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毛泽东》读后感(通用17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年毛泽东》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书叫《少年毛泽东》。主要是讲毛泽东小时候立大志、刻苦读书的故事。毛泽东曾经是我们国家的主席,也是著名的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毛泽东小时候就十分聪明,所以才能成为我们国家的主席。
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一件事情。毛泽东他那时是在韶山上的一个小山村出生的,他长大以后人们觉得他顽皮,就叫他石伢子。有次上学期间教书的先生出去了,毛泽东就带领着他的小伙伴们下塘里去游泳,这件事情被他的先生知道以后,很生气,就要打手心。可先生转而一想,对毛泽东这样倔强聪颖的孩子,不能来硬的,便说:“我出两个对子,你对得上,免除惩罚,对不上,则要打手心。”
毛泽东不愧是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子就听出了先生话里的意思,知道他的先生还在很生气他游泳的事,他很快就答出来了。先生决定想一个复杂的,就说:“牛皮菜。”,毛泽东想了一下,说道:“马齿苋。”先生觉得这两个对子对的很好,就免了打毛泽东手心的念头。
毛泽东真聪明啊!他用自己的智慧来免受自己的皮肉之苦,难怪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主席。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半耕半读掌握了很多知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多动脑,多读书,长大后为我们的祖国效力!
毛泽东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从不识字到了领导中国人站了起来,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在世界上站稳了脚。我们也要向毛主席那样刻苦学习,关心他人,做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2
公元1893年12月26日,在韶山上屋场里传来了一个婴儿的哭声,这个婴儿就是新中国的太阳——毛泽东。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少年毛泽东》。少年毛泽东的家境还不错,毛泽东少年时期常常会帮助乡亲们。有一天快下雨了,毛泽东顾不上自家麦子,直奔毛大娘家,直到帮助大娘家收完了麦子才跑回家帮父亲收。回到家时大雨已下了下来,自家的麦子被淋湿了好多。父亲对他大发雷霆,可毛泽东却说:“我们家那么多麦子,损一点有什么大不了!而毛大娘家很贫苦,麦子还要交租!”父亲气得咬牙咧嘴,但没话批评他,自知理亏。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毛泽东很善良,会替贫苦的人着想,这也体现了他从小就立志为贫苦人谋幸福的理想。还有一次,毛泽东在食堂吃饭,看见同学小黑子正愁眉苦脸坐在那儿,毛泽东去询问了一番,才知道他家断粮了,毛泽东不由分说把自己的饭给了他一半,以后每天都这样直到小黑子家有粮为止。毛泽东是多么友爱同学呀!我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毛泽东的学习更是让老师佩服。一天,正是盛夏时节,老师有事出去了,临走前叫他们自学不准出去游泳。可老师前脚刚走,毛泽东就对几个会游泳的小兄弟说:“嘿,我完成任务了,你们呢?”“好了,什么事?”“我们出去游泳吧!”这几个同学听了连忙摇头:“不敢去,被老师逮个正着怎么办?”毛泽东看没人敢去就独自一人去了。小伙伴看老师还没回来,也去了。可就在他们玩得正欢时,老师来了,老师一看,生气地说:“你们给我上来!”几个人一下子就站在老师面前,“现在对对子,谁对不上来……”说完掏出了戒尺,老师说:“鸡冠花!”“狗尾草。”毛泽东响亮地回答。就这样毛泽东过了关,而别人只好乖乖吃着“竹板炒肉”。可见毛泽东的学习还是很好的.,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不夸他学习好的。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乐于助人,友爱同学,认真学习的好习惯。这样长大以后才能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为祖国增光彩!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3
前几天,我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一翻开这本书,作者江歌写的一段前言使我感受到了作者、作者的老师和校长对毛主席的尊敬和喜爱。
这段前言的内容是这样的:这一年的9月9日是全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会记得的一个悲痛的.日子。这一天,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与世长辞了。……便也纷纷地、情不自禁地趴在自己的课桌上呜呜地哭了起来……。是的,正是这段话使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这么敬爱他。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湖南韶山冲人。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他的两个优点。第一个优点是有同情心。书中讲了有关他助人为乐的三个例子:有一次,他父亲买了一头猪,当时双方已按讲好的时价交了定钱。过了些日子,父亲叫他去赶猪。他来到卖主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说:“哎,现在涨价了,让你们家赚钱了!”他想了想说:“婆婆,我不赶这头猪了,您卖给别人吧。这样不就可以卖个好价钱了吗?”话一说完,就一溜烟似的跑了。另两件,一件是帮邻居收稻谷,另一件是把他的午饭给一个叫小黑伢子的同学吃。
