公送入死牢,从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可以说,人民的反抗和复仇权力,在《水浒传》中得到了有力的伸张。

  梁山好汉是传奇式的理想化人物,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做事光明磊落、敢做敢当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因为《水浒传》中的这些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对读者来说是吸引人的,所以《水浒传》才这样广受读者们的好评。

【水浒传读后感优秀】相关文章:

优秀《水浒传》读后感11-28

水浒传优秀读后感02-02

《水浒传》优秀读后感通用05-24

《水浒传》优秀读后感范文06-26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 》读后感11-05

读水浒传的读后感优秀范文06-07

读水浒传读后感优秀作文05-25

水浒传优秀读书心得06-06

《水浒传》优秀读后感范文6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