第二个优点就是好学。至于怎么个好学法,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十六岁那年,毛泽东到了离家乡四五十里的湘乡东山小学堂求学,费了不少周折。堂长说:“考期已经过了。这样吧,你写一篇《言志》命题的文章,写得好就可以破格录取。”于是,他写了一篇紧贴题目的文章。堂长看了以后连连称赞:“好,好啊!”就这样,毛泽东被录取了。要是毛泽东平时不好学,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要把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长沙》奉为圭臬,不断地激励自己。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4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书的名字叫《少年毛泽东》。书中写道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叫韶山冲的小山村中,从6岁开始,毛泽东就帮家里干农活,帮助父母放牛、割草、砍柴、挑水等等,同时他还不忘学习,在私塾学习之余,他还自己偷学更多新的知识,从小就培养起了反抗压迫,反抗旧社会的思想。这在他今后的革命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从小就乐于助人,在当地人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一次,毛泽东正在山上放牛,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毛泽东迅速跑下山,准备帮助父母抢收还晒在场上的稻谷,当他路过毛四阿婆门前时,眼看毛四阿婆的稻谷就要被淋湿了,毛泽东过去赶紧帮毛四阿婆收稻谷。等他收完阿婆家的'稻谷,自己家的稻谷早就被淋湿了,结果回去被父亲责骂了一顿。虽然被父亲责骂了,但是他乐于助人的行动一定得到了韶山冲人民的赞扬。
我们这些新社会的少年儿童也应该向毛泽东学习,倍加珍惜这革命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新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5
毛泽东刚开始叫“石三伢子”,从小就聪明,看过的书过目不忘,四岁的毛泽东就能安静的坐下来听课,背书,不哭不闹。九岁时回到韶山冲,正赶上舞狮大会,毛泽东聚精会神在观看舞狮,出口成章,吟诵诗词,惊呆众人。
第一次跟邹先生学习时,他的才华比邹先生还高。后来,又到周先生那学习,除了好学他还很捣蛋………有好几次,他都把教他的一些老师给气得脸红脖子粗的。慢慢的,他长大了,不在捣蛋,十分聪明好学,看了大量的书,最后走出了韶山冲,走向了时代呼啸横流的大潮。
在毛泽东的诗词里,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吟出的一首《吟天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读完这本书,我们要向毛泽东一样,认真学习,抱以伟大的理想,认真的'完成这个理想。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坚持锻炼,拥有强健的身体;更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有什么事大胆的做出来。总而言之,就是要认真学习,坚持运动,关注国家大事,心中有国,不忘历史,抱有伟大的理想,博览群书等等。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6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少年毛泽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的学习精神。
在毛泽东还没有上学时,每当帮着爸爸干农活,路过村里的学校,他总是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听一会儿学堂里同学的读书声,他是多么想上学啊!于是,一天晚上,毛泽东开门见山,对爸爸说:“我要上学!”毛泽东的爸爸吃了一惊。再想想,这不是很好吗?上了学,能帮父母记个帐什么的,等毛泽东长大了,这个家还是要他来支撑,有点儿学问也不会被别人欺负,便当场同意了。上了学以后,毛泽东不光在老师那里学习古文,自己还看了许多经典名著,似乎永远读不够似的。晚上,毛泽东不仅要帮爸爸算账,自己还要多看一看喜欢的书。毛泽东的灯,总是全村最晚熄灭的一盏灯。
读完了这本书,我被少年毛泽东那种强烈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了。当时,他不过是一个农民家里的孩子,可却有和其他放牛娃不一样的志向——读书学习,长大后为国分忧。我心中爱国的烈焰,也被这本书的每一个字激得更旺。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勤奋好学的精神吧!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7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在大家心目中他是一位伟大领袖,可是他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呢?最近我抱着好奇心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毛泽东出生于中国湖南省一个名叫“韶山冲”的小山村。他在勤劳善良的母亲影响下和严厉的父亲管束下,成为“韶山冲”里有名的'小牧童,她被外婆取小名为“石伢儿”。
他重小就爱看书,他常常看书废寝忘食,见缝插针,从不浪费可以用来读书的时间,还常常借别人的书来看。在一次晚上,父母亲和弟弟都已经睡下了,小泽东却一点睡意也没有。皎洁的月光,透过细细的窗棂照射进来,照在小小的窗台上和竹桌上,也照进了小泽东的蚊帐里就这明亮的月光,小泽东正捧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着,完全忘记了此时已经是后半夜。小泽东还去很多地方拜师求学,就是一位识文断句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学名——毛泽东,还给毛泽东起了一个表字为“润之”,名字和表字都含有“润泽东方”的意思。少年时的毛泽东就对贫苦农民怀有同情之心,而且非常富有正义感。他心忧天下,游学三湘,不畏艰辛,风餐露宿的吃苦精神,所有这些,为他日后担负起中国伟大革命事业的领导重任,打下了坚实基础。读了这本书,我对伟人毛泽东有了更多了解。他肯吃苦耐劳,有伟大的理想,乐于助人,爱读书,为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应该要认真学习,树立远大志向,为国争光!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8
最近,我又读了一本新书,这本书的书名是《少年毛泽东》,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六岁时就干起了农活,而且样样精通。我觉得我真是自愧不如,毛泽东这么小就干起了农活,而现在的我们却不能为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该向毛泽东爷爷学习。下面听我讲一个毛泽东“勤劳收豆子”故事吧!
有一次,父亲让毛泽东去地里收豆子,而且让他的弟弟也去了。兄弟俩一起到了地里,而弟弟因为仗着自己小,就先挑了一块儿豆子长的稀的'地方干起来,不一会儿就收割了一大片空地。而毛泽东却选了一片豆子长的密集的地方,弯下腰老老实实地收割着。过了很久,父亲来到地里,一眼就看到小儿子那儿有一片空地,便表扬小儿子手脚麻利,干得快。而且责备哥哥不如弟弟能干。而毛泽东并没有指望要在父亲那里得到表扬,也不着急为自己辩解,只是直了直腰,擦了擦汗水,示意父亲先看看自己收的豆子再下结论。结果,父亲当然看出了实情,顿时觉得自己说话太武断,委屈毛泽东了,于是默默地点头,不再说话了。毛泽东爷爷做事勤奋、踏实,从不耍一点小聪明。所以我认为,我们做人也应该踏实,不耍小聪明,认真的做事,对待学习也是如此。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位领袖。是他,领导着中国人民战胜了帝国列强的侵略。是他,彻底解放了中国,让穷人们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向他学习,长大后做一位对国家有贡献的好公民!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9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毛泽东做学生时的格言。少年时的毛泽东是一个富有远大理想、追求真理的少年。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少年时志存高远的毛泽东就成为我们最好的榜样。
《少年毛泽东》这本书以散文的形式,展现了这位世纪伟人的'童年故事与少年时代曲折的成长历程和艰辛的求学经历。探寻这位伟大革命者的人生理想和性格气质,为今天的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提供可资学习的地方。少年时的毛泽东热爱读书,不屈不挠,追求正义,爱打抱不平。他十三岁时忍痛辍学,在家里替父亲干农活,但还坚持读书。十六岁时,得以离家到县城读书,从此走上了立志救国的道路。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不断激励我们有志青少年奋发图强。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匆匆,转瞬即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使有限的生命散发出绚丽的光彩呢?毛泽东给了我们明确的解答,他从小勤奋读书,追求真理,坚持不懈,最终和其他革命先辈创立了新中国。他不仅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更是我们青少年的崇拜偶像和最温暖的记忆。
随着作者的笔触,我沉浸在了毛泽东的少年生活中。书中的精华让我吸收不尽,一个个动人的情节,一个个的励志故事,将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宝藏。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0
今年暑假,我借了一本《少年毛泽东》。年轻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长大后会成为如此伟大的革命领袖?我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了这本书。
但是,看完了整本书,并没有找到预期的答案。年轻的毛泽东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有很多奇怪的经历或者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就像旧社会的许多孩子一样。
我妈跟我说:“凡事都有因果。伟人不可能凭空产生。多读几遍,就会找到答案。”我又把整本书读了好几遍,毛泽东少年时的形象逐渐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
他从小就有很强的反抗和奋斗精神。老师把他打在板子上,他逃到山谷里走了三天;当他的父亲与他发生冲突时,他强迫他去死。结果每次打架都是他赢。这让他明白,应该公开反抗维权。他也喜欢看关于反叛的书。我想,正是他骨子里透露出来的这种反抗精神,才能使他在未来领导中国人民反抗剥削和压迫,建设新中国。
他从小就有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了思想上的革命。他的头脑“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觉悟”,开始明白“每个人都有救国的责任。”从此,他走上了救国的道路。
他从小就同情劳动群众。饥荒期间,他把自己的大米分给了穷人。当受害者被残忍杀害时,他感到一阵剧痛。他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邻居兄弟,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妈妈说得对,“凡事皆有因果。”为什么毛泽东长大后成为一名伟大的领袖?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1
寒假,我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后,让我印象很深刻。
其中最深刻的有两条:一是毛泽东读书勤奋、刻苦,二是毛泽东从小志存高远,长大后不愧为一代开天辟地的伟人。
让我先讲毛泽东的勤奋学习精神。毛泽东八岁开始读私塾。他勤奋读书,总是把要上的课预习透彻,因此,他总觉得课程进度慢,经常要求老师讲些新知识。有一次,老师有事出去了,给学生留了作业。毛泽东一下子就完成了。他闲得没事干,就叫上几个同学一起去游泳。老师回来后发现了,就惩罚他们对很难的'对子,对不出的打手心。毛泽东对答如流,老师无比惊讶,就免了毛泽东的“竹笋炒肉片”。对照自己,在学习上碰到一点点小困难就退缩,就想依靠别人帮助,而且在学习时不肯勤奋努力,不肯刻苦钻研,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反而偷懒的理由一箩筐。对比之下,我感到非常惭愧。
再讲讲毛泽东的志向。毛泽东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志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因此他坚持读书。为了能去长沙读书,不惜与父亲闹矛盾。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多赚钱,可他死活不肯,即使父亲责打他,他都不屈从。最后,父亲只好同意他的决定。他在临走时作了一首诗以铭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他的诗句里,我强烈地感到一个志存高远的乡村少年奋发图强的抱负和云游天下,四海为家的非凡襟怀。
少年毛泽东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最伟大的崇拜偶像,他的少年是历史最温暖的记忆。他从少年走来,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新中国的缔造者。
读完《少年毛泽东》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勤奋读书。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2
《少年毛泽东》真是一本好书,内容丰富、故事精彩,让我流连忘返。这不今天我又重读了这本书,它教我会了我很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毛泽东从小都十分热爱读书。有一次毛泽东的爸爸让他下地去拉粪,可是毛泽东确到树底下去看书,他的爸爸看见了,连声说:“你这个伢子!看什么臭书!下午,你必须给我挑二十担粪。”下午,毛泽东抓紧时间挑粪,完成任务后又继续看书。他爸爸见了说:“你这个伢子,怎么又看书,二十担粪挑好了吗?”“挑好了”!毛泽东答道。爸爸听了,既心疼又生气。在那样的生活条件下,毛泽东还那么刻苦勤奋的读书学习。
再看看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好好读书呢?我们一定要珍惜美好时光,发奋读书,将来为祖国出一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我们要学习毛泽东这种发奋读书,认真学习的精神,他将永远激励我前行……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3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了。他6岁时就干起了农活。无论放牛、打柴、种菜、挑水、喂猪,还是推稻谷、收割,样样都行。
毛泽东14岁的时候,就被迫辍学,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一棵大树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有一回,他读书时被父亲逮了个正着,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罚他在半天内挑15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地失踪,父亲很容易找到了他,大动肝火。
毛主席不仅爱读书而且乐于助人。在一个秋天丰收的下午,毛泽东在山下放牛,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突然想起晒在家门前场上的稻谷,就赶着牛急急忙忙往家赶。走到毛四阿婆屋前,看见毛四阿婆一个人在收稻谷,眼看稻谷就被淋湿了,毛泽东过去赶紧帮毛四阿婆收稻谷。等他收完阿婆家的稻谷,自己家的稻谷早就被淋湿了,结果回去被父亲骂了一顿。
看了这本书的故事,我深受感动。毛泽东宁愿自家的稻谷被淋湿,也要帮助别人家把稻谷收起来,使得毛四阿婆家的稻谷没有被大雨淋湿。这种关心他人的品质多么高尚!
《少年毛泽东》这本书写了毛泽东的少年时光,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让我们学习毛主席的优良品质吧!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吧!让我们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吧!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4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就是《少年毛泽东》。
毛泽东是在韶山上的一个小山村出生的,小时候大人们觉得他很顽皮,就叫他石三伢牙,他觉得自己该上学了,便对爸爸说了,于是爸爸把她送进了学堂。出于对将来的考虑找来了一个识文断句的老先生,老先生给石三伢牙起了一个学名,叫毛泽东。学习了几个月,毛泽东便受不了了老先生蜗牛爬树的教学速度,在家把学过的课文背了下来,自己把课文全部学完并背完 ,从小就显示了他那出色的.记忆能力。
一次毛泽东正在放牛,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 ,他猛地想起晒在家门前的稻谷,就往家赶,走到毛四阿婆屋前,见毛四阿婆一个人在收稻谷,毛泽东赶紧帮忙,等忙完了,回去一看自己家的全淋湿了,回到家被父亲责骂一顿。从这里我看出了小小毛泽东很有爱心。
毛泽东从不识字做到领导人,让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像他一样努力学习,有爱心,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5
前几天,在书店发现一本书名叫:少年毛泽东。我翻开书的简介就被迷住了!毛泽东童年的趣事一定很好玩,我就买下了这本书。拿回家,我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
毛泽东和我们一样贪玩,只是他爱读书,爱书如命,不吃饭也必须看书,不睡觉也必须看书。他身强力壮,经常帮家里干活,帮爸爸割麦子,累活重活他都干。长大了,他来到私塾,学习知识,他的父亲十分反对,只让他在家干活,最后他还是去了。春去冬来,冬去春来,他又长大了,他该上小学了。他的父亲还是不同意……直到他上了高中他的.母亲偷偷给他十三块大阪,到了半夜他的父亲睡了,他偷偷爬出窗来到外面,谁知他的父亲还没睡看见了他,甩给他了十三块大阪,这是上学的费用。他努力上学,认真读书,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看着书上的这句话,我想:爱书如命的毛主席是多么伟大。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6
最近又看了一本新书,书名是《少年毛泽东》。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很多道理,想和大家分享!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他六岁时开始了农活,精通一切。我觉得我真的很惭愧。毛泽东这么小就开始了农活,但现在我们不能为家人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应该向毛泽东爷爷学习。听我说一个毛泽东“勤劳收豆子”故事吧!有一次,父亲让毛泽东去田里收豆子,让弟弟去。兄弟俩一起去了地里,弟弟因为自己小,先挑了一块豆子长的稀土方干起来,很快就收获了一大片空地。然而,毛泽东选择了一个豆子长得密集的地方,弯下腰,诚实地收割。过了很久,父亲来到地里,一眼就看到小儿子有一片空地,便称赞小儿子手脚麻利,干得快。而责备哥哥不如弟弟能干。毛泽东没想到会得到父亲的表扬,也不急于为自己辩护。他只是直了直腰,擦了擦汗水,示意父亲在下结论之前先看看他收集的豆子。当然,父亲看到了真相,突然觉得自己说话太武断,委屈了毛泽东,于是默默地点头,停止了说话。
毛泽东爷爷勤奋踏实,从不耍小聪明。因此,我认为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不要耍小聪明,认真做事,对待学习。
毛泽东是中国第一位领导人。是他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帝国列强的'侵略。是他彻底解放了中国,让穷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好公民!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 17
今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本《少年毛泽东》的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秋天的`下午,毛泽东正在山下放牛。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想起家里晒在场上的稻谷,就赶着牛急急忙忙地往家走。到毛四阿婆收稻谷,自己家的稻谷被淋湿了,结果被父亲责骂了一顿。
看了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心想:毛泽东宁愿自己家的稻谷淋湿,也要帮毛四阿婆收稻,这种关心穷苦人的品质多么高尚,值得我去学习。
这使我想起一年前那件事。有一天傍晚,我家正在吃饭,从别处来了个叫花子,身上穿破衣服,他右手拿根枯木棒,脸庞上瘦的都凹出了一个洞,左手拿着一破碗,站在门前说:”小朋友,给我点饭吃吧。”我理也没理他,走到了门口就把门:“呯”地一关。这时叫花子嘀咕道:“哎哟哎哟,哎哟哎哟。”他心中好像对我十分不满。
今天,想到那件事,实在惭愧。我以后一定处处以毛泽东为榜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少年毛泽东有感04-26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优秀(13篇)10-26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11-16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精选16篇)10-20
争做美德少年-美德少年作文03-31
关于美德少年的作文-美德少年04-01
美德少年作文开头-美德少年04-01
少年的作文03-14
小小少年——以少年奋斗为主题的作文02-19